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崗位有哪些種類?高校輔導員的工資待遇是怎樣的?你怎麼看?
要了解高校輔導員的工資待遇,首先要了解高校輔導員的崗位定位。高校崗位一般分為三大類——高校教師、其他專業技術和管理三種。輔導員的具體崗位稱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崗位」,因為沾著教師兩個字,所以在高校崗位管理中,參照教師崗位序列執行,即走教授三、四級(一般不會設立一級、二級),副教授一、二、三級,講師一、二、三級和助教一、二級這個序列。但是,由於思政教師的職責與高校教師相差很大,所以,在設計績效工資標準的時候,輔導員又是按照「其他專業技術」序列執行的,一般來說,比高校教師崗低一些,比管理崗略高。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發展情況。應該說,同樣條件的畢業生(一般是碩士研究生)要到高校工作,選擇做輔導員比選擇做管理崗性價比更高。輔導員最大的優勢是「兩條腿走路」,即同時具有職稱和職級,工資待遇就高執行。研究生畢業後擔任輔導員,進校從助教幹起,2年可評講師,而管理崗進校是九級職員,2年轉八級職員或提任副科,工資低於講師三級。輔導員講師5年後,從年限上就可以評副教授了,而管理崗副科3年後提正科,正科最快也要3年才能副處,工資低於副教授。而且,輔導員評副教授的難度比正科提任副處的難度小很多。
最後看看高校輔導員的其他收入組成。高校輔導員除了正常的工資獎金外,還會有一些其他合理收入,當然,都不算很多。一是有的輔導員會承擔就業指導、思政教育、軍事理論等課程,這是有課時費的;二是輔導員會承擔學院的事務性工作,比如兼做黨務秘書工作,在年底學院核算績效時會考慮這部分工作量;三是其他一些兼職收入,看個人能力了,反正我了解的輔導員就有在外面與人合夥做生意的。
以上就是高校輔導員的工資待遇在學校裡面所處的一個地位,不算高,也不算最低,至於具體的數額,還是要看學校的地域、層次、經營情況等等。據我掌握的情況,在東部較發達地區的部屬高校,剛進校輔導員應該能拿到7萬左右,到副教授或者副處就能拿到15萬以上。省屬院校整體要低一些。如果放到整個社會上來看,一般處於同一個城市裡同學歷人才收入的中等位置,跟公務員差不太多,但穩定,也更自由,性價比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