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帶大家傾聽《長安處處有故事·成語典故》

2020-12-24 騰訊網

2020年1月1日下午兩點,由陝西交通廣播出品,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喜馬拉雅萬物聲主辦的《長安處處有故事·成語典故》圖書發布會,在高新一路喜馬拉雅萬物聲圓滿舉行。在現場,主創人員團隊發布了《長安處處有故事·成語典故》圖書和隋唐長安城地圖兩項主要產品。

《長安處處有故事·成語典故》圖書中,講述了西安城的120個成語典故、歷史故事及其來源,圖書封面以唐長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標誌——小雁塔為標誌建築物,帶有濃鬱的歷史文化氣息。在隋唐長安城地圖中,還原了隋唐時期皇城、宮城、大明宮、興慶宮、東市、西市及108坊的全部樣貌。地圖作為贈品附在書中,隨書發行。

在發布會現場,作者高大哥講述了三年來,團隊對於歷史資料嚴謹細緻的考證,深入淺出,一字一句飽含熱情,把燦爛的歷史一一展示出來,現場通過音頻、視頻的方式發布,《長安處處有故事·成語典故》除了文字展示外,還製作了相應的音頻節目,內容精緻,適合收聽。

《長安處處有故事》廣播節目開播於2013年,講述西安城歷史來源、在陝西交通廣播FM91.6早高峰節目《一馬當先早高峰》中播出後,獲得了聽眾們的共鳴與認可。節目獲得2015年「陝西廣播電視臺最佳創意節目獎」、2016年「陝西廣播電視臺最佳節目獎」。

2016年10月,《長安處處有故事·西安地理》圖書發布,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長安處處有故事·西安地理》圖書;連續四個月佔據西安漢唐、新華書店(含曲江書城)、萬邦書城等暢銷書榜首。並在2017年圖書陸續獲得「陝西省十佳圖書」、「陝西省全民閱讀指定圖書」稱號;2019年,《長安處處有故事·西安地理》圖書發行突破十萬冊,成為陝西發行量最大的社科類圖書,超過 100萬人閱讀過這本暢銷圖書。圖書發行覆蓋陝西省,並在全國省會級城市及港澳臺均有發布,同時,全世界(巴黎、東京、倫敦、新加坡、柏林、馬德裡、莫斯科等)38個城市均有華人購買此書。

《長安處處有故事》作者高宇是四川閬中人,陝西交通廣播節目製片人,播名高大哥。他熱愛歷史,孤身到西安,在陝西交通廣播講歷史7年,以厚重紮實的基本功,不標準但幽默的普通話獲得聽眾認可。除暢銷書《長安處處有故事·西安地理》外,他和他的團隊還推出了多個地市級合作典範廣播節目:《韓城處處有故事》、《彬州處處有故事》、《蒲城處處有故事》等。

《長安處處有故事·成語典故》的發行,是「講好陝西故事中」的一個好故事,也是提升和堅定文化自信徵程上的一道曙光。西安更是十三朝古都,積累了深厚且珍貴的歷史文化底蘊。《長安處處有故事·成語典故》創新了歷史文化的傳播方式,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為新時代追趕超越發展貢獻出一份力量。

文字發布:鄭麗媛

相關焦點

  • 大名成語典故——長安天子,魏府牙兵
    大名成語典故——長安天子,魏府牙兵 2019-05-27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安處處有故事】永寧門:西安城現存最古老的城門
    西安城牆的四座正門分別為:長樂門、安遠門、永寧門、安定門,其實,把四座城門的名字各取一個字連起來,就是「長安永定」。如果有敵人從南門攻入,那首先,官兵會收起吊橋。敵人先要穿過十幾米深的護城河,然後攻入月城,如果把月城攻破了,接下來進入甕城,在甕城裡有箭樓,萬箭齊發,敵人無處可逃,這就驗證了「甕中捉鱉」這個成語。
  • 【團】涵蓋120個成語典故、1000個成語的啟蒙成語書《逗逗鎮的成語故事》
    整套書一共30本,涵蓋30個成語故事、120個成語典故、1000個成語,1700個生字。這套書所有的成語故事,都發生在一個叫逗逗鎮的地方。>用來給孩子做興趣啟蒙的讀物,最大的忌諱就是無趣,尤其是有了歷史背景的成語故事,很容易說著說著,就讓孩子犯困。
  • 薦書 | 逗逗鎮的成語故事:涵蓋1000個成語、120個典故的啟蒙書
    繪本+成語故事+成語典故+成語接龍+小提問+成語學習卡+簡筆畫教程等多種形式相互結合,孩子學起來更容易,效果更好。一、獨一無二的原創漫畫,故事情節符合兒童心理;成語故事+成語典故+成語接龍+小提問+成語學習卡+簡筆畫教程,讓孩子在玩中學習
  • 開封成語典故故事18米書法長卷推介會舉辦
    開封成語典故故事18米書法長卷推介會舉辦厚重開封,翰墨古城。12月25日,開封成語典故故事18米書法長卷推介會在長軒書畫院成功舉辦。長軒書畫院院長王鳳立介紹,開封成語典故故事18米書法長卷從籌劃到成型,歷時三個半月,得到了眾多書畫名家的支持:韓偉業用行草題寫「開封成語典故」,李旺枝用二爨體書寫了「開卷有益」,周天寶用行草題寫了「曉風殘月」,王鳳立用隸書題寫了「青雲直上」,張宏林繪畫了插圖「杞人憂天」、「一琴一鶴」、「黃袍加身」,嶽邦俊用草書書寫了「杯酒釋兵權」,李志明勇瘦金體書寫了「笑比黃河清
  • 成語故事——高山流水(文字+音頻)
    【典故】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一定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鬱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響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會了。」
  • 這些動人心扉的成語,記下來太有用
    成語來自於我國古代經典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成語的意思精闢,往往隱含於字面意義之中。成語是文字藝術的升華,往往在交流中化繁而簡,深入淺出的效果。為了將這樣的文字表現形式得意展現,中國郵政先後發行了2004-5《成語典故(一)》和2010-9 《成語典故(二)》,其中每一個小故事都富含著深深的哲理。除了郵票上展現的成語之外,集郵君還給大家列舉幾個飽含動人心弦,飽含情感的成語。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內有1500多條成語典故,你絕對知道
    「紙上談兵」「毛遂自薦」「背水一戰」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但你知道這些成語典故的來源嗎?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個城市,它以成語出名,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到成語典故,這個城市就是河北邯鄲。出自邯鄲的成語典故,從邊塞到中原,從歷史文化到哲理內涵,多種多樣,應有盡有。
  • 關於春天,這16個成語你都知道嗎?背後的詩詞典故非常精彩!
    大家好,歡迎關注【教育清流】,記得右上角關注哦!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春天的16個成語,帶詩詞典故與釋義。這些成語的意境都很美,配上詩詞典故的解析更是精彩,快來看看你知道幾個?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關於春天的成語,很多人都能脫口而出,比如:春風得意、春滿人間、鶯歌燕舞、草長鶯飛等等,這些成語單是讀起來就非常唯美,其實它們的背後還有精彩的詩詞典故,如果你知道了詩詞典故,會更喜歡這些成語。
  • 歷史故事的成語:有關戰爭的成語故事和典故
    反正是個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為老百姓除害。」  吳廣也是個有見識的人。他同意了陳勝的意見,並商定借著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蘇和深得群眾擁戴的原楚國大將項燕(項羽的祖父)的名頭,以號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於是陳勝和吳廣就帶著幾個心腹首先把那兩個差官砍死,然後提著他們的頭,向大家講明了不起義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
  • 典故裡的故事之二
    前幾天的典故不知道各位看官是否還記得,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一類的話題。今天我們再接著說幾個典故背後的故事。一、破天荒破天荒這個詞想必都很熟悉,但是有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出處,這個典故是來源於古代的科舉考試。說的是荊南地區教育落後,四五十年從來沒有出一個舉人,那個地區就被人們稱為「天荒」,一直到了唐宣宗大中四年,荊南地區應試的考生中有個叫劉蛻的考生中了進士。
  • 大名成語典故——巧為奏
    大名成語典故——巧為奏 2019-12-03 13: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有多少人知道刎頸之交的典故?舉手示意一下
    刎頸之交是一個成語,許多人都知道其意思是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但許多人並不知道其出處。這個成語的創造人是大名鼎鼎的太史公司馬遷,出處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由此可見,典故的主人翁是廉頗與藺相如。
  • 一天一個成語——別開生面.悲慘的故事,潦倒的人生
    ✦關注這個公號,變成別人眼中博學多才的人✦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來啊,造作啊
  • 成語故事|牛衣對泣
    各位爸爸媽媽和小朋友,晚上好,又到了我們的成語學習時間了!
  • 成語典故苑落戶御河岸
    記者 陳豔輝東方今報開封訊  12月5日上午,由《東方今報·開封讀本》連續報導的趙孝斌編著的《開封成語典故故事》現實版——開封成語典故苑開苑儀式在御河岸邊舉行。
  • 【聽故事學成語】青眼有加:名人翻白眼也能翻出個成語
    (▲點擊語音聽故事)南京親子幫推出一檔漲知識的新欄目帶上孩子 邊玩邊學遊南京第二季每周二、周四學一個成語,玩一處景點,聽聽有趣的故事名人翻白眼也能翻出個成語這是怎麼回事呢?前兩天,我們學習了「得意忘形」的典故,今天要講的這個成語,也和詩人阮籍有關。通過上回咱們說的故事,大家對阮籍這個人,應該已經有了一些了解。
  •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鳴鑼比武
    成語典故文化是淮南文化脈系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塞翁失馬」「風聲鶴唳」「一葉知秋」「時 苗 留 犢」「臨 淵 羨 魚」等許多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和淮南有密切關係的成語有1000多條,還有眾多的成語典故遺址景觀,淮南因此成為了「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 【邢臺成語故事】怙惡不悛
    【邢臺成語故事】怙惡不悛 2020-07-25 19: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邯鄲成語典故之都街頭「快閃」秀成語故事
    如果說這是一個成語的場面,無需提示,人們一定能夠脫口而出:負荊請罪!13日下午,在「成語典故之都」河北邯鄲市,30名來自河北工程大學的大學生身著古代服飾,在邯鄲市文化藝術中心廣場上演了「完璧歸趙」、「黃粱美夢」、「胡服騎射」等12組成語造型,並與現場觀眾同時揮動手機,共同高喊口號「成語邯鄲搖一搖」。這是邯鄲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碩果金秋·品讀邯鄲」系列網絡宣傳活動中「魅影邯鄲」系列快閃的第二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