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深度貧困縣,2019年剛摘帽陝西鎮安縣耗7.1億巨資新建豪華中學,縣政府將舉債12年,經新華社報導後在網絡上引起熱議。本該是學習「靜土」的中學校園為何要建設得如此華麗,新校的建設能夠為年輕學子和在職教師帶來多少便利?在此我想對幾點質疑進行分析。
質疑一:豪華的校園建設不能夠幫助學生提升成績規劃的目的何在呢?
學校由鎮安中學、鎮安二中等合併而成,所以面積比較大,而且在校教師表示新校距離現成14公裡,位置相對偏僻。學校的選址和面積上考慮了辦學和未來發展的需要,然而建設中與教學無關的設施耗資巨大。氣派的仿古牌坊式大門,4層噴泉水景,16尊石刻鯉魚分布兩側取鯉魚躍龍門的寓意,隨處可見的石砌欄杆外,每棟建築均有仿唐式建築屋頂。這些美好的祝願顯然不能給學生帶來實質的幫助,最多成為分心早戀學生的約會地點。工作人員解釋這樣的建設是為了發展旅遊業,在當地唐朝建築基礎上建設文旅結合的旅遊特點。不過這個創意個人覺得屬於簡單的揉捏,沒有理解吃透我們的傳統文化,也沒有弄清什麼是結合。
質疑二:豪華的校園建設能否為師生提供便利?
學校建有4棟教師公寓樓,其中104套為兩室一廳一廚一衛,334套為一室一衛,所有公寓「席夢思、衣櫥書櫃、沙發桌椅、餐桌灶具、衛生洗浴、電視寬帶一應俱全,可直接拎包入住」。然而距離現成14公裡的學校位置沒有通勤成本高達上千元,解決年輕單身教師的生活困難的同時卻給年長有家室的老師帶來困擾。校領導辦公室明顯超過國家辦公用房使用標準。學生宿舍8人間的配置在中學校園裡中規中矩,比宿舍面積還大的食堂竟然還設有紅木地板的包間,當然考慮到設計時對旅遊業的考慮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這明顯背離了建設中學校園的初衷。
質疑三:文旅結合的設計意圖能夠讓文化旅遊雙豐收,還是兩面不討好呢?
從校園的設計布局角度看,我們能夠看到學校建設上為將來給當地旅遊事業發展投入的考慮。食堂、教職工的公寓經改造都能成為度假景區的設施。在擁有24棟唐式建築方格的校園裡,也許可以再打造出一個景區。然而,校園畢竟不是旅遊景區,讓學生住進度假村也不利於他們未來的發展。學生時代正式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堅忍不拔毅力的時候,過早的貪圖享樂也許會讓鎮安縣失去未來高素質的建設者。
再窮不能窮教育的理念沒有錯,不過請從提升教職工待遇,吸引更多教職工到縣裡到鄉村去上面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