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對通車過江通道進行更名

2020-12-18 新華社

新華社南京1月12日電(記者沈汝發)據南京市交通運輸局發布的信息,南京對已建成的4座過江橋梁和2座過江隧道進行更名,增強過江通道命名的方位性和標識性,傳承南京的歷史文化與地域特色。

據南京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羅睿介紹,目前,過江橋梁按修建順序以數字命名,隧道以長江、揚子江命名。一方面缺乏歷史文化內涵,與南京市的文化底蘊不相匹配。另一方面數字與位置難以形成清晰的名稱記憶。

經過廣泛徵求意見,南京市形成已通車過江通道命名更名方案。南京長江大橋命名維持現狀;南京長江第二大橋,更名為南京八卦洲長江大橋,簡稱為八卦洲大橋;南京長江第三大橋,更名為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簡稱為大勝關大橋;南京長江第四大橋,更名為南京棲霞山長江大橋,簡稱為棲霞山大橋;南京長江隧道,更名為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簡稱為應天大街隧道;南京揚子江隧道,更名為南京定淮門長江隧道,簡稱為定淮門隧道。

南京是長江流域為數不多的跨江發展特大城市,跨江通道規劃建設對於南京發揮區域核心與輻射服務功能、引領跨江發展、擁江發展都具有極其重要戰略意義。根據《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南京共規划過江通道25處,計28條,其中道路過江通道15條,鐵路與軌道過江通道13條(含複合通道3處6條)。

羅睿表示,往後橋梁的命名,對於正在建設中的過江通道,將由建設單位向市交通運輸局提出申請,市交通運輸局在批准前徵求市民政局(地名辦)意見,報請市政府批准,批准後報市民政局(地名辦)備案。對於規劃中的過江通道,建設單位將在申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之前,根據《南京長江橋梁隧道條例》中第十七條橋梁隧道命名更名及報送流程的條款履行相應的程序,進行命名。(完)

相關焦點

  • 南京為五大過江通道改名
    八卦洲長江公路大橋、大勝關長江公路大橋、定淮門長江隧道……猜猜這些是哪座過江通道?記者從南京市交通運輸局獲悉,南京要為已經建成通車的過江通道改名。新的命名不再以建成順序排列,而是以過江通道穿越的洲名或者附近的地名、銜接的道路來命名。
  • 南京5條通車過江橋隧要更名,方案在這裡!
    南京5條過江橋隧要改名!涉及二橋、三橋、四橋、揚子江隧道、長江隧道!未來,那些熟悉的名字你將再也見不到了!近日,南京市交通運輸局網站發布一則公示名為:《關於已通車過江通道命名更名徵求意見的公示》。南京市交通運輸局網站截圖公示內容《公示》中提到,南京市目前已建成通車6條過江橋隧,但其中的跨江橋梁二橋、三橋、四橋均未正式申報命名,該使用名存在方位、次序的紊亂,且缺乏指位性、文化性及地域特色。
  • 《南京市長江橋梁隧道條例》今日實施 只用數字命名過江通道成歷史
    備受市民關注的長江大橋橋梁隧道更名和命名情況,在條例中有了明確規定,長江橋梁隧道的命名將根據地理名稱、歷史文化等要素。今後,只用阿拉伯數字命名過江通道名稱的現象成為歷史。  此外,對於新建長江橋梁隧道的命名,條例明確規定,要在工程施工前徵求地名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 南京長江二橋三橋四橋改名了
    來源: ZAKER南京APP現代快報訊(見習記者 潘榮 記者 趙丹丹)南京過江通道越來越多,總不能一直這樣一二三四五排下去,而且外地人來後常常傻傻分不清楚。12 月 20 日,南京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通報了南京已通車過江通道改名方案。
  • 南京長江大橋即將恢復通車 過江公交調整方案首次公布
    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娜)南京長江大橋年底就要回歸南京人的懷抱,過江公交怎麼走?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為保障市民過江公共運輸出行需求,南京交通部門會同多部門,在綜合考慮多種道路資源基礎上,委託第三方研究機構進行市場調研、大數據分析,制定了南京長江大橋恢復通車後公交運營保障方案。
  • 地鐵9號線10號線、長江五橋、過江通道……南京交通有變化!
    涉及過江通道建設、鐵路建設、緩解停車難題、公路客運轉型等快來看看吧~一南京地鐵9號線一期7月份開建>12條線進行換乘。地鐵10號線是南京地鐵第一條開通的過江線路,一期工程已於2014年7月1日正式運營,標誌色為香檳色,線路起訖於雨山路站——安德門站。環評全本公式內容顯示,南京地鐵 10 號線全線共為分三期建設。
  • 南京兩條過江隧道開放外地小車通行 最容易走錯的過江通道竟在這
    今年春運40天, 你會不會走過江通道呢? 南京長江大橋、二橋、三橋、四橋 還有蘇通、江陰、泰州、崇啟大橋…… 官方預測過江通道中, 江陰大橋、蘇通大橋、南京二橋平均流量超11萬輛,
  • 南京長江二橋改名八卦洲大橋、長江隧道改稱應天大街隧道……你...
    南京長江二橋要改名八卦洲長江公路大橋,長江隧道要改稱應天大街長江隧道,你同意嗎?近日,南京市交通運輸局、市地名辦就關於已通車過江通道命名更名徵求意見。公示中說,南京市自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通車以來,已陸續建成六條道路過江通道,包括橋梁四座,隧道兩條,另有多條道路過江通道在建。已建成的跨江橋梁二橋、三橋、四橋均未正式申報命名,該使用名存在方位、次序的紊亂,且缺乏指位性、文化性及地域特色。近年來,有關社會民眾及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建議和提案,要求予以更名。
  • 「揚子晚報」5年建設9座過江通道
    著力補齊過江通道建設短板,助力推動跨江融合戰略實施,成為「十三五」江蘇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中的重點工作之一。5年間江蘇建成3座過江通道,開工在建6座,過江通道發展跑出「江蘇速度」。2020年12月24日,連接南京青奧板塊與江北五裡橋的江心洲長江大橋開通,當天下午2點到6點,4個小時就迎接了1萬多輛跨江而行的車輛。長江自古是天塹,「京口瓜洲一水間」的詩句流傳千年。
  • 南京長江二橋三橋四橋改名了 大橋還是老名字
    12月20日,南京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南京市交通部門公布了南京已通車過江通道的改名方案,其中,南京長江大橋不改名,其他都改了。為啥叫這名依據地理位置、歷史文化取名據介紹,南京長江二橋更名為八卦洲大橋,是因為長江二橋穿越八卦洲。八卦洲為長江第三大洲島,曾名為草鞋洲。
  • 南通人關注的「八龍過江」通道規劃
    國家發改委官網公布《長江幹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南通共有8個過江通道項目得到規劃支持,未來將形成「八龍過江」格局。從長江上遊開始排序,依次為:張皋通道、滬蘇通長江大橋、蘇通二通道、蘇通長江大橋、海太通道、崇海通道、北沿江過江通道、崇啟大橋。目前各個通道的進展情況如何了呢?
  • 南京長江二橋三橋四橋改名了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南京過江通道越來越多,此前橋梁一直按數字命名,長江大橋、長江二橋,一、二、三、四排下去,隧道以長江、揚子江命名。12月20日,南京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南京市交通部門公布了南京已通車過江通道的改名方案,其中,南京長江大橋不改名,其他都改了。
  • 天塹再添通途——南京長江第五大橋本月底將通車
    ↑南京長江第五大橋鳥瞰圖 南京公共工程建設中心供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句話最早用來形容南京長江大橋。如今,天塹再添通途——南京長江第五大橋即將於本月底通車。目前,南京五橋隧道部分即將具備通車條件,主橋已經通過了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組織的交工驗收,正準備通車。南京五橋位於南京長江三橋下遊約5公裡處,南京長江大橋上遊約13公裡處。項目北起南京市浦口區五裡橋,以三塔斜拉橋形式跨越長江主江,途經梅子洲落地,在長江夾江以隧道形式順接建鄴區江山大街隧道,路線全長10.335公裡。
  • 南京打造一條新過江通道,長約13.5公裡,選址在此地
    在南京社會區域的發展內,它所代表的一些發展價值和意義非常明顯,往往能創造很多不同的發展軌跡和趨勢,所以還是簡單地來認識南京建立的新渡江通道,雖然這條通道在知名度方面還不太高。那是南京仙新路過江通道, 南京是過河通道最明顯的特徵之一是南京長江大橋,畢竟歷史悠久,在現在的城市發展區域內只形成了一些不同的發展軌跡和趨勢,這一點的發展需要南京也建設更多的過河通道, 這條通道也自然不可避免。
  • 楊浦周家嘴路越江隧道通車 過江僅5分鐘
    昨晚20:00,隨著通行標識由禁止通行的紅色變為允許通行的綠色,周家嘴路越江隧道工程主線正式通車!  昨晚18:00,記者在現場發現,已經有一些居民早早等在了隧道入口處,準備見證通車的那一刻。  白洋澱綠苑小區居民周華慶:"先是地鐵12號線開通了,現在越江隧道也通車了,我們居住在周邊的居民都特別開心,我發朋友圈就是想告訴大家,我家周圍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了!"
  • 將開建上元門鐵路過江通道
    記者昨天獲悉,「十四五」期間,我市將搶抓新一輪鐵路建設發展機遇,規劃期末,南京市域鐵路總裡程將達約880公裡,其中高速鐵路約700公裡,實現南京到省內所有設區市1.5小時高鐵交通圈。南京位於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京滬通道和沿江通道的交匯點,是華東地區重要的路網性樞紐,已基本形成「一環兩跨八線、客貨分線」的鐵路格局,鐵路運營裡程476公裡,銜接北京、上海、杭州、安慶、合肥(武漢)、鄭州6個方向,形成滬寧杭合「一小時圈」,高鐵動車通達全國省會城市比例位列全省第一。
  • 探訪南京長江五橋:建設實現多個世界創新,通車後5G全覆蓋
    近日,作為江蘇省交通強國過江通道建設樣板、南京第4條免費過江通道的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完成了交工驗收,正式進入通車倒計時,將於12月底通車。這座過江通道如何完善南京城市交通系統?其「一橋一隧」的設計有哪些技術亮點?12月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南京進行了實地探訪。
  • 松花江上再添一條過江通道 濱北線松花江公鐵兩用橋通車
    20日,濱北線松花江公鐵兩用橋正式通車,松花江上又新增加一條過江通道連接江南、江北。新建的濱北線松花江公鐵兩用橋位於老東江橋下遊50米處,介於松浦大橋、東四環跨江橋中間位置,跨江主橋為公鐵共用,下層為濱北線鐵路橋梁,上層為市政橋梁,上層市政橋梁是哈市三環路在城市東部地區跨越松花江的通道。市政橋梁主線北起松北區浦源路與規劃148路交口,南下跨越濱水大道、松花江、江畔路,至道外區規劃北門街,線路全長4.07公裡,其中公鐵共用部分2.28公裡,雙向六車道標準。
  • 長江橋隧如何命名更名?《南京市長江橋梁隧道條例》增加相關規定
    安全大於天:超載、危化品運輸車輛隧道禁行,設置「安全保護區」近年來,南京市「擁江發展」戰略深入推進,過江交通需求飛速增長。目前,全市已建成包括長江大橋、長江隧道等6條過江通道,同時還有多條過江通道處於在建或前期研究階段。「天塹變通途」,既利於城市發展,更便於百姓出行。
  • 江蘇建了那麼多大橋隧道 為何過江擁堵又成常態?
    幾十年前,南京長江大橋通車,天塹變通途。發展至今,430多公裡長江江蘇段上已建成跨江通道14座。然而,眼下江蘇省的過江通道已經出現了新一輪「不適應」。截至目前,這座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省份已建成跨江大橋、隧道14座,其中有9座在南京,南京以下長江兩岸城市間的過江通道只有5個,即蘇通大橋、江陰大橋、泰州大橋、潤揚大橋和崇啟大橋。然而,江蘇長江兩岸聯繫還存在不便。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工作人員表示,從過江交通量的情況來看,江蘇省幾大過江通道擁堵嚴重,並且不斷加劇,早已超過設計能力,制約了兩岸經濟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