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老鐵們大家晚上好!
昨天那一篇文章首戰即終戰!為何我覺得解放軍飛臨臺灣領空是高考前的二模考試?
很火爆,寫得有些倉促都是我的一家之言,說得不是那麼準確的地方還請大家批評指正。
但火爆背後,留言也有點尖銳,在現在這個敏感的時間點,留言被封都只是時間問題!
精選幾個評論:
昨天的投票結果如上圖,也能說明很多問題,反正我的態度是希望儘早完成臺灣回歸,越早越好!我不想再拖到我們下一代,下下一代。。。。
說完了昨天遺留的臺灣問題的討論,今天又出來一個重磅消息:李嘉誠的和記黃埔被嚴查了!
9月23日,一份《關於禁止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融資、貸款和重大資產重組的函》的文件在網上流傳。這份流傳的函件顯示是由成都市高新區財政金融局向轄區內金融機構發出。
一位接近成都高新區金融財政局人士證實,該局確實發過上述函件。
函件指稱,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存在捂地、捂盤不良行為,嚴重影響區域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經研究,禁止高新區內金融機構向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及項目提供新增融資、貸款,禁止高新區內金融機構向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提供幫助。
目前,和記黃埔(成都)項目只有位於成都高新區的南城都匯項目。2004年,長實集團以21.35億元總價拿下,成交樓面價1030元/平米,這個佔地面積達到1036畝的超級大盤計劃分8期來建設,目前為止,南城都匯只推出過6期產品。
香港一學生的作文《李家的城》,其中寫道:
「李嘉誠,名副其實,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們的上帝,萬物都是他所創造。當然,香港傳說中的三位一體就是他們:李嘉誠、李澤楷、李澤鉅。他們的力量遠超人類,為打工仔遮風避雨,使香港免受風球、暴雨的侵襲。他們付出了那麼多,只是希望我們可以準時上班,不準時下班。這都是誠哥的偉大。」
隨後,該作文引來眾多香港網友的共鳴。tea-for-two也說:「寫得好真實,其實就是不去商場消費,港島居民就連在家,足不出戶都要付錢給李家,燈總要開吧,電費總要給吧,李家的城啊。」
Sunny_GuYu說:「只是希望我們可以準時上班,不準時下班。」真tm絕。
「百樂門小豔紅」說,一下就點出了香港的兩大問題:寡頭壟斷以及不健康的加班文化。
可以這麼說,在所有的歐美亞發達經濟體中,香港底層老百姓是最苦的,沒有之一,看看上面李嘉誠給他們準備的牢籠吧,有些底層百姓就是一輩子住在這裡面,你還別嫌棄這個牢籠,這個每個月一個籠子也要2000港幣以上!
資本是血腥的,是吃人的,但香港這種特殊的財閥壟斷體制,出人意料讓李嘉誠等四大家族變得更加嗜血,更加殘暴!牢牢掌握了千萬老百姓的生死,而且牢不可破。
歸根究底,香港經濟的逐漸衰敗和地產財閥的興盛密不可分!
李嘉誠們在香港嗜血的根本原因在於:
1 地產商聯合起來控制政府,嚴格控制土地出讓數量,比如市場每年需要新增10萬套房屋,只出讓1萬套的土地。
2 利用土地升值賺到的錢,控制各種香港公用設施,水電煤氣地鐵便利店,你能想到的輕鬆賺大錢的生意都在他們手裡。
3 嚴厲打擊高科技產業,利用土地稅和高地租,讓本來有希望成為小矽谷的數碼城變成房地產項目,沒有高科技年輕人再也無法跳躍階層,老老實實被李嘉誠們吃幹抹淨!
4 收買媒體學校等,讓年輕人沒有發聲渠道。
李嘉誠來內地開發房地產也有20-30年了,給內地帶來了香港獨特的規則:
1 招拍掛制度,誰出價高土地歸誰
2 公攤面積,2000年之前我們恐怕還不懂什麼是公攤,現在有的公攤面積一套100平房子有20-30平米很嚇人,歐美一般都是套內面積!
3 囤積居奇,儘量不開發少開發,等土地升值
李嘉誠最得心應手的就是炒地皮。眾所周知,李嘉誠旗下的房地產項目開發速度都非常的慢,這與碧桂園如今這種拼命趕工的做法完全不同。而李嘉誠旗下的房地產項目之所以開發時間周期長,那是因為李嘉誠拿地時間非常早,而隨著內地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地皮就會隨之漲價,這部分土地溢價帶來的收益也遠遠超過單純的地產開發收益。
其中,李嘉誠在北京的一個房地產項目,1993年拿地,直到2018年才開發完成,整個項目耗時25年,但是房價卻從2000元每平米漲到了超過40000元每平米。
在2006年,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以22億元的價格拍下上海「高尚領域」項目,而截止到如今還未完全完工,而這個「高尚領域」的項目就是近日傳出來李嘉誠即將出售的位於上海的最後一個房地產項目,估值約200億元。
而2008年,長實集團在重慶以20億元拿下的土地,也在2018年以200億元的價格出售。當然,像李嘉誠這種拖延開發的策略,也並不是沒有受到過處罰。此前,李嘉誠在東莞的一個房地產項目,就因為囤地而被罰款8000萬元。
靠囤地賺錢,這當然令大家憤怒的,即使是李嘉誠也不能例外。但屢試不爽的背後卻說明在道德判定之後,市場卻認為它並沒有違規。很多人懷疑,李嘉誠為什麼10年不開發還能繼續持有該地塊?因為我們都知道「地塊2年不開發就會被收回」。
李嘉誠囤地賺錢能夠成功說明規則出了問題。
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
「地塊2年不開發就會被收回」和要求開發商接受公積金貸款買房有很多相似之處,規則是一回事,落地執行又是一回事,所以李嘉誠能夠屢試不爽。
就拿「地塊2年不開發就會被收回」這個規則來說吧,這裡的「收回」也並不是不可破的,只要找到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就可以規避,這對開發商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再回來看看李嘉誠這些地,基坑還是挖了,進度雖然挺慢,但那是因為方案在調整,說我沒開發不行。
開發商可以操作,但上面也並不是吃素的。他們想收回也是有很多辦法的。開發商拿了一大塊地,開發商大多採用分期開發,產權也是分成很多塊的。某個產權地塊兩年不開發,照樣能收回。
所以類似囤地這種事能夠成功,是因為有默契存在的。
為什麼我認為李嘉誠囤積居奇的行為是吃人的行為?
1 正是因為很多優質地塊囤積在李嘉誠們的手裡,市場缺少房源自然房價越炒越高!
2 地產增值往往伴隨著地方政府舉債進行市政建設,道路橋梁地鐵學校購物中心等開發花了巨資,有些城市一年花幾千億進行市政工程,這方面的花費李嘉誠沒有掏出來一毛錢,卻白白享受增值。
當然市政花的錢最後都是買房人買單,高房價對應高負債,錢從老百姓的口袋落入李嘉誠的口袋,然後李嘉誠帶著幾千億前往英國投資避險。
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啊!
3 李嘉誠囤積居奇的行為助長了國人炒房的風氣,反過來房價越來越高,依附在房產上的蛀蟲也越來越多。地租越來越高,實體經濟越來越困難!
今年因為疫情,大概20%的電影院倒閉了,30%的小餐館倒閉,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因為房租太高,如果房租低還能再扛一段時間,高額房租同時也在不停勸退優秀的學生,還是回老家吧!
這20多年來,李嘉誠等香港資本在內地享受了太多超額的超國民待遇,有時候法律奈何不了他!他們遵循的原則和香港一樣,房子是用來炒的,不是用來住的,地皮是用來囤的,不是用來開發的!
這和目前房住不炒的基本國策產生了巨大的分歧,所以我認為成都對李嘉誠下手可能代表著風向改變,意圖敲山震虎!
李嘉誠代表著最大的香港資本,敲打李嘉誠就意味著對所有房地產商一視同仁,告誡他們不要再囤積居奇了!連李嘉誠都被幹了,別的資本也就不太敢了!
震虎震的是什麼老虎?
震的就是部分還不死心,不好好開發老是想囤土地不開發賺大錢的開發商,同時震的哪些到現在還是想著炒房的炒房客們!
我在微博說,敲打李嘉誠震融創恆大碧桂園,不一定對,很多朋友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7月23日晚,李嘉誠的長實集團(01113.HK)發布公告,出售成都南城都匯項目50%股權,作價約78.47億元。
買方為一家名為RZ3262019 Limited的公司,股東分別為禹洲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和成都瑞卓置業有限公司,各佔股50%。
也就是說,在這個交易中,長實集團子公司將所持有的成都南城都匯項目估價約為78.47億元港幣,賣給了由禹洲集團和成都瑞卓置業分別持有50%股權的受讓方。通過出售該項目,長實集團未經審核利潤為港幣38.11億元。
因此,此次被政府部門禁止和記黃埔融資貸款,受影響的是接手方禹洲集團和成都瑞卓置業。
不過,禹洲集團相關人士表示,這則處罰是針對原來股東,也只面向成都高新區內的金融機構,對公司收購的項目沒有影響,他們正在爭取項目儘快入市。
接手方在進入南城都匯項目之後,已經遇到諸多歷史遺留問題。
現在接盤的是禹洲集團和成都瑞卓,他們準備在收購以後按照新項目來核定預售價格,擬提高售價,但是相關部門認為交易是股權轉讓不能認定為新項目,只能按照續建項目核定價格,只能按照續建項目核定價格,就是說不能超過上一批次備案價或者是預售價。
這幾年剛畢業的大學生被高房價坑慘了,面對動輒5萬7萬10萬的北京上海深圳房價,僅僅一萬多的月薪怎麼買房?怎麼安心工作和搞科研?怎麼讓人安居樂業?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反正我一直覺得李嘉誠們的吃相太難看了,這次成都敲山震虎的行為不知道大家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大家看完順便點一下在看 按鈕,希望大家多去群裡和朋友圈分享我的文章!你的每一次在看 就像點讚一樣,就是在支持我的創作,感謝老鐵們!
歡迎加入我的Q群交流 1080320052 1048930982
拓展閱讀:
首戰即終戰!為何我覺得解放軍飛臨臺灣領空是高考前的二模考試?
任正非不哭,華為不會亡!華為手機業務可能還有轉機?
李開復說漏嘴,李彥宏親口承認,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正利用隱私大數據把我們變成行屍走肉!
獨裁資本家王興—用大數據讓400萬外賣騎手成為我的奴隸和城市移動炸彈
紅衣大炮周鴻禕:我是如何成長為流氓界的珠穆朗瑪峰的?
重磅!土皇帝賴小民—睡N個女明星,100多情人安排在1個小區100多套房裡
女PUA盛行?資深老鴇Amy姐帶你進入外圍圈的神秘地帶
伊利到底做了多少惡:三聚氰胺,跨省抓人,一己私慾串通修改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