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和女兒的潛意識,竟有這樣奇妙的聯繫......

2020-10-22 德瑞姆心理教育


今天我們聊聊潛意識,還是一種非常特殊關係的潛意識,母親和女兒。

很多人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為啥兒子不是媽媽的小棉襖呀?其實很多兒子小時候也是媽媽的小棉襖(至少我聽很多有兒子的媽媽證實了這一點)。

可兒子的「貼心」性會隨著年齡增加減少,希望聽到這句話的媽媽們別難過,這是人類兩性心理的必然走向。

在原始社會,男性長大後是要被趕出去打獵的,一個男孩如果總是媽媽的小棉襖,他在心理上沒辦法和媽媽切斷,也就沒辦法對另一個女性真正感興趣,他會總想回到媽媽的身邊,或者總覺得自己需要回到媽媽身邊。


但女兒和媽媽的心理,卻不一定需要這樣的切斷。

人類母系社會存在的時間遠遠長於父系社會存在的時間,女人根本不需要離開自己的母族,她可以一直和自己的母親、姨媽、姥姥、太姥姥生活在一起。

女性要離開自己的母親「嫁給」丈夫,進入另一個家庭,也是近幾千年才發生的事情(相對於人類的歷史,這不是太長的時間)。

可即便是女性要「出嫁」,我知道在過去很多農村地區,女兒生完孩子後要回娘家坐月子,現在的女人在懷孕和生產後,心理上也更傾向於讓自己的母親來照顧。



這些風俗和心理傾向,就是一種潛意識的體現——女性在懷孕和生產後這兩個階段,是最脆弱的階段,她更需要一個讓自己感到安全的環境,和一個自己感到最安全的人在身邊。

在潛意識層面,女兒和母親是相通的,有一種無需言語的「彼此理解」。(有些人和母親關係糟糕,這種惡劣的母女關係其實是後天因素造成的,這些因素的阻礙了母女相互理解,以及彼此感覺安全)

不過,這種「理解」並不是大多數人熟悉的「理解」,當我們說自己「理解」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說的是意識層面的「理解」,而潛意識層面的理解,和這個差異很大。


潛意識層面的「理解」,是什麼樣的?


潛意識層面的理解方式有很多很多,最常見的有兩種——母女命運重複;母女命運互補 。

· 01 ·

命運重複


章子怡、陳衝演過一部電影,叫《茉莉花開》。這部電影是由章子怡一人分飾三角,講訴了茉、莉、花這三個女人的命運。


18歲的茉在母親開的照相館裡被一個姓孟的中年老闆看上,孟老闆投資電影,捧紅過一些漂亮的女演員,他誘惑茉去飾演他投資的電影。


茉的母親獨自撫養女兒長大,她知道孟老闆醉翁之意不在酒,極力阻止女兒拍電影。

但茉喜歡女演員迷醉繁華的生活,不顧母親勸告,住進了孟老闆在酒店給她租的房子。


不久之後,茉懷孕了。孟老闆要求茉把孩子打掉,但在手術前,茉害怕跑掉了。

孟老闆和茉的關係從此終止,茉住的酒店到期,孟老闆消失,茉只能懷著孩子回到母親身邊。


重回母親身邊的茉,生下一個女兒——莉。

女兒生下後不久,茉的母親因為情感問題自殺,茉只有獨自撫養女兒。


莉長大後成了和茉當年一樣美麗的少女,在感情上,她似乎比自己母親幸運,遇上了一個英俊又踏實的青年鄒傑,兩人結了婚。

婚後莉一直懷不上孩子,她和鄒傑領養了一個女兒,取名「花」。

隨著花長大,莉的精神漸漸出了問題,她懷疑丈夫和養女有染,還威脅要告他。鄒傑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臥軌自殺了。


丈夫的自殺讓莉大受打擊,她最終也走上了鐵軌......


花被外婆茉養大,長大後她愛上了一個叫小杜的大學生。


兩人結婚後小杜去到日本留學。花在國內辛苦掙錢供小杜讀書,但分居兩地的生活,使得小杜對花的感情卻越來越淡,還愛上了別人。


小杜回國想要和花離婚,那時花已經懷孕。


某晚花打算放煤氣殺死小杜,自己也自殺,但搬煤氣罐時花出現了流產徵兆,雖然孩子保了下來,小杜還是堅決與花離了婚。


單親媽媽、感情悲劇、自殺這些元素似乎一直存在於茉的母親、茉、莉和花這4個女性的生命中,時代雖然發生了巨變,但這祖孫幾代女性的命運卻一直重複、重複。



雖然這是一部電影,但在心理諮詢中,諮詢師常常能在女性來訪者者那裡看到,女兒、母親、姥姥這三個女人命運的重複性。

甚至有些人生事件發生的年齡點,都會有重複性。我曾聽一個諮詢師講過,有些本來帶著女兒做諮詢的母親,最終發現自己才是需要心理諮詢的那個人。

如果更深入的了解,甚至還會發現,女兒出現心理問題的年齡,和她本人出現相似問題、或者經歷重大創傷的年齡差不多。

為什么女兒會在這個年齡出現問題?


母女無意識層面是相通的,女兒重複母親的「病」,才能讓母親得到療愈的機會——如果不是女兒也出現了類似問題,母親可能永遠不會接觸心理諮詢。


· 02 ·

命運互補


有些母女的性格差異很大,仿佛是完全相反的兩種人。我甚至聽有女兒決絕地說過:我絕對不會成為我媽那樣的人。

可是母女擁有「完全相反」的性格,更可能說明她們在潛意識層面緊緊相連。

一個母親在自己家族裡很弱,家人對她不好,或者結婚後丈夫、丈夫家裡的人欺負她,作為她的女兒要怎麼做才能活下去呢?

必須要變得很強,才能幫母親對抗一堆人的攻擊。

這種「強」,可能是性格上的「強勢」和「控制」;可能是職業上的卓越,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可能是選擇一個優秀的伴侶,通過伴侶的社會地位,提升自己的地位;甚至還有可能生育很多子女,通過「人丁興旺」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這種情況在現代社會相對少見了)......



一個比自己母親「強」多了的女兒,她養育的女兒會如同她一樣「強」嗎?很可能不會,她的女兒可能會「變弱」——可能是身體弱,可能是能力弱,可能是性格弱......

外婆、母親、女兒這三個人,意識層面完全不同,潛意識層面卻此消彼長,就像三塊能嵌合在一起的積木——你缺的,我能補,我突出去的,你有凹陷容。

這種「你缺我補」的潛意識相通性,還有很多表現,比如母親一直都是家裡的乖乖女,照顧家人、孝順父母,女兒卻很叛逆、違抗傳統,她的命運中可能背負著雙倍叛逆的需要——要把母親沒機會活出來的自我,給活出來。



母女之間的聯繫,似乎有著一條從未斷過的線。


曾經有一個學說叫做「線粒體夏娃」學說,科學家曾對世界不同地區和民族的女性進行線粒體DNA調查,發現現代人的線粒體來自於約10-15萬年前的一位女性,這位母系祖先被稱為「線粒體夏娃」。


當然沒有人能了解到自己那麼久遠的女性祖先,不過如果你是一個女性讀者,不妨了解一下自己的母親、外婆,或許會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


-End-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女兒會複製母親的人生
    ,還是一種非常特殊關係的潛意識,母親和女兒。母親和女兒的潛意識,竟有這樣奇妙的聯繫......很多人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為啥兒子不是媽媽的小棉襖呀?其實很多兒子小時候也是媽媽的小棉襖(至少我聽很多有兒子的媽媽證實了這一點)。
  • 女兒最不能忍受的是母親的嘮叨,這是對女兒自信的一種凌遲
    有些母親還反抗不得,被被女兒一頂嘴就以淚洗面甚至絕食,讓戰爭的另一方憋了一肚子火沒地方撒。這讓很多女兒們暗暗下了決心以後絕對不做像她這樣專制的媽媽一當然能不能做到,那那是後話了。女兒和媽媽的戰爭,還還存在於對「美」的爭奪上。進入青春期,女兒開始特別在意自己的臉蛋、髮型、身高、體型,並對漂亮衣服和飾品蠢蠢欲動,母親將這一切視為危險的信號。
  • 被出軌的女人能有多瘋狂?女兒:媽,我做錯了什麼,你這樣折磨我
    去前夫單位鬧,直到前夫失去了工作;不準女兒和爺爺、奶奶見面;熬八寶粥放農藥,幸好被鄰居發現並解救;監視女兒上學;阻止女兒戀愛……是啊!她的世界裡,只剩下了女兒,又怎能被"別人"搶走?女兒小雨在26歲生日前夜,用視頻錄下了自己壓抑多年想說而又不敢說出口的話。高能預警:請自備紙巾!
  • 女兒被清華錄取,母親將錄取通知書曬到班級群,班長竟將其踢出!
    女兒被清華錄取,母親將錄取通知書曬到班級群,班長竟將其踢出!秋天是收穫的季節,這句話一點不假,不僅僅是農民的莊稼收穫,就連辛苦學習10幾年的孩子也得到了收穫,他們一個個都收到了自己報考學校的錄取通知書,迎來了自己人生中大學的新篇章。
  • 女兒與母親的五場「戰爭」
    有些母親還反抗不得,被女兒一頂嘴就以淚洗面,甚至絕食,讓戰爭的另一方憋了一肚子氣沒地方撒。這讓很多女兒暗暗下定決心:以後絕對不做像她這樣專制的媽媽。當然,能不能做到,那是後話了。女兒和媽媽的戰爭,還存在於對「美」的爭奪上。進入青春期,女兒開始特別在意自己的臉蛋、髮型、身高、體形,並對漂亮衣服和飾品蠢蠢欲動,母親將這一切視為危險的信號。
  • 母親竟在1歲女兒傷口上「撒鹽」
    母親竟在女兒傷口上「撒鹽」  專家提醒:食鹽加水並不能代替生理鹽水  本報4月17日訊(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陳小燕)母親在年僅一歲的愛女傷口上「撒鹽」,令人難以置信。省兒童醫院急診綜合外科卻遇到了這樣的事件。
  • 總是抱怨生活的母親,通常有一個這樣的女兒!
    1.小麗的蛻變從脫離媽媽的陰影開始小麗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大學畢業之後就順利的進入了一家世界500強的公司,然後還遇到了自己的終身伴侶,並很快和對方結了婚,但是結婚之後的小麗並不幸福,尤其是在有了女兒之後,因為她開始不斷的抱怨自己的生活,抱怨自己的老公,甚至開始抱怨自己的婆婆
  • 女兒身故,母親卻還要和別人分自己的房產?
    管家君最近和律所溝通的比較多,也學習了一些法律知識。不學不知道,原來有很多我們覺得合情合理的事情,從法律角度來處理,卻是另外一種情況。這篇,愛學習的管家君就結合兩個印象深刻的案例,和您聊一個與生活相關的法律小知識。
  • 女兒找了對象爸媽不同意,指責母親:你為什麼還要跟著這樣的父親
    陳女士有3個孩子,可這3個孩子沒有一個人和她貼心。兩個女兒出嫁了,不相往來,十幾歲的兒子也不想溝通。陳女士思來想去,覺得自己沒有錯,有錯的是自己的丈夫。陳女士指出是丈夫讓她不開心,所以導致了全家一團糟,好好的五口之家為何會變成一盤散沙?
  • 母親送女兒進瘋人院續 母女和解女兒已出院(圖)
    但這一切,都在昨天傍晚峰迴路轉,前一天還拒籤律師函的母親唐美蘭,其強硬態度在24個小時內突然驚人逆轉,竟同意將女兒接出院,並表示全家要一起過中秋節。  上午  朱金紅父親、姐姐接收律師函  昨天上午,當記者分別和朱金紅的同學、南通市人大、第四人民醫院等方面聯繫時,沒有任何徵兆表明,朱金紅在昨天可以出院。  這個判斷,並非臆測。因為從13日到14日所發生的事情表明,朱金紅出院,似乎仍然是個未知數。
  • 有這樣的爸爸,女兒長大後容易栽到「渣男」手裡,希望你家不是
    導讀:有這樣的爸爸,女兒長大後容易栽到「渣男」手裡,希望你家不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這樣的爸爸,女兒長大後容易栽到「渣男」手裡,希望你家不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母親逼女兒隨便嫁人,婚後卻遭丈夫毆打,母親:女兒不給我養老
    導語:母親逼女兒隨便嫁人,婚後卻遭丈夫毆打,母親:女兒不給我養老南昌市麻丘鎮的葉茶香說她離婚十年,兒子歸自己撫養,前夫說好每個月給撫養費。但是直到現在分文未付。葉茶香現在身體不好,沒有經濟來源,急需前夫來履行撫養義務,那麼葉茶香的前夫為何不管自己的孩子呢?
  • 97歲母親為給七旬女兒過生日,半路竟找不到去女兒家的路,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兒行千裡母擔憂儘管已近百歲神志有些不清但作為一名母親她仍舊能記住女兒的生日>並且還不忘給女兒去慶生……3月22日上午10點左右,江蘇省鎮江新區姚橋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在轄區金國園大酒店門口,發現一名老太。
  • 母親是女兒生活的良師益友
    有好幾年,我覺得她不給我面子、愚弄我,真讓我覺得被「出賣了」。(我幸福地和那男人結了婚。)然而最近,(有一件事)真讓我吃驚而且很讓我們家丟面子。這讓我真正認識到,我母親是一個多麼傑出、堅強和非凡的女人。現在,我比過去更成熟了,對母親也有了客觀的看法,而我對自己的感覺也比較平靜,而對母親的感覺也更好了。整個故事說明母親對女兒的影響……我希望從中能使我成為自己孩子的好母親。  謝謝你們!
  • 為幫女兒追男友,母親不惜賣房討好對方被威脅:我這個人是記仇的
    女兒在失戀的情緒裡一蹶不振,母親蔣女士是看在眼裡,疼在心上,走投無路的她甚至主動聯繫了女兒的前男友,說要賣房買車給對方,只求對方回頭。為了讓女兒開心快樂,蔣女士不惜付出一切,卻並沒有換來對方的回應,反倒是女兒諸多怨言。明明是要為女兒追回前男友的蔣女士,為何會讓女兒心有怨言呢?
  • 被女兒控訴敲詐 瓦妮莎母親發聲明:我快70了為何女兒這樣對我?
    直播吧12月20日訊 據此前報導,NBA傳奇球星科比的遺孀瓦妮莎,幾天前通過個人社交媒體發表聲明,控訴自己的母親以「長期擔任布萊恩特家族的私人助理和保姆」為由,試圖向其敲詐500萬美元、一棟房子和一輛梅賽德斯SUV。
  • 母親和女兒——初性之美:馬登博士寫給青少年的正確性愛觀
    有多少美麗的女孩和問題少年交往,認為他們才是在體驗生活,認為這樣才可以擺脫家裡的清規戒律和討厭的陪護人,認為自己就為了那麼一點小小的刺激和不恰當的娛樂不顧一切地賭氣跑掉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她們並不明白,只要一件不謹慎的事情,就有可能毀掉自己的全部未來。她們的母親從來沒有告訴過她們,一旦失去用多少錢都無法贖回的貞操,後果是多麼嚴重,風險有多麼大。
  • 獻給全天下的媽媽和女兒,在母親面前,我們永遠都是孩子
    ★獻給全天下的媽媽和女兒,在母親面前,我們永遠都是孩子!  母親:「我很高興能和你一起寫這本書,但你其實並不需要它。就算沒有我,你也能繼續前進。你原本就擁有面對未來的力量!」  母親:「我們共同的記憶匯聚成一條長河,將我們緊緊聯繫在一起。讓那記憶之河流經你,穿過你,帶著你不斷前進,不斷超越。」
  • 25歲單身母親與男友將4歲女兒殺死,之後又把屍體放鐵桶裡燒毀
    很多年輕母親在離婚後,都會選擇自己撫養孩子,但過程的艱辛只有自己知道。她們更是為了孩子,並不考慮自己的婚姻狀況,但也有人為了與新伴侶在一起,竟親手結束了孩子的生命。近日,一名新加坡女子與男友將4歲的女兒殺害,又將其屍體焚燒後放入鐵桶中的案件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 女兒與母親的緣分是與生俱來的
    都說有媽媽在的地方才是家,沒有媽媽的人在哪都是流浪。印象中母親與女兒的關係是應該是世界上最溫馨的關係,但是實際上每一對母女,或多或少都有一世的愛恨糾葛,這好像是一個避免不了的宿命──因為這世界上,再沒有一種關係,比母女之間更加親密幽微、複雜難解,且又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