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古建築屋簷上都是什麼神獸?

2020-12-20 黃粱世界

1、狻猊

一開始其實就是獅子。張騫通西域後獅子被帶入中原地區,音譯為狻猊。

後來到了明代,成為神話中龍生九子其中之一: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一般放置在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因其好坐,也被稱作佛座獅子。

故宮太和殿屋簷上的神獸,垂脊頂端是騎鳳仙人,後面依次排列的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鬥牛、行什。

2、海馬

最早出現於漢朝的明器上,故宮的太和殿鬥牛之後增加了一個行什,表示規格高。地方建築隨後也很多效仿。

3、押魚

是興雲作雨,滅火防災的神。

4、鬥牛

樣貌為牛頭,身上有龍鱗。是興雲作雨、鎮火防災的吉祥物。

5、獬豸

外觀似羊或鹿,頭頂正中有長獨角,短尾,尾巴像蝸牛,羊蹄。性情忠貞,若見二人打架,它就會以角撞不對的一方;見二人吵架則會去咬理虧者。

6、天馬,《山海經·北山經》記載

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

7、行什

類似猴子,背生雙翼,手持金剛寶杵,傳說寶杵具有降魔的功效。一般是屋頂上最後一個。

相關焦點

  • 古代房子屋簷上的動物是什麼,有個形象的名字讓人過耳不忘
    很多人一眼就能看到中國古建築上屋簷上造型各異的小動物,那些是什麼呢?其實,這些動物都有講究的,而且各有各的名字。儘管大多數大型古建築的屋簷上都有動物,但你能看到最多的,絕對是故宮上的。這些動物被稱為屋脊走獸、簷角走獸等等,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這些神獸的數目是由嚴格的規矩的。
  • 古代屋簷上的神獸都的來歷是什麼?有什麼作用?看完你明白了
    大家出去旅遊參觀古代建築,或者電視中播放的古裝劇裡的房屋,他們的屋簷上都有一些小神獸,一副很神秘、莊嚴的樣子,可能有些人會好奇這些神獸是什麼?他們的來歷和作用又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這些神獸。
  • 古代屋簷上的動物分別是叫什麼,這個名字讓你永不忘記
    古代屋簷上的動物分別是叫什麼,這個名字讓你永不忘記文|恰逢桃花叢這兩天朋友去外面旅遊,在朋友圈狂曬照片。有幾張引起了我的注意,就是他拍的古建築屋簷上的一些動物一樣的造型。不只是在他的照片裡發現,我自己出去遊玩也發現有一些景點的建築上有這些小動物的塑像。說是小動物,其實我也不確定能不能用小動物來形容,或許,用獸來形容更為合適。那他們到底是什麼的形象,又有什麼意義呢?在古建築上多見這種獸。而古代的建築因為它們自身的雄偉或是精緻或者是其獨特的文化底蘊而倍加的吸引人。
  • 你注意過道觀屋簷上的「仙人」和「神獸」嗎?
    漫走道觀中,古老的建築歷經歲月洗禮,耳邊響起陣陣木魚聲,閉上眼,靜靜感受這份清靜無為和天人合一,品嘗忙碌生活裡難得的一份寧靜。好不愜意。抬眼望去,處處風景,就連道觀屋脊上也頗有一番別致,常常豎立著一排排的「仙人」加「神獸」組合,煞是有趣。
  • 一角飛簷,中國古建築的神來之筆
    漫步街頭,人們時常會被傳統建築頂部的屋角上,那種輕盈靈動、形如大鳥展翼的飛簷所吸引,昂首望角興嘆。這種飛簷有多少傳說,幾許來歷?那麼,你可知「五脊六獸」是指什麼嗎?這要先從中國古建築中多種多變的屋頂說起……
  • 太和殿是故宮的東方三大殿之一,它屋簷上的神獸都是什麼?
    兩層屋簷的簷角各有11個雕塑,最前面的是一位仙人騎一隻鳳凰,有「仙人指路」的意思。後邊的10個雕塑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吼牛、行什,這些雕塑大多是人們根據神話傳說杜撰出來的,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宮殿簷宇四角安有仙人走獸,走獸又稱小獸,一般古建築多用奇數,至多不過九個,但是太和殿卻安放了10個,是古建築琉璃裝飾中的孤例。
  • 中國瓦當,美到驚豔的中國傳統紋樣圖案!
    說到傳統的瓦當圖案,不知道大家有了解過嗎?有一種美叫中國瓦當,瓦當俗稱瓦頭,是屋簷最前端的一片瓦(也叫滴水簷)前端或位於其前端的圖案部分。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瓦當,有著不同的特點。瓦當一般出現在我們中國古建築的屋簷上,其實大家不要小看這中國古建築上的小小一點,瓦當的紋樣還是非常有講究的。話說你真的有仔細觀察過屋簷上的瓦當紋樣嗎?
  • 太和殿神獸出沒,藏在家宅中的守護神!
    世人皆知中國有很多神秘的傳說與傳統文化,其中古建築構造一直人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今年剛好是故宮建成的第600年,故宮那邊也在9月10號開放了周年特展,而太和殿的建築屋頂、以及罕見的十方神獸,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 故宮屋脊上有「五脊六獸」,都是什麼神獸?領頭是神仙?
    ——華崗(中)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263字,閱讀約3分鐘不知道去過北京故宮的讀者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細節,那就是在每一座宮殿建築的屋簷上,通常都有幾個造型各異的小動物雕像。而且前面的小獸背上一般都坐著一個小老頭。那麼,這些小動物和這個小老頭到底有什麼來歷呢?。我們先來看看他們的名字。古代的屋頂基本都是「山式」屋頂,即屋頂有一個水平的脊和四個垂直於脊的豎脊,遠遠望去就像一座小山。但這些小動物大多出現在這五個屋頂的末端,而且大多數情況下都是6個一組。故又稱「五嶺六獸」。
  • 故宮太和殿屋脊神獸的起源和獨特意義
    頤和園宮殿細心的讀者一定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何故宮之類的達官顯貴家的屋頂都要設計上神獸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古代宮殿屋頂構成上說起。我國古代殿堂多少是磚木結構,屋頂由上等木材作骨架,其上覆蓋瓦片。這要的結構導致屋簷處最前端的瓦片要承受其他瓦片的「推力」很可能會被大風吹落。聰明的古代先人,就用木釘來固定最前端的瓦片。而後,隨著人們對審美和身份象徵的需要,逐漸用更美觀的屋脊神獸來代替木釘。
  • 中國古建築實拍技巧,如何拍好古建築照片?
    中國古典建築以其高超的技術,精湛的藝術,獨特的風格,在世界上自成一派,獨樹一幟。古典建築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廣大攝影師們。那麼,如何拍好古典建築照片,有什麼技巧呢?
  • 武漢「屹立不倒」行宮,留存8百多年,雕梁畫柱都是「神獸」圖案
    現在我們見到的禹稷行宮,是1983年武漢市在行宮原貌上保護修復的,基本保持了行宮的原貌。 行宮的建築特色主要是牌樓式,非常的古色古香,看起來有點像大戶人家的小院,比較有特色的是屋簷、支柱、門窗沿等等建設上的花紋雕刻,雕梁畫柱基本都是「神獸」圖案,非常的吸引人,其中代表性的圖案有神龍
  • 萬聖節,小心神獸出沒!
    趁今天,我們把藏匿於中國古建築上的神獸們一一請出來,和我們一同過這個有著中國味道的「萬聖節「!前方神獸出沒,要小心!這不,今天萬聖節的百度Doodle,就被幾個中國小神獸霸屏了!百度設計團隊在創作時,不拘泥於通常意義下的西方萬聖節,將中國傳統文化裡的神獸和西方萬聖節氣氛巧妙融合,挑選了出現在北京城古建築上的吉祥瑞獸,並且進行了擬人化,神獸憨態可掬,又保留各自特色,表達祥瑞之意。背景則是萬聖夜的氛圍,仍然是中式古建築為主要元素,但保留了萬聖節標誌性南瓜燈來烘託氣氛。並將視覺中心建築上的牌匾設計繪製「萬聖快樂」四個字。
  • 古建築上為什麼用小動物裝飾?它們是用來做什麼的?
    我們平時遊覽古代建築的時候,經常發現房頂上都有許多小動物。為什麼會有這些小動物呢?下面就給大家科普科普古人設置這些小動物的作用是什麼。古代大部分建築都是硬山頂、懸山頂、廡殿頂,都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共5條脊,每條脊兩端都有一個獸,共6個,這樣的稱謂五脊六獸。這「六獸」有:螭吻、望獸、騎鳳仙人、垂獸、戧獸、走獸等。
  • 你頭頂上有個神獸天團!
    接下來,寶哥哥就帶大家來好好認識下我們頭頂上的神獸天團! 脊獸,顧名思義就是屋脊上的獸,是中國古代安放在屋脊上的一種建築構件,多塑造成神話傳說中神獸的形象。
  • 古建築防火:舊時與今日
    其形象有狎魚、海馬、鰲龜等,這些都是興雲作雨的海中神獸,古人期望著藉助它們的神力來避火。藻井是古代建築的一種室內裝飾元素,一般用於殿堂明間頂部中央,繪龍紋或菱、藕一類花卉。藻井有生水之意,從我國五行說中「水克火」的認識衍生而來。  「取名帶水」和「門不帶鉤」也具有極強的象徵意味。例如存放《四庫全書》的七個閣中有六個閣都帶有水字偏旁。它們是「淵、源、津、溯、涸、匯」。
  • 我們都測了!有山海菁的專屬守護神獸,吉祥瑞氣天天「罩」著你!
    前天山海菁專屬神獸遊戲正式上線後,好多小夥伴都曬出了自己的神獸,還有菁粉激動地發出了期待:「能買到神獸做成的飾品就更幸福了!」
  • 「走投無路」的簷角(古代屋簷上的「怪獸」)
    在傳統的古代建築中,還有一處不能忽略的「景致」,就是那些或在簷角、或在屋脊上排列著的數目不等的小動物。這些簷角上的動物被人們稱做屋脊走獸、簷角走獸、仙人走獸、垂脊吻等,不過,用古代建築行業內部的說法,它們還叫做小跑或「走投無路」。
  • 挖了鎮水神獸,四川果然出事!
    後海鎮水獸在京西鼓樓以南,後海以東,地安門以西的馬路上有一座漢白玉砌的石橋,在馬路擴建的時候,都沒敢動那座石橋,在石橋的東邊下面,你會看到河道的左右有兩隻年代久遠基本看不出樣子的石雕鎮水神獸。黃河鐵牛山西省永濟市古蒲州城西門外黃河東岸,古稱蒲津渡。
  • 北京古建築房簷上的仙人走獸:故宮太和殿為何比其他地方多一個?
    在老北京的古建築的房簷上面,通常能看到一排小動物,這些小動物究竟是什麼呢?實際上,它們通常被稱為「仙人走獸」,第一個是仙人,後面是若干個「脊獸」。古建築房簷上面的一排小動物故宮太和殿上面的「一排小動物」在古代建築上,這些仙人走獸代表了建築的級別。一般除了前面的騎鳳仙人,後面的脊獸都是奇數,數量越多表示級別越高,三到五個為王公貴族,九個表示皇家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