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發現600萬年前古猿頭骨化石

2020-12-22 人民網

原標題:雲南發現600萬年前古猿頭骨化石

  科技日報昆明9月5日電 (記者馬波 通訊員呂金平)記者從今天上午雲南省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雲南省昭通市水塘壩發現600萬年前古猿頭骨化石,經研究表明,昭通古猿可能是人類最早祖先類型的候選代表之一。這一發現彌補了亞洲古猿發現的時空空白,實證了雲南是晚新生代古猿「避難所」的觀點,對歐亞大陸早期人類起源及其環境背景關係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009年11月4日,雲南省考古研究所組織的科考隊在該省昭通市昭陽區太平辦事處水塘壩磚廠的採煤坑進行第三紀古哺乳動物化石調查和搶救性採掘時,發現一具古猿頭骨,經中美多學科專家數年的艱苦努力,研究成果今年7月在《科學通報》(英文版)發表,研究再次表明,雲南是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探索早期人類起源的理想地區之一,以昭通褐煤盆地為代表的雲南眾多山間盆地具有巨大的發現和研究潛力。

  據負責此次調查研究的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吉學平介紹,昭通水塘壩新發現的古猿頭骨面部基本完整、保存狀況極佳,僅有微小的變形,為研究這一地質歷史時期古猿的形態特徵提供了十分珍貴的信息。經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巖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古地磁年代測定,昭通古猿的年代為距今620至610萬年間的晚中新世末期,是雲南古猿中時代最年輕的代表,也是歐亞大陸其他地區古猿都已滅絕以後殘存的代表,研究顯示出晚中新世末期,因青藏高原隆起形成的不同地理單元以及季節性氣候的加強,導致生物群快速進化和更迭的情形。晚中新世時期,歐亞大陸其他地區的中新世古猿由於氣候惡化而滅絕,但在雲南卻繼續生存演化,這表明,包括雲南在內的中國西南地區可能是古猿演化的「避難所」。

  吉學平表示,昭通古猿雖是一個幼年個體,但他的特徵已與成年個體相近。多項特徵使其更接近最早的人類祖先,並排除了其與猩猩的關係。同時,這些特徵還表明,昭通古猿頭骨可能代表一個新種,但目前還需要更多的化石證據來證實。

  「理論上認為,最早的人類祖先起源於距今700至500萬年前的某類古猿,起源地點應在非洲南部和非洲之間的南方古猿,但何處尋找南方古猿的祖先至今仍是一個謎。」吉學平表示,昭通發現的古猿比雲南其他地點的古猿更接近人類起源時間,因而有極為重要的研究價值。包括在昭通發現的古猿在內的祿豐古猿可能是人類最早祖先類型的候選代表之一,但由於化石證據稀有,從猿到人的過渡沒有明顯的界定,爭議將可能長期存在。

  昭通是繼雲南開遠、祿豐、元謀、保山之後又一個發現古猿化石的新地點。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中國發現六百萬年前古猿頭骨為早期人類起源添新證
    新華網昆明9月5日電(記者王長山、李懷巖)一個含腦內膜的面骨,眼眶、吻部等保存完好,乳齒和恆齒同時保存……這是一具距今600萬年前的古猿頭骨化石。
  • 600萬年前昭通古猿為何倖存?當地形成宜居環境
    這次考察發現了劍齒象、貘、犀牛和大量的鳥類化石,還有罕見的古象骨架化石。然而,更幸運的是,他們發現了數十年來一直未知的化石出土原生層位,給發現古猿化石帶來了希望。但因經費不足,這次採掘只能終止,古象骨架除頭骨和牙齒外只能留在原地保存。  2009年10月至11月,籌措到經費的吉學平等研究人員,對水塘壩古生物化石遺址展開了第二次採掘。
  • 驚人發現!亞洲金絲猴祖先可能是640萬年前的昭通中猴
    亞洲金絲猴祖先可能是640萬年前的昭通中猴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吉學平 供圖亞洲金絲猴祖先可能是640萬年前的昭通中猴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吉學平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蔡侯友) 9月2日
  • 科學家揭秘歐亞大陸最晚中新世古猿倖存原因
    該研究從粘土礦物學、元素地球化學分析為主,並綜合前人研究,探討了歐亞大陸其他地區古猿都滅絕後,昭通盆地作為歐亞大陸中新世古猿最後避難所的形成原因和機制。  中新世古猿在中中新世氣候適宜期(距今1700-1500萬年)曾經在歐亞大陸和非洲繁盛一時,中新世晚期後數量開始急劇減少。
  • 溼熱環境為歐亞大陸最晚中新世古猿倖存提供最後避難所
    該論文從粘土礦物學、元素地球化學分析為主,並綜合前人研究,探討了歐亞大陸其他地區古猿都滅絕後,昭通盆地作為歐亞大陸中新世古猿最後避難所的形成原因和機制。中新世氣候適宜期(距今1700-1500萬年),中新世古猿曾經在歐亞大陸和非洲繁盛一時,中新世晚期後數量開始急劇減少。
  • 安徽省八公山古猿化石被判定為中國最早古猿化石
    新華網合肥4月26日電(記者張曙光)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日前公布鑑定結果,2000年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發現的兩顆古猿牙齒,其地質年代距今約300多萬年,是中國迄今為至發現最早的古猿化石,從而再次證明了中國是人類早期起源地之一。    考古專家介紹,西方考古學界長期以來認為亞洲人種來自非洲。
  • 為什麼說人類不是由某一種古猿直接進化來的?
    據考古學家考證:早在800萬年前,在我們廣表的中華大地上就有了人類生存的痕跡。另據分子人類學的研究證實,人類並不是由某一種古猿直接進化來的,而是某種人猿超科動物不斷分化的結果。湖北發現的遠古人化石發現於我國雲南的臘瑪古猿就屬於人猿超科動物,其頭部特徵為:頜骨短縮,牙床不像猿類那樣呈馬蹄型,而是近似於人的拋物線形狀,下犬齒小而短,枕骨大孔明顯且靠前,因而學術界稱之為正在猿中分化出來的
  • 從古猿到智人大量考古遺蹟,人類起源很可能在中華
    人類歷史起源進化階段有古猿、猿人、能人、直立人、智人與現代人幾個主要階段,中華大地發現了眾多各時期人類遺蹟,形成一條完整的人類進化鏈。猿人階段臘瑪古猿是人類的遠祖先,生活在距今約1400萬年到800萬年之間。
  • 最新發現!640萬年前的昭通中猴可能是亞洲金絲猴祖先
    820-710萬年的地層中都有發現,是地理分布最廣泛的非人靈長類化石代表之一。年,是這一物種到達歐亞大陸最靠東部的化石記錄,也是該屬種在東亞的首次發現。Jablonski 提供)解剖學特徵對比和定量分析表明,昭通發現的中猴與歐洲的發現為同一個物種。700萬年以來,由於歐洲東南部持續乾旱,而東亞由於青藏高原的隆升和亞洲季風氣候的形成,對熱帶、亞熱帶森林環境影響較為緩慢。直到距今300-400萬年前,環境開始朝乾冷方向快速發展,由此保存了適宜新近紀動植物古老物種倖存和新物種形成的環境。
  • 【探索】最新發現!640萬年前的昭通中猴可能是亞洲金絲猴祖先
    最近雲南昭通又有重大考古發現水塘壩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化石8月7日、8月28日,國際人類學權威刊物
  • 1300萬年前古猿可能是人類始祖(組圖)
    圖片來源:大洋網  據路透社11月19日報導,西班牙的一個古生物學科研小組在巴塞隆納附近發掘出了距今1300萬年之前的古猿骸骨化石科學家們對骸骨進行研究後發現,這些骸骨化石碎片屬於一個成年的雄性古猿。而這種古猿可能是所有大型猿類的共同祖先。研究者認為,這一發現填補了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大空白,對古人類發展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這種新發現的古猿類型被研究者稱為Pierolapithecuscatalaunicus。科學家們認為,它填補了大型猿類和小型猿類(如長臂猿)之間在進化過程中「缺失的一環」。
  • 美國出土2億年前化石,考古發現人類足跡,古猿進化論或被推翻?
    這恐怕是近百年來科學界一直都致力解答的謎團,按照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來講,人類的先祖是古猿,古猿當中的一支南方古猿為了適應環境的變遷,開始站立行走,並使用工具,最終形成了人類.「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進化論的核心思想,雖說生物為了適應環境會做出改變,但是進化論不能解釋一切,他深信「自然界無跳躍」,用中間滅絕和化石記錄不全來解釋古生物跳躍性進化。
  • 淮南一景點是國內發現最早的古猿化石的地方
    山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它的領土上發現了許多化石,其中有一塊化石為世界所矚目。8公山是晚前寒武紀和寒武紀的沉積地層,在此發現了太多古生物化石。20世紀80年代,在八公山麓發現了「淮南蟲」化石,它形成於8億年前,也是世界科學和考古界所確認的世界上最早的古生物化石,因此,在國際地質學界中,八公山被譽為「藍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
  • 中間缺了20萬年進化史,古猿究竟去了哪裡?
    我們翻閱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著作,其中指出人是從古猿進化來的,結合當代考古成果,人類進化時間表是:古猿(1400–800萬年前)南猿(400–190萬年前)猿人(170–20萬年前)。就這個時間數據線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些間隔,古猿與南猿間空缺400萬年,南猿與猿人間空缺20萬年,其間進化的關鍵階段至今未找到過渡種類的化石,因此,科學家們對於人類起源產生了謎團。很顯然,嚴謹的生物考古學家們也不輕易的把這些時間點對接上,要不然,隨便一寫也就天衣無縫了。
  • 雲南昭通水塘壩研究成果入選美國史密森研究院「2020年度人類起源...
    圖片由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吉學平提供 這十大發現分別是: 1.Bournemouth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迄今最長(1.3公裡)的距今1.15-1.3萬年前的現代人腳印化石。
  • 雲南地區發現「猴化石」,距今已有640萬年,或是金絲猴的祖先
    一直到前段時間,中國的科學家團隊和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展開合作,針對發現於2009年-2010年之間的昭通中猴化石展開了研究,發現這種距今640萬年的中猴化石,竟然和歐洲中猴是同一個祖先,這意味著,金絲猴的祖先或許同樣來自於歐洲。什麼是中猴?
  • 按照進化論,一定有某種生物介於古猿和人類之間,證據在哪裡?
    缺失的一環: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說,人類是由森林古猿進化而來的。但是,進化的過程是緩慢的,不是瞬間完成的。那麼,一定有某種生物介於森林古猿和高貴的人類之間。這種生物長什麼樣呢?為什麼至今找不到他們存在的痕跡呢?為什麼找不到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各個歷史時期的化石呢?
  • 一起來看看古猿的發展史,人類是如何進化而來
    世界普遍認同一個觀點,那就是古猿是人類的祖先。而在中國雲南等地,先後發現了距今800萬年前以上的古猿的化石,其身形樣貌非常接近人類的早期情況。這種古猿中的瘦小品種被認為是人類的直接祖先,我國在湖北的兩個縣級市、廣西的南寧都發現了可能屬於這種古猿的牙齒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