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是女兒生活的良師益友

2021-01-15 搜狐網

  毫無疑問,無論母親在女兒的心目中是良師益友還是驅之不散的陰影,她的影響都將貫穿女兒的終生。

  唐和珍妮:

  很有趣的是,這些年來,母親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發生了很大改變。在我小的時候,我心目中的母親是個偉大的女人,她無所不知而且從不犯錯誤。可是當我墜入愛河的時候,母親對我愛上的那個男孩表示反對。有好幾年,我覺得她不給我面子、愚弄我,真讓我覺得被「出賣了」。(我幸福地和那男人結了婚。)然而最近,(有一件事)真讓我吃驚而且很讓我們家丟面子。這讓我真正認識到,我母親是一個多麼傑出、堅強和非凡的女人。現在,我比過去更成熟了,對母親也有了客觀的看法,而我對自己的感覺也比較平靜,而對母親的感覺也更好了。整個故事說明母親對女兒的影響……我希望從中能使我成為自己孩子的好母親。

  謝謝你們!

  詹尼弗·克羅斯

  好媽媽/壞媽媽

  「有什麼樣的媽媽,就有什麼樣的女兒。」「你簡直和你的媽一樣!」對於許多女人而言,最可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將來變得像自己的媽媽一樣。一些媽媽給女兒提供的信息是模糊混亂的:「學我的樣子。」「將來別像我這樣。」

  簡-貝克-米勒在她富有洞察力的著作《女性新心理學導論》中指出:「好媽媽/壞媽媽是一個文化永恆的話題,而指責母親比理解整個社會體系對婦女施加的限制要容易的多。」文化偏見給母親和女兒帶來了可悲的雙重束縛。母親們在試圖保護女兒免受性別限制文化的傷害時無意中出賣了女兒。女兒們從傳媒、自助手冊、諮詢師、自己的父親、甚至母親本人那裡,學會了把自己遭遇的麻煩歸罪於母親,因此也就失去了一個最重要的同盟者。

  改變為母之道

  最近,有些研究者和理論家們正在改變對女孩心理發展的看法,他們採用以心聲為中心的觀點來看待女性的心理發展。

  在用「關係中的自我」這樣一種新的觀點來看待女孩的心理發展時,我們不再需要固守切斷女兒同母親的聯繫的觀念。女兒的確需要建立獨立的自我,但這種自我是在日益複雜的關係中,特別是與母親的關係中實現的。她們與母親具有共性。這種共性有利於在家庭生活中解決不可避免的衝突、糾紛和誤解。

  誰是誰?

  首先,為了保持健康的母女關係,母親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我們在自己的母親面前是誰?在丈夫或生活伴侶面前是誰?在我們的情人面前是誰?在我們的孩子面前是誰?在前夫面前是誰?在老闆面前?同事面前?在朋友面前以及在女兒面前,在糾纏不清的許多生活情景中我們分別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母親是家庭的息事寧人者、是廚師和清潔工、還是家庭中權利的把持者?有些母親相信「好媽媽」的神話,她們表現得溫柔賢惠,而忽略了家庭成員的消極情緒。還有些母親則扮演著壞媽媽的角色,不斷地抱怨、發怒、厭倦和內疚。多數女人是以上種種類型的混合。

  在關於我應該怎樣鼓勵我的女兒麗娜大膽表達她的想法的問題上,我和我的母親發生了激烈的爭執。媽媽從小教育我,要順從男人的意見,不要捲入不愉快的爭論。當麗娜表達自己的看法時,我的媽媽覺得麗娜太過分了。我母親擔心麗娜會給自己惹麻煩。儘管我同情我母親這一代人,但我覺得剝奪了我思考和感受的權利,我不希望這樣的事再發生在麗娜身上。另外,母親還認為應該叫麗娜知道在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話。

  ——戴爾,13歲麗娜的媽媽

  母親即良師益友

  當女兒告訴我她憎恨自己的容貌時,我感到十分震驚。我告訴女兒,她是多麼的美麗。她對我說:「媽媽,每個人都不喜歡自己的樣子。我觀察過你照鏡子的情形,你總是表現出一臉不滿意的樣子,好像厭惡著什麼。」當我下次照鏡子時,我開始注意自己的表情。女兒是正確的,當我看見自己顏色單調的頭髮、褶皺的上衣和雙下頦時,我的確表露出不滿的表情。

  ——安琪,11歲凱莉的媽媽

  女兒可以在生活的許多細節中感受到母親所傳遞的對於自我、女人、男人,以及生活的一般觀念。夫妻之間權力平衡狀況明確地告訴我們的女兒們,女人和男人在家的地位和受尊重程度。重要的家庭決策是共同作出的嗎?是否夫妻共同承擔教育子女的責任?照顧家事和掙錢得到同樣重視嗎?父母是否經常在一起?允許我們做自己喜歡的事嗎?能滿足我們的精神需求嗎?

  確立較為現實的婦女形象:母親總是要忙裡忙外。然而,我們從未想到要讓婦女卸下「超級媽媽」的沉重負擔,總是期望她們「做所有的事」,做賢妻良母,還要成為事業上的佼佼者。除非父親、社會以及母親本人共同努力消除這些壓力,並給婦女提供適當的選擇和確立現實的目標,否則職業婦女永遠處於沒有盡頭的危險境地。由於收入低,單身母親的孩子很難得到良好的護理,給本來不堪重負的家庭雪上加霜。

  讓你的女兒敢於發表意見。在早年,當母親要求自己表現得可愛、順從和安靜時問題就開始了。如果女兒過於直言不諱、過於與眾不同、過於顯眼,那麼我們就會為女兒的安全擔心。女兒在成長的過程中被父母剝奪了「主見」,一些重要的東西就丟失了。她們的安全可能恰恰也會出問題。母親可以給女兒傳遞女性要安靜和服從的世襲傳統,也可以教她們對約束說「不」,去爭取自己的權利,去反對社會的偏見,對暴力表示憤怒。

  要大聲地為我們的女兒說話。女兒看到自己的母親發表自己的看法、陳述自己的意見和為女兒爭取平等的權利而與人爭鬥時,她也將模仿,以展現內在的力量和才能。從我們的種種活動中,女兒們將發現她們自己獨特的風格。至少她知道可以像我們那樣發表自己的觀點。

  想想我們的母親。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生活在與自己的母親關係不良的陰影之中。我們曾經發誓,在對待自己的女兒時要有所不同,結果卻發現自己在重複著母親的做法。我們需要專業諮詢師的幫助和指導,幫助我們回憶和評價童年舊事。只有清除了我們童年時代母女關係的混亂,才有可能與我們的女兒建立一種明朗的關係。

  母親身份的轉變:0~7歲女兒的母親

  在女兒成長的整個歷程中,當了母親的婦女也在經歷著重大的變化。對於母親來說,女兒的出生意味著一種終生關係、完全理解的承諾、聯繫和支持的開始,也是背叛、傷害和拋棄的開始。

  在女兒生命的早期,母親的感受是相當矛盾的。特別是那些在女兒出生前在外擁有職業的女性,由於沒想到小小的嬰兒需要那麼多的注意力,會束手無策。

  當女兒能夠去探索外部世界時,母親開始在保護與限制、鼓勵與批評、稱讚與嬌縱之間感到左右為難。父親應該和母親共同討論某些重要的問題,如我們在前面講過的那樣,這些問題包括如何處理工作、制定原則、電視的限制、家庭健康、兒童護理、孩子的玩具和精神生活等等。

  在女兒生命的最初幾年裡,母親也應該學會關心自我。如果母親認為自己是重要的,並且是值得關懷的,女兒也將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識,並形成關心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8~12歲女兒的母親

  在這段歲月裡,母親對女兒探索外部世界、表現出的組織和領導才能感到驚訝。母親暫時會對女兒表現出的探索和過分直率而感到擔心,但8~12歲孩子的信心是感人的。這個年齡的女孩子自然熱衷於男孩子的活動,不斷選擇活動而不是家務,喜歡室外的而不是室內的活動,喜歡和爸爸而不是媽媽在一起。這個時期的母女關係的優越性正在發生突變。母親感到自己被女兒疏遠,甚至還嫉妒女兒對父親的依戀,特別是當母父關係不和睦,或關係根本就不好,如離婚時,這種感覺就更強烈。在這個階段,母親應該認識到,女兒並不是要和她們分離,而只是在表現出她也有男性特點的一個側面。這年齡的女孩需要有時間和父親或者家庭中重要的其他男性成員在一起,這可以發展她的陽剛之氣並學會如何與男性相處。事實上,保持與母親的緊密聯繫會使女兒更好地學習這些重要的課程。

  13~17歲女兒的母親

  對於母親和女兒來說,青春早期可能是糟糕的也可能是美妙的。當女兒對母親吐露成長過程中令人困惑的感受時,母親發現她們之間形成了一種更為親密的關係。對於年輕女孩來說,非常重要的是需要母親或其他年長的婦女耐心傾聽她對自己經歷、想法和感受的表白。卡爾比大學的琳·M·布朗教授,《相約在十字路口》一書的作者之一,這樣描寫一個母親對女兒的談話:「是的,這似乎確實不太公平。我能夠理解你的意思,雖然我也不知道怎麼辦,但是我們可以一起來想辦法。」這樣既肯定了少女體驗的現實性,同時又和她一起建立了母女之間的可靠聯盟。這是少女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礎。

  在有關性特徵的問題上,母親在告誡女兒注意危險之前要能夠贏得女兒的信任與尊敬。母親應當提醒女兒警惕早孕、性病、壞名聲、被利用等等,同時也應讓她們學會如何處理親密的異性關係,如何接受和給予等等。女兒對這些建議的接受程度取決於她們對母親的看法,或者說取決於她們是否相信母親在這些問題上處理得很好。對我們任何人而言,這都是一件困難的工作。

  18~29歲的女兒的母親

  大約在我18歲的時候,開始用新的目光看待我的媽媽。在我小的時候,她所做的事我覺得很無聊,但現在,我發現自己也對類似的事情感興趣——書籍、政治新聞和婦女問題。我們的關係升華到一種成熟的互相尊重。我是說,我們都覺得有許多事情需要互相學習。當我遇到麻煩的時候,總能得到媽媽的支持。她很善於傾聽我的談話,並且她很愛我。我真的很幸運。

  ——海蒂,21歲

  當女兒做母親時,母女關係轉變成了更為平等的朋友關係。然而有些女兒抱怨:「在她的眼裡我總是個女兒,她總是告訴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在整個轉變過程中,最困難的一點就是母親能否信任自己和女兒,進一步發展她們之間的關係。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女兒」,共找到16,844,959個相關網頁.

相關焦點

  • 總是抱怨生活的母親,通常有一個這樣的女兒!
    文:十裡插圖:來源於網絡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種類型的女人,她們原本生活的非常幸福,至少也是衣食無憂,但是她們在教育自己女兒的時候,卻總是充滿了各種抱怨,不是抱怨自己的老公,就是抱怨自己的婆婆,然後再告訴自己的女兒,自己有多麼的苦,自己所做的一切甚至自己之所以活著等都是為了她的女兒
  • 相互學習,善待生活中的良師益友
    正直、誠信、淵博之良師益友【不但交身邊的一些朋友,還可以交遠方的朋友,乃至跨越時空地廣交良師益友。這樣,得益越來越大,你想想看,還有什麼比這更快樂的事呢?學友們一起,「以友輔仁」,相互輔助,共同提高,同心同樂,共行仁義之道。此時,他們會心地說,人生本來就是大家一起學習成長、快樂地享受的過程!
  • 離婚時女兒跟父親生活 六年後母親要變更撫養權
    離婚時女兒跟父親生活 六年後母親要變更撫養權 2020-12-16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女兒與母親的五場「戰爭」
    她並非不愛母親,因此她為母親感到委屈,同時也為自己深懷恐懼:害怕將來成為像母親那樣沒有愛情滋潤的中年女人。所以,當母親苦口婆心地給予女兒關於如何挑選男人以及經營婚姻的建議時,大多數女兒都像一扇堅定無比的鐵門,將母親所有建議反彈回去,不僅僅是因為她們在叛逆期,更是因為在長久的婚姻中,還能維持愛情之光的母親太少了——母親的那一大筐說辭,太蒼白無力了。
  • 逃離母親的女兒:新春佳節,女兒還鄉
    當年,在撫順石油學校招生的作文卷上,我的母親動情地寫下了:「石油是工業的血液」。從這一天起,她一生的命運都將與石油化工結下難解之緣。撫順石油學校為期四年的學習生活,我的母親離開了那個讓她一言難盡的家庭,在學校住讀。嶄新的學習生活,讓她的心胸開闊了許多。四年的學習生活結束後,我的母親就是一位可以自立於人世間的成年人了。
  • 女兒與母親的戰爭
    兩個朋友輪番訴苦,抱怨與母親的口角之戰。 我花了很長時間聽她們對衝突的描述,作為旁觀者,能夠清晰地看見她們的憤怒、煩惱來自於某種自我選擇的執著。那些讓她們的出離憤怒的都不是原則性的問題,而是雞毛蒜皮、不值一提的小事,有些是人性必然不完美的弱點演繹出來的蠢事。
  • 吳瑩瑩母親談女兒:從未嚴厲管教她的生活(圖)
    昨日,記者走近了吳瑩瑩的母親,了解了這個不平凡女孩成長背後的故事。  關於任職美國外企  「放棄留學先工作,我們最初很反對」  吳瑩瑩的母親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工作,說起吳瑩瑩,這位母親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微笑。「瑩瑩是個獨立的女孩子,家裡也給了她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
  • 母親逼女兒隨便嫁人,婚後卻遭丈夫毆打,母親:女兒不給我養老
    導語:母親逼女兒隨便嫁人,婚後卻遭丈夫毆打,母親:女兒不給我養老南昌市麻丘鎮的葉茶香說她離婚十年,兒子歸自己撫養,前夫說好每個月給撫養費。但是直到現在分文未付。葉茶香現在身體不好,沒有經濟來源,急需前夫來履行撫養義務,那麼葉茶香的前夫為何不管自己的孩子呢?
  • 女兒坐月子母親去看望,中午母親做飯,去趟廚房後母親讓女兒離婚
    女兒坐月子母親去看望,中午母親做飯,去趟廚房後母親讓女兒離婚女兒坐月子,母親前去看望,中午母親下廚做飯,可去趟廚房後母親卻讓女兒離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母親在廚房裡面到底看到了啥?可憐天下母心,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過的幸福,看到女兒婚後如此不幸福,我想每個母親內心都是多麼不平靜的。小玉今年30歲了,和丈夫結婚有三年了, 前陣子小玉剛下生女兒,這不趕上女兒坐月子,母親前來探望,可來了一趟後,母親讓女兒離婚,她也後悔當初自己的決定。其實在小玉和女婿小軍結婚前,小玉有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 女兒與母親的緣分是與生俱來的
    印象中母親與女兒的關係是應該是世界上最溫馨的關係,但是實際上每一對母女,或多或少都有一世的愛恨糾葛,這好像是一個避免不了的宿命──因為這世界上,再沒有一種關係,比母女之間更加親密幽微、複雜難解,且又影響深遠。
  • 《遙遠的北方》女兒搶了母親的愛人被母親用辮子結束生命
    多年之後,塞娃離開了族人,與一個放牧的男人相愛了,可正如巫師所說接近她的人都會受到傷害,她和小夥子生活族群慘遭德國士兵殺害,失去愛人的塞娃用自己的方式逃出了士兵的追殺,並且撿了個棄嬰,獨自帶著女兒生活在寒冷的北方,母女兩相依為命,在惡劣的環境下接受種種考驗,塞娃艱難的將女兒撫養長大。
  • 【良師益友·視頻訪談】小娜老師:生活即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
    她特別的細緻,並透過孩子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的小事陪伴孩子成長。家長對我們的小娜老師也非常的支持與信任。她伴隨著那群孩子和家長共同成長,這幾年她的變化也非常大。我們也特別的感恩和祝福我們的小娜老師。       同時,也希望小娜老師的故事能夠給大家帶來更大的收穫。
  • 李蘭娟院士婚姻生活細節曝光:女兒嫁給靠譜男人,母親應該這樣做
    她們很容易隨波逐流,被現實生活中一些表象所吸引。被金錢和外表所迷惑,被男人的甜言蜜語所打動,從而受到感情傷害,導致婚姻失敗。女兒的婚姻幸福,是父母最大的希望。在女兒婚戀階段,作為母親一定要做好女兒的參謀,為女兒指明方向,傳輸正確的婚戀觀,幫助女兒尋找到真正的幸福婚姻。
  • 女兒最不能忍受的是母親的嘮叨,這是對女兒自信的一種凌遲
    漸漸長大的女兒開始發現母親不僅沒有太多的女性魅力,還有作為一個女人最致命的弱點她得不到男性的、尤其是丈夫愛。無論女兒多麼叛逆,她內心深處都會不自覺地將母親的命運視為預測自己未來的鏡子,畢竟她們彼此是如此血脈相連。女兒發現眼前的這面鏡子是黯濙落寞的一一這對滿懷羅曼蒂剋期望的女兒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
  • 好母親教出好孩子,「強勢媽媽」改變這三點,做孩子的良師益友
    在生活中夏媽媽對孩子的吃穿也從不懈怠:精緻的營養搭配飯食、貴而有營養的水果毫不吝嗇,自己卻十分簡樸。但就是這樣一位媽媽,卻做出了狠打親生孩子「致死」的事情。究其原因就是她強勢地要求孩子按時完成作業、不能做錯題、作業本不能夠不整潔、考試成績不能夠低、不能出去玩等。
  • 【微農職】第十屆「良師益友」由你來選!
    在全院深入開展爭做「四有」教師主題實踐活動進程中,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第十屆「良師益友」評選活動正如火如荼的開展。              十年來,學院「良師益友」評選活動選樹了一批在立德樹人、教書育人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深受學生尊敬和愛戴的優秀教師。
  • 我「考」上了女兒的那所大學
    女兒教我為母之道女兒的出生讓我由一個女人變成了母親,從此,我便開始承擔起母親這個角色所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和所有的女人一樣,初為人母時的幸福與喜悅不言而喻。每每抱著孩子,我都感覺自己仿佛擁抱了整個世界,擁抱了美好的明天,對家庭、對自己、對孩子的未來都充滿了希望。
  • 母親帶女兒改嫁,女兒晚上卻總是尿床,得知真相後,母親離婚
    王蘭是一個農村的女生,之前在村民們的介紹之下,他認識了一個為人憨厚老實的小夥子,兩個人的生活原本是特別的幸福,而且還在城裡買了套房把王蘭接近城裡居住了。在之後,王蘭也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原本一家三口的生活是很美好,但是沒想到,在女兒八歲那年丈夫卻變了。
  • 為什麼很多女兒會複製母親的人生
    母親和女兒的潛意識,竟有這樣奇妙的聯繫......很多人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為啥兒子不是媽媽的小棉襖呀?其實很多兒子小時候也是媽媽的小棉襖(至少我聽很多有兒子的媽媽證實了這一點)。姨媽、姥姥、太姥姥生活在一起。
  • 良師益友是師生關係的最美境界
    不要太理想地認為,學生都懂「學習是自己的事」、「學習是為了未來生活更美好」、「學習本身就是一個苦差事」、「學習先苦後甜」之類的道理,並能靠理性去投入到學習當中去,別說幼兒、小學生、中學生,就連大學生都做不到,已經「大學後」的您做到了嗎?作為成年人,我們都明白「累並快樂著」是什麼感受,仔細想想,如果僅僅因為責任或依靠意志,我們會「累並快樂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