當孩子無理取鬧讓你抓狂時,你的不言不語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2020-10-14 高聰潔

1.

早上7點,給女兒買完早餐回家,在小區路邊看到一個大約3歲的孩子正坐在電動車上大聲哭泣。

她媽媽站在電動車旁背對著我,胳膊上挎著孩子的書包,正在包裡找著什麼。

翻找間,她朝孩子後背啪啪,猛拍了2下。 「別哭了!」 媽媽斥責到。孩子哭聲反而更大了。

我從她們身邊走過,轉過頭望著母女2人,卻並沒有停止腳步。

啪——啪——啪,又是3下。「別哭了 ,煩死了!」

孩子還在哭著。

「再哭,你想氣死我啊!」 我走遠了,看不見了,除了哭聲,罵聲。

或許媽媽送孩子上學後要趕去上班,早上時間緊迫,沒有時間,精力,耐心安慰,開導孩子。這個時候除了打罵,或許,你的不言不語對孩子來說才是最好的愛。

雖然你沒有疏導,回應孩子的情緒,但你的不言不語給了孩子通過哭泣發洩自己情緒的機會。孩子哭,你繼續送,你向孩子表達了自己堅定的態度。

也許等到了校門口,孩子已經停止哭泣也未可知。這時你再說些安慰的話,擁抱一下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你對她的愛,或許更好吧!

2.

幾年前我帶2歲女兒參加完活動,已是晚上9點鐘,路上女兒看到烤魷魚想吃,給她買了2串。

為了快點回家,我抱著女兒趕路,女兒吃著吃著睡著了,魷魚卻緊緊攥在手裡。

為了不讓魷魚掉落,為了方便更換抱姿,也為了不弄髒我的衣服,我果斷吃掉了剩下的魷魚。

到家將女兒輕輕放在床上,誰知她屁股剛一碰到床就醒了。

「媽媽給你拖鞋,脫衣服,你好舒服的睡覺,好不好?」

女兒剛一睜開眼,就舉起手看了看,瞬間大哭。「肉肉!」

「媽媽看你睡著了,以為你不吃了,媽媽吃了。」

女兒哭喊著,推著我。「重買!」

已經10點多了,雖然累,我無奈去小區夜市給她買了2串。拿回家給她。

「不是,我要我的。」

「那個魷魚是在路上買的,我們小區買不到。」

「要我的,要我的。」女兒踢著腿,抓狂著。哭聲更大了。

我試圖去抱她,被她推開了。

她繼續撒著潑,大哭著,「要我的,要我的。」哭的聲嘶力竭。嗚嗚嗚……「要我的。」

她大喊大叫,持續了三十分鐘之久。我只是看著她,沒有再說話,任她哭著,發洩著她的失望與委屈。

哭喊聲慢慢小了一些,「要我的。」 她又哭了一小會。

女兒過來一把抱住我,親了我一下,笑了,眼角帶著淚。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麼叫做來自女兒溫柔的感激,那是女兒發自內心的感謝,發自內心的滿足。從她的眼神中,從她抱我的力度中,我感受到了她得到了足夠認可,接納,溫柔以待後的舒暢。

她用她的哭聲哭走了心裡的失望與委屈,我用我的不言不語表達了我對她的愛。

當孩子無理取鬧讓你抓狂時,你的不言不語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大家覺得呢,歡迎一起談論,共同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是無理取鬧,你會冷處理,對他不理不睬嗎?
    分享家庭教育心得,讓家庭溝通更有愛!如果你想知道一個孩子是如何無理取鬧的,請去玩具店逛逛,那裡經常上演著兒童打地滾的好戲。或者,隨便攔下一位父親或母親,他們隨口就能給你既滿意又生動的答案。對於那些情緒幾近失控的父母來說,孩子那複讀機播放一般的「我不要!我不要!……」,簡直如同咒語。孩子為什麼如此任性和不講理呢?
  • 孩子無理取鬧,任性,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幫你贏得孩子
    《正面管教》裡指出其實孩子是通過不良行為來告訴我們:我只是想有所歸屬。在孩子被接到爺爺奶奶家時,孩子心裡就發生了變化,她認為媽媽不要她了,用無理取鬧來抗議,讓媽媽再次注意到她。3、多年漂泊在外人回到家後的心安,心安即有了歸屬感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在1943 年提出「需要層次理論」,他認為,「 歸屬和愛的需要」 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滿足了這一需求時,人們才有可能完成「自我實現」。
  • 你的孩子為何會無理取鬧?專家說他是在求助!家長要幫他走出傷害
    「抓狂」,心情好的時候當然會耐心地安撫孩子幾句,而如果我恰好手頭有事或是情緒煩躁,可能還免不了訓斥孩子幾句。我總認為孩子哭鬧夠了自然就會停下來。然而,美國心理學家帕蒂·惠芙樂(Patty Wipfler)卻指出:當孩子變得不可理喻時,他們是在向我們求助。他們需要確定我們是否關心他們,需要重新恢復彼此之間的感情紐帶。那個狀態下的孩子受到的傷害不亞於折斷了一條腿,他們既意識不到父母是愛自己的,也想不起自己喜歡誰。
  • 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偶爾憤怒,也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媽媽威嚴
    面對令人抓狂的孩子,有多少父母能做到喜怒不形於色呢?偶爾對孩子發發火,只要不失去理智,不會隨手抄起傢伙就朝孩子的頭上打,我覺得並不是罪過,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人,算是為自己開脫吧。以前,我性子特別急,遇事很容易點火就著,危險指數可達到100%,有了孩子之後,我的急性子就無處施展了,因為面對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嬰兒,不管我發多大的火,都無濟於事,所以,慢慢地被孩子折磨得沒了脾氣,也中和了一下我的急性子,在一般情況下是不瘟不火的狀態,只有在遇到特殊情況時,才會偶爾大動幹戈,即便如此,我也很清楚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能做,不會做出太出格的事情。
  • 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她才意識到自己離婚對孩子的影響真的很大,以前她都儘量把這事情影響降價到最小,從來不在孩子前面說過一句前夫的不是,而且每個周末都和前夫一起陪孩子玩,並沒有改變什麼。孩子父親也還像過去一樣,關心孩子。她說女兒一慣懂事,有天問她:「媽媽,爸爸和奶奶她們是因為我是個女孩,所以不要我嗎?」
  • 告訴你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的
    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優渥的物質條件,無微不至的關懷,這些固然重要,但最應該給他們的是什麼呢?一、給孩子寬容、信任與尊重下面是我與女兒的對話:女兒:「別人的媽媽都特別喜歡翻孩子的東西,初中的時候,有一個女同學的媽媽都把她密碼本的鎖給撬開了,可是媽媽您從來都沒有那樣做過。」
  • 孩子情緒失控怎麼辦?適合娃兒才是最好的,來看看有你的答案嗎
    很多人都說,孩子情緒失控時肯定是某一件事情沒有如願,和孩子好好溝通一下就可以了,實際上真正做父母之後你會發現對孩子的耐心簡直是少之又少,如果能靠溝通讓情緒穩定下來,大概孩子的情緒也不會到了失控無法控制的邊緣了,所以溝通是一個看似有用、實用性卻不高的方法。
  • 孩子無理取鬧怎麼辦?
    像孩子起床特別磨蹭,穿個衣服都要提各種條件,刷個牙還左選人又選人,簡直是在挑戰大人的耐心。確實,作為大人,我們都希望孩子能懂事點,該起床起床,該吃飯吃飯。有什麼要求就好好說,不要總是哼哼唧唧的無理取鬧。假如他沒有什么正當理由,又一直在鬧脾氣,耍性子,我們就會覺得他太任性了,是不是平時對他太好了,才把他慣成這樣?其實,孩子 沒有無緣無故的任性,只有無處排解的情緒。
  • 戚薇育兒有方法:你年齡小也不能沒道理,別再縱容孩子無理取鬧
    一個家庭當中有了孩子以後,孩子就變成了重心,家長會盡一切努力滿足孩子所有的需求。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家長們就會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任性,"無理取鬧"的情況時有發生。家長在面對孩子這種情況的時候也是比較急躁的,但是對孩子也捨不得打,捨不得罵,有時候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大多數家長就會選擇放任不管,或者是直接滿足孩子的需求。
  • 「無條件的愛」與「愛的邊界」——孩子,這是媽媽給你最好的禮物
    誰知孩子一回到家,就立馬把小書包丟在地上,拖脫了襪子光腳走在板上,孩子爸看到了,提醒他,你感冒剛好,現在晚上比較涼,把拖鞋穿上順便把你自己的書包放好,等會休息一下就洗澡睡覺吧。孩子磨磨唧唧,一會大喊找不到拖鞋,一會又跑到房間裡找襪子,沒一會就哭著出來說,爸爸不讓他穿襪子...叫他去洗澡,一會哭著說沒玩夠一會說腳疼...
  • 你的壞情緒正在壞掉孩子,平和的情緒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
    在做出種種努力依然無效後,孩子開始崩潰哭泣。不僅如此,在媽媽對孩子毫無反應的這段時間,孩子明顯的心跳加速,體內壓力激素增加,他的身體也會感到不太舒服。有沒有發現,當你情緒不佳時,你的孩子說話時都是小心翼翼、不再大聲,因為他們敏銳的感知到了你的不快樂;當你開心快樂時,孩子也會情緒高漲,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議。
  • 「你心疼孩子,我心疼你」,父母恩愛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從頭到尾,這位男子都未曾做低頭族,他愉快地跟妻子聊天,逗孩子哈哈大笑,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美國學者西奧多·馬丁·赫斯伯格說過,作為父親,你能為你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愛他們的母親。父親對孩子的付出遠不及母親,但這並不代表著父親可以抽身而出,充當一個客串的角色。此時父親最大的責任就是好好照顧妻子,給予妻子最大的支持和幫助,讓妻子感受到來自丈夫的溫暖和體貼。妻子心情愉悅,心存感激,才會帶著滿滿的愛去細心照顧年幼的孩子,這樣的家庭氛圍才會更溫馨。
  • 「你乖我才愛你」?家長對孩子「有條件」的愛,其實是「傷害」
    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曾說:對孩子們只是愛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無條件地去愛,他說,愛他們本身,而不是愛他們所做的事。我相信,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但是很多父母在表達對子女的愛時,總是會出現一些附加條件。怎麼說呢?當孩子淘氣的時候,父母往往會說:「你再這樣,爸爸媽媽就不愛你了,不要你了」。
  • 男人:你就是愛無理取鬧
    將自己捧在手裡寵,放在心裡愛。但是兩個人交往了之後,生活中的一些小情緒,男人總會說:你就是愛無理取鬧。很多的女性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兩個人熱戀的時期,即便自己的情緒不好,鬧一些小脾氣。對方依舊可以包容和理解自己,並且還會說,女人就是用來寵的。但是結婚了以後,怎麼會這麼快就不耐煩了呢?其實一個女人,在男人面前愛作。
  • 孩子無理取鬧,家長不要哄,這樣給孩子立規矩
    家裡有個小孩子後,多了很多歡聲笑語,同時也多了孩子的吵鬧聲,尤其是孩子提出無理要求家長不答應時,孩子就開始大哭大鬧,甚至地上打滾耍賴,這讓很多家長感到頭疼,當孩子無理取鬧,家長應該怎麼辦?1、理解孩子孩子的要求在你看來可能是不合時宜的,甚至有點過分,比如大冬天想喝冰可樂、看電視看到不肯吃飯、玩具隨手玩隨手丟等等,家長也要適當的理解孩子,畢竟誰都有想要放縱偷懶的時候,不要直接生氣去拒絕孩子,也不要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這樣孩子會感覺到自己不被理解和尊重,自然也就會變得 越來越無理取鬧。
  • 那些無理取鬧的心靈雞湯
    看似吐槽,卻也字字真理。我看完後的感覺,以正流行的一句話來總結就是「我竟無言以對」。隨即點了轉發,同時說了這麼一段話:千萬別被什麼「一天到晚把瘋狂抱怨吐槽撕心裂肺的難過和痛苦都扔給你是因為把你當朋友」云云之類的的狗血雞湯給洗腦,那種只有垃圾桶的角色留給你參演還拒絕你參演時把垃圾分類解決的人,他們只是沉溺於垃圾生產與傳遞的自導自演中。
  • 《金牌調解》:活出你自己,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而李女士,在面對孩子的教育時,也過於主觀化。她很愛孩子,為了實現孩子的美國夢,她放棄了安穩的生活,每天打四份工,只為給在美國的孩子,賺取足夠的費用。本來她以為,在美國的孩子,可以在他父親的照料下,生活得很好。
  • 平息兒子的「無理取鬧」,胡可只用三個字,孩子發脾氣時記住三點
    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是家長們最頭疼的時候,尤其是在外面公共場合無理取鬧,這個時候家長一般都會氣憤到極點。畢竟讓一堆人看著孩子哭鬧,還是挺丟人的一件事吧,作為成年人被圍觀和指指點點,心裡還是會過意不去的。胡可告訴孩子,什麼是規矩,並且希望孩子能遵守規矩,這是對孩子的引導也是對孩子的最好的保護,教會孩子遵守規矩,將來會少吃苦。隨後又到了另一個鏡頭,小魚兒從水上城堡中出來的時候,被嚇哭了。
  • 感情中,女人的無理取鬧,多半是因為愛你太深
    01《帶著爸爸去留學》裡有一句經典的關於愛情的話,女人就得隨著自己的心,覺得對方是好的就應該去愛,不要管別人眼裡你愛的人是什麼樣子的,只有這樣才是對自己的感情負責。或許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一開始會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愛上了還是沒有愛上對方。
  • 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可以這樣做
    孩子的世界裡也充滿著煩惱,他們需要家長的安撫與開導當你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時,相信很多家長都面臨過這樣的情況在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時,首先家長應該及時克制自己的情緒,先嘗試和孩子溝通。孩子會出現無理取鬧的表現,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沒有做到位,孩子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抗議和表達,那麼這個時候你就要嘗試著心平氣和地和孩子好好聊一聊,讓孩子平靜下來,詢問他這樣的表現是為什麼,從而進一步去了解它。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也需要注意方法,孩子在無理取鬧的時候,站在你的角度上去講道理,孩子是聽不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