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關漫道真如鐵 網媒記者領略婁山關的雄奇險峻

2020-12-19 中國臺灣網

 

網絡媒體記者在婁山關石刻前合影留念(中國臺灣網 李丹 攝)


  中國臺灣網4月13日遵義消息 4月12日上午,中國網絡媒體多彩貴州行「紅色之旅」開至婁山關景區,追憶當年婁山關戰役的艱辛,一覽黔北第一險要的雄奇險峻。

  婁山關古代名叫太平關。關上千峰萬仞,重崖疊峰,峭壁絕立,若斧似戟,直刺蒼穹,川黔公路盤旋而過。由於這兒地勢險要,兩邊皆為深深的大山溝壑,有「一夫把關、萬勇難登」之奇險,又因其地理位置「北可拒巴蜀,南可擋黔桂」,自古以來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沿著簡單鋪鑿的石階向小尖山上攀登,陡峭的山勢迫使記者們手腳並用。在海拔1400多米的小尖山山頭,樹立著一塊石碑,上刻「遵義戰役婁山關小尖山戰鬥遺址」,碑下一個八九平方米的壕坑,幾乎佔據了山頂的一半。舉目遠眺,當年紅軍鏖戰的點金山和大金山盡收眼底。此時山風凜凜、雲影綽綽,歡聲一片,方能真切地體會到主席詩詞中「蒼山如海」的意境。

  從古至今,婁山關見證了無數支隊伍的驍勇,然而真正給婁山關腳下的百姓留下寶貴精神財富的,只有紅軍。也正是憑著這股驍勇,婁山關人讓昔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窮鄉僻嶺成了「路通四方遠、喜迎八方客」的熱鬧村鎮。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爾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仰望著這塊鑲嵌在關口山體上、有幾人高的巨大屏風式詞碑,上面的金字映著落日反射著耀眼的光芒,仿佛每一個字都是一團熊熊燃燒的戰火,向大家講途著當年驚心動魄的故事。

  除了這塊巨大的紀念詞碑,爬上山坡還可見到許多當年戰鬥的遺蹟。當天,網絡媒體記者們還參觀了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陳列館。(中國臺灣網記者李丹)

 

 

煙雨中的婁山關紀念碑(中國臺灣網 李丹 攝)

 

 

遵義戰役、婁山關小尖山戰鬥遺址(中國臺灣網 李丹 攝)

 

 

毛澤東詩詞碑文(中國臺灣網 李丹 攝)

 

 

參觀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陳列館(中國臺灣網 李丹 攝)

相關焦點

  • 雄關漫道真如鐵
    雄關漫道真如鐵,跨越雄關,正是因為我們有比鐵還硬的精神。  剛剛過去的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主席令,授予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共和國勳章」,授予葉培建、程開甲等國家榮譽稱號。這是對共和國功臣的尊崇褒揚,這是在共和國史冊上深深鐫刻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 十周年寄語|雄關漫道真如鐵,十年之後再出發
    歲月不居,時光如水。十年來,《新傳媒》作為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報,始終圍繞學校、學院中心大局做好輿論宣傳工作,得到了各位老師的認可;始終密切聯繫師生,採寫編發了一批有深度、有溫度的報導,在讀者中引發較大反響。稱《新傳媒》為「頂天立地」的校園媒體,可謂名副其實!
  • 希望你「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辦法總比困難多: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首《憶秦娥.婁山關》裡說:秋風猛烈地吹著,在萬裡長空,一排排南飛的大雁在染霜的清晨當中鳴叫,一輪殘月還掛在天空。嗒嗒的馬蹄聲踏碎了清晨的寂靜,響亮的軍號在清寒的早晨時斷時續。
  •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陽信縣第二高級中學史榮國新高考方案即將在我省全面鋪開。面對又一次高考轉型,面對愈演愈烈的高考競爭,誰把握了新高考導向,誰就搶佔了勝利的先機。
  •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河北地質大學 張秋玥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作為一名地大學子,「達觀博物」的校訓已經深深融入到張秋玥的生命當中。在未來前行的路途中,張秋玥立志做「心裡有火,眼裡有光」的逐夢人,用奮鬥和拼搏為青春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 用中英文齊誦《憶秦娥·婁山關》
    記者 趙林 潘先萬中美大學生參觀桐梓婁山關戰鬥遺址秋日的婁山關,驕陽如火。9月2日,中美大學生體驗長徵之旅走進桐梓婁山關戰鬥遺址,在烈士紀念碑前,嘉賓主持、黎平會議紀念館副館長張中俞生動再現激戰場面,讓大學生們感受了紅軍徵服如鐵雄關,勝利從頭越的豪邁。「當年,紅軍在這裡進行了兩次激烈的戰鬥。」
  •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南陽二中高二年級新學期、新徵程」系列報導
    高二年級的班主任和老師們會秉持這份南陽二中純樸的教育情懷,在未來的教學工作中,哪怕前方是「雄關漫道真如鐵」的艱險,我們也將秉持「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豪情;哪怕前方有「大雪壓青松」的壓力,我們也將堅持「青松挺且直」的勇氣;哪怕前方有「千淘萬漉雖辛苦」的辛勞,我們也將保持「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毅力。我們堅信在未來的徵程中,高二年級也必將「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 冬春來嘉峪關 走雄關漫道 享戈壁豪情
    冬春來嘉峪關 走雄關漫道 享戈壁豪情冬日裡的懸壁長城。嘉峪關文旅局供圖嘉峪關關城。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 田蹊 攝魏晉磚墓。王金 攝方特城堡。從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出發,穿越地質奇觀黑山丹霞地質走廊,穿越討賴河大峽谷和原生態戈壁地貌的草湖溼地,哪怕只是那麼一瞬間也不需要理由,背起背包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嘉峪關戶外之旅吧,深度體驗獨有的長城風光和懸壁滑雪運動,嘉峪關這座美麗的現代小城也非常值得一逛。
  • 武功山:雄奇險峻 景色迷人
    武功山雄奇險峻,景色迷人,自古為江南三大名山之一,有「衡首廬尾武功中」之美譽。武功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是人類文化的瑰寶,是世界罕見的養生勝境。
  • 雲南昭通有座雞公山,融合了柔美秀麗與雄奇險峻
    在昭通市昭陽區有一座雞公山,三面絕壁、狀若雞頭,雄奇險峻。雞公山與大山包仙鶴湖相距不遠,仙鶴湖是來自北方的黑頸鶴冬季的棲息地。雞公山,這是個很有趣有山名,源於山頭狀若雞頭。這裡修建了長長的木製棧道,走到最高處,能夠觀賞到巍峨蒼茫的山頭。到了冬季,昭通的氣溫會很低,雞公山更是如此,結冰、下霜、下雪是常有的事。茫茫山野多了幾分滄涼。
  • 如鐵雄關從頭越——畢節脫貧,從「五子登科「到「新五子再登科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這是毛澤東寫於1935年的《憶秦娥·婁山關》。婁山關,位於貴州省遵義城北婁山的最高峰,地勢極為險要,《貴州通志》說它「萬峰插天,中通一線」。就在這裡,毛澤東指揮紅軍取得了長徵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畢節,堪稱貴州脫貧攻堅的「婁山關」。
  • 雄關漫道新徵程 高原築峰再出發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沈堅用毛澤東的詞句激勵大家進一步迎接挑戰,砥礪奮進。沈堅強調,只有不斷創新,不斷改變,不斷適應新的機遇和挑戰,才能不斷拔節,星海是標誌園區教育,乃至蘇州教育「海拔」的地方,園區教育局將會集團式推進築峰行動,全力支持、服務星海穩高原、築高峰行動。會議激蕩出氣勢如虹的磅礴力量,在老師們心間激情奔湧。
  • 遊三峽:體驗雄奇險峻幽深之美(組圖)
    瞿塘峽的雄偉,巫峽的秀麗,西陵峽的險峻,還有三段峽谷中的大寧河、香溪、神農溪的神奇與古樸,使這馳名世界的山水畫廊氣象萬千—這裡的群峰重巖疊嶂,峭壁對峙,煙籠霧鎖;這裡的江水洶湧奔騰,驚濤拍岸,百折不回;這裡的奇石嶙峋崢嶸,千姿百態,似人若物;這裡的溶洞奇形怪狀,空曠深邃,神秘莫測……三峽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無不如詩如畫,並伴隨著許多美麗的神話和動人的傳說,令人心馳神往。
  • 水文化|斜谷雄關話烽煙
    抵達時,雄關萬丈正橫亙眼前,任憑洶湧的石頭河水驚濤拍岸。斜峪關,地據關中鎖鑰,襟連岐眉,道通巴蜀。駐足眉塢東關,店鋪林立,街道南北相通,喧囂的集市上山貨誘人。水果瑪瑙嬌鮮欲滴,美味可人,自是沾染了太白積雪的清露。一番細品之後,仿佛從巍巍秦嶺吹來的風都變成了甜的。放眼望去,晨光半醺,早有慕名而來的人沐風賞景,閒雲野鶴好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