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長江二橋三橋四橋改名了 大橋還是老名字

2020-12-25 大蘇網

結合長江三橋的更名,現跨秦淮新河的既有橋梁也完成了命名程序,命名為天后大橋

南京過江通道越來越多,此前橋梁一直按數字命名,長江大橋、長江二橋,一、二、三、四排下去,隧道以長江、揚子江命名。12月20日,南京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南京市交通部門公布了南京已通車過江通道的改名方案,其中,南京長江大橋不改名,其他都改了。

為啥叫這名

依據地理位置、歷史文化取名

據介紹,南京長江二橋更名為八卦洲大橋,是因為長江二橋穿越八卦洲。八卦洲為長江第三大洲島,曾名為草鞋洲。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時期。

長江三橋更名為大勝關大橋,是因為三橋所處的大勝關,可謂千古名關,自古以來為南京區域的江防要塞、交通驛站和中轉港口。朱元璋曾在此設伏,擊敗了陳友諒數十萬軍隊的進攻,於是改名大勝港並在此設關,即大勝關。

南京長江四橋緊鄰棲霞山,棲霞山古稱攝山,被譽為「金陵第一明秀山」,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歷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臨棲霞山,其中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駐蹕棲霞山。 因此四橋更名為棲霞山大橋。

南京長江隧道雖然穿越江心洲,但由於還有在建的南京長江五橋穿越江心洲,不具備唯一性。與江北連接線「浦口大道」相比,「應天大街」之名源於明朝時的「應天府」,用「應天大街」命名更合適。

定淮門是南京明城牆內城十三座城門之一,位於揚子江隧道出口約700m處,定淮門大街同南京揚子江隧道相連接。因此,定淮門作為揚子江隧道的名稱更具指向性、傳承性和紀念性。

南京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羅睿表示,跨秦淮新河橋之所以叫天后大橋,一是為了避免其原名「大勝關大橋」的重複使用,另外結合了當地的古地名「天后」和所在地的天后村,更突顯地方文化。

為啥改名

之前名字缺少文化內涵,沒有標識性

為啥改名?羅睿介紹,隨著南京中心城市首位度的提升和國家級江北新區的發展,過江通道的規劃與建設備受社會關注。根據《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公示稿),南京共規划過江通道25處,計28條,其中:道路過江通道15條,鐵路與軌道過江通道13條(含複合通道3處6條)。

目前,南京已建成道路過江通道包括橋梁4座、隧道兩座。橋梁按修建順序以數字命名,隧道以長江、揚子江命名。他說,現有過江通道命名一是缺乏歷史文化內涵,與南京市六朝古都的文化底蘊不相匹配;二是數字與位置難以形成清晰的名稱記憶;三是後續過江通道命名很難延續現有命名慣例。

羅睿說,以前過江通道比較少的時候,長江大橋、長江二橋等命名方式沒有問題。但是,隨著過江通道數量的增加,按照排序的方式命名會不利於市民出行。另外,不少外地人來南京也常常分不清楚。

而當前已開工的4條過江通道正加快建設工作,有待於及早確定有廣泛共識的命名方案。

市民看法如何

此前徵求過意見,7成市民贊同

據了解,更名一事此前已經徵求了市民意見與建議。

2019年8月23日,南京交通局官方網站上對已通車過江通道研究命名更名方案進行了公示和民眾意見徵集。在為期8個自然日的公示期內,共收到通過電話、郵件、信件等發來的各類意見共計144條,其中持贊同態度的佔比約70%。

「市民對公示方案提出的意見主要集中在建議公示方案擬更名名稱中增加『 南京』兩字,去掉『公路』兩字等幾個方面。」他說,在充分吸納、分析市民意見後,繼續深化方案,並於9月30日會同市民政局(地名辦)共同組織召開了市民聽證及專家評審會。履行相關流程、完善相關手續,並報請市政府批准,才有了現在的方案。

何時掛新牌

明年上半年更換660塊標牌,新老名字都有

何時會掛新名牌?羅睿說,隨著命名方案的初步明確,標誌標牌更換已經列入2020年南京城建計劃。預計2020年上半年,完成6個過江通道和「天后大橋」等標誌標牌的名字更換。目前該工作已經完成調查分析、方案研究及施工圖設計,調查範圍:南京市域範圍內的市管高速、省管高速、國省幹線及城市道路共65條。其中,涉及過江通道指路標誌信息需變更的現狀道路41條,涉及標誌改造共約660塊。此次更換標誌標牌工作完善立項、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及招投標工作需約3個月,施工約需2個月,工期共計5個月。

為了方便市民的使用習慣,標誌標牌將以「新名」後綴「舊名」的方式進行更換,如「八卦洲大橋」會後綴「南京二橋」。等市民習慣使用後,遠期將取消所有舊名稱,僅留存新名稱。此外,還將聯合高德、百度等進行電子地圖的命名修改。

今後過江通道如何命名?據介紹,對於正在建設中的過江通道,將由建設單位向市交通運輸局提出申請,市交通運輸局在批准前徵求市民政局(地名辦)意見,報請市政府批准,批准後報市民政局(地名辦)備案。

對於規劃中的過江通道,建設單位將在申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之前,根據《南京長江橋梁隧道條例》中第十七條橋梁隧道命名更名及報送流程的條款履行相應的程序,進行命名。(潘榮 趙丹丹 李娜)

目前名稱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

南京長江第三大橋

南京長江第四大橋

南京長江隧道

南京揚子江隧道

更名為

南京八卦洲長江大橋

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

南京棲霞山長江大橋

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

南京定淮門長江隧道

簡稱

八卦洲大橋

大勝關大橋

棲霞山大橋

應天大街隧道

定淮門隧道

相關焦點

  • 南京長江二橋三橋四橋改名了
    南京長江大橋名字不變,南京長江二橋改名南京八卦洲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三橋改名大勝關大橋,其他通道也有了自己的名字。南京長江大橋不改名,其他五條過江通道改名南京市已通車過江通道命名更名方案為:南京長江大橋因為在全國都有影響力,而且標識性很強,命名維持現狀。
  • 南京長江二橋三橋四橋改名了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南京過江通道越來越多,此前橋梁一直按數字命名,長江大橋、長江二橋,一、二、三、四排下去,隧道以長江、揚子江命名。12月20日,南京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南京市交通部門公布了南京已通車過江通道的改名方案,其中,南京長江大橋不改名,其他都改了。
  • 南京長江二橋改名八卦洲大橋、長江隧道改稱應天大街隧道……你...
    南京長江二橋要改名八卦洲長江公路大橋,長江隧道要改稱應天大街長江隧道,你同意嗎?近日,南京市交通運輸局、市地名辦就關於已通車過江通道命名更名徵求意見。公示中說,南京市自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通車以來,已陸續建成六條道路過江通道,包括橋梁四座,隧道兩條,另有多條道路過江通道在建。已建成的跨江橋梁二橋、三橋、四橋均未正式申報命名,該使用名存在方位、次序的紊亂,且缺乏指位性、文化性及地域特色。近年來,有關社會民眾及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建議和提案,要求予以更名。
  • 南京為五大過江通道改名
    五大過江通道要改名了近日,南京市交通運輸局發布關於《南京市已通車過江通道增加共用名方案》的公示。公示中稱,已建成的跨江橋梁二橋、三橋、四橋均未正式申報命名,該使用名存在方位、次序紊亂,缺乏指位性、文化性及地域特色。近年來,社會民眾及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提出建議和提案,要求予以更名。
  • 南京5條通車過江橋隧要更名,方案在這裡!
    南京5條過江橋隧要改名!涉及二橋、三橋、四橋、揚子江隧道、長江隧道!未來,那些熟悉的名字你將再也見不到了!南京市交通運輸局網站截圖公示內容《公示》中提到,南京市目前已建成通車6條過江橋隧,但其中的跨江橋梁二橋、三橋、四橋均未正式申報命名,該使用名存在方位、次序的紊亂,且缺乏指位性、文化性及地域特色。
  • 你不知道的大勝關, 還有大橋改名了!
    現在,位於秦淮新河上方,由河西通往板橋的大勝關大橋正式換名字了!12月7日上午,記者開車經過揚子江大橋時發現,「天后大橋」的前三個字已經掛上了大橋主塔。去年底,因南京長江三橋改名為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這座橋的名字也隨即從大勝關大橋改為了天后大橋,只不過橋上掛著的字樣遲遲沒改,這也造成了「車行在這座大勝關大橋上,路牌指著另一座大勝關大橋」的情況,讓不少車主為此犯迷糊。
  • 南京的發展之路,就從連接江南和江北的跨江大橋收費站都裁撤開始
    連接江南和江北的過江通道中,有長江大橋,二橋,三橋,四橋,長江隧道,揚子江隧道,作為過江主力的大橋和楊子江隧道不用說,每天的通行壓力非常大,沒有一天不堵車的。
  • 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多項技術國際領先
    12月24日,世界首座輕型鋼混結構斜拉橋——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五橋)正式通車。大橋採用「橋+隧」設計,在鋼混組合、隧道設計、數位化建設等方面均有全國甚至世界首創的創新。」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主任武煥陵介紹,南京長江二橋索塔為混凝土結構,長江三橋索塔為全鋼結構,南京長江第五大橋集兩者所長,既有鋼塔的耐久性,同時又造價適中,這一組合背後是一系列技術創新。作為項目關鍵控制性工程,跨江大橋全長2100米,主橋橋面總寬54.4米,建成後將是長江上最寬的橋梁。
  • 42年前的今天,武漢江漢二橋通車
    鐵道部大橋工程局據此進行技術勘測和編制施工設計文件,成立江漢二橋建設工程指揮部。1974年初,鐵道部大橋工程局三橋處(中鐵廣州局二公司的前身)開始動工興建。1978年4月,江漢二橋建成。 對於江漢一橋至五橋以及長江三橋,武漢市2000年曾向社會進行徵集個性化名稱,最終分別命名為江漢橋、知音橋、晴川橋、月湖橋、長豐橋和白沙洲大橋。 歷史上著名的「高山流水」的傳說就發生在包括漢陽區、蔡甸區在內的大漢陽地區(歷史上是一家),因此知音文化就成為這兩個區的一張名片。
  • 南京大勝關大橋今通車從奧南到板橋最快10分鐘
    大勝關大橋 「南京發布」供圖    今天,南京大勝關大橋通車啦!不要搞錯哦,這座橋不是大勝關鐵路橋,而是跨秦淮新河大橋,是南京市政橋梁中唯一一座特大跨徑斜拉橋。據介紹,該橋雙向六車道,不僅機動車可以走,非機動車也可以走,通車後,奧南地區的居民驅車到板橋地區最快只需10分鐘。    為何叫大勝關大橋?    提起大勝關大橋,很多人想到的是鐵路橋。    為什麼跨秦淮新河的這座大橋要改名大勝關大橋呢?
  • 盤點:南京這29座橋,哪一個才是你心目中最美的橋?
    外秦淮河大橋外秦淮河橋從外觀來看就十分霸氣,H型的橋梁結構,配以斜拉鋼索,整座橋給人很穩固的感覺,大有與長江二橋、三橋媲美的氣勢。夜晚燈光璀璨,暈黃的光影中,外秦淮河橋顯出一種光影韻律感。長江二橋縱貫華東至西南的滬蓉幹線,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貫通。它在中國橋梁史上樹起了一座新的標杆。南京第三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三橋巍巍矗立在浩瀚長江之上,氣勢恢宏。
  • 「新華日報」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明起通車
    昨日,隨著312國道龍華到張店改擴建工程、寧馬高速改擴建工程油坊橋互通、浦儀公路上壩夾江大橋、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具備通車條件,與八卦洲長江大橋(長江二橋)、繞城公路、江北大道形成南京繞城公路環線。圖為寧馬高速改擴建工程油坊橋互通主線。
  • 有人建議壽光的彌河大橋改名!網友:叫一二三橋?官方回復來了!
    有人建議壽光的大橋改名!網友回懟:叫一二三橋得了……官方回復來了!近日,有群眾在「壽光民聲」發帖建議,彌河好幾座大橋,容易混淆名字。張建橋大橋(資料圖)金光大橋王口大橋(資料圖)對此,有網友留言戲稱:直接叫彌河一二三四橋吧,簡單大氣上檔次,關鍵是更好記!
  • 長江橋隧如何命名更名?《南京市長江橋梁隧道條例》增加相關規定
    橋隧命名更名:已通行的「四橋兩隧」命名更名方案8月已公示,正修改完善《條例》中增加的關於長江橋梁隧道命名更名及具體流程的規定,也引起了現場新聞媒體的關注。對此,奚暉介紹,南京市現有的幾條過江通道命名是按照建設時間順序設定的,分別為長江大橋、長江二橋、長江三橋、長江隧道、長江四橋、揚子江隧道、長江五橋(在建)。「但在後期通行中,發現如此命名對駕乘人員尤其是外地來寧駕乘人員來說,缺乏地域指向性,也缺乏南京本地的地域特色和歷史文化底蘊。」
  • 上海第13座黃浦江大橋「閔浦三橋」今日通車,慢行道將在年底開放
    在黃浦江上遊,閔浦二橋和松浦大橋之間10公裡岸線無越江通道的交通壁壘,終於成為歷史。10月28日,上海第13座黃浦江大橋——昆陽路越江大橋歷時3年建設迎來通車,它有了新的名字「閔浦三橋」。 與此同時,第14、第15座越江大橋,也在浦江上遊加緊建設中。上海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沿江郊區交通能級還將進一步提升。
  • 南京長江五橋樹起擁江發展新坐標
    近日,全國交通重大工程南京長江第五大橋通過交工驗收,計劃年底通車,將有效緩解過江交通壓力,極大便利市民出行。12月7日,部分中央新聞媒體、全國性行業類新聞媒體記者齊聚江蘇南京,實地領略南京長江第五大橋的風採,發掘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生動故事,敬請關注。
  • 南京國慶中秋假期出行指南發布!這些路段易擁堵
    長江隧道全線長江三橋二橋高速由南向北方向,過收費站至南汊橋上橋口,由北向南方向,南汊橋上橋口和北汊橋上橋口從四橋、揚子江隧道及長江遂道通行三橋高速從揚子江隧道、長江遂道、長江四橋繞行四橋高速寧揚高速往四橋回城方向
  • 桃園大橋通車啦,水二橋也將於近期拆除重建
    7月24日桃園大橋正式通車y它位於水二橋上遊連接交通大道與擂鼓墩大道是隨州城區府河、溳水河、水河上的第十座橋全長322.5米,寬26米,雙向六車道作為隨州城區第二座景觀橋桃園大橋造型靚麗遠遠望去,橋身的紅色立柱像四根大火炬桃園大橋的建成對於優化城市的路網布局、
  • 南京大勝關大橋將通車 板橋到奧南只需10分鐘
    而從下月15日,隨著大勝關大橋的通車,板橋居民終於多了一條通往南京城區的快速路。   揚子晚報記者昨天在雨花臺區的揚子江大道南延段的最北頭看到,河中央兩座H形的主塔已經高高豎立了起來。主塔上,42對粗壯的鋼索呈斜拉狀向兩邊分散排列。走近發現,大橋已在進行伸縮縫、裝路燈等最後的收尾施工。
  • 關注南京揚子江隧道通行
    這幾天我們持續關注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封閉帶來的交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