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長江五橋樹起擁江發展新坐標

2020-12-16 中國交通新聞網

編者按:

今年8月,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部公路局聯合成立全國交通重大工程宣傳聯動機制,通過搭建展示平臺、講述交通故事,讓人民群眾見證交通運輸發展變遷,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匯聚強大合力。

近日,全國交通重大工程南京長江第五大橋通過交工驗收,計劃年底通車,將有效緩解過江交通壓力,極大便利市民出行。12月7日,部分中央新聞媒體、全國性行業類新聞媒體記者齊聚江蘇南京,實地領略南京長江第五大橋的風採,發掘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生動故事,敬請關注。

12月的南京冷風瑟瑟,廣闊長江上團霧重重,南京長江第五大橋(江心洲長江大橋)主橋橫跨江面,煙雲影綽難掩雄偉風姿。近日,大橋通過交工驗收,計劃年底正式通車,連接起主城區和江北新區,南京又將新添一條重要的過江通道。

南京長江第五大橋採用斜拉橋形式跨越主江、盾構隧道下穿夾江的方式建設,全長約10公裡,是全市「高快速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黨組書記、南京長江第五大橋項目指揮部指揮長武煥陵介紹:「今年年底,南京長江第五大橋和浦儀公路跨江大橋計劃同步通車,將與長江二橋、繞城公路、江北大道實現串聯,形成『南京城市快速一環』。」屆時,這座新的跨江「巨龍」將有效緩解過江交通壓力,有力支撐江北新區建設,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

創新工藝提質降本

恰逢大雪節氣,南京大幅降溫,站在南京長江第五大橋上,項目指揮部副指揮長沈斌顧不上攏外套,忙著介紹大橋的建設亮點:「這是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鋼殼—混凝土組合索塔斜拉橋,索塔外層是鋼板,裡面是補償收縮混凝土。」

鋼殼—混凝土組合的建設方式可以避免全鋼材質易發生的疲勞開裂問題,增強了橋梁的耐久性,還能有效節約成本。據了解,在截面尺寸、含鋼率相同的條件下,鋼殼—混凝土組合索塔與鋼筋混凝土索塔相比,剛度可以提高33%;與外輪廓尺寸相同的鋼塔相比,抗壓剛度可以提高6倍,用鋼量僅為鋼塔的三分之一。

「我們腳下踩的橋面板用了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壓強度是普通混凝土的5倍。」沈斌繼續介紹,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研發應用也是一項世界級創新。從外觀來看,這種混凝土製作的橋面板顯得很單薄,相當於普通橋面板厚度的三分之二,卻具有超高強度、高抗壓、高抗拉的優點,承擔相同重量時可以大大減少混凝土用量。

決定研用這種材料,是出於對高品質的追求。武煥陵告訴記者:「材料研發出來之後到底能不能用?最初我們的意見也不統一,因為過去沒人這麼幹。但南京長江第五大橋是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公路水運工程第一批示範創建項目,我們一定要把它打造成樣板工程,創新是必需的。」

為確保使用效果,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請湖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東南大學共3個團隊對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進行「背靠背」實驗,均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結果。「這就證明材料性能沒有問題,堅定了我們的信心。」武煥陵說。

如今,這種橋面板的預製已經有了一條自動化、智能化、標準化生產線,極大節約了人力成本。南京長江第五大橋項目部探索研發的一系列創新工藝也逐漸在其他項目中推廣應用,提高了我國橋梁建設的技術水平。

80%以上工程預製拼裝

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水汽氤氳為橋面拂去灰塵,雄偉工程也有了「清秀」的一面。

南京長江第五大橋在精細化管養和生態友好方面做了許多努力。沈斌介紹:「大橋設置了專門的雨水收集系統,降雨後統一收集處理,保證混有橋面雜質的雨水不會直接排入長江。」在建設過程中,項目部採用了預製拼裝的方法,這種方式也使大橋建造過程更加高效環保。

主塔、主梁等部件都是在工廠完成預製再運到現場進行組裝,現場施工和部件生產在不同地點同時進行,比傳統的澆築法節約了一半時間。另一方面,預製拼裝建造過程中噪聲低、揚塵少,對周圍居民的生活幾乎沒有造成影響。「長江三橋、四橋只有少部分橋體採用了預製拼裝法,而五橋80%以上的工程都是預製拼裝的。」沈斌說。

南京長江第五大橋在夾江段採用盾構隧道下穿的方式建造,也處處體現著生態保護的匠心。項目部對盾構棄漿進行分離壓濾,並將形成的棄渣用於梅子洲青奧公園和夾江大堤改造,隧道產生的50萬立方米棄渣實現了再利用。

既要踐行環境友好,也要保障群眾出行安全。作為過江通道的水下部分,夾江隧道中的逃生設施為司乘人員打造了一條「生命線」。隧道行車道上層為排煙層,下層則是逃生通道,隧道內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通往逃生通道的入口,一旦隧道起火,司乘人員打開蓋板即可進入。「只要到了蓋板下面就安全了,通道內有送風系統,煙霧漫不進來。通道兩端還有電瓶車待命,收到警情後馬上就會進行人員轉運疏散。」沈斌稱,在實際模擬中,完成200人的疏散任務大約需要5分鐘。

相關焦點

  • 長江五橋通車倒計時,最新通行提示出爐!
    一起來看看吧~過江通道通行政策江心洲長江大橋、上壩夾江大橋即將建成通車,為均衡過江通道通行流量,確保道路交通安全、平穩、有序,經市政府批准,決定自建成通車之日起,制定實施江心洲長江大橋、上壩夾江大橋通行政策,調整應天大街隧道通行政策。
  • 首探新坐標,電信5G賦能江心洲長江大橋
    >標新一部《南京圖鑑》刷屏了,近180個南京坐標地點的來回閃回,讓我們沉迷於這座城市的魅力。其中,被南京人稱為長江五橋的江心洲長江大橋也精彩出現。這座橋,橫跨江心洲,連接南京河西和江北新區兩個主城區,即將在這個歲末全新開通,成為江蘇的又一新坐標。
  • 「新華日報」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明起通車
    「早在1992年,繞城公路東楊坊至劉村段開工建設之初,繞城公路環線的計劃就提上南京交通部門的議事日程。」南京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胡泊介紹,當時,南京城市道路經過上世紀80年代的建設,建成「經三緯八」的空間格局,上世紀90年代,繞城公路的建設,構建起繞城公路環線的江南部分。
  • 長江大保護巡禮·南京建鄴篇
    古都南京,襟江帶河,浩蕩長江穿城而過。從「秦淮河時代」到「揚子江時代」,長江將成為南京新的城市發展主軸。臨江之畔,河西建鄴,潮平岸闊氣象萬千。長江奔湧,見證了「城市客廳」與時俱進、跨越發展,在揚子江畔描繪一幅錦繡新畫卷。
  • 推進長江大保護,直播打卡南京魅力濱江
    近年來,市規劃資源局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圍繞「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城市定位和「兩統一」核心職責,一方面堅持「以江為軸、擁江發展」的城市戰略,打造風景如畫的長江岸線,完善濱江城市公共空間功能,彰顯城市客廳獨特魅力,一方面落實「長江大保護」理念,完成長江沿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程。
  • 「南京長江大橋通車我去看了,現在看到五橋我很開心!」
    「南京長江大橋通車我去看了,現在看到五橋我很開心!」  交匯點訊 12月24日10時,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五橋)開通儀式正式舉行。14時,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正式開通運行。通車後,從河西江山大街到江北五裡橋只需不到10分鐘。
  • 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安全運營十周年
    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於2005年開工建設,2010年5月28日正式通車,至2020年5月28日,已安全運營整整十年。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安全運營十周年隧道工程連接江北新區、江心洲、主城區,全長5.8公裡,其中隧道3.8公裡。2012年8月通過竣工驗收,曾榮獲「國家優質工程金獎」、「詹天佑獎」、「魯班獎」等國內頂級建築工程大獎。2016年1月1日實施免費通行,當年11月實現24小時通行。
  • 南京長江大橋即將通車 「看大橋了麼」成當地問候語
    原標題:五十歲的「親民橋」:看南京民眾為南京長江大橋「慶生」五十歲的「親民橋」:南京民眾熱舞歡歌為南京長江大橋「慶生」中新網南京12月28日電 (申冉 徐珊珊)28日,是南京長江大橋在長達儘管當天南京氣溫低至零下,橋上寒風如刀,但是熱情的人們從城市各處趕到橋上,希望能親眼目睹大橋新貌,同時也以熱舞歡歌、拍照留念等方式,為將在明天度過50歲「生日」的大橋慶生。記者獲悉,當地的公眾委員會,希望能設立一個「南京長江大橋公共藝術節」,讓這座廣大民眾喜愛的大橋真正成為一座親民橋、百姓橋。當地民眾在橋上熱舞歡歌,慶祝長江大橋以新面貌重新回到城市生活中。
  • ...新篇章】南京打造濱江九大「城市客廳」 書寫長江大保護「生態...
    南京作為長江進入江蘇的第一站,也作為江蘇省內唯一跨江布局的城市,長江對於南京的意義不言而喻。11月20日,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舉辦「長江大保護和魅力濱江2035」主題宣傳活動,乘船遊江,從南京魚嘴溼地公園上船,行至五馬渡遊輪碼頭,近距離感受南京堅持「以江為軸、擁江發展」的城市戰略,打造風景如畫的長江岸線,完善濱江城市公共空間功能,落實「長江大保護」理念,完成長江沿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程。
  • 南京城市發展願景:創新名城,美麗古都
    2018-12-15 09:50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新的城市總規提出,南京未來的城市發展願景是「創新名城、美麗古都」。今天的「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南京正向著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邁進。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南京2035城市發展國際會議上了解到,正在修編的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已取得初步成果,南京將從倚重江南的「秦淮河時代」邁向擁江發展的「揚子江時代」。 去年6月,南京啟動城市總規修編工作。
  • 以後,請叫江北新區"南京新主城"……
    未來規劃的城市空間布局是「南北田園、中部都市、擁江發展、城鄉融合」。4、擁江發展的「揚子江時代」來臨這樣的布局,南京將真正從倚重江南的「秦淮河時代」邁向擁江發展的「揚子江時代」與此同時,就在昨天今天(12月15日)上午,市長、南京江北新區管委會主任藍紹敏,主持召開新區管委會主任辦公會議,強調全面增強新區資源集聚力、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
  • 【新華調查】長江下遊首艘短途定期豪華遊輪首航 坐船暢遊江蘇...
    4月11日晚,在輪笛聲鳴中,長江豪華遊輪「世紀天子」號從南京五馬渡碼頭出發,開啟南京-上海首班定期航程,填補我國長江下遊定期遊輪航線空白。無論是發展旅遊還是推進產業協同,遊輪都是帶動效應極大的高端產業。江蘇發展遊輪產業,該如何加快破題?
  • 長江橋隧如何命名更名?《南京市長江橋梁隧道條例》增加相關規定
    「如何保障長江橋梁隧道的安全?」「長江橋梁隧道的命名、更名遵循什麼規定?」11月1日,新修訂的《南京市長江橋梁隧道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頒布實施。10月30日,20餘家中央、省市媒體齊聚南京市人大常委會《條例》實施情況新聞發布會現場,探尋《條例》如何更好為八百萬南京百姓跨江通行「保駕護航」。
  • 南京江北這裡即將大面積拆遷!159.56畝安置房也傳來新消息
    江北拆遷、安置房傳來新進展具體如下:建寧西路過江通道工程(一期)項目二片區獎勵期正式啟動!現場接待地點:建寧西路過江工程(一期)項目指揮部建寧西路過江通道建寧西路過江通道位於南京長江大橋和揚子江隧道之間,起自江北新區興浦路與江北快速大道交叉處,沿興浦路東側向南跨越津浦鐵路後,以隧道方案穿越長江。路線全長約6.8公裡。
  • 【中國環境報】南京六合唱響長江綠色發展之歌
    歷史上,龍袍因江得名、沿江發展、依江而興。今年3月,南京九個新城之一六合龍袍新城開發建設正式啟動。站上新起點,龍袍新城如何唱好新時代「長江之歌」? 「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根本遵循,必須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加快打造長江大保護重要示範區、建設具有示範效應的高品質濱江新城。」六合區委主要負責人、龍袍新城開發建設指揮部指揮長態度鮮明。
  • 南京對通車過江通道進行更名
    新華社南京1月12日電(記者沈汝發)據南京市交通運輸局發布的信息,南京對已建成的4座過江橋梁和2座過江隧道進行更名,增強過江通道命名的方位性和標識性,傳承南京的歷史文化與地域特色。據南京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羅睿介紹,目前,過江橋梁按修建順序以數字命名,隧道以長江、揚子江命名。一方面缺乏歷史文化內涵,與南京市的文化底蘊不相匹配。另一方面數字與位置難以形成清晰的名稱記憶。經過廣泛徵求意見,南京市形成已通車過江通道命名更名方案。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南京濱江帶綠色蝶變 繪就長江...
    南京河西魚嘴棧道 受訪對象供圖把「化工區」變濱江風光帶,改破舊油庫成「網紅打卡點」……11月12日,記者隨中央網信辦「共舞長江經濟帶 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在長江南京段沿線採訪發現,美麗古都濱江帶實現了綠色「蝶變」,繪就長江經濟帶上的生態美景。
  •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南京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時發表的重要講話,在我市幹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 擁江發展帶來的「夜經濟」變化,你...
    從提升城市發展水平來看,夜經濟打造的亮麗風景線,不僅是一張嶄新名片,更能創造就業崗位、帶來產業發展機會;從拉動內需、促進消費角度來看,夜經濟不僅是城市消費的「新藍海」,更為當前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杭州,作為長三角南翼重點城市,正在全國蓬勃發展的「夜經濟」浪潮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南京長江隧道和揚子江隧道昨起免費通車
    原標題:長江隧道和揚子江隧道昨起免費通車昨天上午,南京正式迎來過江隧道免費時代,作為先於揚子江隧道執行免費的長江隧道,在清晨5點完成封閉維護後開閘第一班,就迎來了首輛具有歷史意義的私家車。隨著上午9時揚子江隧道正式免費通車,南京一下子有了三條免費過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