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駿,是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高級數據技術專家,他帶領的團隊主要負責利用網際網路技術,管理旗下網上貿易平臺——淘寶網的商家和商品。
「打假」已然成為徐駿團隊的主要工作。
2015年的一天,徐駿的同事向他反映了一條重要的信息。某個出售五糧液白酒的店鋪數據異常,網站後臺登記信息顯示,店主登記人為許某。經過鑑定,該店鋪售賣的白酒為假貨,隨後,淘寶網根據淘寶服務規則,對該店鋪進行了處罰,下架了許某店鋪中的所有商品,並將其店鋪關閉。
之後不久,五糧液集團將許某起訴至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定許某侵犯其品牌商標權的行為成立,並要求許某賠償五糧液集團七萬餘元的損失。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經過調查,一審判決支持了五糧液集團的訴訟請求。
按照常理,事情到此就該塵埃落定了,可是令人意外的是,時隔不久,淘寶網卻將許某起訴到了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法院。
案件審理過程中,原告方提交了2016年淘寶網平臺服務協議合同範本。據了解,每一位在淘寶網上開網店的店主都需要與淘寶網籤訂網絡服務協議,協議中明確約定商家不許售賣假貨,據此,淘寶網要求許某承擔違約責任,賠償自己包含商譽損失等各項損失10萬元,並承擔因訴訟產生的費用23000元。為了證明自己的訴求合理,原告還提交了美國專家出具的商業損害賠償金額計算公式,以及賠償金額的相應依據等證據。
被告代理人認為,因為該案件類型在國內比較少,而且原告方提出的商譽損害賠償也沒有先例,所以,原告的起訴理由不能成立,不僅如此,淘寶網的訴求金額也過大,法院不應該予以支持。在被告方看來,淘寶網的公眾認知度比較高,網站成交量也很大,許某隻是銷售了一瓶假酒,不會對淘寶網的商譽造成多大的損失。而且,許某也並非故意銷售假酒。許某的代理人表示,許某本身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為了賺些外快,許某於2009年在淘寶網開始了售賣酒類產品。因為許某家附近有一個菸酒批發市場,低於市場價格不少,許某便就近上貨。直到被五糧液集團起訴至法院要求賠償,許某才知道自己售賣的產品有問題。
根據雙方提交的證據,2017年9月,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審判決。認定許某違約責任成立,判令許某賠償淘寶網2萬元,因訴訟支出的各項費用2000元。一審判決後,雙方均不服,上訴至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7年11月22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庭審中,兩方上訴人對於一審查明的許某售賣假貨的事實均沒有異議。但許某認為,淘寶公司提供的網絡服務協議為2016年10月才生效的版本,不應該作為判決依據。淘寶公司則表示,在協議生效之前,會在網站上進行公示,如果不同意該協議,可以停止使用淘寶平臺。並且在協議中有明確的表述,網站會對協議進行更新。因《淘寶服務協議》中有明確約定,因此,法院對許某代理律師提出的網絡協議適用版本的觀點不予支持。但許某一方對淘寶提供的服務協議格式條款也提出了質疑。庭審中,許某一方還認為,他在另一案件中,已經對售賣假酒的行為負責,對五糧液集團作出了相應的賠償,在此案件中,應該參考之前的案件,減少賠償金額。
但淘寶網認為,兩個案件屬於不同案件,賠償了五糧液集團不等於彌補了淘寶網的損失。二審中,雙方並沒有提交新的證據。根據雙方的答辯意見以及合議庭的綜合考慮。2018年1月16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了終審判決。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假貨出現全球蔓延的趨勢,阿里巴巴作為全國最大的網絡銷售平臺運營方,深知打假、保護智慧財產權的重大意義。2002年,就專門組織了專業團隊從事這項工作。
2015年底,阿里巴巴成立由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統領的平臺治理部。通過政企聯動,與品牌權利人合作、大數據追溯假貨貨源等形式開展打假行動。尤其是與警方合作,展開打假行動,取得突破性進展。如今,阿里巴巴大數據打假系統,已經達到每秒分析數據1億詞的強勁運算能力,依靠賣家行為、商品信息、消費者評價、用戶舉報等數據建立了假貨識別模型。將發現的制假售假信息推送給公安機關,協助公安機關打擊犯罪。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還成立了打假特戰隊,通過法律程序維護市場秩序,打擊售假者。2016年4月,淘寶網技術部門發現姚某售賣瑪氏皇家貓糧的店鋪存在數據異常,品牌權利人採取了公證購買的方式鑑定其店鋪售賣的貓糧為假貨。之後,淘寶網將店主姚某起訴至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法院。2017年7月20日,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法院審判的電商平臺打假第一案,也敲響了網絡銷售中法制打假的第一錘。
近年來,為了改變網絡售假現象,國家質檢總局在全國安排上千名神秘買家,對各大電商平臺上售賣的商品進行抽樣取證,購買來的商品會送到國家質檢總局電子商務產品質量風險檢測中心進行檢測。對於有問題的商家與產品,國家質檢總局與各大電商平臺合作進行打假行動。
網店售賣假五糧液,廠家狀告店主獲得賠償。淘寶無辜受連累,平臺方如何懲罰售假店主。一次售假行為是否要承擔兩次賠償責任?假貨層出不窮,如何打擊網絡售假?今日19:30《法治天下》為您講述《售假的代價》。
法官寄語
首先,我們要看到,隨著電子商務市場的飛速發展,電商平臺內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和侵犯智慧財產權的現象時有發生,對消費者和正常經營的商家造成嚴重損害。其次,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注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同時,也要考量利益相關方的權益保護。通過司法裁判,引導電商平臺加強內部管理,完善內部交易規則,督促商家和平臺提高守法意識、規範經營,促進電子商務市場的規範、有序、健康發展。最後,電子商務環境也是營商環境的有機組成部分,通過本案表明我們司法對打假的力度和決心,著力為上海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營商環境提供司法服務保障。
每周一至周五
19:30
鎖定中國教育電視臺一頻道
看法官以案說法講述審理故事
看調與判結合盡顯司法為民
看情理法交融展示東方智慧
盡在《法治天下》
供 稿| 《法治天下》欄目組
編 輯| 楊競一
校 審| 謝寒冰、李哲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