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女兒會複製母親的人生

2020-10-15 禧悅思享家

來源:小樓聊心理

作者:樓

今天我們聊聊潛意識,還是一種非常特殊關係的潛意識,母親和女兒。

母親和女兒的潛意識,竟有這樣奇妙的聯繫......


很多人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為啥兒子不是媽媽的小棉襖呀?其實很多兒子小時候也是媽媽的小棉襖(至少我聽很多有兒子的媽媽證實了這一點)。

可兒子的「貼心」性會隨著年齡增加減少,希望聽到這句話的媽媽們別難過,這是人類兩性心理的必然走向。

在原始社會,男性長大後是要被趕出去打獵的,一個男孩如果總是媽媽的小棉襖,他在心理上沒辦法和媽媽切斷,也就沒辦法對另一個女性真正感興趣,他會總想回到媽媽的身邊,或者總覺得自己需要回到媽媽身邊。


但女兒和媽媽的心理,卻不一定需要這樣的切斷。

人類母系社會存在的時間遠遠長於父系社會存在的時間,女人根本不需要離開自己的母族,她可以一直和自己的母親、姨媽、姥姥、太姥姥生活在一起。

女性要離開自己的母親「嫁給」丈夫,進入另一個家庭,也是近幾千年才發生的事情(相對於人類的歷史,這不是太長的時間)。

可即便是女性要「出嫁」,我知道在過去很多農村地區,女兒生完孩子後要回娘家坐月子,現在的女人在懷孕和生產後,心理上也更傾向於讓自己的母親來照顧。



這些風俗和心理傾向,就是一種潛意識的體現——女性在懷孕和生產後這兩個階段,是最脆弱的階段,她更需要一個讓自己感到安全的環境,和一個自己感到最安全的人在身邊。

在潛意識層面,女兒和母親是相通的,有一種無需言語的「彼此理解」。(有些人和母親關係糟糕,這種惡劣的母女關係其實是後天因素造成的,這些因素的阻礙了母女相互理解,以及彼此感覺安全)

不過,這種「理解」並不是大多數人熟悉的「理解」,當我們說自己「理解」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說的是意識層面的「理解」,而潛意識層面的理解,和這個差異很大。


潛意識層面的「理解」,是什麼樣的?


潛意識層面的理解方式有很多很多,最常見的有兩種——母女命運重複;母女命運互補

01

命運重複

章子怡、陳衝演過一部電影,叫《茉莉花開》。這部電影是由章子怡一人分飾三角,講述了茉、莉、花這三個女人的命運。

18歲的茉在母親開的照相館裡被一個姓孟的中年老闆看上,孟老闆投資電影,捧紅過一些漂亮的女演員,他誘惑茉去飾演他投資的電影。

茉的母親獨自撫養女兒長大,她知道孟老闆醉翁之意不在酒,極力阻止女兒拍電影。

但茉喜歡女演員迷醉繁華的生活,不顧母親勸告,住進了孟老闆在酒店給她租的房子。

不久之後,茉懷孕了。孟老闆要求茉把孩子打掉,但在手術前,茉害怕跑掉了。

孟老闆和茉的關係從此終止,茉住的酒店到期,孟老闆消失,茉只能懷著孩子回到母親身邊。


重回母親身邊的茉,生下一個女兒——莉。

女兒生下後不久,茉的母親因為情感問題自殺,茉只有獨自撫養女兒。

莉長大後成了和茉當年一樣美麗的少女,在感情上,她似乎比自己母親幸運,遇上了一個英俊又踏實的青年鄒傑,兩人結了婚。

婚後莉一直懷不上孩子,她和鄒傑領養了一個女兒,取名「花」。

隨著花長大,莉的精神漸漸出了問題,她懷疑丈夫和養女有染,還威脅要告他。鄒傑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臥軌自殺了。


丈夫的自殺讓莉大受打擊,她最終也走上了鐵軌......

花被外婆茉養大,長大後她愛上了一個叫小杜的大學生。


兩人結婚後小杜去到日本留學。花在國內辛苦掙錢供小杜讀書,但分居兩地的生活,使得小杜對花的感情卻越來越淡,還愛上了別人。


小杜回國想要和花離婚,那時花已經懷孕。

某晚花打算放煤氣殺死小杜,自己也自殺,但搬煤氣罐時花出現了流產徵兆,雖然孩子保了下來,小杜還是堅決與花離了婚。


單親媽媽、感情悲劇、自殺這些元素似乎一直存在於茉的母親、茉、莉和花這4個女性的生命中,時代雖然發生了巨變,但這祖孫幾代女性的命運卻一直重複、重複。


雖然這是一部電影,但在心理諮詢中,諮詢師常常能在女性來訪者者那裡看到,女兒、母親、姥姥這三個女人命運的重複性

甚至有些人生事件發生的年齡點,都會有重複性。我曾聽一個諮詢師講過,有些本來帶著女兒做諮詢的母親,最終發現自己才是需要心理諮詢的那個人。

如果更深入的了解,甚至還會發現,女兒出現心理問題的年齡,和她本人出現相似問題、或者經歷重大創傷的年齡差不多

為什么女兒會在這個年齡出現問題?


母女無意識層面是相通的,女兒重複母親的「病」,才能讓母親得到療愈的機會——如果不是女兒也出現了類似問題,母親可能永遠不會接觸心理諮詢。

02

命運互補

有些母女的性格差異很大,仿佛是完全相反的兩種人。我甚至聽有女兒決絕地說過:我絕對不會成為我媽那樣的人。

可是母女擁有「完全相反」的性格,更可能說明她們在潛意識層面緊緊相連。

一個母親在自己家族裡很弱,家人對她不好,或者結婚後丈夫、丈夫家裡的人欺負她,作為她的女兒要怎麼做才能活下去呢?

必須要變得很強,才能幫母親對抗一堆人的攻擊。

這種「強」,可能是性格上的「強勢」和「控制」;可能是職業上的卓越,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可能是選擇一個優秀的伴侶,通過伴侶的社會地位,提升自己的地位;甚至還有可能生育很多子女,通過「人丁興旺」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這種情況在現代社會相對少見了)......

一個比自己母親「強」多了的女兒,她養育的女兒會如同她一樣「強」嗎?很可能不會,她的女兒可能會「變弱」——可能是身體弱,可能是能力弱,可能是性格弱......

外婆、母親、女兒這三個人,意識層面完全不同,潛意識層面卻此消彼長,就像三塊能嵌合在一起的積木——你缺的,我能補,我突出去的,你有凹陷容。

這種「你缺我補」的潛意識相通性,還有很多表現,比如母親一直都是家裡的乖乖女,照顧家人、孝順父母,女兒卻很叛逆、違抗傳統,她的命運中可能背負著雙倍叛逆的需要——要把母親沒機會活出來的自我,給活出來。


母女之間的聯繫,似乎有著一條從未斷過的線。


曾經有一個學說叫做「線粒體夏娃」學說,科學家曾對世界不同地區和民族的女性進行線粒體DNA調查,發現現代人的線粒體來自於約10-15萬年前的一位女性,這位母系祖先被稱為「線粒體夏娃」。


當然沒有人能了解到自己那麼久遠的女性祖先,不過如果你是一個女性讀者,不妨了解一下自己的母親、外婆,或許會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

相關焦點

  • 女兒與母親的緣分是與生俱來的
    總而言之,在母親的口中,外婆簡直就是個現代後母,既心機深,又會演戲,甚至心理變態地嫉妒女兒嫁得比她好……02 一生的遺憾:天人永別但是,奇怪的是,外婆始終對我很好。雖然,在母親的口中,那只是「做樣子」,但童年記憶中的外婆,對我始終言笑晏晏,和藹可親。
  • 有種「遺憾」叫薇婭女兒,完美避過母親基因,和爸爸「複製粘貼」
    帶貨女王薇婭就是一個才華與顏值兼備的大美女,她總是畫著精緻的妝容出現在直播間裡,給觀眾們推薦各種各樣的好東西,很多人就算不買東西,也喜歡看她的直播,欣賞她的高顏值。但是有種"遺憾"叫薇婭女兒,隨著小女孩的照片曝光,人們感到有些惋惜,小女孩雖然很可愛。但是卻完美避過了母親的基因,反而和爸爸的長相"複製粘貼"了。假如薇婭老公長得帥氣也就算了,可偏偏是個五大三粗的長相,結果薇婭女兒的臉看起來肉比較多,而臉型似乎也有點大。
  • 與母親不和會影響人生?美專家揭秘母親對人的影響
    你是否曾與母親爭吵?不悅的畫面是否留下了難忘的陰影?這些會對你產生怎樣的影響?又該怎樣正確處理母子關係?據法國《費加羅夫人》報導,近日,美國一項心理學研究揭示了母親對人成長的影響。調查發現,與母親和睦相處,科學溝通,保持良好的關係,更有利於個人身心及前途的發展。
  • 《流金歲月》袁泉:女兒完美避開夏雨的基因,與媽媽似複製粘貼
    配角也有自己的精彩,她的美是無法複製的。袁泉與夏雨生了一個女兒,如今也有10歲了,她與夏雨都是演員,但這麼久以來,很少讓女兒露面在公眾場合。身為父母他們只想讓女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不想讓她過早地接觸這個社會,因為流言蜚語是很可怕的。不少明星都會用孩子的曝光度,去增加自己的名氣。袁泉不是如此,本身就在聚光燈下生活,自己的事業、感情多半都沒有什麼隱私。
  • 燃燒:許軍被母親和女兒聯手保護,人生道路上的障礙媽媽幫他解決
    最近電視劇《燃燒》正在熱播,在這一部劇播出之前,小編一直以為這是一部探案劇,是由很多個案子組成的,在播出之後,看了十幾集小編才發現所有的事情都是圍繞著30年前的案子展開的,之後發生的所有的案件也幾乎和30年前的事情息息相關。
  • 母親強迫女兒相親,逼得太緊,女兒回應,「媽,我抑鬱症了!」
    在幼兒園時期,楚美就親自給女兒灌輸很多小學的知識,其他小朋友在外面玩,而她就有做不完的作業。女兒從來不敢反抗,因為楚美特別嚴格,有時候一個眼神,女兒就會委屈落淚。就這樣,楚美給女兒安排的每一條路,女兒都得老實地走上去。
  • 有種「複製粘貼」叫邱淑貞的女兒,模仿老媽經典造型,基因太強大
    就像邱淑貞,就是大家非常喜歡的一個,當年邱淑貞是無數人心目中的女神,如今50多歲的她,還不時地出現在公共場合,年月步饒人,儘管邱淑貞老了,但她20歲的女兒卻挺身而出了。前不久,邱淑貞的女兒在網上曬出近照。
  • 很多女兒不願面對的殘酷真相:對媽媽又愛又恨
    大部分的母親, 也許沒有這樣極端,她們無疑是愛女兒的,但很多時候,她們卻在不知不覺間,傷害女兒。她們的自戀,甚至連她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這些母親不能溫柔而有分寸地愛女兒呢?我們的母親並非生來如此,她們還是孩子時,很可能在愛和同情心方面遇到過難以克服的困難。她們怎麼變成了這樣的母親呢?
  • 為什麼會出現吳亦凡這種「女兒控」?
    如果真的是兒子,該怎麼辦?這厚實的肩膀~ 所以,為什麼很多男性會傾向與生個女兒,而不是兒子呢? 首先,兒子更像母親,女兒則更像父親。在女兒身上,父親可以看到充滿天真而美好的兒時的自己。所以,大家願意相信女兒是父親的前世的情人,也是有一定依據的。 其次,在陪伴女兒成長的過程中,父親也在成長,父親會因為女兒的柔軟、甜美、乖巧,因而變得溫柔、細膩、感性,敢於承擔,樂於奉獻。
  • 女兒偷偷夾腿被發現,兩位媽媽的做法,讓女兒的人生截然不同
    導讀:女兒偷偷夾腿被發現,兩位媽媽的做法,讓女兒的人生截然不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女兒偷偷夾腿被發現,兩位媽媽的做法,讓女兒的人生截然不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古裝男神」的坎坷人生:兩段婚姻皆不順,今一心照顧母親與女兒
    但是這段婚姻並沒有受到家人的祝福,當紅藝人結婚會影響星途,焦恩俊的父母和大哥都不同意他們結婚,可是焦恩俊認定了Fendi, 為此,他不惜與父母「冷戰」十年。 婚後兩個可愛的女兒相繼出生。夫妻恩愛有加,在家庭的支持和滋養下,焦恩俊的事業再攀高峰。
  • 逃離母親的女兒:新春佳節,女兒還鄉
    這位母親在她即將工作掙錢的女兒面前,不知不覺間,開始用一種平等、商榷的態度來面對她。這個孩子果然不負母親所望,她比她生活的那個雜院裡的很多孩子都要優秀,值得她這樣一位母親驕傲。到了我的母親面臨畢業分配的那一年,我的外婆最小的女兒還要抱在懷裡,另外還有一個大一些的兒子和兩個年齡相差幾歲的女兒。一個羊年出生的孩子夭折了,是個男孩。
  • 女兒為自由,高考故意落榜:女人這一生,最大的敵人是母親
    齊明月是一個養尊處優的獨生女,母親是女強人,從小母親對她的要求很高,考試成績不能下年級前五名,不能和壞孩子做朋友,周末得上補習班。母親把她的人生安排的明明白白,包括以後上什麼大學,做什麼職業等等。其中包括在餐桌上點菜,包括和同學相處,都要把女兒牢牢規劃在正確的路線裡。
  • 《以家人之名》:母親強烈的控制欲,是孩子人生最大的災難
    除了學習,女兒喬英子做什麼她都阻止。她把女兒的一切都規劃好了,並且強制女兒必須這樣做,從來不考慮女兒願不願意,高不高興。考第二名就是失敗,玩具全部收起來。對於控制欲強的母親來說,她從來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若孩子稍微不順從,要麼傷心落淚,要麼大發脾氣。在她看來,我辛辛苦苦都是為你好,為什麼你不聽話?
  • 王祖藍女兒長啥樣?五官和爸爸複製粘貼,卻避開母親基因好可惜
    畢竟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比她矮這麼多的男人。不過王祖藍終究是一個足以配得上李亞男的男人。他不僅才華出眾,而且對李亞男也是真心實意的,最終他還是獲得了女方父母的同意,抱得了美人歸。兩個人的婚後我十分的幸福,並且很快就有了愛情的結晶,李亞男生了個女兒。
  • 母親提醒兒子:這三種家庭的女兒,多半會敗夫,不能娶
    對於男人來說,事業是人生大事,婚姻更是人生大事,馬虎不得,娶了什麼樣的女人,就會過什麼樣的日子。俗話說得好,「好女旺三代,壞女毀三代」,女人不僅影響著男人後半生的日子,更關乎到子孫後代的興旺。這位情商高的母親,總是提醒兒子,選媳婦的時候,一定要看看她的原生家庭,因為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並不是兩個人的事,日後肯定要打交道。女人的家庭要是門風不正,有惡習,不僅教不出來好的女兒,最主要的是,小兩口的生活也會受到影響,操碎了心,生活難以消停。
  • 母親和女兒的潛意識,竟有這樣奇妙的聯繫......
    很多人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為啥兒子不是媽媽的小棉襖呀?其實很多兒子小時候也是媽媽的小棉襖(至少我聽很多有兒子的媽媽證實了這一點)。 可即便是女性要「出嫁」,我知道在過去很多農村地區,女兒生完孩子後要回娘家坐月子,現在的女人在懷孕和生產後,心理上也更傾向於讓自己的母親來照顧。
  • 馬麗曬照為母親慶生,母女倆拍寫真如複製粘貼!感恩親媽帶娃辛苦
    在很多觀眾的印象中,馬麗是一個優秀的喜劇女演員,和很多女演員不同的是,她的表演是非常接地氣的,甚至於為了給觀眾帶來歡樂,不惜自毀形象!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馬麗既是一個偉大的母親,也是一個貼心的女兒!
  • 有種「遺憾」叫薇婭女兒,完美避開媽媽基因,與爸爸「複製粘貼」
    不過最近薇婭女兒的正面照被曝光後,網友們卻紛紛表示有些失望,好像她的女兒並沒有繼承到來自母親的美貌。而觀看薇婭女兒的正面照不難發現,之所以她沒有遺傳到薇婭的高顏值,原因很可能是來自於她的父親。成功避開媽媽高顏值的她,跟自己的爸爸好像「複製粘貼」一樣。
  • 講述何鄂的藝術人生 紀錄片《母親·母親》在蘭州首映
    提及蘭州,我們總繞不開黃河母親雕塑,提及黃河母親雕塑,則繞不開她的創作者何鄂。對於何鄂,人們了解的更多的是她的藝術成就:在敦煌臨摹彩塑12年,代表作《黃河母親》《繡花女》《邊塞新樂章》《希望星辰》……但很少有人知道何鄂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喜怒哀樂。首映式現場,何鄂坐在第一排,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她坐在輪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