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猴復原圖。圖片由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吉學平提供
雲南網訊(記者 蔡侯友)北京時間2020年12月30日上午,國際權威研究機構美國史密森研究院雜誌和網站發布了該機構評選的「2020年度世界十大人類起源研究新認知」名單,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吉學平和美國賓西法利亞大學Nina G.Jablongski教授共同主持的項目和分別領銜的論文,(中國昭通)發現的中猴化石化石顯示古代靈長類也從事長距離遷徙入選。
網站封面。圖片由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吉學平提供
這十大發現分別是:
1.Bournemouth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迄今最長(1.3公裡)的距今1.15-1.3萬年前的現代人腳印化石。
2.Chatham大學研究人員在坦尚尼亞發現距今6000-19000前最大的現代人腳印化石群。
3.沙烏地阿拉伯沙漠古湖泊表面發現12萬年前人類和動物腳印,此前人類穿越阿拉伯腹地的記錄是距今8.5萬年。
4.(中國昭通)發現的中猴化石化石顯示古代靈長類也從事長距離遷徙;
5.秘魯亞馬遜新發現非洲已滅絕靈長類化石顯示跨大西洋遷徙;
6.印度北部發現1300萬年前的長臂猿祖先化石,將這一化石記錄向前推進了500萬年。
7.南非Drimolen 新發現2百萬年前最早直立人化石,將直立人起源的年代向前推進了15-20萬年。
8.南非Drimolen 新發現傍人粗壯種化石顯示性二形是早期人類種群中與生態環境變化相關的微進化。
9.研究人員首次在甘肅夏河距今6-10萬年前洞穴沉積物中發現丹尼索瓦人古DNA。
10.蒙古3.4萬年前現代人女性頭骨中發現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古DNA。
2020年10月,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學平研究員和美國賓西法利亞大學NinaGJJablongski 教授領導的團隊分別發表了雲南昭通發現的距今640萬年前的中猴化石,這一晚中新世化石表明這種具有廣泛的生態適應性和環境適應性的,與古猿共生的亞洲古代靈長類。現生亞洲的疣猴類都可能是這一物種的後代(特別是金絲猴最可能的祖先類型的代表),這一物種持續佔領非人靈長類居住的高度季節化和極端的生境。這一發現直接與人類進化歷程相關聯,因此非常重要,它幫助我們了解現在沒有滅絕的靈長類如何倖存、繁盛和全球遷徙。
美國史密森研究院是世界人類學和考古學最權威的研究機構之一。
外文報導網址: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mithsonian-institution/ten-new-things-we-learned-about-human-origins-2020-180976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