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幼年皇后:我六歲封后,十年後,我廢掉了那個皇帝

2020-12-17 深夜有情

本篇內容為虛構故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1

未兒:

今日上元,朕帶你去逛廟會,見一群垂髫(tiáo)小兒在街頭追逐嬉戲,甚是歡樂。

你莫名感慨,說忘了自己兒時的模樣,更忘了與朕初見時的情形。好在朕都記得,索性寫下,留與你將來慢慢看。

你兒時貪玩,入宮第二天就因追逐小貓迷失在未央宮園林。

那時朕正在林深處練劍,天色漸晚,林子上空驀然響起一聲悽厲的啼哭,可把朕嚇得心驚肉跳。

待緩過神來,循著哭聲找去,就看見你小小的人兒蜷在樹下,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朕從不知這宮裡還有如此小的女娃,問你是誰,你卻只會大哭大叫,「大哥哥救我,大哥哥救我……」

朕見你如此驚恐,只能先將你抱回宣室,誰知你一見這莊嚴肅穆,哭得更兇,抱著朕的脖子不肯撒手,鼻涕眼淚蹭了朕一身。

朕無論如何都不能使你停止哭泣,情急之下,突然心生一計,舉起拳頭說要給你變個戲法。

你竟瞬間不哭,睜大好奇的眼睛望著朕。

朕心中大喜,在你面前晃晃拳頭,隨後讓你將它打開,你遲疑又滿懷期待,打開一看,頓時滿眼驚喜——朕給你變出了一枚小小玉鉤。

你把玉鉤拿在手上,翻來覆去打量,一臉不可思議,彎彎的睫毛上還掛著晶瑩的淚珠。

朕趁機叫人拿來溫水浸過的帕子,給你擦淨小臉,這才看清你的模樣,還是個挺俊俏的小丫頭。

朕見你喜歡那玉鉤,就問送你可好,你頓時咧開小嘴露出一個甜甜的笑,奶聲奶氣地說:「謝謝大哥哥。」

朕還是頭一次知道小孩子竟是如此可愛的小東西,簡直讓朕的心都化了。

你卻不準朕叫你小孩子,仰著小臉一本正經地說你是皇帝的上官婕妤。

朕驚愕不已。此前朕只知你年紀尚小,卻不知竟是個剛斷奶的小女娃。

你不知朕的身份,依然叫我大哥哥,抱著朕的手臂請求我幫你尋找走失的小貓。

可你太小,就連那小貓有多大,長什麼樣子都說不清楚,最後乾脆將兩條手臂往胸前一抱,說:「它這麼大,只有白天和點燈的時候才會出現,夜裡燈燭一滅,就消失了。」

消失了?朕被你說得摸不著頭腦,你難道是養了個神獸不成?

無奈之下,只能叫人去詢問你的宮人,才知那小貓早已回宮。

朕特地送你回宮,去拜見那只比你還要聰明的神獸,這才知道原來是只小玄貓,燈燭一滅,可不就消失在黑暗中麼。

你喜極而泣,將它抱在懷裡又摟又親,對朕說它是你在這宮裡唯一的親人。

朕簡直哭笑不得,「一隻小貓而已,怎能稱為親人?」

「大哥哥有所不知,未兒在這宮裡無親無故,也只有將它當成親人了。」你說著,又要哭。

朕趕緊將你抱起,「我在這宮裡無親無故,從今以後,我做你的親人如何?」

「好!以後未兒有好吃的,都留一半給大哥哥。」你連連點頭,眉開眼笑。

朕卻差點紅了眼圈。未兒,感謝小小的你來到這裡,從那一刻起,朕在這世上再也不是孤家寡人。

——大哥哥於元平元年上元節。

2

「啟稟皇后,敬夫人求見。」宮人忽然前來通報。

我趕緊收起書信,坐到妝鏡前去,「快請!」

母親近日來得殷勤,我本不想見任何人,但又不忍心讓她為我牽腸掛肚,只能每日與她打個照面。

我正往臉上撲粉,母親與霍成君走進來。

霍成君是外公與妾室顯夫人的小女,雖是我的姨母,卻與我年紀相仿。我入宮後,她時常跟著外公入宮來找我玩耍,與我甚為親密。

我在鏡中朝她二人笑笑,霍成君表情有些僵硬。先帝一去,舉國哀鳴,宮中愁雲慘霧,她自然不知如何是好。

母親與我在鏡中對視片刻,紅了眼圈兒,「這臉上的淚痕可以遮蓋,心底的悲痛又豈能掩飾?」

到底是母女連心,我本想裝作若無其事,還是被她洞穿一切,「母親放心,我本就粗枝大葉。」

「粗枝大葉,只因無事值得你放心上。但先帝駕崩對你來說不啻(chì)於天崩,你心裡苦,別人不知,我這當娘的豈能不知?」母親背過身去偷偷拭淚。

我賭氣扔下手中脂粉,「他只是化成龍回天庭去了,有什麼可哭的?母親還是請回吧。」

母親見我惱火,趕緊擦乾眼淚,「對對對,先帝的確是化龍而去,臣婦今日正是奉先帝遺詔……不不不,先帝的囑託而來。先帝去時,曾留下這個,並叮囑臣婦一定要督促皇后奉詔而行,皇后請過目。」

母親誠惶誠恐由袖中掏出一方縑(jiān)帛,剛要展開,被我一把奪了過來,就著案頭的白燭引燃,丟進香爐。

敬夫人失聲大喊,「娘娘,那可是先帝賜你的休……」

「無論是什麼,燒了也就沒了,此事也不必再提。好了,本宮乏了,母親回府去吧。」我揮一揮手,故作冷漠。

外公卻在此時趕來,撞見滿眼含淚的母親。

「這是出了何事?」外公驚問。

霍成君代母親回答,「長姐奉先帝遺詔來請皇后離宮,但皇后抗旨不遵,燒了遺詔,還請父親勸勸皇后。」

外公一聽,臉上反倒露出幾分欣慰,「好,好,未兒終於長大懂事了。放心,只要你留在椒房殿,外公保你一生榮華富貴,獨掌大權。」

母親與霍成君見外公竟幫我說話,驚愕不已,最終無奈離去。

我對外公報以微笑,心卻是冷的。先帝一走,天下再也無人懂我。

我並不貪戀什麼榮華富貴,也不稀罕什麼無上大權,留下來,只因為這是我的家。

我六歲就來到這裡,和先帝相依為命,在他的呵護下長大。他走了,但留在椒房殿的歡聲笑語和溫情卻足以暖我餘生。

3

外公來請我的璽書,說國不可一日無君,他已決定將昌邑王劉賀過繼給先帝為子,繼皇帝位,尊我為皇太后。

我手執皇后玉璽,猶如千鈞壓頂,不知這玉璽一落,會把大漢交到一個什麼人的手中。

外公見我遲疑,一把按住我的手,玉璽落下,噩夢開始。

那劉賀簡直就是一團爛泥,荒淫無道,不知廉恥。來時路上就強搶民女,惹得百姓怨聲載道,進了宮也不知收斂,先帝的靈柩尚停放在前殿,他竟將昌邑國的樂人引入宮中,擊鼓吹簫,尋歡作樂。

我連夜叫人去請外公,讓他廢了這個昏聵無能的東西。

外公趕來一看,也是雷霆震怒,當場斬殺了那些樂人,但任憑我再三哭求,卻始終不肯答應廢帝之事。

我這才懂得什麼叫人走茶涼。先帝在時,將外公奉為尊長,事無巨細都與他商議,如今他在那裡,再也醒不過來,外公維護的卻是自己一手擁立的無恥之徒。

我痛定思痛,要廢劉賀,只能靠我自己。

我不會什麼鋪謀設計,只能派人盯著劉賀,將他所犯的罪行一一記錄在冊。

到他繼位二十多天,那些書簡已堆積成山。

我請來外公,讓他過目,並與他做最後一次商討,「劉賀失德,禍國殃民。外公若再不決斷,我只能不顧外公顏面,親自頒詔。」

外公顯然沒有料到我會如此強硬,與我對視許久,黑著臉拂袖而去。

我一夜未眠,不知翌日早朝等待我的將會是什麼,但不管是什麼,劉賀不倒,我決不罷休,寧可拼了這條性命,也要與外公抗爭到底,反正最壞也不過就是陪先帝一起躺在那裡。

來日一早,外公便率眾臣前來上奏,請我廢黜他的帝位。

我身披鳳袍在宣政殿擁兵而坐,叫人將劉賀綁了押至朝堂。外公當堂歷數他累累罪狀,鐵證如山,劉賀不敢狡辯,我手起璽落,一道懿旨將他廢為庶民。

做了十年皇后,我還是頭一次行使手中大權,也終於明白大權在手的意義。只是不知先帝見了我這副樣子,是喜是憂。

他生前不曾讓我沾手半點朝堂之事,說定國安邦都是男人的事,但如今他不在了,江山不穩,我不能坐視不理。

國不可一日無君。劉賀之後,外公經慎重斟酌,將衛皇后的曾孫劉詢過繼與我為子,繼皇帝位。。

我親自召他入宮長談,見他沉穩剛毅,忠厚恭謙,雖長在農家,但談吐不俗,舉手投足都帶著帝王風範,這才答應頒下璽書。

謝天謝地,這一次,我與外公總算沒看走眼。劉詢繼位之後,勵精圖治,勤政愛民,使得天下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

我也終於放下心來,從此不問政事,深居簡出,躲在椒房殿自得其樂。

唯一的憾事,是劉詢的髮妻許皇后在分娩時去世,我的小姨母霍成君入宮,做了劉詢的皇后,我名義上的兒媳。

按宮規,她本該常來向我請安,但她的母親顯夫人說她是我的姨母,要請安,也是反過來才對。

非但如此,顯夫人還以我沒有子嗣為由,唆使朝臣向劉詢進言,將我趕出椒房殿,請正宮皇后霍成君入住。

劉詢一口回絕,鬧得霍成君顏面盡失。

我對此除了深表無奈,也沒有別的辦法,我是太后,不能擅自打破宮規,這後宮若是任由顯夫人指手畫腳,豈不是要大亂?

顯夫人大怒,與我反目成仇,霍成君也與我疏冷,從此不相往來。

我為此偷偷哭過,但後來也就漸漸好了,習慣了與她形同陌路,井水不犯河水。

誰知多年以後,顯夫人竟不請自來,一來就與我親親熱熱,仿佛與我之間從未發生過不快。

「臣婦最近新得了些西域美食,想起太后自幼喜歡吃些稀罕的東西,因此一刻都不敢耽擱,趕緊拿來給太后嘗鮮。」

顯夫人兀自說笑著,親手打開那些精緻的木盒,露出各色果乾肉脯,屋子裡瞬間異香撲鼻。

我謝過她,卻沒有去接她遞上來的美味。

4

未兒:

朕方才偷吃仙丹,被你撞個正著,非要討一顆嘗嘗。朕與你糾纏不過,頭一次對你動怒,惹得你噙著淚花跑開。

你這丫頭,真是天生的饞貓,什麼都想嘗嘗,你難道忘了兒時曾為好奇吃過的大虧?

那年你七歲,番國送來一批觀賞果木,枝頭掛滿奇花異果,色彩鮮豔香氣襲人,朕瞧著喜人,就叫人都搬到椒房殿去給你。

誰知朕接待使者的筵席還沒散,宮人就匆忙來報,說你好像是中了劇毒。

朕大驚失色,一邊叫人去請太醫,一邊急匆匆趕去看你,到了椒房殿一看,只見你雙唇又紅又腫,已經無法張嘴,只能一個勁兒地流著淚。

太醫趕來,一時無法查明你身中何毒,束手無策。

朕急得團團轉,一低頭卻發現那些果木的枝頭已變得光禿禿。朕突然想到,你定是見這些果子誘人,給摘下來吃了。

一問你的宮人,果然如此。朕一怒之下,當即叫人綁了番國使者,又叫太醫嚴查這些果木。

那使者聽說自己送來的貢品惹了禍,嚇得魂飛魄散,待見到你的樣子,聽清楚事情原委,頓時哭笑不得,叫太醫快去找一味藥煎水給你服用。

原來那些花果本身無毒,除了觀賞之外,還可用作香料,或者入藥。

但你嘴饞,也不問清楚就冒然摘下來吃,還放在一起吃,這其中有幾種藥性是相剋的,才導致出現中毒症狀。

朕如今想起那場虛驚,依然心有餘悸。

你生性好奇,什麼新鮮的東西都想嘗試一番,尤其無法抵擋美味的誘惑。

朕走後,你若留在後宮,定要萬般小心,不是什麼東西都可以拿來吃的,特別是來路蹊蹺的東西,切記病從口入。

——大哥哥於元平元年三月初三。

5

先帝走後,我每每讀起這封信,總是笑著笑著就哭了。

太醫說,先帝身患痼(gù)疾足有兩年,天下名醫都束手無策,元平元年初,他預感自己時日無多,便開始著手安排後事。

我不是那麼遲鈍無感,早就疑心他有事瞞我,非要嘗嘗他的仙丹,並不是因為嘴饞好奇,而是想確認他是不是病了。

可他每次都能巧妙化解我的疑心,將我死死蒙在鼓裡。寧可將他的切切叮囑寫成一百二十封信,也不肯與我當面道別。

我知道,他是怕我經不起分離。

他在時,對我百般縱容,走時,又牽腸掛肚。仿佛在他眼中,我總是那個又傻又饞的小孩子。

或許,顯夫人也是這樣以為。

但我當了這麼多年皇太后,豈能不知病從口入,吃人嘴軟的道理?更何況顯夫人的品行,著實令人不敢恭維。

當年劉詢繼位之初,她就慫恿外公讓霍成君做皇后,可惜未能得逞。後來許皇后離世,她馬上給霍成君置辦嫁衣,所作所為令人不齒。

我與霍成君原本關係親密,也是被她挑撥離間導致決裂,如今她突然來獻殷勤,我豈能不防?

果然,顯夫人巧舌如簧,說著說著,到底說出來意。

原是霍成君雖身在皇后之位,但劉詢始終對許皇后念念不忘,與她並不親近,導致她多年未能生兒育女。

「臣婦見皇帝對太后恭敬有加,還請太后多多提點皇帝,若不早些與皇后生下儲君,這大漢王朝將後繼無人啊!」

這話極其歹毒,劉詢與許皇后早有長子劉奭(shì),怎能說大漢後繼無人?難道只有霍成君生的,才算皇帝的後人?

我強忍心中反感,拒絕了她的要求。

她不死心,一連來了三次,見我始終不肯答應,竟惱羞成怒,口出狂言,「早知你是如此忘恩負義之輩,當初大司馬誅滅上官一族的時候就該將你斬草除根。你真當我是來求你的?我不妨告訴你,這天下沒有我霍顯做不成的事,擋我者,必死!」

相關焦點

  • 青梅竹馬想當皇后,皇帝因此廢掉原配皇后,皇帝:我也特別後悔
    封建社會的皇帝是一個國家的根本,皇后是一國之母,就像皇帝不會輕易退位一樣,皇后只要不犯什麼危害到皇室和國家的大過錯,一般也不會被廢,但是歷史上還是有皇后無故被廢的例子,比如孟古青,她被廢的原因很簡單,僅僅是順治帝對她不喜歡就被廢了,她並不是第一個因不得皇帝寵愛就被廢的皇后,在她之前還有一個胡皇后
  • 令妃十年生六胎,為啥她至死沒有被封后?原來這一切都是為了嘉慶
    當時在皇宮當中,原本的皇后被廢掉之後,這個皇后的位置就一直在空懸著,而令妃作為後宮當中最尊貴的女人,她應該是最有資格成為皇后的,而且令妃十年生六胎,為皇帝生下了六個子嗣,其中她生下的兒子成為了下一任皇帝嘉慶帝。
  • 明朝最薄情的皇帝:一生有三位皇后,被他害死、燒死、廢掉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但卻有二十多位皇帝,這是因為一些皇帝擁有多位皇后的緣故。其中擁有皇后數量最多的當屬嘉靖帝朱厚熜,他一生之中先後冊封過三位皇后。可是,嘉靖帝同時卻成為明朝最薄情的皇帝,三位皇后的結局都很慘,一位被嘉靖帝害死,一位被活活燒死,另一位雖然沒死,但卻被廢掉,打入冷宮。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她14歲成為皇后,深得皇寵,懷孕後意外惹怒皇帝,皇帝怒踹其肚!
    在明朝的眾多皇帝中,他在位45年,卻有二十多年不上朝,一生中有3位皇后,卻沒有一個皇后善終,他就是嘉靖皇帝。他的第一位皇后是陳皇后,因流產而死。第二位是張皇后,被廢掉後不久在冷宮中死去。第三位是方皇后,被大火活活燒死。
  • 這位皇帝當之無愧,幸運登基後皇后卻無一善終
    就這樣,朱佑樘在萬貴妃的陰影中幸運地活到六歲時,其父明憲宗甚至都不知道有這個兒子。直到這一天,張敏伺候憲宗皇帝梳頭,憲宗卻語帶悽涼地感嘆道:「我已經如此老了,卻還是沒有兒子。」張敏聞言趕緊匍匐於地,略帶惶恐地說道:「陛下已經有了兒子。」憲宗聞言大吃一驚,忙追問其中因由。張敏連便道出其中隱情。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春天,萬貴妃重病而死。同年九月,明憲宗也因悲傷過度隨她而去。
  • 清朝第一例廢后之後的故事:順治帝的後三位皇后,包括摯愛董鄂妃
    清世祖順治帝一生先後有過四位皇后,分別是第一任廢后博爾濟吉特氏、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第三任孝獻皇后董鄂氏和第四任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第一任皇后是攝政王多爾袞和孝莊太后強塞過來的,順治皇帝極其不喜,最終在兩年後成功廢后,這也是清朝第一例也是唯一一例的廢后。
  • 孝宗:在後媽的迫害中長大,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
    明孝宗朱祐樘大概是身世最離奇的皇帝之一了,他是在太監堆裡長大的皇帝,直到6歲的時候,才被當時的皇帝憲宗認回封了皇太子,而且還要隨時防備皇帝的寵妃萬貞兒的迫害。那個時候憲宗又是一個耙耳朵,妻管嚴的皇帝,獨寵後宮的比皇帝大17歲的萬貴妃,而萬貴妃又因為年齡大了,很難懷孕,便一直迫害皇帝的子嗣。所以,萬貴妃後來知道了紀氏懷孕了,便命令宮女為紀氏墮胎,該宮女心可能不忍心,便謊報說紀氏是「病痞」,不是懷孕的徵兆,萬貴妃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將紀氏貶居冷宮。
  • 嘉靖元後,因孕期吃醋惹得皇帝大怒,流產後重病而亡
    但不管怎麼樣,皇后懷孕了,如果順利生下了個小皇子,長大後就是板上釘釘的未來皇帝了。就在此時,一場極其普通的家庭糾紛使歷史掉了個頭。當時嘉靖與懷孕的陳皇后同席而坐,張順妃、方妃兩人進茶,皇帝順著這個機會看了幾眼愛妃獻茶的小白手,這下可把陳皇后惹生氣了,扔了杯子就起身了。
  • 武后臨朝之路:以才人身份先還宮,後又怎麼成為皇后的呢?
    唯獨後宮中王皇后和蕭貴妃互相爭寵,惹得高宗皇帝十分的為難。到了最後,乾脆誰也不理會,跑到長安的寺廟去找他的老相好了,有因有果,這也是皇后和淑妃慘澹結局的開始。而太宗生前有一名十分寵愛的姬妾,天生長相嫵媚動人,十四歲就進宮被封為了才人。這位奇女子便是我們熟知的武則天,她在高宗做太子的時候與他有過一段私密的情誼。太宗過世後,武才人便和其他才嬪妾一樣到寺廟裡為尼。
  • 盤點那些帝後雙重生,皇帝苦思皇后的精品言情!重生之廢后崛起贊
    今天推一波重生的皇帝苦追嬌妻想重修舊好,卻發現嬌妻也重生變成呲牙的母老虎的言情小說吧。1、寵後之路 作者:笑佳人短評:我太愛笑佳人的言情了,我感覺我一系列一系列推,要把她的言情全推完了。這本小說寫的是肅王和他上輩子的小妾雙重生後,兩人你追我躲,相互較勁,最後嬌媚動人,又貪慕虛榮的傅容還是屈服在徐晉的強權之下,委委曲曲地又委身給他的愛情故事。
  • 她當上皇后僅一天就去世,皇帝在她死後再無立後,清朝最短命皇后
    這兩位皇后去世的時候都還沒有30歲呢,皇帝對於她們兩個的離去非常難過,留下了心底不可磨滅的創傷。在她們兩個人走後,皇帝久久地沉浸在傷痛中走不出來。皇帝甚至是以為自己的原因才把兩個妻子都給剋死了,看來這個皇帝還是非常好的一個男人啊。在第二任去世後很長的一段時間,他都沒有重新立後。後宮的事情也都交給了當時位分最高的佟貴妃主持大局。
  • 明代宗去世,留下30歲美貌的皇后,明英宗如何對待她?
    沒想到的是,朱祁鎮和朱祁鈺這對兄弟,曾經親密無間,最後卻鬧得手足相殘,兄弟二人皇帝輪流做,等朱祁鎮第二次坐上皇位,他和朱祁鈺之妻汪氏,也就是他的弟媳之間發生了鮮有人知的故事。小編先介紹一下歷史背景:明英宗朱祁鎮9歲登基,22歲時,蒙古瓦剌人入侵,他聽信太監王振的讒言,御駕親徵,結果兵敗被俘。
  • 皇帝中的大情種,一生只寵幸過1個女人,最終卻落了個斷子絕孫
    一般來講,皇帝九五之尊,更是三宮六院妻妾成群,其中唐玄宗和晉武帝乃是「佼佼者」,連號稱專情的光緒也有一後二妃三人,如果說皇帝只有一生只有一個女人,那簡直是開玩笑。不過,你還別不信,歷史上真有這麼一位特別專情的皇帝,一生只寵幸過一個女人。他就是明孝宗朱佑樘。
  • 康熙皇帝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康熙是皇帝,他自然是有皇后的,康熙的嫡後髮妻是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索尼的孫女)、孝昭仁皇后鈕鈷祿氏(遏必隆之女)、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佟國維之女)和孝恭仁皇后烏雅氏(雍正生母)。這裡要說的就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懿仁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她的父親是一等公佟國維。佟國維是清朝外戚大臣,是孝康章皇后(康熙皇帝生母)的弟弟。
  • 皇帝難過美人關,「情痴」順治帝為了她甘願出家,放棄江山
    有一位皇帝也不例外,他因為美人甚至要出家,放棄大好的江山和手裡掌握的重權。看到這裡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誰了,他就是愛新覺羅·福臨,清朝時期的順治皇帝。在1643年時候愛新覺羅·皇太極抱病死了之後,當時只有六歲的福臨繼承了父親皇太極的大業當了皇帝,成為了第一個大清皇帝。就像他的名字福臨一樣,有福氣的命運來臨,福臨就這樣開始了讓世界上所有人羨慕的皇室生活。
  • 強推帝後情深言情文:不思進取的皇后與強逼她爭寵的皇帝誰能贏?
    親們,歡迎光臨胖檀的推書屋,來幾本帝後情深,執手共享萬裡河山的言情小說吧。南園遺愛,故劍情深。古來多少天家夫妻,又有幾對能一生一世一雙人的?而以下幾對帝後,做到了白首不可離,君心似我心的承諾。天下美色何其多,我卻獨愛你一種。
  • 呂雉去世後,大臣們為何廢掉了少帝劉弘,讓代王劉恆繼位?
    ,冊封其為皇后,由此,呂雉成為了封建王朝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后(秦始皇與秦二世均為有封后的記載)。劉邦和呂雉但儘管劉邦知道這個問題,卻又不能廢掉呂后,因為以劉盈的權謀,是斷不能駕馭得了文武百官的。然而料想的事情還是這麼發生了,劉盈登基後,朝廷大小事就都由呂后決裁,群臣不敢表現任何不滿,著名的戚夫人被做成人彘的事件便可看出。然而劉盈卻是個短命鬼,在位僅七年便鬱鬱而終了,但他卻留下了六個兒子,其中長子劉恭和四子劉弘先後被立為了新君。
  • 十年前寫封信給十年後自己 寫給未來的信還記得嗎
    孩子們當時圍著老師一個勁地問:「這些信,十年後我們真的能收到嗎?」  這些信就封存滿十年了。當年的吾老師現在已是《小學生時代》雜誌社的首席編輯,她一直沒忘記孩子們的那個問題。  她找出了當年孩子們密封起來的作文,準備把這些信完璧歸趙,讓孩子們回頭看看,那時對十年後的自己到底說了什麼話,兒時的苦惱結束了嗎?當初的理想實現了嗎?
  • 令妃從宮女升至皇貴妃,得到乾隆多年寵愛,為何一直未被封后?
    因此,後人常把嘉慶視為一個沒有個人特色、平庸無奇的皇帝,他雖然是個好人,卻不能算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今天我們主要的目的不是要分析嘉慶帝這個人,而是要對他的生母——孝儀純皇后說些什麼。清代那麼多皇后妃子,我想大家對這位肯定不陌生,畢竟從小的小夥伴們都很喜歡她,90年代後期,每天守在電視機前,跟著唱《當》,為小燕子與五阿哥、紫薇和爾康之間的愛恨情仇揪著心。
  • 歷史上真實的令妃是什麼樣子,為何直到去世後才被追封為皇后
    歷史上令妃真實是什麼樣子,為何直到去世後才被追封為皇后最近大熱的宮鬥劇,讓更多觀眾有機會了解歷史。尤其是大火的延禧攻略等劇讓大家更清楚的了解到清朝歷史。真實歷史中,乾隆特別寵愛自己第一任皇后——,富察氏就是他心中最完美的存在,可惜命運多變,她卻早早的去世了。現實和劇中的情節差不多,富察氏去世後,皇上整個人大受打擊,整個人過的十分混沌,精神都有點不好,就在這樣的特殊點,咱們的令妃及時上線。她的真實名字是魏佳氏,比皇帝小16歲,因為她出身於內務府,所以她進宮的身份只是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