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孩子到底應該照書養,還是照豬養?

2020-08-27 C媽生活志

在育兒圈裡,一直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帶娃態度,一類媽媽覺得育兒就應該有理可依,這點在大部分一胎媽媽的身上體現得更為突出,而另一類媽媽覺得隨便就好,大部分二胎媽媽會到達這個境界。

我們且不論孰是孰非,不過誰更焦慮,那是顯而易見,畢竟我自己就是這麼走過來的……


帶娃這四年,育兒書成了我的精神食糧,可以說媽媽們的焦慮都是我曾經或正在經歷的,初為人母的恐懼感,生怕自己做錯什麼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但在近一兩年裡,我經常會對自己以前所堅持的觀念產生質疑,甚至漸漸做出改變,而它沒理可依,卻讓我體會了前所未有的輕鬆


今天這篇文章,我就想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下這個問題:


『你認為孩子究竟是該照書養,還是照豬養?』



01

照書養,不是依瓢畫葫蘆


很多人經常帶著問題去育兒書裡找答案,有時候看似統一的標準答案但卻在自己孩子身上屢屢失敗,有時候不同的作者會持有大相逕庭的觀點。


育兒書不能等同於產品說明書,而孩子千千萬各有各的不同,也不是一個能被說明書給出操作方法的產品。


在我的親身經歷裡發現,當你真的把孩子照書養的時候,會很有挫敗感,無時不刻都在質疑『為什麼我怎麼都帶不好孩子?』


其實,你不是帶不好孩子,只是你的孩子不是作者舉的那個例子罷了。



就此我特別想分享一下關於『睡眠訓練』的故事,在cici出生的頭一年裡我在睡眠訓練上下的功夫最多,甚至還根據很多睡眠指導師的文章整理出自己的經驗之談。


試過睡眠訓練的媽媽都知道,這是個很折磨人的過程,因為在每個階段都會出現後退,被哭鬧、頻繁夜醒反反覆覆折磨了近一年後,我真的累了。


我放棄訓練了,誰說放過她不就是放過自己呢,從此我不需要在凌晨四點思考為什麼我的孩子不睡覺的問題。


直到三歲半的某個晚上,她主動說要自己睡一個房間,我們都以為她在開玩笑,於是我失眠了整個晚上,而她踏踏實實的睡了一宿。


就這樣,莫名其妙的分房成功了,突如其來的長大,我沒有任何幹預,卻比想像中來的更早。



回顧整個過程,睡眠訓練教會我,作息規劃、哄睡流程、了解深淺睡眠、分析哭鬧含義、安撫方法……理論知識讓我處變不驚


後來我選擇順其自然的日子裡,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滿足她所有對缺乏安全感的回應,比如:同床睡、快兩歲才戒的夜奶、半夜抱起來邊走邊哄……


類似這樣很多與科學育兒理論背離的事我都幹過,而事實證明也並沒什麼大不了的,孩子沒你想的那麼脆弱,而你也沒想像中那麼強大。


所以,不管你的孩子現在睡眠有多差,你都應該相信,總有一天她能自己一覺到天亮


毋庸置疑,育兒書的確在你迷茫的時候,可以提供很多有參考價值的方法,幫助你以更短的時間去了解孩子,但作用也僅此而已,該如何因人而異還需要自己調整。


完全照書養則是過猶而不及,科學育兒也並不是只能非黑即白。



02

你恐怕誤會了,照豬養


如果孩子不能完全『照書養』,那麼完全『照豬養』就可以了嗎?


當然不是這樣的,你若以為『照豬養』真的是放任不管,那麼就真的誤會二胎媽媽們了。


我舉一個在二胎家庭中,經常會發生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很多人覺得『照豬養』的老二,反而比『照書養』的老大,來的更加獨立、精明、圓滑、能言善辯、察言觀色……


從表面上看起來,似乎真的是因為養育方式發生了變化,才造成同樣的媽媽卻帶出性格截然不同的兩個孩子,也由於老二時常表現的超過老大,以至於讓不少人對『照豬養』的方式存在一些誤解


實際上,一胎媽媽對孩子的一切都是第一次,難免緊張焦慮,而到了二胎的時候,一切都是輕車熟路,這其實只是熟練程度、焦慮程度上的改變,而並非放任不管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大部分老二比老大精的現實呢?


我在《兒童教育心理學》找到了答案,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對性格心理的塑造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老大由於年長,在各方面能力都會優於老二,而深知處於弱勢地位的老二往往會更加努力,全力以赴想要超過老大,雖然是來自一個家庭,卻存在著競爭的關係


看吧,結果還真的和照什麼養沒多大關係,反而深藏在背後的是,媽媽需要通過實際情況結合育兒書,用更多智慧去處理這種特殊的競爭關係,否則也會有部分孩子表現出消極、缺乏自信的狀態。



03

不教條才是育兒之道


所以說,不論是『照書養』,還是『照豬養』,都不可能完全孤立,反而太過較真,或者太過無所謂,才是某種程度上的教條


個體、環境、性格的差異就讓大家不可能有統一的育兒標準。


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媽媽自己與自己和解的過程,從嬰兒時期事無巨細的包辦,到後來終於妥協隨其自然,我們發現很多事不能強求,也發現很多事並沒有想的那麼糟,很多事不是焦慮可以解決的,卻是時間可以證明的。



我們都需要適時停下來調整一下腳步,在『書』『豬』之間找到平衡點


請記住,於孩子、於家庭,一個心態健康的媽媽才是所有的根本。




END

C媽,能理性寫乾貨,也能走心寫雞湯,帶你走出育兒誤區,遠離焦慮!

C媽生活志,有料的育兒乾貨,有趣的親自漫畫。

相關焦點

  • 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照書養的竟然沒比過照豬養的
    都說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一點也不錯,不知道是誰總結的,實在是太到位了!現實中我家真的就是這個樣的,關鍵是照書養的竟然還沒比過照豬養的!老人說,孩子剛出生都是這樣的,張開就好了。剛生的孩子也都是黑黑紅紅的,滿月了就白了。等了一個月,說好的白皮膚還是沒有出現。可是在養育的過程中,父母天生就是喜歡自己的孩子,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也就不嫌棄黑黑的娃娃了。
  • 你家孩子是按書養?還是照豬養?
    寫這篇文章前,我帶過我家兩個孩子,一個按豬養,一個照書養總結的育兒經驗,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生活中的我們總是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對比,不管好與壞,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可以借鑑別人;但過分的對比就把孩子位置放錯了,孩子是一個生命體而不是物品,所以比較就失去了他獨一無二屬性了。下面教給大家一些養育常識吧!
  • 育兒:「頭胎照書養、二胎當豬養」,這種育兒現象寶媽中招了嗎?
    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頭胎照書養,二胎當豬養」。這句話雖有調侃的味道,但卻成了很多二胎家庭的真實寫照。那麼在二胎家庭中,到底應該如何去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並且將他們照顧得越來越好呢在這裡我們建議爸爸媽媽們,不管是孩子的心理還是身體各個方面,都應該照顧到,讓兩個孩子都優秀。1、給予孩子同等的關心不管是大寶還是二寶,他們在家庭中最為依賴的就是父母。可很多父母常常會出現偏心大寶或者偏心二寶的情況,這都是不好的。
  • 大寶照書養,二寶照豬養,你是這樣的寶媽嗎?
    在養育孩子這條道路上,其實國內的粑粑麻麻們的一些育兒理念,在國外也是如出一轍,比如家裡有兩個孩子的,一般都是大寶照書養,二寶照豬養。養大寶時:「對,一切聽專家指揮!只要我娃一張口,老母親奮鬥到天明。之所以媽媽們養二寶那麼隨意,是因為自己有了帶大寶的經驗,自己曾經入過的坑,如今都填平了,過去會犯的錯如今都能避免啦!所以過去養大寶的焦慮,那是遇到的問題,如今都能一笑而過!都將不成問題!
  • 養廢娃的一大誤區:頭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養成靠運氣
    這就是缺乏同理心,如果父母去問問孩子有幾門功課的作業,每科有幾個作業。作業的難易度如何,孩子是寫的慢,還是晚上精力不好,還是孩子不會做。如果多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多體會孩子的感受,少去評判、說教。孩子會更喜歡和父母溝通交流。真正的接納孩子,和孩子真誠相處。
  • 「一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二胎寶媽親身體驗:兩次孕期大不同
    文/璇璇說育兒母親的肚子是孩子住過最貴的房子,當我們想跟母親爭辯是非的時候,請壓住怒火摸摸我們的肚子,那曾經是我們與母親臍帶相連的地方,母親用自己的十月的痛楚換回孩子的降生,這份恩情比天高比地大。「一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
  • 應對哄睡困難戶寶寶,照書養vs照豬養
    這是照書養的例子。寶爸老說這就是:愛哭的孩子有糖吃。照書養vs照豬養關於哄睡,大寶的經驗就太累了,還是總結二寶的經驗吧:2、二寶出生後,已經不是新手媽媽了,心態發生了變化,對於孩子的睡眠,不再執著於一天必須睡夠多少個小時,而在於寶寶到底困不困,累了他自然要睡覺,小瑞媽認為,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生存性條件反射。3、只要二寶身體倍棒,能吃愛睡,我認為讓他自然入睡,睡眠質量能更好。當然也是為了以後不焦心於他的睡眠,培養他自己入睡的習慣。
  • 孩子到底要不要照書養?母親節了,說說我一直想說的話
    雖然我看的育兒書不多,但是還是有幾本書是值得推薦的。不過在推薦之前,我們先要釐清一個比較有爭議的問題,即看育兒書到底有沒有用?02我身邊有兩種育兒書無用論:一種是,一個孩子照書養,兩個孩子照豬養,這種觀點的潛臺詞其實也是看書沒用。一種是,讀了書也沒用,脾氣上來了,該揍(孩子)還是揍。我們先說說第一種。
  • 第一個孩子照書養第二個孩子當豬養,考慮過兒童身體發育規律嗎?
    第一個孩子照書養,第二個孩子當豬養。這句話是鄰居孩子媽媽,在我們聊她的兩個孩子育兒經驗時,她經常說的一句話,這也是她的切身體會。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已經六歲,明年9月份上小學。二女兒今年3歲半。養第一個孩子,怕養不好,自己也沒有經驗,所以就照書養。
  • 44歲金曲歌后自曝兒子照書養,女兒照豬養
    5月6日,金曲歌后李愛綺在節目中透露,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完全是兩條命,兒子照書養,女兒卻在照豬養,才7歲就小毛病不斷。據李愛綺稱,此前她對待大兒子可謂是悉心照料,在大人出門吃飯時,都會專門先為兒子在家做飯,不讓他吃外面的東西。
  • 「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為啥孩子生得越多,養得越隨意?
    但是,二胎生完以後,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少家長也發現,在養育兩個孩子上,使用的方式截然不同。像我堂姐,剛懷第一胎的時候,就在網上買了育兒的書籍,從孩子一歲,到孩子上小學,每個階段的孩子應該怎麼教育,堂姐一有時間就研究。
  • 一胎照書養,新手媽媽必備育兒書!「知識篇」
    所謂「一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並不是說二胎寶寶就不重要,而是第一個寶寶的到來,會有很多從沒遇見的情況,需要媽媽們作出理性正確的判斷。如果你正在孕期,面對即將到來的時光惴惴不安,如果你初為人母,抱著可愛又有些捉摸不定的寶寶手足無措,如果你和家人們在育兒觀念上存在差異,以下的讀物可能會給你一些幫助。
  • 「一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育兒焦慮不僅因為經驗,整體觀更重要
    很多人都聽到過一句話,那就是「一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這句話很生動地寫出了,家長在帶一胎、二胎時候,不同的育兒心理和狀態。而在養育二胎的時候,家長的心態就發生了變化,畢竟有一胎的經驗在此,養起二胎來會更加放鬆,也不會再糾結於書上的條條框框養育孩子了。
  • 為什麼二胎家庭,都是頭胎細養二胎放養?這三個理由很充足!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一胎照書養,二胎當豬養」這個說法相信有很多人都聽說過,而且許多養二胎的家庭情況也確實如此。小林最初還感到非常奇怪,按理說一般家庭都應該是小的那個孩子更吃香。經過詢問才知道,表姐之所以不再像對第一個孩子那麼噓寒問暖,是因為當初還是新手媽媽,有很多母嬰知識都不太了解。面對孩子時總是手足無措,生怕孩子離了自己眼皮就出事兒,所以才寸步不離的跟著孩子。
  • 孩子應該窮養還是富養?不要再聽別人胡說了,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對於很多父母來說,自己的孩子到底應該是富養還是窮養?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絕大多數的父母,很多家長甚至就這個問題發生過激烈的爭吵,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尤其是在養育孩子方面,大家也算是見仁見智。無論怎麼養孩子,最關鍵的因素就是,要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教養,那麼如何才能讓好教養集中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呢?
  • 孩子應該「窮養」還是「富養」,兩者有何區別,如何正確理解?
    到底要如何&34;和&34;呢?1、什麼是&34;我們這裡所說的&34;,並非是要男孩吃糠咽菜,憶苦思甜,讓男孩承受不必要的痛苦。&34;是讓父母減少對男孩的嬌生慣養、包辦代替,讓男孩從小多一些經歷、多一些鍛鍊,培養他們堅忍的意志和頑強的性格。
  • 女兒到底是「富養」好還是「窮養」好?爭論褒貶不一,你偏向誰?
    女兒到底是「富養」好還是「窮養」好?「富養」和「窮養」的區別,還是十分容易理解的!「富養」就是用更多的金錢來養自己的女兒,而「窮養」則是較少的金錢來養自己的女兒,區別就在於撫養花費金錢的多少。但是兩者養出來的女兒,的確是會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哦!許多家長確實認為女兒就應該「富養」,這樣的話能從小就培養出女兒的獨特氣質,日後成為人上人;而有的家長卻覺得女兒應該「窮養」,這樣的話能讓孩子知道生活的不易,需要更好的物質條件,必須要通過自己的奮鬥去獲得。
  • 「窮養」孩子與「富養」孩子的利與弊,父母應該選擇哪種?
    時代在變,養娃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無論是「窮養」孩子,還是「富養」孩子,都有其利與弊,下面一起看看「窮養」孩子與「富養」孩子的好與壞吧!1、 「富養」孩子,孩子見多識廣。和「窮養」長大的孩子相比,「富養」長大的孩子見到的世面更多、更寬廣一些,所以他們的知識面也就比較全。2、「富養」孩子,孩子格局更大。
  • 為什麼聽了那麼多育兒知識,卻依然養不好孩子?
    你有沒有發現,養孩子和過日子是一模一樣?都是「聽了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養不好孩子(過不好一生)」。白天勸說自己千萬遍,「心態要好,脾氣要順」,回家面對不會寫作業的孩子,還是忍不住胖揍一頓。打在兒身,痛在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