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冠李戴是根據一年級下冊「你姓什麼」給小朋友拓展的。
【成語】張冠李戴【zhāng guān lǐ dài】 【釋義】意思是把姓張的帽子戴到姓李的頭上;把這一方涉及的過程安插給那一方,比喻認錯了對象,弄錯了事實。【出處】明·田藝蘅《留青曰札》第二十二卷:「諺曰:『張公帽掇在李公頭上。』」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歷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李耳,據說他出生時就是白鬍子和白眉毛,學問又高深莫測,就連孔子也曾經專門求教於他,大家都尊稱他為老子。
春秋戰國時期,文化發展鼎盛,產生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學派,老子是道家學派創始人,著有一本哲學名著《道德經》,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很大,是道家思想集大成者。
東漢時期,有一個叫張陵(張道陵)的人,在四川鵠鳴山潛心修道,廣收信徒,凡入其道者都需交納五鬥米,故人們稱張陵為「五鬥米道」,又稱「天師道」,稱張陵為「張天師」。傳說道教就是由張陵創立的,像我們熟知的「哪吒三太子」就是道教的護法神。
道教創立後,後來各個朝代的修道之士都把《道德經》尊為道教的最高經典,由於《道德經》是由老子所著,老子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大大超過了張道陵,以至於後世道教徒都默認老子是道教的始祖。
而「張冠李戴」這個成語比喻將張家的帽子戴到李家的頭上去了,說明弄錯了對象或弄錯了事實。
猜你喜歡
成語故事——胸有成竹
成語故事——破釜沉舟
成語故事——聞雞起舞
成語故事——一曝十寒
成語故事——對症下藥
成語故事——程門立雪
成語故事——囫圇吞棗
成語故事——臥冰求鯉
成語故事——名落孫山
成語故事——日積月累
成語故事——楊犬吠主
成語故事——一葉障目
成語故事——三人成虎
成語故事——瓜田李下
成語故事——不學無術
成語故事——東山再起
成語故事——水滴石穿
成語故事——熟能生巧
成語故事——畫荻教子
成語故事——井底之蛙
成語故事——刮目相看
成語故事——孟母三遷
成語故事——鑿壁偷光
成語故事——鷸蚌相爭
成語故事——鄭人買履
成語故事——黔驢技窮
成語故事——買櫝還珠
成語故事——濫竽充數
成語故事——魚目混珠
成語故事——騎虎難下
成語故事——百尺竿頭
成語故事——一日千裡
成語故事——抱薪救火
成語故事——愛屋及烏
成語故事——別無長物
成語故事——手不釋卷
成語故事——山雞舞鏡
成語故事——非驢非馬
成語故事——不名一錢
成語故事——布衣之交
成語故事——半途而廢
成語故事——木人石心
成語故事——驕兵必敗
成語故事——按圖索驥
成語故事——韋編三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