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十幾年後,一個上了北大,一個…

2020-09-03 豆芽媽媽說

該怎麼養育孩子,是每對父母共同面臨的難題。


是精心養育,事無巨細的照顧;還是放手讓孩子自由成長?


這位二胎媽媽,用了十幾年時間,給了我們答案。


01




其實這麼多年來我心裡一直藏著一個深深的遺憾,是關於老二的,大寶沒有。


在老大12歲,老二6歲的時候,每當我跟親朋好友聊起家裡兩個小孩在各方面都有很大差異的時候,他們都表現得非常驚訝:


「同一個爹媽,怎麼可能?」


然後我就道出了心裡藏著的那句話:


「兩個孩子,一個看書養,一個照豬養,能一樣嗎?」


然後,就開始細數我當年懷上兩個孩子時分別的想法:


老大在我肚裡還沒有一顆核桃大的時候,我已經閱遍市面上能買到的所有育兒書,使自己身藏錦繡,滿懷期待。


懷上二寶的時候,我卻萬分糾結:到底要還是不要?



大寶從出生就有一本美麗日記陪伴她。


我在上面根據教育專家的指導意見,每周精心記載她的體重、頭圍,哪天會笑,哪天會翻身,哪天會坐,哪天會爬,哪天會叫媽媽爸爸......


三百多頁的日記本從頭記到尾。


生下二寶的時候,我以為自己什麼都懂了,育兒書都蒙上灰塵,寫日記還想得起來嗎?


老大生下來不到十五天,我就像舉行一個莊嚴儀式一樣,把《三經》找出來,調試成一個年輕媽媽最悅耳的聲音,為她朗誦。


老二三歲了,我依然堅定的認為小孩子不需要任何啟蒙。


老大滿月之後,躺在搖籃裡,為了刺激她對色彩的敏感,我煞費苦心調動所有的審美,遍尋所有母嬰店買了一大堆玩具,裝飾她的搖籃。


輪到老二呢,我圖省事直接把大寶用剩下的給他用,甚至很多都已經故障掉色。


老大斷奶之後該添加輔食了,我總是疑神疑鬼,懷疑買來的食物不夠乾淨健康,只恨不能親自挽起袖子下地種菜。


每天左手輔食書右手原材料,一邊參考圖文一邊自製,絞盡腦汁地計算著分量和營養。


妄想著我娃吃下這一勺東西就有了天底下最好的營養,身體壯過牛,腦袋越來越聰明。



輪到老二了,我認為做輔食太費勁,都是智商稅,就給他單吃米糊就可以了。


老大上幼兒園了,但凡能想到的興趣班,唱歌、舞蹈、畫畫、跳繩、圍棋、象棋、珠心算......我都給她嘗試。


期盼我的孩子能夠多才多藝,在任何時候都不怯場。


等到老二上學,我認為孩子學那麼多興趣班太毀童年了,放肆去玩就好。


當然,他後來除了喜歡玩,還是喜歡玩。


還有件事,就連我親媽,孩子她姥姥都認真的認為我偏心,虧待了二寶。


老大三四歲時,每逢周末,我便花天價從北師大給她請來家庭教師。


那個老師什麼都不需要教,只要會陪她玩就好。


我和娃他爸都是學歷不高的,聽說近朱者赤,我便希望孩子能在與老師相處的過程中,受到一些感染。


況且人都說,會玩的孩子才會學。


想著這樣,孩子能夠學會放鬆,也能有良好的對待學習的觀念。


老二出生到現在從沒有過這樣的待遇。


總結成一句話:一個格外用心,一個隨意養活。


02



六年後,老大18歲,老二12歲。


老大放棄港大優厚獎學金,心甘情願選擇了心儀的北大。


老二則被兩所好中學提前預約。


現在,我的朋友又說了,兩個孩子都不錯啊!


除了性情不同,都有想法、有激情,都愛學習、愛生活、愛運動,都很陽光有出息。


這看書養和照豬養也沒多大區別嘛!


哈哈,問題來了,同學們,內裡遠沒有表面上這麼簡單。



03



就在二寶長到六歲上小學的時候,我赫然發現,對他散養了這麼多年,終於嘗到了苦果。


那麼,咱還是從頭開始講故事吧。


不知道為什麼,或許是那幾年對老大太用心了,有些疲倦了。


老二一出生,我一下子變得散漫了,不再期待把孩子培養成出類拔萃的人。


不再喜歡動腦子想辦法,也不再想學習育兒知識,不知不覺開啟了照豬養的模式。


這個現象我至今不太明白,為什麼二胎的出生,可以普遍性地解除媽媽們的育兒焦慮。


直到老二上學後,才讓我瞬間驚醒過來。


養孩子就如同種地,不好好澆水,他是不會自己就瓜熟蒂落的。


04




那時候,老二字不會認幾個,不會寫自己的名字、不會閱讀、不會算數,我都不太在意。


因為這些在學齡前我都沒讓他學過。


可他缺乏上進心、一味喜歡舒適安逸、嚴重自我,這些表現讓我真正憂慮起來。


尤其是,當我重新拿起一本家教書的時候,我才驚覺,這個孩子放縱荒蕪的時間太長了。


晚上焦慮得睡不著的時候,掐指一算,時間似乎還來得及讓一個媽媽作出改變。


簡直就像重新養育一個孩子,決心和毅力如同一座沉默多年的火山,開始一點一點地往外釋放。


首先,放棄照豬養、開啟看書養的模式。


把五六年沒有看過的書重新找出來,又從網上精心挑選優秀育兒書,把肚裡的自滿都倒光了,正兒八經地學習起來。



不學不知道,一對照前幾年豬養的模式,驚得我捶胸頓足,恨不得讓時光倒轉,精心、用心把孩子再養育一次。


其次,沉心培養老二的中英文閱讀能力,都一年級的小孩了,綜合衡量後,決定從繪本開始。


這期間,我把自己所有的審美力都調動起來,不斷去書店給老二精心挑選書籍,又不斷在網上訂閱繪本、科普、漫畫、文學。


每晚臨睡前,繪本、科普、漫畫他自己看,文學類書籍我精神飽滿、繪聲繪色地為他讀,讀完閒聊會兒天,議論議論共同讀過的東西。


這樣的很多個夜晚,我都發現他很滿足也很幸福,我更是。


05



豬養模式期間,別的大部分孩子已經開始英語啟蒙,深思熟慮之後,我決定親手給他補上這一課。


經過千淘萬選之後,我們選定了一套可以在家學的英文教材。


從錢小能二年級到五年級,約一千多個日夜,飯前飯後,窗前燈下,一臺CD機陪伴,我一直保持著為陪他聽書的耐心和熱情。


幾十本英文書聽讀完了,變換著方式、調整著語言表揚他、鼓勵他,也有分寸地提醒他,批評他,而避免嘮叨。


貼著他的心,盡一切可能陪伴他,幫他找到並養成一個真正的興趣:足球運動。


從我覺醒到現在,學習和自省從未間斷。


尤其是他初一沉迷手機遊戲時,閱讀和反思使我不斷頓悟,找到一個非常適當的方式,幫他從遊戲中解放出來。


這中間所花費的心力,真是無法計算。


如果有人問我,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你最後悔的事是什麼?


我會回答:


在老二出生後的六年中,我太懶了,中斷學習,沒有像對老大那樣用心——苦心孤詣而不露痕跡。


06



不同的是,在老大學齡前的六年中,伴隨著她的成長,我扎紮實實處於不斷閱讀、不斷學習之中,說看書養並不為過。


但是,從書到生活之間,需要一個智慧的跨越。


在這裡,我依靠自己的生活經驗,把書裡的知識充分消化,然後在孩子身上實踐,在實踐中又反思、調整、完善。


幼兒園的時候,雖然讓她嘗試過多種興趣班,但不是這些東西都一股腦地接觸的。


都是她一邊學習,我一邊觀察,一邊跟她聊天,一邊看她的情緒和反應,從而判斷她容易接受什麼,不適合什麼。


這個階段,雖然看書養,卻從沒有讓錢小雅系統學習過知識類的東西。


所有的學習都是在自然和遊戲中進行,很多啟蒙甚至是在無意識中完成的。


譬如,她一歲後喜歡自己走路,我帶她故意走樓梯,她邁一個臺階,我數一個數。

數得多了,她自然把數和臺階的個數聯繫起來了。


後來,她遇到東西都喜歡數一數,就是在遊戲中,她不知不覺懂了數和無窮的概念。



07



我明白,一個媽媽太迷信書本和專家意見,很容易思維僵化。


為此,我經常提醒自己,要信賴自己的直覺。


不管一個孩子有多愛學習,直覺告訴我:


變化萬端的天空,四季各異的大地,是孕育一個孩子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地方,好奇心和想像力才是創造力的源泉。


所以,只要有機會,我就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養成了一個孩子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心靈。


等老大上了小學,發現她展示了一個小孩天生的極為難得的自制力,以及對知識的強烈興趣。


這時候,我絲毫不擔心她的學習了。


唯一操心的是怕書本和她內斂的性格限制了她的思維,把老師和權威者的話當成聖旨。


而無法養成獨立自主的意識,不敢掌控自己的未來。



08



我們此時選擇的方法是放手!


幾乎完全放手,涉及她學習、生活的任何事,我們都問她,聽她的意見,讓她自己

選擇。


哪怕有時我們認為非常重要的事情,也聽她的意見。


現在想想,倒是開始對她自然放養了。


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畢業選擇專業方向,中間從小到大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都是錢小雅自己決定的。


我們儘管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決定權都在她自己。


就是這樣,在放開手腳的前提下,孩子自己一點點觸碰和探索世界,逐漸知道了自己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獲得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對未來踏實的掌控感。


09



現在回過頭來看,其實看書養,並非要求家長去積極地管控孩子,更非照著書本亦步亦趨的教條主義。


而是一種學習型思維模式,強調家長自身的學習,消化書本理論,汲取間接經驗,把它靈活運用於千變萬化的家庭生活中。


沒有哪一種方式可以一勞永逸!


孩子的每一個不同的階段,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去選擇適合的教育方式。


無論哪一種,都是不可或缺、無可替代的。


也沒有哪一個過來人、哪一個專家可以告訴你究竟該怎麼樣養育你的孩子。


做父母的,需要陪著孩子一起,重新認識這個世界,一同學習和成長。


孩子的成長,取決於父母在教育上成長的速度和方向!

相關焦點

  • 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十幾年後,一個上了北大,一個……
    然後,我就開始叨叨叨、叨叨叨祥林嫂似的沒完沒了:「那您說,一個老大,一個老二;一個看書養,一個照豬養,能一樣嗎?」然後,然後就是後面這樣的車軲轆話:錢小雅在我肚裡還沒有一顆核桃大的時候,我已經閱遍市面上能買到的所有育兒書,使自己身藏錦繡,滿懷期待;錢小能這麼大時,我卻在萬分糾結:這個小肉球到底要還是不要?
  • 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十幾年後,一個上了北大,一個讓人意外
    這位一兒一女的媽媽,用了十幾年時間,給了我們答案。我心裡一直藏著一個深深的遺憾,是關於老二錢小能的,錢小雅沒有。當老大錢小雅長到12歲,錢小能長到6歲的時候,每當跟朋友們聊起家裡兩個小孩大不一樣時,他們都會很驚訝:「同一個爹媽,怎麼會嘛?」
  • 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十幾年後,一個上了北大,一個……
    結果這6年來,老二除了喜歡玩,還是喜歡玩,沒有其他的興趣愛好。直到上了小學,,老大對學習展現出很大的熱情,老二卻一味地喜歡舒適安逸,缺乏上進心,才讓媽媽真正地憂慮起來。她不斷地去書店給孩子挑選繪本、科普、漫畫、文學書籍,每晚臨睡前,和孩子一起共讀,讀完之後就討論一會兒。
  • 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幾年後,結果扎心了……
    ,老二照豬養」,一看會覺得老二吃虧了,但其實有二胎的媽媽會發現,老二比老大幸福多了。懷孕後,朋友送來一箱書,當時她在懷孕這條路上也抗戰了5、6年,可謂是這方面的專家,單單看這書的數量就知道,當時下了多少苦心。於是,天天捧著書啃,開始按書上的指導進行胎教。比如,每天聽蕭邦、莫扎特、貝多芬;每天監測胎心,讓他爸跟他說話;每天上班路上,我會邊走邊跟他「聊天」,告訴他我的所見所聞。
  • 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照書養的竟然沒比過照豬養的
    都說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一點也不錯,不知道是誰總結的,實在是太到位了!現實中我家真的就是這個樣的,關鍵是照書養的竟然還沒比過照豬養的!還清晰的記得,到了水裡,我的孩子全身都是黑黑的,就是一個標準的黑皮膚,並不是像服務員說的臉上黑。以後的養育,基本上都是按書養的,可是養了許多毛病,尤其是挑食,讓人頭疼。
  • 「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為啥孩子生得越多,養得越隨意?
    但是,表姐家的老二去年出生後,到目前為止我看到了她養育兩個孩子的差異。真的是「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堂姐養二胎的時候,鬆弛很多。為什麼父母生的孩子越多,養孩子越隨意?朋友還調侃,自己是不是更愛老大,忽略了老二?其實,「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的現象,出現在很多家庭中。在部分人看來,是不是當家長的沒有平等地對待兩個孩子,「一碗水沒有端平」。但是,實際上並沒有這麼簡單,不要想錯了。
  • 書養的老大,豬養的老二
    "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對此我比較有體會。 許是第一次為人父母,對待第一個即將來世的寶寶充滿了期待,充滿了幻想。 老大出生後,書也讀了,資料也查了,但是面對那粉嫩嫩的一團時,還是手足無措的不敢碰一下,生怕一碰那皮膚彈指可破,碰壞了皮膚下的零件似的。
  • 「老大吞金獸,老二照豬養」,父母偏心的原因其實很現實
    導讀:「老大吞金獸,老二照豬養」,父母偏心的原因其實很現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老大吞金獸,老二照豬養」,父母偏心的原因其實很現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二胎家庭實錄:老大碎鈔機,老二撿垃圾
    都說「一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爹媽是同一個爹媽,難道老大和老二之間的差距真的這麼大嗎?今天,我們就採訪了一位家有二胎的媽媽,聽她講講養兩個孩子的逗趣生活!Q:都說「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這是謠言嗎?
  • 「照豬養」的孩子咋樣了?自從放棄育兒書,整個世界都燦爛了
    人們經常能聽到「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這句話。 而孩子出生後也按照育兒書上按部就班的做,珊珊本以為能收穫到一個優秀孩子,但不曾想反而讓孩子小小年紀就開始淘氣叛逆。
  • 二胎殘酷真相:老大比不上老二精,但一定比老二……老大太難了
    當孩子呱呱落地後,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深深拉扯著父母的心。尤其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新手父母,每天的情緒狀態都是緊張又謹慎,生怕自己的行為誤傷到孩子。一、「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圓圓是位二胎媽媽,從懷老大開始就辭職成為了全職寶媽,如今在養育孩子層面可以說是如魚得水。
  • 二胎家庭,老二比老大更聰明!一個媽媽曬出15張圖告訴你為什麼
    有很多人反應,大多數二胎家庭中,老二比老大更聰明,更精明!這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老二的生存環境比老大險惡啊!一個美籍的華人媽媽用15張圖告訴我們,老二是如何在競爭對手——老大的打壓下艱難存活的。老二照老大打扮
  • 倆孩子吃飯,老大老二表現截然不同,這就是照書養和照豬養的區別
    今天刷手機看到一個博主分享的兩個孩子吃飯的視頻,大兒子端著自己的碗,面對一桌子的菜沒有食慾,媽媽給他夾菜他一臉拒絕,而老二則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吃的不亦樂乎,看見哥哥拒絕媽媽夾的菜,一把抓過來吃掉了……用這位爸爸的話說,「老大細養,吃飯跟吃到粑粑一樣,啥都不吃,老二當豬養,除了粑粑沒吃過,啥都吃!
  • 二胎家庭實錄:老大碎鈔機,老二撿垃圾
    都說「一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爹媽是同一個爹媽,難道老大和老二之間的差距真的這麼大嗎?「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這是謠言嗎?老二就是「撿二代」一個。比如,老大上線上英語課時,讓老二旁聽,那認真勁兒擋都擋不住。
  • 一胎照書養二胎當豬養,生一胎和二胎的區別,看完10張圖後懂了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體會,生第一個寶寶的時候由於缺乏經驗,基本上是照著書來孕育寶寶、養孩子。等到二胎出生後,心裡有底了,養育方式可能會和老大截然不同,當真是「一胎照書養二胎當豬養」。生老大的時候,從懷孕開始就各種留念,包括孕婦照、寶寶滿月照、百天照、周歲照、成長紀念冊,樂此不疲。到了老二,直接拿起手機來捏幾張了事。不是不重視,實在是老大的那些紀念冊早都壓箱底不看了,到了老二不想再這麼折騰和破費了。
  • 探討:孩子到底應該照書養,還是照豬養?
    育兒書不能等同於產品說明書,而孩子千千萬各有各的不同,也不是一個能被說明書給出操作方法的產品。在我的親身經歷裡發現,當你真的把孩子照書養的時候,會很有挫敗感,無時不刻都在質疑『為什麼我怎麼都帶不好孩子?』
  • 老大精養老二散養!二胎爸媽也無奈,直到用上了拼多多
    而很多二胎媽媽為了節省開支,往往會走上「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的道路。 老二玩的玩具,都是老大玩剩下的。老二穿的衣服,有不少是老大淘汰掉的。 不過,大多數父母可能都忽略了老二的感受,沒想過他們願不願意穿哥哥姐姐的舊衣服。要知道,兩三歲的小孩子也知道臭美的,如果老是穿舊衣服,老二心裡可能會不開心,甚至覺得媽媽不愛自己,只愛老大。
  • 老二為什麼總比老大更聰明?二胎媽媽3句話告訴你為什麼……
    明明是一個娘胎出來的,老二卻似乎是贏在起跑線上,不僅嘴甜,人也聰明,學啥啥精。而且,最重要的是,養起來還比一胎方便多了!一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常聽人說:「老大啥都要最好,老二粗狂又潦草。」養老大時,精心呵護,細細栽培,什麼都要最好的,對待老二卻是另一番場景,只要能活著,就是勝利。一胎時,堅持母乳餵養,不超一年不罷休,養二胎時,沒幾個月就斷了。
  • 應對哄睡困難戶寶寶,照書養vs照豬養
    大寶的整個半歲齡,基本都是抱著睡過來的,到了半歲後,白天的時候,我就採取了陪她玩,直到她累了為止,然後再帶她去睡覺。晚上,也是跟她玩累了,再讓她睡覺。看書上說:這種方式是讓孩子電量耗盡,她就需要睡眠來充電了,這樣的方式,是有效果的。
  • 同一個爸媽生的,為什麼老二比老大聰明?老二的優勢,老大比不了
    同一個爸媽生的,老二卻有明顯優勢在沒生二胎之前,小佳就聽朋友說起她家裡的老二要比老大更加聰明,而且朋友還說這在很多家庭都很常見。但小佳卻不以為然,只覺得是朋友比較偏心二寶。但當她生了二胎之後,卻發現朋友的話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