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 處處15分鐘生活圈

2021-01-08 新華網

——柳州城市建設巡禮系列報導之二

東環大道兩側,公園、居民樓、辦公樓、體育場等依次分布。(覃科 攝)

  安居樂業是一座幸福城市的標配。

  從家門口出發,15分鐘內,能配套有什麼?柳州的定位是有教育、醫療、文體設施、菜市場、商場、社區服務中心……應有就要盡有。

  構建十五分鐘生活圈,是推進城市文明發展進程的一個重要步驟。市民出門15分鐘,就近享受品質生活——生態宜居之城柳州紮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在全市範圍內努力打造126個十五分鐘生活圈,讓全民共享發展成果,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立交橋將城市不同區域連接起來,方便市民出行。

  人民需要,十五分鐘生活圈為幸福加碼

  「3年前,這裡還很荒涼。現在買菜、送孩子上學、體育鍛鍊,去三甲醫院看病,逛大型商場,基本是15分鐘路程以內。我現在大多數時候選擇步行或騎共享自行車。」家住城中區桂中大道98號居民小區的覃先生,介紹打造十五分鐘生活圈,給他生活上帶來的變化,生活便利帶來的幸福感,溢於言表。

  人口集聚,城市更大了。老百姓呼喚「十五分鐘生活圈」。什麼是十五分鐘生活圈?它是指15分鐘步行可達範圍內,配套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功能和公共活動空間,形成安全、友好、舒適的社會基本生活平臺。

  柳州「十五分鐘生活圈」從提出到打造,到見實效,也體現著這座工業名城的速度和效率。

  2018年3月,柳州市在城市規劃中正式提出了「十五分鐘生活圈」概念。當年6月印發《柳州市進一步推進城市總體規劃編制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柳政發[2018]2號),重點推進「十五分鐘生活圈」專項規劃研究。

  根據最新的一份《柳州市十五分鐘生活圈專項規劃設計》,柳州市共劃分了126個10-15分鐘級社區生活圈圈層,其中市區成熟區40個、市區發展區54個、市區產業區32個。圈層內設置的公共服務設施基本保障有行政管理、文化教育、體育遊憩、醫療衛生、養老福利、商業服務、交通場站等。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總規劃師何東升說:「將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根本出發點來編制規劃,進一步滿足市民對宜居、宜業、宜遊、宜學、宜養等各項城市功能的要求,更好地促進柳州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廣西科技大學財經學院副院長陳有祿認為,「十五分鐘生活圈」的打造,是城市發展的必經之路。有利於實現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達到核心跨越,顯著提升城市承載力、運行效率和安全性,改善城市綠色生態環境質量,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人民滿意,全市加緊布局打造126個幸福圈

  市委書記鄭俊康在不同場合說過,多年來,柳州始終圍繞「為民、惠民、靠民」三個方面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奉獻給全體市民一座「幸福之城」。

柳南區峨山公園裡跳舞鍛鍊身體

  十五分鐘生活圈是柳州市打造幸福宜居城市的重要載體。

  為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紮實辦好民生實事,柳州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站在未來的角度規劃城市發展,打造十五分鐘生活圈,不斷提高社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切實推進城市建設向未來發展轉型。

  「根據十五分鐘生活圈配設要求,新增兩處鄰裡中心,擴大馬鹿山中學用地規模,新增1所小學,擴建馬鹿山小學,增加3所獨立用地幼兒園,以完善片區公共服務設施。」5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公布的一則區域詳細規劃中,特別註明了是「根據十五分鐘生活圈配設要求」。

  柳州市區126個十五分鐘生活圈的打造,並不是簡單的粘貼複製,而是根據服務範圍內片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差異化和均衡性做統籌,並為未來發展預留空間。在40個市區成熟區主要是查漏補缺,設施以提升為主、分散為主,關注老齡化設施。實施路徑是結合舊城改造項目規劃、閒置建築功能調整,新建鄰裡中心或公共服務設施。

 

柳北區雀兒山公園一角

  結合近期土地熟化、舊城改造、農貿市場提升,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建議城中區、魚峰區、柳南區、柳北區、柳江區各2處市區鄰裡中心選點。

  對於實幹擔當的柳州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腳步沒有終點,只有一個個新的起點。立足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建設全民共享的幸福城市。 (粟桂利)

 

  短評:滿足市民美好生活新期待

  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發展,柳州的綜合實力、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城市形象大為提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為強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否滿足人民群眾這些需求,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考驗。

  柳州構建的十五分鐘生活圈,正是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有情、用心、用力」打造的宜居城市載體、公共服務平臺。由於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安全、友好、舒適的服務,所以人民群眾對十五分鐘生活圈自然十分青睞並寄予厚望。

  「為民、惠民、靠民」,是柳州多年來創建文明城市,為市民奉獻幸福之城、品質生活的初心。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期待,柳州人的生活圈建設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柳州人的「圈生活」也一定會步步高!

相關焦點

  • 柳州構建126個15分鐘生活圈
    即使碰到百年一遇的洪水,主要交通線路中斷,也不用擔心,因為周邊什麼都有,醫院、菜市、商場、學校等一應俱全,15分鐘內都可以到達。」柳州市正在全市範圍內構建126個15分鐘生活圈,讓市民出門15分鐘,就能滿足生活所需。「所謂生態宜居,生態環境良好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讓市民時時刻刻感受到生活的便利。」柳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覃琪濤說。
  • 什麼是15分鐘生活圈?
    當下,新的社區生活圈概念成為人們的普遍追求為打造集約用地、環境友好、設施充沛活力多元的居住空間2016年上海曾發布《上海市15分鐘社區生活圈規劃導則》「15分鐘社區生活圈」提出以家為中心的15分鐘步行可達範圍內有完善的教育、商業交通、文體、養老等公共設施什麼是15分鐘生活圈?
  • 打造「15分鐘生活圈」
    打造「15分鐘生活圈」 發布日期:2020-07-02 09:39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步行15分鐘的範圍內
  • 「15分鐘生活圈」,讓唐山人生活的腳步更從容
    「15分鐘生活圈」 讓生活的腳步更從容圖為鳳凰世嘉第二社區「15分鐘生活圈」示意圖。想買菜,生鮮超市、綜合菜場就在家門口;想散步,出門不遠就有健身步道、休閒綠地……據了解,「15分鐘生活圈」是指以社區為中心,居民只要步行15分鐘便可實現包括到便民市場、運動場地、文化活動中心、社區服務中心、醫療服務機構在內的醫療、教育、文化、體育、養老等城市公共服務,構建起宜居的「服務圈」。
  • 「15分鐘生活圈」怎麼建?答案在這裡!
    15分鐘生活圈市民的衣食住行和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將享受怎樣的便利?7月30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舒行鋼率相關市直部門、區縣(市)負責人做客「市民問政直通車」欄目,圍繞「15分鐘生活圈」建設回答市民、讀者、網友提問。什麼是「15分鐘生活圈」?
  • 兩年內長沙將重點打造約400個「15分鐘生活圈」
    近年來,長沙在城市建設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有效解決居民日常痛點出發,不斷提升完善城市公共服務功能,通過「一圈兩場三道」工作推進,著力一站式解決市民生活瑣事,隨著長沙15分鐘便民生活圈陸續投用,老百姓的幸福感不斷升級。
  • 大城小圈,上海如何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
    這是一個相當美好的願景,是對總書記「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精神的具體貫徹,必將有效提升上海城市發展品質,全面提高市民生活的獲得感和幸福感。01打造「15分鐘生活圈」,會給我們生活帶來什麼?(1)極大地提供便利性和可達性。通過完善公共運輸設施建設,實現餐飲、購物、休閒、娛樂的無縫對接。
  • 「15分鐘生活圈」,讓唐山人生活的腳步更從容_綜合新聞_唐山環渤海...
    「15分鐘生活圈」 讓生活的腳步更從容圖為鳳凰世嘉第二社區「15分鐘生活圈」示意圖。記者 李雪松 攝  如果你細心留意我市小區的變化,一定會發現許多小區的牆上多了一個「15分鐘生活圈」示意圖,上面清晰地展示了居民從家出發, 15分鐘範圍內可以享受到的「食、住、學、娛、醫」等基本服務。
  • 【雲發布】「15分鐘」「10分鐘」和「5分鐘」生活圈如何實現?官方...
    雲南網訊(記者 李熙臨)在4月30日舉行的《中共雲南省委 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全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意見》解讀新聞發布會上,雲南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規劃局局長廖曉祥就「15分鐘」「10分鐘」和「5分鐘」生活圈如何實現作出了回應。
  • 「15分鐘社區生活圈」
    「住在老城區,出小區門口就有超市、粉店,小孩去學校走10多分鐘就到了。」「在新城區買了房,周邊菜市、商場都還在建設中,生活多少有點不方便」。 1 柳州發布 相關規劃設計 生活是否精彩取決於生活圈的半徑,從家門口出發,用15分鐘的步行時間就能把吃喝玩樂、休閒健身的美好收入囊中,試問,這樣的生活誰不嚮往?
  • 嘉定菊園入選市級名單 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
    據嘉定區消息:日前,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布「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試點」名單,嘉定的菊園新區位列其中!  「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社區更新試點,就是要讓市民在以家為中心的15分鐘步行可達範圍內,享有較為完善的養老、醫療、教育、商業、交通、文體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  作為嘉定區唯一一個試點區域入圍,菊園新區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長啥樣?
  • 澎湃問卷:上海15分鐘社區生活圈市民滿意度調查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提出,在2035年將上海建設成為更富魅力的幸福人文之城,明確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目標,社區公共服務設施15分鐘步行可達覆蓋率達99%左右。15分鐘社區生活圈規劃旨在增加居民日常「衣、食、住、行」的便利性,優化社區生活與出行環境,構建高品質公共空間網絡。
  • 「未來15分鐘社區生活圈」是啥樣?如何打造?他們告訴你……
    長寧區地區辦黨組書記、主任李世樑和新華路街道黨工委書記章維做客《與「寧」有約》民生系列訪談「上海城市2035總體規劃」明確提出營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概念,其旨在打造社區生活的基本單元,即在15分鐘步行可達範圍內
  • 長春市各街道社區傾力打造「15分鐘生活圈」
    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是衡量城市文明的硬指標,對市民來說,居住地附近的公共基礎設施是否齊全、環境是否優美、生活是否便利,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他們對生活的滿意度、幸福感、獲得感強不強,而這一切又都與街道社區15分鐘便民生活圈的建設成果密切相關。
  • 15分鐘生活圈大放異彩,出行購物將不再受「時間」擺控
    當下,新的社區生活圈概念成為人們的普遍追求。為打造集約用地、環境友好、設施充沛活力多元的居住空間,2016年上海曾發布《上海市15分鐘社區生活圈規劃導則》「15分鐘社區生活圈」。去年11月底,人民日報刊文聚焦河南鄭州農貿市場改造升級。
  • 「15分鐘生活圈」,「圈」出臨空港人的愜意生活!
    「15分鐘生活圈」,「圈」出臨空港人的愜意生活!讓市民共享發展成果武漢市提出加快完善養老、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打造15分鐘生活圈近年,武漢臨空港做了許多有效嘗試
  • 杭州要打造「15分鐘生活圈」 您老是「圈」裡人嗎
    接送孩子買菜購物居家養老「15分鐘生活圈」裡都搞定了如果說「15分鐘生活圈」是未來社區的模樣,那麼此刻,我們離未來社區有多遠?杭州現有的社區生活,能滿足「15分鐘生活圈」的要求嗎?「15分鐘的社區生活圈,不光是為老,一些年輕人,比如雙職工家庭,都是很需要的。」湯菁說,星洲社區現有的為老體系比較成熟,政府要求的標配都能達到,但是要打造真正的「15分鐘生活圈」,還需要社區聯合轄區共建單位、養老驛站、業委會等多方面機構,集思廣益,出謀劃策,摸索出一條適合社區的道路。
  • 青島「15分鐘生活圈」,你家1公裡範圍內這些將全部安排上
    「15分鐘生活圈」成城市規劃標配15分鐘能幹啥?按照普通人步行4-5km/h的速度來計算,15分鐘一般可以步行移動800米—1000米。試想一下在你家附近1公裡範圍內有菜場、超市、幼兒園,銀行存取款機、社區醫療點……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設施都有,是不還有點小期待?現在不少片區都按照15分鐘生活圈開始打造。
  • 開福區打造「巷子裡」15分鐘生活圈(視頻)
    開福區打造「巷子裡」15分鐘生活圈(視頻) 2020-12-24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5分鐘生活圈讓城市更宜居
    便利店是城市之光 2 到適應 人們對快節奏的生活早已習以為常,也逐漸習慣有便利店的一聲聲問候,推開那扇門,走進的不只是一間小型商店,更是這座城市的小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