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區綜合性公園周邊將被打造成「15分鐘便民生活圈」

2020-12-20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公園周邊不僅能休閒、玩樂,還能審批、辦事、鍛鍊、看書、參加文化活動、看病。未來,新建市民服務中心將布局在公園周邊。鄭州市目前正在研究出臺三級三類市民服務中心規劃建設指導方案,根據方案建設「15分鐘便民生活圈」的要求,首批社會服務中心將在53個綜合性公園周邊。下一步,鄭州還將結合其餘公園建設及地鐵站點周邊設立便民綜合體,實現三級三類市民服務中心在市區的全覆蓋。

  【規劃】

  市區53個綜合公園周邊將建三類市民服務中心

  以後,鄭州市區綜合性公園周邊將被打造成「15分鐘便民生活圈」。鄭州市城鄉規劃局相關人士透露,按照各公園、地鐵站點周邊的人口分布、發展需求和實際情況,未來鄭州市將統一布局公共服務設施,統籌設置公共設施層級。

  按照「構建三級三類市民服務中心體系,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的規劃,鄭州市區綜合性公園周邊市民服務中心將被分為市級、區級、社區級三級,而三級市區服務中心包括行政審批服務、政府性社會事業服務和基本社會化生活配套服務「三類」。

  「目前首批共涉及53個公園,根據各公園選址區位、周邊建設現狀以及用地規劃情況,我們對公園周邊1000米範圍內便民設施配建都提出了建議。」該負責人說。

  【遠景】

  地鐵站點周邊打造綜合體實現服務中心在市區的全覆蓋

  該負責人說,目前公園所提供的服務只限於遊樂休憩,這次配建三類市民服務中心、基礎配套設施是一種創新。這樣一來,可以讓市民辦事少跑冤枉路,減少出行頻次和時間,可享受一站式服務。

  「53個公園多數都在三環內,分布並不均衡,且都是面積較大的綜合性公園。」鄭州市規劃局相關人士說,下一步一方面將結合10多畝面積的公園設置市民服務中心,另一方面還將在各條地鐵軌道站點周邊打造綜合體。地鐵站點周邊將進行綜合開發,採取新建、改建、擴建或對建築進行功能置換等方式,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設施服務功能,和53個公園共同實現三級三類市民服務中心在市區的全覆蓋。

  【步驟】

  目前規劃還在徵求意見社區級服務中心明年底建成

  目前《鄭州市三級三類市民服務中心規劃建設指導意見》還在徵求意見稿階段。今年上半年,鄭州市將爭取完成項目立項、審批等建設前期工作。根據意見要求,今年年底前,區級市民服務中心要確保全面完成,而社區級市民服務中心全面啟動,明年年底前全面建成。

  三類市民服務中心啥模樣舉例說明

  舉例一:將建設的青少年公園

  1000米範圍內的現狀便民措施:有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鄭州人民醫院、河南農大等高校的體育及醫療衛生設施。

  1000米範圍內已批規劃公共服務設施:有區級婦幼保健所和居住區級綜合體育中心。

  未來:根據規劃,這裡還將建設居住區級文化活動中心、商業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銀行營業所、郵政支局和社區服務中心等設施。

  將被打造成區級社區服務中心

  舉例二:西流湖公園

  將被打造成社區級服務中心

  目前:1000米範圍內無現狀便民設施。

  未來:片區級運動場地、居住區級商業中心、銀行營業所、郵政支局、居住區級文化活動中心、社區服務中心、街道辦事處、派出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綜合體育中心則有望落戶於此。

  舉例三:正在建的市民公園它將成為市級市民服務中心,主要承擔市級政府性及群眾性行政服務中心功能。

  未來:這裡將匯集片區級運動場地、居住區級綜合體育中心、商業中心、銀行營業所、郵政支局、居住區級文化活動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派出所、社區服務中心和街道辦事處等。

  「基本原則就是查漏補缺,整合提升,優化完善。」該負責人說,公園周邊社會服務設施分布不均衡,以人民公園周邊1000米範圍內來說,現狀便民設施已經比較完善,未來可適當規劃建設居住區級文化活動中心和綜合體育中心,而現狀便民設施將被優化整合升級。而像雕塑公園、西流湖公園這些三環外的公園,其周邊公共服務配套本來就比較薄弱,未來的公共配套機構和設施都會被規劃設置在公園周邊。

  以服務半徑500~1000米內的3萬~5萬左右居民為主要服務對象,以社區居民為服務主體,建築面積不少於1萬平方米。

  市級市民服務中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市級的行政審批、文化教育、體育活動、醫療衛生以及商業服務設施。

  社區級市民服務中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文化娛樂、康體休閒健身、醫療衛生、生活服務配套、便民服務等設施,具體包括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綜合體育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街道辦事處和派出所等。

  區級市民服務中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區級的行政服務、文化娛樂、康體休閒、醫療衛生等設施。

  ●文化娛樂設施將整合圖書館、文化館(宮)、老年人活動中心、青少年宮(中心)等文化設施資源,構建以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為主體,惠及未成年人、中老年人和殘障人士等群體的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康體休閒設施將利用所在學校、單位體育場(館),向社區開放。

  ●醫療衛生保健設施包括婦幼保健所、衛生監督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殘疾人康復中心、人民醫院、中醫院。

責任編輯:黃亮

相關焦點

  • 鄭州後年建成27個綜合性公園 看看哪個離你家更近
    隨著公園的陸續開工建設,到2015年「五一」之後,不僅將為省會鄭州帶來更多綠色,而且將用完善的配套設施,打造方便市民的「15分鐘生活圈」。它的建設,將進一步優化市區公園綠地布局,改善生態環境和景觀環境。
  • 打造「15分鐘生活圈」
    打造「15分鐘生活圈」 發布日期:2020-07-02 09:39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步行15分鐘的範圍內
  • 兩年內長沙將重點打造約400個「15分鐘生活圈」
    「15分鐘生活圈」 「圈」出愜意生活 兩年內長沙將重點打造約400個 王老伯說,在每個社區配備一家便民生鮮農產品市場,作為長沙市政府構建生鮮消費「15分鐘生活圈」的一項舉措,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方便。 社區周邊步行15分鐘能解決的,還有小孩子的入學問題。「年初規劃了兩所公辦幼兒園,現在都已動工,投用後將可解決社區500多個小孩的入學問題」,在長沙市高新區麓谷街道,居民的幸福感更多地體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
  • 首府城環便民市場打造10分鐘生活圈
    自今年1月16日起,玉泉區正大廣場、水語青城以及新城區景苑小區的3家便民市場開業運營,此後位於玉泉區南二環北側的塞外名苑店、萬象520店以及賽罕區學府花園店、新城區機場北輔路店、玉泉區範家營店依次開業,周邊居民在「15分鐘生活圈」內可以完成日常所需。
  • 長春市各街道社區傾力打造「15分鐘生活圈」
    打開生活新方式 「這是我們小區今年新建成的鄰裡中心,是專門給居民議事、活動的場所,也是我們社區打造15分鐘生活圈的又一個便民舉措。」 記者從文廟社區了解到,為了提升社區基層治理和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居民幸福生活指數,多年來,文廟社區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掘社區地域優勢,打造了服務民生的15分鐘生活圈,即在15分鐘步行可達的範圍內,配備生活所需的基本便民服務功能與公共活動空間。
  • 「15分鐘生活圈」,讓唐山人生活的腳步更從容
    「15分鐘生活圈」將不以行政區劃,而是以人的活動尺度來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方便居民生活。  據研究顯示,15分鐘內的步行時間,是較多人可以接受的步行時間。老年人的步行容忍時間集中在10至15分鐘,一方面是由於老年人生活節奏慢,對時間的緊迫感不強;另一方面步行是老年人常見的健身方式之一,對時間的敏感性就比較弱。中青年的步行容忍時間集中在5至10分鐘,比老年人短。
  • 嘉定菊園入選市級名單 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
    據嘉定區消息:日前,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布「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試點」名單,嘉定的菊園新區位列其中!  「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社區更新試點,就是要讓市民在以家為中心的15分鐘步行可達範圍內,享有較為完善的養老、醫療、教育、商業、交通、文體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  作為嘉定區唯一一個試點區域入圍,菊園新區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長啥樣?
  • 一座城市 處處15分鐘生活圈
    從家門口出發,15分鐘內,能配套有什麼?柳州的定位是有教育、醫療、文體設施、菜市場、商場、社區服務中心……應有就要盡有。  構建十五分鐘生活圈,是推進城市文明發展進程的一個重要步驟。市民出門15分鐘,就近享受品質生活——生態宜居之城柳州紮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在全市範圍內努力打造126個十五分鐘生活圈,讓全民共享發展成果,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 15分鐘生活圈大放異彩,出行購物將不再受「時間」擺控
    當下,新的社區生活圈概念成為人們的普遍追求。為打造集約用地、環境友好、設施充沛活力多元的居住空間,2016年上海曾發布《上海市15分鐘社區生活圈規劃導則》「15分鐘社區生活圈」。去年11月底,人民日報刊文聚焦河南鄭州農貿市場改造升級。
  • 「15分鐘生活圈」,讓唐山人生活的腳步更從容_綜合新聞_唐山環渤海...
    「15分鐘生活圈」將不以行政區劃,而是以人的活動尺度來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方便居民生活。  據研究顯示,15分鐘內的步行時間,是較多人可以接受的步行時間。老年人的步行容忍時間集中在10至15分鐘,一方面是由於老年人生活節奏慢,對時間的緊迫感不強;另一方面步行是老年人常見的健身方式之一,對時間的敏感性就比較弱。中青年的步行容忍時間集中在5至10分鐘,比老年人短。
  • 柳州構建126個15分鐘生活圈
    即使碰到百年一遇的洪水,主要交通線路中斷,也不用擔心,因為周邊什麼都有,醫院、菜市、商場、學校等一應俱全,15分鐘內都可以到達。」柳州市正在全市範圍內構建126個15分鐘生活圈,讓市民出門15分鐘,就能滿足生活所需。「所謂生態宜居,生態環境良好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讓市民時時刻刻感受到生活的便利。」柳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覃琪濤說。
  • 大城小圈,上海如何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
    01打造「15分鐘生活圈」,會給我們生活帶來什麼?(1)極大地提供便利性和可達性。通過完善公共運輸設施建設,實現餐飲、購物、休閒、娛樂的無縫對接。每個15分鐘圈都有自己的綠地空間、老人活動中心、健身設施、停車場、學校等,除非去遠處上班,日常生活可以基本不出「圈」。(2)確保有針對性地提供公共服務。
  • 杭州要打造「15分鐘生活圈」 您老是「圈」裡人嗎
    「15分鐘的社區生活圈,不光是為老,一些年輕人,比如雙職工家庭,都是很需要的。」湯菁說,星洲社區現有的為老體系比較成熟,政府要求的標配都能達到,但是要打造真正的「15分鐘生活圈」,還需要社區聯合轄區共建單位、養老驛站、業委會等多方面機構,集思廣益,出謀劃策,摸索出一條適合社區的道路。
  • 今年鄭州將新建47個綜合性公園 青少年公園將於年底開園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高雲實習生焦嫣然  今年,「綠城」鄭州要有綠化大動作。  近日,鄭州市人民政府發布了《2018年鄭州市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1210萬平方米以上的綠地,47個綜合性公園,400個微公園、小遊園將給鄭州添綠。
  • 「15分鐘社區生活圈」
    1 柳州發布 相關規劃設計 生活是否精彩取決於生活圈的半徑,從家門口出發,用15分鐘的步行時間就能把吃喝玩樂、休閒健身的美好收入囊中,試問,這樣的生活誰不嚮往?
  • 「未來15分鐘社區生活圈」是啥樣?如何打造?他們告訴你……
    在今天的第一場訪談中,長寧區地區辦黨組書記、主任李世樑和新華路街道黨工委書記章維走進直播間,暢談如何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回應民生關切,徵集未來規劃的意見建議。值得關注的是,「15分鐘社區生活圈」僅僅簡單地定義為「將各種功能就近放在一起」是不夠的,打通交通堵點、完善慢行系統是承載以上功能設施的關鍵一項。
  • 鄭州新建47個綜合性公園,雨水公園、鄭州植物園二期...
    到2019年6月底,市區主城區達到或超過《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各項指標要求。2019年6月底前,主城區各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將新建公園、遊園800個,其中5000平方米以上公園50個,5000平方米以下微公園、小遊園750個。
  • 什麼是15分鐘生活圈?
    當下,新的社區生活圈概念成為人們的普遍追求為打造集約用地、環境友好、設施充沛活力多元的居住空間2016年上海曾發布《上海市15分鐘社區生活圈規劃導則》「15分鐘社區生活圈」提出以家為中心的15分鐘步行可達範圍內有完善的教育、商業交通、文體、養老等公共設施什麼是15分鐘生活圈?
  • 「15分鐘生活圈」怎麼建?答案在這裡!
    15分鐘生活圈市民的衣食住行和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將享受怎樣的便利?7月30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舒行鋼率相關市直部門、區縣(市)負責人做客「市民問政直通車」欄目,圍繞「15分鐘生活圈」建設回答市民、讀者、網友提問。什麼是「15分鐘生活圈」?
  • 襄陽打造8分鐘社區生活圈
    漢江傳媒網消息(襄陽日報) 本報訊(記者李暉 通訊員吳燕)今年,我市將在城市社區打造8分鐘生活圈,努力讓市民出門不超過8分鐘就能獲得便利的消費服務。市商務局近日下發《關於做好流通創新試點工作的通知》,加快發展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商貿流通消費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