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考生該如何估分、估算成績?估分時一定要注意7個細節

2020-12-16 高中生決戰

高考結束了,各省也都陸陸續續進入到了閱卷階段,但高考成績出來需要等到月底,很多考生卻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自己的成績,他們會選擇對照著網上公布的正確答案對自己的成績進行估分。

估分能夠大致的估算出自己的成績,以正確的方式估分後,最終實際的考試成績與自己預估的分數往往不會差太多。那麼怎樣估分才能預估地相對準確呢?今天三元高考就給大家介紹七個高考後的估分技巧,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一、不要馬上看正確答案,先對著高考題目,把高考試卷再做一遍

很多考生估分都是直接對照答案,當然如果這名考生對自己的試卷答案記憶足夠深刻,這樣估分其實也沒有問題。但往往有的考生對自己填寫的答案印象並沒有那麼深刻,這個時候考生就需要藉助一些方法來幫助自己回憶考試時自己所寫的答案。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模擬考試狀態,對照著網上公布的試卷,將整張試卷再重新做一遍。在重做的過程中,考生看到題目便很容易回想起當時在考卷上所寫出的答案,這樣就能保證自己的答案與考試時是一致的。

將答案全部寫出後,再對照正確答案進行估分,這樣便能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估分的準確率。儘量不要直接對照正確答案進行估分,當考試直接看正確答案後,容易被正確答案先入為主,讓自己以為當時寫的答案與正確答案一樣,這樣容易加大估分誤差。

二、對於拿不準分值的題目,採取平均值法

如果考生在對某道題目判斷拿不準主意,不確定閱卷老師應該如何判分,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採取平均值法。所謂平均值法就是對自己答案採取兩次判分,第一次判分從寬判分,看看最多能拿到多少分;第二次判分從嚴判分,看看最低能拿到多少分,最後取兩次判分的平均值最為最終估算的得分。

取平均值的方法也能夠儘可能的降低估分誤差,非常實用!

三、實在拿不準的題目可以讓老師幫你判分

老師的經驗還是比學生豐富的多,如果實在是對自己答案判斷分數判不準的話,可以求助於老師,讓老師幫你判分。

每個大題的答案都有不同的採分點,不同的採分點對應不同的判定分值,老師對答案中的採分點更熟悉,所以讓老師幫助判分同樣能夠大幅度地提升考生估分的準確度。

四、實事求是,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有些考生對自己進行估分的時候,由於面對著的是自己的答案,很多考生會在潛意識中對自己的答案判分進行從寬處理,對於很多只能拿到低分的題目,給自己估計成了高分,甚至很多答錯了的題目都給自己判斷成了正確答案。

所以考生一定要記住,這是高考的估分,不是平時考試的估分,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一定要實事求是,如果自己估分時做不到實事求是,那麼最後考生預估出來的成績與實際分數一定差之千裡。

五、對於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不要拘泥於參考答案

拿語文試卷舉例子,對於一些文言文翻譯、詩歌鑑賞、現代文閱讀和語言操作題等試題時,不可能有考生能夠做到與標準答案完全一模一樣。標準答案只是參考答案,一定要看清楚標準答案中所具有的「關鍵點」,這裡的關鍵點一般就是判分點。

所以考生在對這類題目進行估分時,需要依據意思與答案的接近性、要點的完整性和清晰性以及語言表述的規範性等綜合因素給分。

六、語文作文估分技巧

高考語文作文一般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一等作文、二等作文、三等作文與四等作文,其中一等作文的分數最高,四等作文的分數最低。

一般來說,只要考生高考時的作文字數達到了要求,文章主題不跑題,無錯別字,字跡工整,文章思想健康等要求,作文分數就不會太低。

考生在對作文進行估分時可以結合平時考生中語文作文的得分情況進行估分,一般在高考中一等作文與四等作文都相對較少,更多的考生的作文都集中在三等與四等。只要你平時考試時作文成績不是太差或特別特別優秀,基本上按照42-45分的標準去估計都是沒有問題的。

七、估分時一定要注意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高考估分也是一樣,一定要記清楚考試時寫的答案到底有沒有問題,需要考生細心回憶自己答案中的細節。比如說在理綜答案中,相關術語、概念、符號、方程式是否都有書寫正確;在文綜考試中,主觀題是否有出現錯別字,錯別字是否影響到了採分點等等。

舉個例子,假設是在生物試題中,棉田不抗蟲的基因型標準答案為BB或Bb,考生如答bb或bB則這道題目考生將不得分。再比如在歷史題目中,如果考生將戊戌變法不小心錯寫成了戊戎變法,則相應的分數也將會被扣除。

所以考生在進行估分時一定要注意細節部分,只有將細節都弄清楚了,估出的分值才能夠更加精準。

今天三元高考給大家分享了七個高考估分技巧,考生在進行高考估分時只要能夠注意這些技巧,相信最終估出來的成績與實際成績不會有過大誤差。

相關焦點

  • 估分填報的考生如何估算高考分數
    二、高考考分是關鍵   高考成績是考生的高考競爭實力中最關鍵、最重要並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因素。這是因為,雖然我國的招生錄取原則是對考生進行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但在實際操作上,當考生在德(思想品德)、體(身體健康狀況)方麵條件基本相同時(這兩項比較容易基本相同,下面將作具體介紹),擇優錄取就主要是看考生的高考成績如何,即考分高低、多少了。於是也就出現了,當高考總分或招投總分相同時,需要靠相關科目成績的高低來作取捨的情況。
  • 中高考估分是關鍵,這些估分技巧一定要掌握
    「宜緊不宜松」 中高考時身體、情緒、心理因素及臨場發揮都會直接影響最終成績,因此考生在估分時一定要考慮這些因素。比如:一些考生在考試時不注意審題,不注意規範答題,結果造成估分失誤。又如在書寫過程中不夠嚴謹,步驟疏漏或不詳細,語句模糊,左扣一點,右扣一點,失分較多,其結果直接導致估分與實際分數大相逕庭。 因此,估分「宜緊不宜松」,要考慮小分。單科計入總分時不要隨意「去掉小分」,中高考一分之差就可能落榜心儀學校。建議考生至少試估3次分。
  • 成都中考結束,估分很關鍵!考完後戳進來看一下如何估分
    因此,估分時,要堅持自我的認識和第一印象,不要受別人的影響。對於一些模稜兩可的答案如果自己一時不能準確研判,可以向任課教師請教,而不是幾個同學通過討論來達成共識,因為老師閱卷經驗豐富,對於判分的標準把握相對要準確些。
  • 2019高考估分有竅門,把握這3個估分技巧,真實成績誤差小!
    距離2019年的高考結束已經有3天的時間了,考生們回到家中休息調整好狀態後,又投入到了對答案的環節,開始各科目的分數預估。每門科目結束考試後,不能把草稿紙帶出考場,所以在網上對答案的時候,學生們只能再看一次題目,憑藉腦海中對題目的理解,回憶自己當時寫的選項和內容。
  • 2020全國各地高考預測分數線來了!這樣估分可以估算全省排名!
    1、作文估分語文科目的作文,佔60分。在沒有寫跑題的情況下,考生可參照平時模擬考試時的作文成績估分,區間一般會在45-50之間。英語比較難估的也是作文,建議按照自己平時的情況估分,平時成績較好的考生可以打高一點兒。2、語文估分在高考所有科目中,也許語文最難估了。主要是因為它的客觀題少主觀題太多,特別是作文,高考語文如何才能比較客觀地估分呢?
  • 高考估分有技可偱 專家支招五大秘訣
    今年各科試卷的題目難易程度如何,有哪些新的變化,考生在估算分數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又有哪些技巧可循?  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年級主任、高級教師李長福介紹說,考生在拿到標準答案後,首先,建議考生要先回憶一下自己在試卷上所填的答案,對自己的答案有一個清晰準確的回憶。
  • 高考後如何估分?
    (圖源頭條素材)首先要在考後,對各科考卷重新做一遍題,進行「復盤」。要儘可能按考試時的答題情況進行「復盤」。每科「復盤」後的考試卷,結合高考評分細則進行評分。按寬鬆給分,各科評出來一個分值,然後合計出總分,這就是你當年高考的最高估分。
  • 2020高考結束,該不該估分?高中老師:這兩件事比「估分」更重要
    2020高考基本結束,不論高考試題難度是簡單還是難,高考過後,學生和家長都長舒了一口氣,高考結束的狂歡也開始了,有家長和孩子慶祝高考結束狂吃一頓大餐,有學生趕緊回到家裡彌補高三一年來「丟失」的休息,有學生準備計劃著旅行等等。可有一個現實的問題出現了,這也是眾多家長向老師請教的問題:「高考結束後,該不該估分」?
  • 2019高考分數線預測,分數不降反升?考生無奈:如何估分最準確?
    距離高考成績和高考分數線的公布,還有不到十天的時間,而現在外界對於今年高考錄取分數線的預測也是眾說紛談,各有各的說法。我們都知道高考不同於其他考試,他是人生當中所面臨的的第一次大考,所以高考對於孩子們來說特別的重要,尤其是對於寒門學子而言更希望通過高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因為高考又存在著一定的分層教育,所以高考每年的考試難度都擁有一定的變化。
  • 高考結束後,你知道怎麼估分嗎?
    高考結束後,你知道如何估分嗎?填報志願需要注意什麼?高考結束後要做的35件事情,你一定要知道!2020年高考結束了,高考成績預計24日左右公布出來,但是考生還是要提前了解院校和專業信息,才能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不慌亂。想要更好的填報志願,那麼先要學會給自己估分。
  • 2020全國各地高考預測分數線來了!附詳細估分攻略
    還為大家總結了一些估分的小技巧,便於大家對自己的成績有一個估算,再對比高考預測分數線,就可以大概了解自己今年的高考情況了。(僅供參考)各科應該如何估分?1、作文估分語文科目的作文,佔60分。在沒有寫跑題的情況下,考生可參照平時模擬考試時的作文成績估分,區間一般會在45-50之間。
  • 高考後,get「估分」的正確姿勢
    同時,在估分時還要注意一些學科的估分要點:估分的四個基本原則 1 準確回憶和核准答案。考後估分的關鍵是要能準確回憶和核准自己所做的答案,這就要求考生頭腦清晰地 檢索自己所選的答案。一些估分不理想或自我感覺高考失敗的考生,在考試成績尚未公布的時 候,其心理壓力往往比高考前還要大,這時更需要父母親朋和教師能給予必要的「心理關愛」,緩解其心理 壓力,在實事求是估分的同時,做好承受考試失敗的準備,不可苛求責備。往年高考也曾出現過考生因怕 面對失敗,分數還未公布便自殺的極端例子,這些悲劇的出現和父母與孩子溝通不夠,對孩子缺少「心理 關愛」有關。
  • 2020年高考卷容易,輕鬆考到600+?估分後,一些考生卻要哭了
    說到2020年高考已經落下帷幕了,可以看到雖然今年的高考和往年不一樣安排在了7月份進行,而且高考的那幾天正好是全國各地的高溫時期,可以看到部分地區高考還是十分艱難的。其實說到今年的高考數學卷,無論一卷還是二卷三卷,整體來講並不算特別的難,甚至過往考生學霸看完後,認為沒有很大的區分度,比較簡單,這也導致了一些考生,剛一出考場以後,就自信心滿滿地認為自己可以考到600分的成績。
  • 中考結束,估分很關鍵!
    三大誤區1.只看答案結果盲目跟風有些考生估分時,對於一些沒有把握的答案估分不是認真研讀評分標準,而是只注意看答案結果,忽視了對答案規範化及步驟的要求,並且過分地關注周圍同學的估分結果,看同學怎麼估自己就怎麼估,沒有主見,人云亦云。因此,估分時,要堅持自我的認識和第一印象,不要受別人的影響。
  • 為什麼以前高考要估分填志願?而不是等成績出來之後再填?
    90年代之前高考的考生,比如說我,我們參加高考的時候就是採用的是考前填報志願。這種填報具有很大偶然性。不確定因素太多。存在很大的問題,有的同學平時成績不怎麼樣,於是一批就沒填,或者瞎填。而高考的時候超常發揮,卻一志願因為沒有填而只能二批、三批了;第二,估分填報志願。估分填報志願相對來講就合理一些,因為估分,特別是理科,一般差別不會很大。
  • 中高考估分好點子,考生、家長速看
    1、準確再現,答題回顧讓孩子提前進入角色,每次考試適當在腦子裡記一下自己如何答題的,尤其是選擇題和填空題所以建議考生在看標準答案以前,儘可能不和其他考生交流,先靜下心來,根據試卷回憶在考場上的答題過程及思路
  • 高考估分你屬於哪一類? | 估分與焦慮
    我們當然能夠理解,對於社會上大多數人而言,討論討論高考語文作文題,回憶回憶當年考試的親身經歷,高考的熱度便會漸漸褪去,下一次再關注時,應該是出成績後大家望著各省市高考狀元的分數唏噓驚嘆的時候。而對於很多考生而言,在這樣一段考後的真空期內,很難完全放飛自我,面對未知的分數就像開盲盒,你不知道開出來的會是什麼醜東西,只能不停默念,萬一很好看呢。
  • 最貼近真實分數的估分方法來了!省考考生速看
    遼寧省考筆試已經結束,雖然已有不少考生對過答案,但對於自己預估的分數,考生們仍是不確定。但是近日有網友發現了最貼近真實分數的估分方法!眾所周知,公務員考試的組織方對試題、答案、計分方式、分數都是嚴格保密的,有時,考生自己估算的分數就與真實成績有一定差距
  • 高考估分最難的科目,有什麼好方法能讓考生得到比較準確的估分?
    高考已經結束,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有一個比較準確的估分,以便使自己在成績揭曉之前有一個好的準備,及早了解國內有哪些好大學可供自己選擇,為自己的志願選擇做了充分準備。可事實卻並非如此,高考是關係相當大的r事情,一個考生,有許多人在關注,考試結束,關心你的人都會了解你的答題情況。不管你的估分是高了還是低了,只要與實際分數有較大的出入,既影響大家的情緒,也影響大家對你的看法,以為你是一個不實在的人。所以,得到一個比較準確的估分,還是有比較大的意義和作用的。
  • 新疆高考結束後的重要工作1-估分
    ,26日才公布各語種各批次最低投檔控制分數線(一本線,二本線等),7月1日18時填報截至,只有4天時間填報志願。等分數下來再報志願要忙死。2.提前根據往年高考分數線擬定一個初步報考方案,才不會辜負考生12年的辛苦,提前有的放矢了解自己可以選擇的學校和專業,以及行業前景,找出興趣和愛好點,越早越多的了解越有好處。否則盲目了解的都是清華北大,985,211,各種排名,最...的大學等等內容,對大部分的考生而言都是無用信息。3.提前放鬆心情,不用把所有的情緒都壓抑到公布成績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