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母親的女兒:新春佳節,女兒還鄉

2020-08-27 楠楠有語


當年,在撫順石油學校招生的作文卷上,我的母親動情地寫下了:

「石油是工業的血液」。

從這一天起,她一生的命運都將與石油化工結下難解之緣。

撫順石油學校為期四年的學習生活,我的母親離開了那個讓她一言難盡的家庭,在學校住讀。嶄新的學習生活,讓她的心胸開闊了許多。四年的學習生活結束後,我的母親就是一位可以自立於人世間的成年人了。

而我的外婆,那位曾經強壯、強悍、強硬的女人,卻在歲月中漸漸老去。這位母親在她即將工作掙錢的女兒面前,不知不覺間,開始用一種平等、商榷的態度來面對她。

這個孩子果然不負母親所望,她比她生活的那個雜院裡的很多孩子都要優秀,值得她這樣一位母親驕傲。

到了我的母親面臨畢業分配的那一年,我的外婆最小的女兒還要抱在懷裡,另外還有一個大一些的兒子和兩個年齡相差幾歲的女兒。一個羊年出生的孩子夭折了,是個男孩。我的母親還記得,有一次我的外婆曾經這樣說起過那個死去的孩子:

「羊年生的,命苦,死了就死了」。

傷心想來是必然的,做娘的想到她這個沒有機會成長的孩子,如果活著會命苦,心裡大概可以減少一些對他早逝的痛惜,不然又能怎樣呢?

為了讓那些年幼的孩子成長,做母親的總有操不完的心。好在,她的長女成人了,就要掙錢了,終於可以做她的左膀右臂了。

「你畢業分配離家近點,行不?我會管好你的這些弟弟、妹妹們,不讓他們去麻煩你,你留在撫順,離我近點……。」

我的外婆和她的大女兒說這句話時,語氣近乎哀求。孩子終於長大成人,母親也在疲憊的生活中耗去了她的尖銳和強硬。現在,她需要這個長女留在她的身邊,幫她一把手。這個家庭不僅需要長女經濟上的支撐,做母親的也需要這個有出息、有見識的孩子,在生活上與她有商有量。生活裡,她還會有很多的煩惱、嘮叨,她真心地渴望這位長女可以留在她的身邊,給她些許寬慰、勸導。

長大成人的孩子會有一千個理由,遠走高飛。一切都無法牽絆住我的母親渴望飛向遠方的決心。只要能離開她的家鄉——撫順城,她願意去大慶油田,到春風不度的玉門關外的煉油廠,她願意到祖國的任何一個角落,只要她能遠遠地,拋卻她的童年,她的少年時代種種的不愉快的成長過往。

我的母親不知道哪裡是未來美好的家園,她的同學們,都在爭搶著可以留在家鄉的分配名額。她的心裡卻只有一個念頭:離開家鄉,遠遠地離開家鄉,到哪裡,都比留在家鄉要好。

人生的機緣巧合,要把我的母親,帶到她夢裡也想像不到的地方……。

隆隆呼嘯的火車,奔馳在原野、山林。新奇、陌生的風景,一一撞進我母親的眼前,轉瞬之間,又被拋在她的身後。這是一列從瀋陽開往南京的列車,載著青年時代我的母親駛向她的未來,她人生中的錦繡華年。沒有什麼樣的生活不可以成為過往,在車輪與鐵軌的碰撞聲中,往事離她遠去了,東北的故鄉,家,母親……。

「咯噔」,「咯噔」,列車放慢了速度,緩緩地駛過宏偉壯麗的南京長江大橋。江水浩蕩,流淌在我母親的腳下,過了這一條大江,她未來的家園,生命裡又一個家鄉,就在眼前。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我的母親曾經從白居易這首《憶江南》的詞中,對江南產生過一些朦朧而模糊的憧憬。

此刻夢裡的江南,終於真真切切地鋪展在她的眼前……。

我的母親和她那一屆一起分配到南京城的同學們,抵達這座城市的那一天,正是將近金秋十月的季節。古城的南京人,剛剛度過了一個讓這群北方佬難以想像的酷暑天。展現在這一群將在此地落地生根的異鄉人面前的是,它一年中最舒適愜意,柔情脈脈的季節。

金色的陽光失去了夏日的威力,燦爛而煦暖,早秋不急不徐地的風,颯颯地吹過枝繁葉茂的樹木。落葉的植物,還有滿樹的葉子可以在秋風中揮霍。常綠的植物,即使在未來的風雪中,也會依然鬱鬱蔥蔥……。

南京城裡和家鄉不一樣的人情風物,魚米之鄉名副其實的好吃食……。一切在這些異鄉人眼中都是新鮮的,稀奇的。

而在這夥北方佬們離開的那座撫順城,過不了多少日子,那裡的人們就要為了應戰冷酷的寒冬,而嚴陣以待。我的外婆又將開始她一個階段勞累的忙碌:拉煤、囤大白菜、漬酸菜、醃蘿蔔、釀大醬……,忙不完的活計,就是她的生活。

可是,她最得力的幫手,她的大女兒,卻像一隻逃離北方寒冬的候鳥,飛向了遙遠的南方……。

來自北方的大女兒,離開家鄉,在南京工作一年多了。

陽曆新年剛剛過完,我母親的同學們一見面,就談論著農曆新年回撫順探親的事情。一心想離開家鄉的女兒,心頭也升起對家的思念來:母親、弟弟、妹妹們,家……。一年多的時間,他鄉縱有千般好,離開的那個家縱有百般的不好,也抵不住遠離家鄉的人,心頭產生對家的思念。

中國人最看重的農曆新年就要到了。還鄉,還鄉,離家的遊子們,都會在這樣的節日踏上了還鄉的路途。



在新年來臨前,撫順石油學校那一屆分配到南京的畢業生,結著伴一起回到他們的家鄉——撫順城。我母親的一位男同學,挑起一根扁擔,扁擔兩邊是沉重的兩個大行李。

兩個大行李裡,足足有120多斤的東西:大米、白面、豬油……。東北的食品供應比不得南京,她那個貧寒的家庭更是什麼都缺。

工作後,我母親有了每個月30多元的工資。從一個貧寒的家裡出來的人,幾乎什麼都要自己花錢添置:蚊帳、棉被、衣服、鞋子……。

這次回鄉,我的母親穿上她新買的羊毛衫、棉大衣、棉皮鞋。以前,在東北凜冽的寒風中,她身上禦寒的衣物,從沒讓她有過溫暖的感覺。小時候,她甚至會讓東北像刀割一樣的朔風,吹得身上疼痛而哭起來。這一次,她終於用自己掙的錢買下一套禦寒的裝備。

她要回的那個家,曾經在她的心裡也像北方的冬天一樣,沒有多少溫暖的感覺。可是,此時匯集到春運滾滾歸鄉的大潮中,她也歸心似箭起來。

差不多小半個月裡,她都在準備還鄉時要為她的親人們帶的禮物。她用省吃儉用省下了錢和糧票,給家裡人買來了大米和白面。有一次,她買下幾個豬肉案上的肥肉,在宿舍的小煤油爐上把豬肉煉成豬油,又用豬油炸了好多雞蛋和帶魚。此時,那些雞蛋和帶魚與豬油一起凝結在罐子裡,被她那位熱心的男同學用扁擔挑著。這些食物帶回東北,將會是她那些缺吃少穿的親人們,多麼稀罕寶貝的美食啊。

火車隆隆駛向北方,駛向我青年時代的母親,逃離的故鄉……。

在火車站的站臺上,我母親的一家人:她的母親和繼父,同母異父的弟妹們,人人都帶著笑容,迎接這位離家一年多的長女,還有她帶回來的120斤重的好東西。

我的母親在迎接她的親人中,一眼瞥到:她笑容燦爛的大妹妹,我的二姨,她的半邊臉都是青紫的。我的母親太熟悉這樣青紫的傷痕,那是我的外婆在暴怒時,用她幹粗活,很有力氣的大手,拈起孩子身上的一塊肉,然後下狠勁一轉,一擰,擰出的一個青記。

我母親的身上也曾經有過不少這樣的青記。不過,外婆是給我母親臉面的,她一般不會擰我母親的臉。我這位二姨一定是把我外婆氣壞了,被我外婆擰青了半張臉。

姐姐回家了,帶好吃的回來了!我媽的大妹妹,我的二姨,青紫著半邊臉,笑得開心。

新年裡,我母親的四姨來她的姐姐家,也就是我外婆家串門。

我母親的弟弟、妹妹們,搶著把帶魚和炸雞蛋,從凝固的冷豬油裡撈出來,大口地吃著。

這個新年,家裡一下子富足了不少,缸裡有米、有面,菜裡也有了油水了。

我母親的二妹妹,我的三姨,笑嘻嘻地朝著她大姐跑過來,身上一股子魚腥味撲面而來,這孩子把好幾塊帶魚裝在衣服口袋裡了。三姨小時候,吃的東西有時會被哥哥、姐姐們搶走。以前,她被搶走了好吃的,只會「咧、咧」地哭個沒完。現在,她學會把吃的東西藏在衣服口袋裡了。

我母親在家裡度假,沒事就和我外婆,來做客的四姨姥聊聊家常。一家人分別了那樣久,相聚就那麼幾天,趁著這幾天相聚的日子,共敘天倫。

回家的感覺,溫暖總是有一些吧。

分別的時刻就要到了,我的外婆看著她可以掙錢的長女,終於把這些天她一直壓在心裡,想說的話說了出來:

「你是個能掙錢的人了……,你看,家裡困難,你這件棉衣,能不能給你弟弟……,這件羊毛衫……,棉皮鞋……,不是我要穿你的,你的弟弟,妹妹……,你是掙錢的人了,以後可以再買,啊!」

我母親身上,一年來省吃儉用新添置的一些溫暖與體面的東西,盡數被我外婆扒下來,留在了那個貧寒的,什麼都缺,什麼都是寶貝的家裡。

回家時,為家裡帶來了120多斤的東西。離開時,被母親扒光了一身好行頭,空著兩手回去。

回去,回去,回到江南去,回到南京城。

我的母親穿著家裡不知誰的舊棉衣、棉鞋,踩著沒膝深的積雪,在北方漫天的飛雪裡,向著車站的方向走著:

回到江南去,回到南京城去。江南的春天就要來臨了,天要暖了,柳枝要綠了,春花要開了……。


有一天,這位女兒會在南京城建設起自己的家園,有丈夫、有孩子,團團圓圓的一家人。從兒時,她就看著父親對她們母女倆的背叛和遺棄。整個成長中感受到的,是她的母親因為內心的沉痛,而不時施予孩子的暴虐。在她一生裡,她會做妻子,做母親,她卻要學習相信愛,接受愛,與施予愛。

對於她在東北的家,隔個幾年,如果有探親假,或者出差的機會,她還是會回去看看的。對她的母親,她當然會報答她的養育之恩。

在我外婆的有生之年,她長女的贍養費飄過萬水千山,從無遺漏地郵寄到她的手中。我外婆的左鄰右舍,無人不知這位老太太有一位常年給母親寄錢的孝順的女兒。我的外婆每每在鄰人豔羨的目光中,驕傲地接過郵遞員手中的匯款單。有好多次,她洋洋自得地對著那些老街坊們炫耀:

「我這個女兒啊,小時候,我可沒少打她……」。

還鄉的大女兒又一次離開家,走了。瘦弱的小身子板,卻為這個家庭帶回來120多斤的好東西。臨走時,卻連身上的衣服、棉皮鞋都被她的母親,我的外婆扒下來。

來做客的四姨默默地看著母女倆的這一幕。外甥女在的時候,她不好插嘴。回鄉的女兒走了,她輕輕地埋怨著姐姐,我的外婆:

「孩子剛上班,能掙多少錢。回一趟家不容易,給扒個精光,鞋子都給扒下來了……。」

我的外婆,剛剛還在拾弄著她從長女身上扒下來的衣物,合計著這件給誰,那件給誰。聽見妹妹的話,打了一個愣神,屋外北風呼嘯,雪花飄飛。

「連鞋子都給孩子扒下來了。」

我的外婆忽然有一陣心疼起她的大女兒。她穿著那樣一雙舊棉鞋就出門了,那棉鞋如果讓雪弄溼了,孩子得多冷。

朔雪紛飛,日光迷濛,天空一片昏昏暗暗,我的外婆衝出屋外,向女兒離家的車站方向跑去……。

風雪吹打在我外婆的臉上,她的雙手裡緊緊地攥著一雙鞋,她不久前,從女兒的腳上扒下來的棉皮鞋。

相關焦點

  • 閆妮捧女兒沒火,張凱麗捧女兒沒火,他不捧女兒卻火了!
    閆妮捧女兒沒火,凱麗捧女兒沒火,他不捧女兒卻火了!閆妮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兒,鄒元清,開始進到娛樂圈,以便捧女兒,閆妮也是親身導演了一部電影《我是你媽》,可是想不到失敗了,還是沒捧紅。聽說她現階段是離異情況,這一點也獲得了她自身的證實,她的確經歷了一段婚姻。可是閆妮卻從來沒有說過自身的丈夫到底是誰,並且離異的情況下自己的女兒不到六歲,她離異的那一年,也就是她接下來「佟湘玉」那個人物角色的那一年。
  • 「母親」服裝店偷手機「女兒」門口把風
    原標題:「母親」服裝店偷手機「女兒」門口把風華商報訊(記者 王斌)日前,安康一服裝店老闆王女士去了趟衛生間後,發現自己放在櫃檯的手機不翼而飛,調取監控發現,一對疑似母女的人進店後,「母親」偷走了手機,而年僅五六歲的「女兒」正在門口望風。這整個偷盜過程被店內監控全部記錄了下來。
  • 母親是女兒生活的良師益友
    毫無疑問,無論母親在女兒的心目中是良師益友還是驅之不散的陰影,她的影響都將貫穿女兒的終生。  唐和珍妮:  很有趣的是,這些年來,母親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發生了很大改變。在我小的時候,我心目中的母親是個偉大的女人,她無所不知而且從不犯錯誤。可是當我墜入愛河的時候,母親對我愛上的那個男孩表示反對。
  • 《一個母親的復仇》那些絕望的母親,因女兒被傷害而都在負重前行
    不管在什麼年紀,母親們永遠都有操不完的心。孩子出生以後,操心似乎成為了她們生活的常態。面對弱小的孩子,她們總是覺得無法放心得下,她們滿心盼著的便是你能圓滿快樂地度過這一生。為此,她們願意承受所有的痛苦和折磨,只求你安好。可是在這個人世間,總有那麼一些母親是不幸的。有的母親在自己還沒來得及成為母親的時候,便經歷了胎停。
  • 母親為讓女兒考第一,討得偏方用開水煮女兒的內衣
    哈嘍大家好,前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都挺好》中,明玉的母親有著近乎不可理喻的強勢,成了種在明玉心中的童年苦果。今天為大家講述一個比蘇明玉悽慘百倍,還要忍受母親暴打的故事。她甚至曾經禱告,乞求自己的母親快點死去。一次考試,小賢考了全校第二,母親頓時覺得顏面無光,開始尋醫問藥,得到一個奇怪的秘方,將煮熟的內衣給女兒穿上,她就會得第一。對此,小賢不敢有半句怨言,只能逆來順受。
  • 女兒坐月子母親去看望,中午母親做飯,去趟廚房後母親讓女兒離婚
    女兒坐月子母親去看望,中午母親做飯,去趟廚房後母親讓女兒離婚女兒坐月子,母親前去看望,中午母親下廚做飯,可去趟廚房後母親卻讓女兒離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母親在廚房裡面到底看到了啥?可憐天下母心,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過的幸福,看到女兒婚後如此不幸福,我想每個母親內心都是多麼不平靜的。小玉今年30歲了,和丈夫結婚有三年了, 前陣子小玉剛下生女兒,這不趕上女兒坐月子,母親前來探望,可來了一趟後,母親讓女兒離婚,她也後悔當初自己的決定。其實在小玉和女婿小軍結婚前,小玉有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 見信如面——給女兒的一封信
    給女兒的一封信:2020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一場疫情讓原本祥和喜慶的新春佳節,一夜之間變得靜悄悄的,成一級備戰狀態。女兒,你知道嗎?自從疫情爆發後,原本平常的上班,現在多了你太多的擔心和牽掛……「媽媽,口罩記住多帶一層,手不要碰口罩外面,在外面勤洗手,車內勤消毒,車內要勤通風」……每當我上班,聽到你一遍一遍的叮囑,看到你送我出門時的擔心和糾結,總忍不住溼了眼睛……女兒,你知道嗎?
  • 母親將女兒送進精神病院 逼其交所有房產證(圖)
    [提要] 朱金紅,江蘇南通人,被親生母親以「精神有病」為由送進了精神病院,試圖逃離時,寫下求救信和遺書,提到母親這麼做的原因可能是為了獲得自己手中三套總價數百萬元的房產所有權。母親唐美蘭,則在咬定女兒有病的同時,表示「只要女兒把房產交給她,就接她出院,否則就是沒有好透」。清官難斷的家務糾紛?喪心病狂的謀財害女?還是另有隱情?
  • 長沙君悅酒店新春禮遇 伴君暢享新春佳節
    值此農曆新春來臨之際,長沙君悅酒店推出系列新年禮遇,伴君暢享傳統佳節的團圓喜悅。 多數客房視野開闊,毫無遮擋;除夕、元宵佳節之夜,客人可以在房間內愜意觀賞絢爛煙花。 2018年2月1日至2月28日期間登錄官網預訂,凡連續預訂兩晚的客人均可享受第二晚八五折優惠,並含次日咖啡廳單人自助早餐,亦可享受延遲至下午兩點退房的尊貴禮遇(視酒店當日具體情況而定)。馬上預訂,領略#與君同悅#之美!
  • 女兒與母親的戰爭
    兩個朋友輪番訴苦,抱怨與母親的口角之戰。 我花了很長時間聽她們對衝突的描述,作為旁觀者,能夠清晰地看見她們的憤怒、煩惱來自於某種自我選擇的執著。那些讓她們的出離憤怒的都不是原則性的問題,而是雞毛蒜皮、不值一提的小事,有些是人性必然不完美的弱點演繹出來的蠢事。
  • 女兒與母親的五場「戰爭」
    男性讀者也許會嚇一跳,畢竟母親對他們而言是最初也是最持久的女神,是生命早期的安全感,是包容一切的溫柔,是永恆的愛。性別的不同增添了神秘的崇拜感,他們永遠不能想像母親是如何孕育出生命的。但對女兒來說,女性身份的神秘就蕩然無存了。母親的身體所經歷的一切,她都會經歷。從青春期開始,這就是兩個女人之間的對峙了。幾乎所有的女兒都抱怨過母親的「控制欲」。
  • 女兒與母親的緣分是與生俱來的
    印象中母親與女兒的關係是應該是世界上最溫馨的關係,但是實際上每一對母女,或多或少都有一世的愛恨糾葛,這好像是一個避免不了的宿命──因為這世界上,再沒有一種關係,比母女之間更加親密幽微、複雜難解,且又影響深遠。
  • 蘋果新春大片《女兒》告訴我們:親情不是一場綁架,而是一種回歸
    春節的腳步紛至沓來,一年一度的蘋果春節短片也於1月11日正式出爐,三個「1」的數字,是否也暗示了今年的主題以單身、單親為主線,果不其然,在這部讓無數網友淚崩的蘋果新春宣傳大片《女兒》中,能窺見與「1」密不可分的紐帶。
  • 女兒最不能忍受的是母親的嘮叨,這是對女兒自信的一種凌遲
    有些母親還反抗不得,被被女兒一頂嘴就以淚洗面甚至絕食,讓戰爭的另一方憋了一肚子火沒地方撒。這讓很多女兒們暗暗下了決心以後絕對不做像她這樣專制的媽媽一當然能不能做到,那那是後話了。女兒和媽媽的戰爭,還還存在於對「美」的爭奪上。進入青春期,女兒開始特別在意自己的臉蛋、髮型、身高、體型,並對漂亮衣服和飾品蠢蠢欲動,母親將這一切視為危險的信號。
  • 2018年新春佳節來死海,看燈會!
    2月10日晚,2018年中國死海首屆新春燈會正式亮燈,當晚,「鹽浴迎新」主題晚會、環球飛車等表演輪番上演,現場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即便是寒冷的天氣也難阻擋遊客們賞燈的熱情。18時40整,30組大、中型燈組和街邊亮化燈飾全部點亮,色彩斑斕、璀璨無比。無數市民在燈海中暢遊,春節的濃濃年味洋溢在人群之中。
  • 女兒遠嫁兩年,母親半夜夢到女兒叫她,隔天去看望女兒,感動流淚
    女兒遠嫁兩年,母親半夜夢到女兒叫她,隔天去看望女兒,感動流淚許大娘生活在農村,一輩子也沒有去過幾次大城市,他們有一個女兒,經常會給女兒說要好好讀書,以後到外面的大城市去生活,這樣生活才會越來越好。許大娘的女兒在大學畢業的時候就給母親說要結婚,當時許大娘還是有點猶豫的,原因就是女兒要遠嫁,遠嫁後就會離開自己,還有就是許大娘擔心女兒會受委屈,到時候女兒要是不幸福連一個訴苦的地方都沒有,不過許大娘的女婿還是比較好的,對女婿也比較滿意,最後在女兒的勸說下,許大娘同意了他們的婚事。在女兒結婚的時候,許大娘是第一次到大城市裡去,也開了開眼界。
  • 母親逼女兒隨便嫁人,婚後卻遭丈夫毆打,母親:女兒不給我養老
    導語:母親逼女兒隨便嫁人,婚後卻遭丈夫毆打,母親:女兒不給我養老南昌市麻丘鎮的葉茶香說她離婚十年,兒子歸自己撫養,前夫說好每個月給撫養費。但是直到現在分文未付。葉茶香現在身體不好,沒有經濟來源,急需前夫來履行撫養義務,那麼葉茶香的前夫為何不管自己的孩子呢?
  • 風騷母親兩次奪女兒男友 與女兒初戀男友上床
    風騷母親兩次奪女兒男友 與女兒初戀男友上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06日 23:56 來源: 來源:大河網仿佛鬼迷心竅一般,蘿拉兩任年輕男友先後與她的母親陷入熱戀。對於自己的不倫之戀,保拉卻辯解道,她無意破壞女兒的幸福,是女兒的年輕男友「主動追求」了她。17歲的男友與母親偷情現年43歲的保拉·福拉姆是位養老院護理工,自從10年前與丈夫離婚之後,一直獨自拉扯著大兒子李伊和兩個女兒。現年17歲的蘿拉在3個孩子中排行老二,正當花季的她面容姣好、身材豐滿。
  • 是女兒不孝還是母親失敗
    母親是一個強勢的人,脾氣暴躁,楠楠和父親經常被她趕出家門,對父親不是打就是罵。對於女兒支持父親離婚,母親認為自己很失敗也很心酸,她覺得女兒對這個家庭不了解。楠楠直言母親就像古時候的「皇帝」,什麼事情都是她說了算。更讓人意外的是,楠楠和父親都害怕回家,害怕面對暴躁的媽媽,楠楠之所以奮發圖強考大學,就是為了逃離母親。
  • 母親帶女兒改嫁,女兒晚上卻總是尿床,得知真相後,母親離婚
    在之後,王蘭也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原本一家三口的生活是很美好,但是沒想到,在女兒八歲那年丈夫卻變了。在結婚之後,王蘭和女兒搬到了男子的家中居住,一開始一家三口其樂融融過得非常幸福。可是,漸漸的,王蘭的工作越來越忙,而丈夫的工作卻越來越少,也許是因為部門的原因吧,所以王蘭經常需要出差。所以就把女兒交給了丈夫看管,王蘭本以為他肯定會照顧自己的女兒,就像是照顧親生女兒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