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齡孩子生活自理對照表,你家孩子合格嗎?

2020-12-22 阿瓜阿果

你家孩子合格嗎?

記得有一個留學生的紀錄片。

片裡有一位中國孩子在國外同學聚會做番茄炒蛋時,因為不知道要先放番茄還是先放蛋,便給身處中國、正三更半夜睡覺的媽媽發微信求助。沒想到「24小時在線」的父母趕緊給兒子回復語音。兒子因為語音聽不清而很著急,這對父母乾脆從床上爬起來,直衝廚房給兒子現場直播番茄炒蛋。

很多人感嘆「母愛父愛如山」,但也有人指責孩子「高智商低能」,生活自理能力糟糕。倘若這個孩子的父母,從小注重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對孩子的成長會更好。

父母從小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將給孩子帶來下面3種收穫:

1、孩子懂得自我探索

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說,兒童早期的認知來自生活實踐。 義大利教育學家瑪麗亞.蒙臺梭利更建議父母排除危險外,允許孩子自由探索環境。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有助於孩子的自我探索能力。自我探索,是一種求知的能力,也是一種寶貴的能力。懂得自我探索的孩子,不僅具備鑽研的品質,還是勤勞的孩子,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那是因為父母給了孩子一個開放的環境,放手讓孩子管理自己,促進了孩子對外界環境的探索。

曾經有一位幼兒園的老園長給我說過一個這樣的規律:她說那些生活自理能力很強的孩子,在學習上喜歡鑽研和堅持; 相比之下,那些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在學習上容易放棄。

她還給我說了一對雙胞胎的故事:哥哥從入幼兒園第一天就懂刷洗自己的碗筷,其他孩子都不會。哥哥還特別喜歡觀察,課間會趴在樹下跟小螞蟻「聊天」,哥哥很聰明,後來成為一名優秀的科研人員;弟弟被家人寵愛,不僅性情懶惰,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差,成年後仍舊伸手向爸媽要錢,就像一個未長大的孩子。說到最後,那位老園長淚流滿面,她正是那對雙胞胎的母親。

2、孩子擁有動手能力

一個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跟動手能力是正相關的,常動手能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德國波茲坦心理學家法寇.萊貝格說,很多孩子被父母寵壞而失去「自己動手做」的能力,這會成為孩子成長的「遺憾」。因為孩子的手指動作越多越嫻熟,大腦皮層神經元相關的連結越牢固,孩子的大腦越聰明,尤其是在動手能力方面的大腦區域越發達。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惹人憐愛」的視頻:一位3歲的小男孩在爸爸的協助下製作咖啡,從機器磨豆子到製作奶末,小傢伙雖然動作笨拙,但動作有條不紊。最後當咖啡磨製好之後,小傢伙不小心被開水燙了一下,痛得眼淚直流。但讓人意外的是,小男孩用涼水衝衝手、擦擦眼淚繼續倒水。

很多家長的評論「炸了鍋」,有些人說「孩子這麼小,會很危險」;還有些人說「孩子的爸爸太冷酷」……但孩子的爸爸堅定地說,「越早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孩子會更受益!」懂得動手能力給孩子帶來的各種積極影響,父母們會更願意放手。

3、孩子獲得超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當我們這些父母還在為孩子學習生活自理能力而努力時,很多美國孩子視生活自理能力僅僅是成長的基本技能,他們把「自立」上升到了一個層次。美國底特律女孩Asia Newson便是這樣的典型例子。她從5歲開始不僅能自己照顧自己,並且還從父母處學習製作蠟燭並沿途售賣,後來成立Super Business Girl公司,培訓當地的孩子如何銷售。現年14歲的Asia Newson已經是美國知名的成功企業家。除了Asia Newson,還有Mikaila Ulmer等這些獨立能力超強的孩子,把檸檬水生意做到了千萬銷售額。這些都是真實的案例。

生活自理能力是基本的,就像一座房子的地基。美國明尼蘇達家庭教育學家馬蒂.羅斯曼說,孩子越早做家務,越早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孩子成年後社會適應能力越強,也更容易獲得成功。即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跟孩子成年後的成就有密切的關係。生活自理能力,實際上是父母讓孩子從小把自己的事情真正當成自己的事情,飯自己吃、衣服自己穿、玩具自己收拾,稍大後做家務、收拾床被,為自己負責……這些孩子從很小便被父母賦予自我掌控的自信。

孩子不同年齡生活自理對照表

由多個國家的幼兒生活自理清單以及建議整合而成,看看你家孩子合格嗎?

如果你家孩子沒達到,建議抓緊時間培養哦!正如幼兒說在前面提過的,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跟他們多方面的素質緊密相關。父母的努力,孩子未來會感謝父母的付出。

小寓言

傳說有兩位小孩來到智慧之神普羅米修斯面前,希望能被授予「智慧」。一位小孩說:「我能做任何事情」,普羅米修斯沒說話;另一位小孩說,「我能獨立做任何事情」,普羅米修斯笑了。這便是區別。

幼兒說,一枚親子心理諮詢師,學習國外心理學家們知識,分享科學、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相關焦點

  • 孩子不同年齡正常身高對照表 你家孩子正常嗎
    如果這時患了影響成長的疾病或者沒有均衡地攝取必需的營養物質,孩子就很難茁壯成長了。孩子不同年齡正常身高對照表(圖片來源:東方IC)如果孩子每年身高漲幅小於5cm,比同齡孩子矮10cm以上,或者在100名兒童中屬於矮小的3%,就要懷疑孩子是否患有成長障礙。
  •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太重要了!
    今天我們來重點了解感統生活化的兩個不可缺少的前提:一是鍛鍊生活自理能力;二是根據孩子年齡承擔不同的家務,並定期調換。一定要讓孩子做家務咱們之前已經重點分析過,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何提升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 「兒童家務年齡對照表」出爐:家長捨不得「苦」孩子,才是坑了他
    "我孩子上初中了,去了寄宿學校,然後每周都打包上一周的衣服回來家裡洗,說是不會洗衣服,但是班上的同學都是自己洗的"......以上網友口中這些孩子,自理能力是不是太差了一點?為什麼自理能力會那麼差呢?主要還是沒有從小就養成幹活的習慣。
  •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出爐,哈佛教授: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孩子開始做家務的最佳黃金年齡是2歲,孩子2歲開始模仿父母行為,肢體發展最為敏感靈活。在「做家務」的過程中,還能培養孩子動作技能、認知能力以及家庭責任感。,出爐了一份「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
  • 最新身高對照表出爐,快來看看,你家孩子身高達標了嗎?
    孩子的身高問題一直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問題,醫學上用百分位法或標準差法來判定孩子是否屬於矮小。即身高低於同種族、同年齡、同性別正常健康兒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數,或低於2個標準差(-2sd)以下,醫學上稱之為矮小。據了解,有70%的孩子錯過了最佳的身高干預時機。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要關注孩子的身高管理,要時刻關注孩子身高變化,看看以下身高對照表,你家孩子身高達標了嗎?
  • 2020年兒童身高對照表,7歲1米2合格,你家孩子達標了嗎
    2020年兒童身高對照表出來了,根據表中顯示,孩子在每個不同年齡段的身高要求都是不一樣的。比如孩子在七歲的時候,孩子身高至少達到1米2才是合格的,快來看看你家孩子達標了嗎?
  •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顯示:孩子3歲就可以做家務了,別捨不得
    上個星期,我去表哥表嫂家做客,發現他們家8歲的孩子,眼裡真的沒有家務活。表哥表嫂又是待客,又是做飯,忙得洗衣機裡的衣服都來不及晾曬。於是,我就暗示表嫂,讓家裡孩子幫忙晾曬衣服,鍛鍊鍛鍊做家務活的能力,反正也不是很累。
  • 幼兒園溫馨提示:暑假幼兒做家務年齡對照表,自理能力巧培養!
    今年受疫情影響,幼兒園開學時間很短,孩子待在家的時間格外地長,習慣了家人無微不至的全方位照顧,獨立自理的好習慣很容易慢慢退化,長期下去還會加重秋季開學入園時孩子的焦慮感。那麼不妨在暑假裡通過一些適當的家務小勞動,不僅好處多多,還巧妙培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哦!1.
  • 最全二胎「年齡差距」影響對照表,你家是哪種幸運?
    【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你知道二胎年齡差距不同,將給孩子和父母帶來什麼不同的影響嗎?有什麼需要注意的關鍵點?全在這裡了。經常會有媽媽由於二胎手足關係而焦慮,也有剛生二胎的爸媽們不知道未來他們將面臨著怎樣的生活,還有一些尚未生二胎的媽媽不知道如何安排二胎的年齡差距,今天幼兒說一股腦全部告訴大家。美國早期教育專家茹內·科恩·雷德曼認為,二胎不同年齡差距的孩子,無論哪個年齡差距,給孩子和父母們,既有積極的影響,也有不足的影響。
  • 孩子「1到18歲」身高對照表,你家孩子的身高,達標了嗎?
    當然,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少看到身高異於常人的孩子,但家長仍然對孩子的身高非常關注,畢竟關係到成長發育。那麼,孩子的身高標準是多少呢?"1-18歲身高對照表"出爐,不妨對照下,你家孩子身高達標了嗎?1-18歲身高參照表(男孩):1-18歲身高參照表(女孩):表格中,孩子若處於-2sd~-1sd或+1sd~+2sd,則表示偏矮或偏高;若是在-3sd~-2sd或+2sd~+3sd,則是過矮或過高,家長可以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看是否有異常情況。
  • 2018年身高對照表,你家孩子達標了嗎?
    在孩子的生長發育中,身高會受到絕大多數家長的關注,畢竟,它影響著孩子的自信心及未來的升學、就業和婚姻等,不多說了,下列圖表看看你家孩子身高達標了嗎?註:藍色字體為男寶寶,粉紅色字體為女寶寶 圖片來源:喜高科技● 身高對照表中50th為中國人(男/女)在該年齡對應的平均身高水平,因此50th也被稱為身高平均線● 從身高促進角度來看,父母若想孩子的成年身高高於平均水平(男:172.7cm;女:160.6cm)就需要從小讓孩子保持在平均線以上
  • 「你家孩子身高達標了嗎?」對照今年兒童標準身高表,別大意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養娃成了生活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孩子的衣食住行學習生活,沒有一個不讓家長操心的,特別是娃的的身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們的身高和以前相比提高了不少,但是也有不少家長總覺得自家孩子長得慢、長得矮。每每帶孩子參加一些公眾場合時,談到孩子身高總是抬不起頭來。
  • 不同年齡標準身高的估算公式來了,你家孩子達標了嗎?儘量別忽視
    對於身高的這個問題,大多數的家長都是非常重視的,也經常有家長非常緊張的問小編老師,為什麼我們家的孩子跟同齡的孩子相比個子明顯差著一大塊怎麼辦?會不會影響以後的身高發育呢?該不該採取一些措施幫助她長高呢?
  • 「你家孩子身高達標了嗎」2020年兒童標準身高表出爐,不妨對照下
    前言孩子的成長時時刻刻牽動著父母的心,孩子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讓父母們時刻關注。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孩子的身高成為了多數父母關注和討論的話題,尤其是對身高或者體型上有不足的父母來說。不同孩子的身體和基因狀況不同,所呈現的身高自然是有所差異。
  • 幼兒自理能力年齡對照表,真正的成長只能靠自己
    自理能力看似簡單,實則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很大!孩子從小鍛鍊自理能力,為一生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從3歲開始,家長就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了。對照下面的表格,可以更好地知道什麼年齡的孩子該做什麼事。3~4歲幼兒◎能夠在大人的幫助或提醒下穿脫衣服和鞋襪;◎能夠把自己用過、看過的玩具和圖書放回原處,而不是隨地亂扔。
  • 孩子身高體重對照表,你家小孩達標了嗎
    身高體重可以反映小兒體格生長狀況和衡量小兒營養情況,家人們都特別關心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其主要觀察方式就是通過身高體重來觀察。身高體重增高過慢或過快都不是好事, 孩子身高體重對照表在不同的發育階段標準不同,具體如下:
  • 幼兒自理能力年齡對照表,真正的成長只能靠自己!
    自理能力看似簡單,實則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卻一點兒也不小,很多孩子年紀小,但是能自己做的事情可不少呢,真正的成長只能靠自己!也有很多家長覺得自理能力可以水到渠成,不必太過重視。其實不然,及早培養獨立能力至關重要,因為真正的成長只能靠自己!
  • 你家孩子身高達標了嗎?2020年兒童身高表已出爐,父母對照一下
    2020年兒童標準身高表已出爐想評定自家孩子到底是高是矮,有沒有達到均值以上,是否還存在可觀的發育潛質,父母不妨對照一下。表中不同性別的每一個年齡階段,孩子的身高都被劃分為了5個區間,分別為:上等、中上、均值、偏矮以及矮小。
  • 2020「宅」家幾月,放手倆三歲孩子自理,才是最好的愛
    父母在家,除了玩手機,可以調教調教孩子,也是一種成就感。孩子倆三歲就可以自理,放手才是愛。孩子的自理能力永遠是父母心中的痛。太呵護孩子,太愛惜孩子,一個孩子生病,來了七八人,前前後後關心伺候。你想想孩子能有什麼自理能力,你以為是愛孩子,實際是害了他。
  • 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幼兒今後的生活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但現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於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境。所以,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至關重要,我們要把這項能力的培養作為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  有專家指出:幼兒能力與習慣的培養是在學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