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不在遠方,就在我們腳下

2021-02-13 央視新聞

如何寫好作文?一直是不少家長和學生關心的話題。「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曹文軒在此分享了三個寫作「錦囊」,關乎獨特經驗,關乎無邊想像,關乎知識累積。有「套路」或捷徑可言嗎?再讀罷諸多「文曲星」的創作心得,你會發現要想寫好作文,只能……

《 寫作者應秉持的三個文學道理》

演講者/曹文軒 出自CCTV-1《開講啦》

獨特的個人經驗是創作的寶貴財富,要善於發掘和使用。

我講三個故事,這三個故事,分別隱喻了三個文學的基本道理。而這三個基本道理是環環相扣的,它們中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邏輯關係,也是我們每個寫作的人應當秉持的基本道理。

第一個故事,許多年前,有一個在我的課堂上聽了一年課的一個女孩子和我聊天,她說曹老師,你知道我冬天的晚上,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是幹什麼嗎?我說我不知道,然後她告訴我,她說我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是吃完晚飯後洗碗。

有一點不可思議,她們家住在山裡,她擁有青山綠水,但同時,又有讓她感到心灰意冷的貧窮。貧窮到什麼程度?貧窮到連幾分錢一盒的蛤蜊油都買不起,她告訴我,她想通過洗碗,在手面上找到一點點油膩的感覺。

這就是個人經驗,這是我們的想像力根本無法到達的地方,而這種個人經驗恰恰是文學所需要的經驗。

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特的,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只屬於他自己的世界。

我出生在江蘇蘇北農村,那裡的房子都是依水而建,開門就看到水,那個地方,是我巨大的寫作資源的倉庫,我的作品裡,為什麼沒有那些骯髒的意象?為什麼沒有那些骯髒的詞藻?為什麼沒有那樣骯髒的境界?我想是與水在冥冥之中的教化有關的。我承認,我的作品有一種潔癖。財富不在遠方,財富就在我們自己的腳下

虛構之於文學:讓「羽毛」再飛一會兒……

故事,草地上有一個羽毛,無人問津,它也不知道在這個地方已經待了多久了。這天早晨,來了一個男孩、一個女孩,他們把這個羽毛撿起來看了看,然後又重新丟到了草叢裡,臨走的時候,女孩就問男孩,這個羽毛,是屬於誰的呢?羽毛記住了這句話,從此開始了一個漫長的尋找之旅,它遇到了一種又一種、一隻又一隻鳥,可是那些鳥都告訴它你不是我的。

後來,它遇到了雲雀,雲雀對羽毛講,它說你不是我的,但我可以幫助你滿足一個願望,我可以把你帶到高高的天空,因為我是這個世界上飛得最高的鳥,然後它就銜著這根羽毛,一個勁兒往高空飛去,穿越了雲層,然後她張開嘴巴,放下羽毛,羽毛就悠然飄落。雲雀一路相伴,這個羽毛落在了一座山頭。

巖石上站著一隻鷹,羽毛就無緣無故覺得它是屬於那隻鷹的,於是它就問鷹,我是你的嗎?可是那個鷹的注意力正在前方,前方的天空飛著一隻鳥,羽毛說,啊,我認識它,它是雲雀。它的話還沒有說完,鷹就起飛了,不一會兒,天空就傳來了一聲悽厲的叫聲,兩滴透明的血珠從高高的天空墜落下來,羽毛就在心裡呼喚,風啊,你把我吹走吧!來了一陣大風把羽毛吹了下來,羽毛就在峽谷裡盤旋盤旋,最終又落在了一塊草地上。

一連又是許多天過去了,這天早晨,陽光燦爛,一隻母雞帶著一群小雞來這個地方覓食。歡樂祥和的一家子,這個情景非常動人,羽毛就在想,其實在地上也是挺好的,它就想問這隻母雞,我是你的嗎?可是它已經沒有勇氣了,溫暖的陽光下,那隻母雞展開了翅膀。它的翅膀上缺了一根羽毛,那麼這根羽毛也許是這隻母雞的,也許不是。這是我幾年前寫的一個圖畫書本子,我還寫過《夏天》《煙》等等,也是虛構的產物,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美妙,它有無限創造的可能性。

大家想一想,造物主在把這個星球交到人類手上的時候,有《荷馬史詩》嗎?有《蒙娜麗莎》嗎?有《英雄交響曲》嗎?沒有,如今我們已經創造了一個碩大無朋的精神宮殿,我們創造了這個星球上最高的文明。

所謂靈感,就是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的突然爆發。

故事,我有一部26萬字的長篇小說《火印》,從何而來?你們大概不可能想到,它居然是從蕭紅的一個短篇小說而來,這個短篇小說叫《曠野的呼喊》。

 

在這個短篇小說裡頭,蕭紅用幾十個字描寫了一個場景,黃昏有兩匹馬朦朦朧朧跑了過來,主人公就想這個馬是誰家的呢?他就猜測這個馬是有人到這個地方串親戚,韁繩沒有拴牢,馬跑掉了。他就想等那個馬跑過來,把韁繩給抓住,那個馬果然跑了過來,他伸手就去抓那個韁繩,但是伸出去的手馬上收回來了,因為他發現那個馬的身上,有一枚日本軍營的火印。蕭紅用這幾十個字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有何用意,我至今也不太明白,可是就是這幾十個字引爆了一部26萬字的長篇小說《火印》。

一個作家會被經常問:你的靈感來自於何處?我對靈感的定義就是,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的突然爆發。

回想一下當時的過程,就是這幾十個字,激活了我的閱讀記憶,我就想起一本書,這本書是說二戰的時候,日本軍隊虐馬行為臭名昭著。我又想起了一本書,書名叫《馬》,介紹世界上各種品種的馬的。我又想起了許多許多與馬有關,和許多許多看似與馬無關的書,而這些閱讀記憶聚集在一起,就產生了一個巨大的能量反應。一個關於二戰,關於馬,關於一個放羊孩子的故事就在記憶的海洋中,像冰山一樣露出了水面。

靈感一定是來自於知識。一個沒有知識浸潤,沒有知識武裝的大腦,是不可能有靈感的,也不可能有發現財富的眼力。有多少知識,就有多少思想。有多少思想,才有多少生活。

第一個故事說的是財富的發現,第二個故事說的是虛構與文學的意義。這兩個故事所隱喻的兩個道理,如果沒有第三個故事所折射的道理作前提,那麼前兩句話基本上就是一個無法落實的空話。博爾赫斯說,他的作品來自於知識,自有他的道理。

談寫作心得

大家如是說

身邊永遠帶著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的時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話語都把它記下來。

列夫·託爾斯泰

我做完之後,總要看兩遍,自己覺得拗口的,就增刪幾個字,一定要它讀得順口;沒有相宜的白話,寧可引古語,希望總有人懂,只有自己懂得或連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來的字句,是不大用的。

魯迅

熟才能生巧。寫過一遍,儘管不像樣子,也會帶來不少好處。不斷地寫作才會逐漸摸到文藝創作的底。字紙簍子是我的密友,常往裡面扔棄廢稿,一定會有成功的那一天。

老舍

 

經驗好比黑暗裡點上的火,想像就是這個火所發的光;沒有火就沒有光,但光照所及,遠遠超過火點兒的大小。創造的故事往往從多方面超越作者本人的經驗。

楊絳

我是從讀者成為作家的。在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就從文學作品中汲取大量的養料。文學作品用具體的形象打動了我的心,把我的思想引到較高的境界。藝術的魅力使我精神振奮,作者們的愛憎使我受到感染……我們有一個多麼豐富的文學寶庫,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來的傑作,它們支持我們,教育我們,鼓勵我們,要我們勤奮寫作,使自己變得更善良、更純潔,對別人更有用,而且更勇敢。

巴金

在定了題目之後,我取一張紙條擺在面前,抱著那題目四方八面地想。想時全憑心理學家所謂「自由聯想」,不拘大小,不問次序,想得一點意思,就用三五個字的小標題寫在紙條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記下去,到當時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記下來了為止。這種尋思的工作做完了,我於是把雜亂無章的小標題看一眼,仔細加一番衡量,把無關重要的無須說的各點一齊丟開,把應該說的選擇出來,再在其中理出一個線索和次第,另取一張紙條,順這個線索和次第用小標題寫成一個綱要。這綱要寫好了,文章的輪廓已具。

朱光潛

 

看到這,想必你已領悟——要想寫好作文,哪有什麼「套路」或捷徑,只得「書山有路勤為徑」,因此↓↓

請筆下有神的你務必

點擊「寫留言」

分享自己的寫作經驗

圖/視覺中國

本期監製/楊繼紅 主編/王興棟 編輯/王若璐

相關焦點

  • 異鄉在腳下,歸家需遠方
    流浪在遠方的我們,都是沒有家的客人。遠方不遠,離鄉難歸,心中沒有一個歸屬,就像是漂泊在溪流上的浮萍。因為有家,因為有爸媽,因為有兒女,因為有我們平常最是懷戀的溫暖。中華民族的家文化,使得在外漂泊、顛沛流離的人們,追索著、渴望著、渴求著來自於團聚的熱切和欣喜。
  • 「夢在腳下 路在遠方」——寶豐縣一高遠足活動激勵學生意志
    2020年9月13日,寶豐縣一高組織高三年級文科班全體師生開展了「夢在腳下,路在遠方」勵志遠足活動。老師們身穿紅色上衣 做學生們堅定的守護者 意氣風發,最美年華,我們的風採不止在校園夢在腳下,路在遠方!我們在綻放,我們放飛夢想!美好的未來在向我們招手,我們要行得更遠,飛得更高! 嘹亮的歌聲,是學生們心中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旗幟所向,是前進的方向。夢在腳下,路在遠方!
  • 2名教師12名學生,大瑤山腳下的希望小學迎來遠方的客人
    2名教師12名學生,大瑤山腳下的希望小學迎來遠方的客人 2020-12-07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迷茫:秦王政看著腳下的土地,眺望著遠方
    不!這反而成了他最大的困擾。秦王政看著這個前所未有的國家一、從西北走向東方秦國原本只是周天下西北邊陲的小小地方。在平王東遷的時候抓住機會——護送周王,而成為諸侯。相比於此時的中原各國來說,秦秦物力維艱,民眾教化鄙陋。而它的鄰居——西戎,,也是虎視眈眈。
  • 8月12日早安勵志心語:願你心中有目標,腳下有遠方
    8月12日早安勵志心語:願你心中有目標,腳下有遠方1、遠方的路,有點漫長。遠方的路,有些坎坷!但只要心中有夢想,再遠的路才會到達,才坎坷的路也要越過!早安,加油!2、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自己選擇的路,一定要堅持到底!早安,加油!3、當你跌落谷底時,別灰心,接下來的每一步都是跨越!加油!4、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成功!早安,加油!
  • 兔寶寶地板:湯豪斯 | 始於腳下,志在遠方
    本網5月19日訊男人,是家的主心骨地板,是家的支撐物同樣默默承受,同樣很少受到關注但被忽視的地方,往往潛藏驚人的力量男人的傳奇與偉大,正如湯豪斯一樣始於腳下,志在遠方2020年,兔寶寶地板推出湯豪斯四大系列——大師作、包浩斯、5G時代、ART
  • 快快評|《朝天宮下》成功背後:文章腳下做,不須遠方求
    同時它又有一種「天生的」神秘色彩,很多人聞所未聞,這裡曾有一個文物庫房,更不知道在這個庫房內,曾發生過驚心動魄的故事。夠奇,夠險,足夠引人關注。 第二點叫「就地用才」。江蘇話劇在歷史上曾經有過輝煌,前線話劇團、江蘇省話劇團、南京市話劇團等等,都曾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勝過夜鶯的曼妙,剔透蟲鳴的情長︱聽油流中的遠方,從容且堅定
    鐵人的子孫,是不屈的鋼鐵【風雪中採油】十月的風,些許張狂,從不安定太陽時而低下頭,吝嗇它的溫暖井架之上,也有人在享受夜的黑我們的腳下,是一根根錯綜複雜的油脈是一條條凝聚財富的人心伴著寒露的風,臘月的雪走熟悉的路,看熟悉卻不斷變化的風景一路歌唱
  • 10句哲理語錄:天空既在我們的頭上,又在我們的腳下
    1.天空既在我們的頭上,又在我們的腳下。(梭羅)這句話的意思是,熟悉的天空,站在原地,抬頭仰望就可以看到。然而,想要看到遠方的天空,則必須腳踏實地地行走。適用於「夢想」、「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等主題。比如,寫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題「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時,可以像李寨主這樣用:「人生在世,既要仰望天空,也要腳踏實地,因為天空既在我們的頭上,又在我們的腳下。」2.所謂聽天由命,是一種得到證實的絕望。(梭羅)適用於「希望和絕望」、「悲觀和樂觀」等主題。
  • 金志文獻唱《在遠方》主題曲,讓我們一起聽見《遠方》
    都市情感創業大劇《在遠方》正在浙江衛視熱播,主題曲《遠方》正式上線,實力音樂人金志文演繹愛與理想的歲月之歌。主題曲《遠方》以宏大弦樂鋪底編織出時代恢弘變遷的厚重感,愛與理想交織的歌詞呼應著創業者們歷經風霜的半生,金志文深情詮釋出男主角姚遠從青澀快遞員到快遞行業大佬的傳奇事跡。
  • 寫給高考學子——遠方沒有詩,詩在去往遠方的路上
    誰勝誰負,到蓋棺都定不了論。 這世界是不公平的。有的人揮金如土,有的人家徒四壁。有的人手眼通天,有的人只認識村裡的小夥伴。這世界又是公平的。都是一個脖子頂一個腦袋,智商相差無幾。只要你付出百倍的努力,金錢與權勢的差距可以踩在腳下。未來的路上,會有更多不公,但不要怨天尤人。
  • 千裡之行:獻給即將前往遠方大學的你
    遠方是星辰大海那是我有幸成為101圖書管理員的第一年,在諾大的書庫裡,我傾慕李白「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俠氣,嚮往蘇軾「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氣,學著辛棄疾「把吳鉤看了,欄幹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的志氣。我夢想在星辰之下,乘著「四點零八分」的離京火車,一路向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 孫琪:路在腳下,歌在遠方
    可是,我走不遠,又要回頭望,你目送遠行的身影,還有焦灼渴盼的淚光……」這首《家總在不遠處》,字字含情,聲聲噙淚。離家、歸家、再離家,愁腸百結。  為了音樂,她走出小鎮,逐夢深圳,一去20餘載。離家時,父親高大英俊、博學開朗,母親雖頑疾纏身,尚能操持家務;多年以後再回家,父親已滿頭銀絲、日漸佝僂,母親沉痾日甚、難以自理。  每念及此,她都淚流滿面。
  • 財富與腳型竟有這麼大關係!揭秘富貴腳的3大特徵!
    在只有車馬來往,交通極其不發達的古代,貧窮人家若想去遠方,只能靠著一雙腳跋山涉水,行千裡之路。即使到了交通工具發達的現代,腳對人們的出行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腳是人們身體的一部分,每個人的腳外形、大小、柔軟度等都有所不同。腳相是很流行的看相方式之一,財富與腳型有著密切的聯繫,下面老師為大家揭秘富貴腳的3大特徵。腳底有痣痣可以遍布人們身體的各個部位,自然也就包括腳底了。
  • 羅靜濤:援藏是一生的財富丨援藏心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羅靜濤:援藏是一生的財富丨援藏心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2020-07-22 14: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初中話題作文:以遠方為題的作文(二)
    遠方,從字面上看很直白,指距離很遠的地方。但現在偏偏有許多人,喜歡從自己呆膩了的地方到別人呆膩了的地方去,還字字有理地稱之為「奔向遠方」,哪怕這之間的路程只要花上一元的公交車費。所以聽起來有些可笑。 我一直認為,遠方之所以吸引人,完全是因為它的距離。就像著名詩人汪國真說的那樣:凡是遙遠的地方,對我們都有一種誘惑。
  • 我們努力學習,真的是為了那八竿子打不著的遠方嗎?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於是,我們拼命地奔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觸及那美好的遠方。但是,無論我們走了多遠,當我們以為黎明將現之時,新的遠方又出現在了我們眼前,於是,我們只有繼續前進。就這樣,目標一直在變,我們,也一直在走,人生就是這樣。
  • 誦經典、傳國學、正家風——我們帶你尋找詩和遠方
    誦經典、傳國學、正家風——我們帶你尋找詩和遠方中國鄉村旅遊網消息:10月13日,剛剛參加完中國遷安第四屆國際長城萬人徒步大會的網友們來自教育戰線的李先生和陶女士說了他們的感受和體會,他們說感謝天師孝公司和寶寶樂幼兒園創建了這麼好的平臺,讀書會不僅讓成年人有了一個讀書的場所、環境和氛圍,也為父母引領孩子讀書提供了好的思路和方法,在讀書會裡不僅學到了很多的經典知識,還學到了培育書香家庭和諧家庭的思想,讓我們樹立了孝敬老人誠信做人等良好的思想品德,指導和幫助我們找到了端正家風的有效途徑。
  • 時光記憶|那腳下翻滾的縫紉機聲
    流光的歲月像花一樣矜持,我聽見來自河流和心間的回聲,那是媽媽腳下翻滾的縫紉機聲。縫紉機在媽媽的手裡和腳下,那簡直就是奔騰的浪花。當媽媽低頭盯著機針,右手推動一把傳動帶,將布料壓正,腳下踩動,倆手一伸一縮在針眼裡凝視時,是栓釋著屋裡懸掛的「朱子治家格言」。媽媽性情溫和,盯著機頭時,她的眉梢和姿勢告訴人。什麼是安靜祥和。
  • 財富的源源不斷,取決於我們的財富認知邏輯
    想要財富源源不斷,渴望擁有財富,做一個富有的人,幾乎是我們每個人的夢想。而富有並不是意味著擁有一大筆花不完的錢,富有最重要的是對財富的增值和保值。有很多人有著高收入,或者中大獎擁有了一大筆錢,卻很難維持過上富有的生活。更可悲的是,有的會在短期又回歸到一貧如洗。做了很多的投資,收益卻是少得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