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懂得知足而事業精進不止,是人生幸福的真諦

2020-12-16 騰訊網

一個富翁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窮漢躺在夏威夷的沙灘上曬太陽,於是很惋惜地說:「這麼好的時光,你卻不去工作,躺在這兒偷懶。」

窮漢問:「為什麼要工作啊?」「你可以賺很多錢啊!」「然後呢?」「然後像我這樣富有,衣食無憂。」「然後呢?」「你就可以出去旅行,悠閒地躺在沙灘上曬太陽。」「那我現在正幹嗎呢?」……

這是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然而其中的內涵,又有多少人真正體會得到?幸福有很多的尺度,幸福的感覺也因人而異,還是聽聽經濟學家是怎樣闡釋的吧:幸福=效用/欲望

這個公式的意思就是說,幸福由物品的效用和我們自身的欲望共同決定。幸福與物品的效用成正比:同等欲望下,一個人擁有的物品越多,質量越高,那麼,他的幸福感就越高;幸福與個人的欲望成反比:同等物質條件下,一個人慾望越強,越多,他的幸福感就越低。假設富翁擁有物品的總效用為10,而窮漢擁有物品的總效用為1,由於富翁的欲望為10,窮漢的欲望為1,那麼,他們得到的幸福是相同的,都是1.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腰纏萬貫卻找不到幸福的影子,而有的人雖一貧如洗但臉上卻永遠洋溢著幸福的容光。幸福與否常常不是因為物質財富的多少,而是取決於我們內心欲望的大小!窮漢在驕陽下吃冰棍,他是幸福的;「九千歲」想當皇帝,他是痛苦的。生活知足而不停止進取進步,便是人生幸福的真諦,是我們正確的生活態度。

禪悟,是國人佛教禪宗用語。從詞義來說,禪的本意是靜慮、冥想,悟與迷對稱,指覺醒、覺悟。悟是意義的轉化,精神的轉化,生命的轉化,含有解脫的意義。禪是修持方式,悟則是修持結果,兩者是有區別的。但是,中國禪宗學人卻把禪由坐禪靜思變為日常行事,由心理平衡變為生命體驗,從根本上改變了禪的內涵……人生的旅途,總是蜿蜒曲折坎坷不平的,人的一生不可能平坦如意,走平坦人生之路的人,可能是平庸的。而一個有為的人,他的道路多半是曲折的,當惡運向你襲來的時候,最要緊的是要有寬廣的胸懷,遠大的理想,頑強的意志和堅韌不撥的毅力,用笑臉去面對現實,用微笑去對待生活……

相關焦點

  • 《六項精進》:稻盛和夫引領你在事業上成功,生活中幸福美滿
    文 /隱秀一、普通人的煩惱:傳說中的成功和幸福在哪裡?誰不想事業成功,生活幸福美滿啊?創業屢次失敗,不僅花光了積蓄,還落得自尊心、自信心掃地;事業上不斷受到排擠、打壓,完全無法施展。更糟糕的是,在工作上完全沒有安全感,隨時可能被辭;生活也不如意,柴米油鹽醬醋茶,每天的生活無聊空洞,夫妻相看兩厭,生活完全無生機可言。這樣的日子簡直看不到頭。無數平凡的普通人不禁吶喊:傳說中的事業成功和生活幸福離我到底有多遠?我怎麼做才能成功呢?
  • 人生貴在知足,懂得
    人生仿佛四季走過,有過春的燦爛,有過夏的嫣然,有過秋的涼意,有過冬的收藏。在四季的轉換中,看花開花落,倚窗聽雨聲,看塵世間風起雲湧。在每一個充滿希望的清晨,總會告訴自己:今天的努力是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更好的未來!每天都是新的起點,無論未來有多麼艱難,無論生活有多麼無趣,讓自己的心裡富有詩意,懂得知足,感恩。
  • 學會知足,懂得感恩,人生就會陽光明媚
    04 日常中,一個人總是追隨不止紛繁蕪雜的萬千之變,與其跟著潮流景象累得氣喘籲籲,何不執著著自己的心靈守護自己的原則,隨緣去意,漫隨天強雲捲雲舒的心態,真嗯不失為一種智慧與淡定:心淨心靜隨遇隨緣就好!
  • 懂得知足,是一個人最大的富有!
    不管你多有錢,也不管你多有權,如果你總是不滿足於當下所擁有的一切,即使你再富有再有社會地位,你也感受不到幸福和快樂。所以,一個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懂得滿足,一個人最大的快樂和幸福就是珍惜所擁有的一切。懂得知足,是一個人最大的富有!懂得知足的人,才能最大程度地享受幸福!
  • 懂得珍惜眼前,懂得知足
    人生的旅途,有溫馨,也有辛勤的汗水,生活給予的有閒情逸緻,更多是有歡樂。生活,是一張白紙,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塗抹方法。生活,是一座美麗的山峰,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路徑去到達。生活,是一壺陳年的佳釀,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品味。
  • 知足的人,最幸福
    窮人說,有金錢就是幸福;富人說,有時間就是幸福; 乞丐說,有飯吃就是幸福;病人說,能活著就是幸福。 所以,所謂的幸福人生,都是你給自己的。 有時候,一個快樂的流浪漢,比一個國王更幸福,因為他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所以他很快樂!
  • 雨辰說人生:人生要知足常樂,只有懂得知足才會常樂
    人們常說:「知足者常樂」,的確,學會知足是構築幸福生活的必要要素,無論你當下生活有多麼不如意,有多不開心不幸福,只要你心中有知足感,你就會得到幸福。知足其實是一件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只要你對你所得到的感到滿足你就能得到知足,但是生活中的人卻是很少能做到,是因為沒有客觀準確地認識到自己所得到的東西,總是在抬高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不滿眼前的狀態,總是不斷的激進,因此卻忽視了身邊已經擁有的幸福生活。
  • 平凡之命,懂得知足也能幸福的八字
    我從剛畢業到現在感覺事業上沒什麼發展,性格比較內向,後來考了幾次公務員,可是面試卻屢屢失敗,我不知道以後該從事什麼行業比較好一點。我談過一次戀愛後來分開了,現在有了要結婚的人,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幸福,希望能得到李老師指點迷津!非常感謝。
  • 知足(深度好文)
    文| 國文人生沒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老子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這一生,想要平安順遂,首先要懂得知足。懂得滿足之人,便不會招來屈辱,知道適可而止,才不會遭遇危險。誰的生活還能比我更幸福呢?」正所謂:「知足者貧賤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幸福從來不是外在條件的堆砌,而是源於自己的內心。越是知足的人,越是會感到快樂。因為,知足者富,知足的人才是全世界最快樂、最富有的人。
  • 擁有一顆平凡知足的心,我們就能享受生活的幸福安寧
    能不能用一個知足的心態去面對得失,做一個知足的人。最重要的是有一顆能夠淡泊名利的心。只要你的心態放平和。就能從不起眼的一件小事中找到許多的快樂,就能從一些不好的事情裡發現一些美好的東西。總是聽人說,我是不幸的,我沒有特別有錢的家世,也沒有什麼過人的才華和智慧。
  • 知足,才能幸福(深度好文)
    知足才能快樂,知足才能幸福。現在的我們不是物質的不好,而是不能滿足我們自身的欲望,工作中,生活裡總愛抱怨,可能因為一些小事就不開心,正是一些無形的壓力阻礙了我們,調整心態,以平常心面對生活,人生沒有過去的坎,把事情想得簡單些,知足才能幸福。
  • 《幸福的麵包》:所謂知足,就是珍惜身邊所擁有的一切
    二人在月浦開了一家名為mani的麵包咖啡店,每天招待著不同的客人,他們的生活就這樣平淡卻有樂趣。在這樣的生活中,二人也慢慢品出人生的意義,重獲幸福和希望。那些來到店裡駐足的客人,也在品嘗著麵包的同時,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 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必定會有一顆知足的心!
    善良的人總是快樂,感恩的人總是知足:俗語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感動並能享受這一感動的思想境界。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朋友,感恩生活……包括感恩逆境和敵人。
  • 人生兩境界: 一個知道,一個知足
    無論何時何地,我都要學會去感受幸福。去工作而不要以掙錢為目的;去愛首先忘記所有別人對你的不好;去跳舞而不管是否有他人關注;去唱歌而不要想是不是唱得十分動聽;去生活就像這個世界的天堂,我要這樣做,一定比生活在真正的天堂還要幸福。30.
  • 八首竹子詩詞:五月知竹,人生知足
    雖然遭遇貶謫,蘇軾依然能夠笑對人生,在失意中尋找生活的樂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背多恨慢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這就是知足!能夠過這樣一種生活,體驗到這樣的一種美,也是一種幸福,只有知足的人才能體會到這種幸福。《詠竹》宋·黃庭堅 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 父母愛情:初看幸福源於另一半,再看幸福卻來自於「知足」
    當時的安傑能夠說出那樣的話,也預示著她會為了江德福而改變,而且她也是一個懂得「知足」的人,事實也是如此,雖然過程中需要一些慢慢的磨合和適應,大方向卻是安傑真的一直在為了與江德福能相守而改變著。世上有著這樣一種女人,她們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嫁給了權衡過後的婚姻後,卻又會感嘆著這個人不是心裡所想的那個人,她們一邊享受著「福利」,一邊還在心裡哀嘆著命運,而這種不「知足」的人根本就不會真的幸福。安傑並不是這類型的女人,她選擇了自己的婚姻,也選擇了「知足」,所以她的一生是幸福的。
  • 五月知竹,人生知足
    五月知竹,人生知足,讓我們一起品讀詩歌,品味知足人生。 人生總有遺憾,總會不完美。坦然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多想想生活中好的一面,這就是知足。
  • 蘇東坡:沒有如意的人生,只有看開的生活
    心若簡單,生活就簡單;心若複雜,生活就充滿痛苦。 人生沒有坦途,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煩心事、傷心事。 只要把心放寬,看開看淡,波折的人生照樣可以過得有滋有味,精彩不停。
  • 人生下半場:豁達、獨處、知足、放下
    )——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但當她邁上那個可以看到星空的閣樓,聽到房似錦對她說,「當您累了煩了,被生活磨的千瘡百孔的時候,這裡就是您獨處的空間」時,她動心了。看山看水獨坐,聽風聽雨高眠,獨處,對她而言,是世間最寶貴的自由自在。她披星戴月經風沐雨,早已忘記了詩和遠方。而這樣一個獨處的空間,可以幫她找回曾經失去的所有天真夢想。
  • 懂得這樣活的人,往往會活得更幸福快樂
    人的煩惱往往來自於複雜,幸福卻可以很簡單。 《老子》說:「大道至簡」。 人生,懂得這樣活的人,往往會活得更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