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報告裡的「密碼」究竟說明啥

2020-12-11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不少人每年都要體檢,但是對體檢報告裡各種專業的名詞,卻是一知半解。昨天,一套關於體檢的圖片在微博裡火了。整套圖通俗易懂,告訴大家,體檢的各個項目究竟表示什麼。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檢驗科專家認為,這套圖上說的內容基本正確,但是不嚴謹。現代快報記者 吳怡 劉峻

  沒有分類,也沒有突出下限值

  「總的來說,沒有大錯,但不嚴謹,」省級機關醫院檢驗科主任史恆川在看過這套體檢圖後,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例如血壓,體檢時應該注意看兩個數值——收縮壓和舒張壓。一般來說,收縮壓在90~120毫米汞柱,舒張壓在60~90毫米汞柱,這是健康的範圍。而圖中僅強調血壓要小於120/80毫米汞柱,既沒有分類,也沒有突出下限值。」

  史恆川說,同樣的,圖中列出的空腹血糖應該小於5.5毫摩爾每升,數據也並不準確。「正常來說,空腹血糖值在3.89~6.1毫摩爾每升,都是正常的,只能說小於5.5是一個理想值,但如果稍微超過了,也不用太過擔心。但如果血糖過低,小於3.89,那就是低血糖,同樣不健康。」

  ■提醒

  血壓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明顯變化,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出現舒張壓偏低、收縮壓偏高的情況,但血糖值與年齡沒有太大關係。年輕人也要注意飲食中糖分的攝取,一些高糖的飲料零食要少吃。45歲以後,應每3年查一次血糖,身體超重或者有家族病史的人更要小心。

  21歲最標準,沒有科學依據

  體檢圖中,還提到了關於身高的問題,稱21歲時的身高最標準,因為21歲時人的身高達到最高值。

  21歲以後,應該每年測一次身高,如果有明顯下降,這預示著骨骼密度開始發生變化。

  「21歲這個年齡點,並沒有科學的依據,」史恆川表示,不管男性女性,18歲以後基本就停止了發育。成年以後,人體的骨代謝、吸收流失速度都開始發生變化,「就像一張曲線圖,在青春期吸收、代謝最快,而停止發育後,這個速度就會放慢。」但人在多大年齡身高達到巔峰,不同的人情況各不一樣。

  ■提醒

  如果身高突然比前幾年有了明顯下降,可能是鈣質流失的速度發生了異常,此時應該去看醫生。

  此外,平時應該多補充鈣質,曬太陽做做運動,減少體內鈣質的流失,保護骨骼。

  體檢還要關注啥?

  不同的人在選擇體檢項目時的傾向不同,史恆川認為,單位和個人應該根據工作的實際內容客觀選擇適合的項目。

  「比如,久坐電腦前的上班族,運動少、精神壓力大,應該注意頸椎腰椎的健康,關注肝腎功能、血脂等項目,」而家族中曾經有人患某種遺傳性疾病的,對於這種疾病應該格外關注,時刻監控,必要時進行高頻率有針對性的檢查。

  檢驗報告單怎麼看?

  一.檢驗項目分類

  1.三大常規(血、尿、糞常規檢測)

  2.血液生化檢測(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血電解質)

  3.傳染病學檢測(B肝兩對半,A肝、C肝、梅毒、愛滋病毒抗體)

  4.腫瘤標誌物檢測

  5.內分泌檢測(甲狀腺功能、激素)

  6.微生物學檢測

  7.其他項目檢測

  

  二.檢測方法分類

  1.定性檢驗

  是看送檢的標本中有沒有「待檢物」(即想要查的東西)。一般來說,有待檢物存在,報告為「陽性」,反之報告「陰性」。

  2.定量檢驗

  可以觀察標本中待檢物含量的多少、是否在參考範圍之內,不同時間檢測結果的變化,與病程發展、療效、預後有一定關聯。

  

  三.常用英文縮寫和符號

  1.表示高於參考值的字母和符號:H、HIGH、>、↑、+;

  2.表示低於參考值的字母或符號:L、LOW、<、↓、-;

  3.表示異常值的其他方式:字母反白、字體或字母加粗或加黑、加注星號(*)或用其他字母、短語(如ABN、abnormal等)、用字母和數字代碼標出(如A1、A2、F1、F2、R0、R1、R4等)。不過,各種代碼的含義可能根據所使用的儀器不同而有不同的定義,具體可向實驗室工作人員詢問。

相關焦點

  • 指標異常啥是病?教你從體檢報告裡讀懂身體癌症風險
    原標題:指標異常啥是病?教你從體檢報告裡讀懂身體癌症風險【摘要】 又到年底體檢高峰,好不容易完成了人山人海的體檢,拿著體檢報告被甲胎蛋白升高、HPV超高等嚇得不輕的人不在少數;還有的人對此一臉茫然,表示看不懂。為此,重慶市腫瘤醫院健康體檢與腫瘤篩查科主任張海燕指出,個別指標輕度異常不一定代表就是有病,但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
  • 體檢報告中的箭頭代表什麼?各項指標啥意思?
    年底快到來了,各單位又將迎來一波體檢熱潮,面對體檢報告紛繁複雜的專業術語、醫學符號,大家可能一臉蒙圈。在很多人眼中,體檢就是空腹、抽血、檢查、拿報告就完事了,但其實體檢最重要的就是分析體檢報告,拿到體檢報告應該注意什麼,體檢報告中的各項指標具體什麼意思,今天就來給大伙兒科普科普~來源丨百度1體檢報告中的常用醫學術語都是啥意思體檢報告一般包括「陽性發現」「專業解釋」「建議指導」三部分。
  • 體檢報告的符號和術語代表啥?權威醫生告訴您
    可是當你拿到體檢報告的時候,是不是覺得很難看懂?近日,瀋陽王女士為七旬父母購買了兩套體檢套餐,想徹底了解一下父母的身體健康狀況。可是,體檢結束,拿著體檢中心出具的厚厚的體檢報告,王女士發現很多地方都看不懂。父親報告單顯示有16項問題,母親有12項問題。面對著體檢報告中的數字、專業化的內容、符號、箭頭,她不知道該咋辦。
  • 體檢異常未必就是病!帶你解讀體檢報告的密碼,不花冤枉錢
    但是檢查報告上有些未達標的數值,並不是病,也不用專門的進行治療,只不過我們也要引起重視。每年通過體檢,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身體一些潛在的危險,進而對自身的健康做一個評估,有著很好的預防疾病的作用。拿到體檢報告不會看怎麼辦?分清以下幾個體檢項目,或許可以幫你減少罹患疾病的機率。
  • 「甲狀腺結節」成體檢報告高頻詞, 一文讀懂體檢報告
    體檢報告上的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瀰漫性病變、橋本甲狀腺到底是什麼東西?加碘鹽、低碘鹽、無碘鹽等,甲狀腺患者應該如何選?記者邀請專家進行解讀。1同一部門8人全中招不少體檢者甲狀腺有問題近期,各大單位開始體檢。
  • 幼兒園秋季體檢報告裡,這個遠視力儲備到底是啥?
    最近一波幼兒園秋季體檢,報告裡有這麼一項讓家長們特別關心:遠視力儲備。尤其當被醫生提醒:孩子的遠視力儲備不足了!當媽的心裡就更慌了。眼睛好不好,可是關係到孩子一輩子。儲備不足會有啥影響?還補的回來嗎?這些問題啊,還真是越早替孩子關注越好——你可能不知道,寶寶在剛出生的時候,都自帶「視力存款」——基本都是遠視眼,近處的東西反而看的不是很清楚。
  • 體檢後如何看懂體檢報告?
    時下,又進入體檢高峰期。記者從我市各大醫院了解到,近來很多單位給員工安排了健康體檢。除了單位組織的統一體檢外,自費體檢的市民也不在少數。體檢報告是體檢者最近一個階段的健康總結,然而,有的市民對體檢報告卻很不重視,有些人想重視,但體檢報告單上晦澀的專業術語和難懂的數據卻讓人如「霧裡看花」。
  • 北京市體檢中心健康體檢個人預約指南
    體檢時需要核驗身份證完成體檢登記;手機號碼準確才能保證您能夠接收預約簡訊,您再次登錄系統時也可用註冊時的手機號;如果您需要郵寄體檢報告(快遞到付),填寫的聯繫地址務必準確。  ⑤點擊「確定」進入下一步。
  • 體檢報告「陽性發現」讓人心驚肉跳 專家:體檢不是確診,別太緊張了
    本報記者 石念軍  沈玉傑    16日晚,很多剛剛參加了單位組織體檢的讀者向本報「空中診室」諮詢:厚厚的一本體檢報告中,數據、圖表、專業名詞、英文縮寫常常讓人一頭霧水
  • 瀋陽大學,您的體檢報告不合格
    您的體檢報告不合格。您的體檢報告不合格。您的體檢報告不合格。您的體檢報告不合格。您的體檢報告不合格。
  • 英國留學體檢中心相關說明
    英國目前採用的是預體檢政策,即籤證前同學們可以隨時進行體檢(籤證前3個月內可體檢,不宜過早),體檢後會拿到一張體檢單,體檢單同其他籤證材料一起遞交到英國籤證中心。下面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英國留學體檢中心相關說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體檢報告上的「話外之音」,你懂嗎?「建議臨床專科檢查」說明問題有點嚴重了?
    拿到體檢報告,當然是先看第一頁的體檢報告概要,然後再翻翻後面幾頁有沒有箭頭。但對概要裡的「建議專科檢查」「定期隨訪」等表述,你了解多少?
  • 健康有益:AI體檢報告解讀,簡單看懂一份體檢報告
    然而很多人體檢之後就把體檢報告往抽屜裡一扔,因為沒有專業人士幫忙解讀,自己也看不懂專業的體檢報告,以至於對於後續的健康管理問題無從下手。一項體檢行業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的體檢人口高達6億,但是只有1.4%的人群會進行體檢後的健康管理,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這一比例為70%。看懂一份體檢報告,成為「重大難題」。
  • 體檢報告看重點 五大問題要重視
    「體檢報告中常出現的『複查』、『定期複查』、『進一步檢查』等術語,一定要高度重視。」何若雯說。 有人拿到體檢報告後,先看有沒有出現向上或向下的箭頭,如果有,說明某一指標偏離正常參照值,當然應引起重視,因為往往有些指標的變化,是某種疾病的預兆。
  • 體檢報告出現異常別慌 醫生:先看體檢結論_醫療資訊_求醫新聞-醫學...
    摘要:   在我們平時生活中,很多人拿到體檢報告後看見異常的指標,就覺得非常害怕。近日,濟寧某單位的劉先生拿到自己的體檢報告時,看見一些表示被嚇懵了。專家表示,體檢可以看出人們身體的健康情況,但是拿到體檢報告後,應該先看杰倫,個人指標異常沒有實際的意義。
  • 成年人的認慫,是從看體檢報告開始的
    很多人說,「這屆年輕人,已經不敢看體檢報告了。」調侃歸調侃,可也表明了一個扎心的事實——各種疾病,越來越年輕化了。前段時間,電競圈大神Uzi退役的消息衝上熱搜。他在微博中說,自己因為「常年壓力大、肥胖、飲食不規律、熬夜等原因」,已經確診2型糖尿病。
  • 以前不敢看考試成績單,現在不敢看體檢報告
    前段時間,#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被頂上了熱搜# 根據媒體調查顯示,有80%的90後不敢看自己的體檢報告。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長久性的忽略使得年輕人對自身身體健康狀況產生盲區,進而萌生逃避心理,拒絕了解體檢結果。 他們一邊擔憂自己身體的毛病,一邊抱著僥倖心理繼續為所欲為,相信只要自己不看體檢報告,疾病就追不上來。
  • 在東莞和惠州入職可以代辦體檢報告嗎?
    這啟發了我,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審視一下東莞惠州代辦體檢報告。        可是,即使是這樣,東莞惠州代辦體檢報告的出現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義。可是,即使是這樣,東莞惠州代辦體檢報告的出現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義。韓非在不經意間這樣說過,內外相應,言行相稱。這句話語雖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聯翩。
  • 體檢報告的箭頭代表啥?偏高偏低要緊嗎?這7種不算病,不用治!
    體檢報告拿到手你都能看懂嗎?年末很多單位都會組織體檢,也有很多人給自己、給家人安排一個體檢,好健康安心迎新年。但是體檢完拿到報告後,很多人卻一頭霧水:- 報告上面的箭頭、加減號,完全看不懂怎麼辦?- 甘油三酯、中性粒細胞比率…這些指標都是什麼意思?- 指標的升高或降低,是否代表著生病?需要治療嗎?
  • 那份你不敢直視的體檢報告 裡面藏著很多「小秘密」
    原標題:平時太「作」,擔心身體出問題,長達5年不敢去體檢 每次拿到體檢報告後自己不敢看,要請同事幫忙先過目……你不敢直視的體檢報告 藏著很多「小秘密」這兩天,一則名為「六成年輕人害怕看體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