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is it?
孟莉,暨陽高中心理老師。
孟莉:麥田裡的守望者
文 | 蔡玥
「陽光?對啊,我也覺得自己挺正能量的。」說話的人笑得燦爛,毫不掩飾她的自豪感,「我就是希望自己的存在能讓他人感到溫暖。」孟莉,暨陽高級中學心理教師,此時正坐在心理諮詢室中描述著對自己的定位。諮詢室不大,但布置上花了心思。印花布罩的沙發,桌上碧綠的盆栽,還有孟莉老師傾聽時微微前傾的動作和認真的表情,無一不讓人感到舒服。
作為一名心理老師,孟莉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溫柔隨和。對他人的深切關注和縝密的工作態度使她能更好地傾聽他人,而這種隨時散發出的親切感也讓他人願意敞開心扉。當然,孟莉的特點不只是溫和氣質和技巧,講課中標準的英文發音同樣讓人驚豔。
孟莉曾是一名英語教師,卻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放下教材。高密度高壓力的高中教學也給老師帶來了巨大的身心負擔,可孟莉並未放棄,她說:「我離不開講臺。」課堂已經是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她能在授課時體會到真正的幸福和美好的體驗。於是,一段時間的休養後,她決心以另一個身份重返課堂。
孟莉曾在課堂上提及,自己在大學時代便對心理學感興趣,因此才選擇了這門學科。儘管學習新課程的過程十分艱辛,她卻因為是自己的興趣得心應手。
再次回到講臺後,除了緊張,她感到的更多是興奮。然而,再厲害的遊戲高手,另開伺服器也得從新手村開始。面對熟悉又陌生的講臺,孟莉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第一堂課的場面。
第一節心理課,孟莉費盡心思,希望打造一個完美的亮相,光ppt就準備了幾十張,結果最後根本用不完。但後來隨著對課程的熟悉程度增強,她的控場能力也越來越好,直到現在可以用三四張ppt從容上完一整節課。英語老師改教了心理,可孟莉老師還是那個孟莉老師。
對於這段經歷,孟莉是這麼說的;「人的一生就是由許多的第一次組成的。不斷努力,不斷學習,不斷嘗試新事物,我永遠在成長。」印象很深的還有她在課堂上說的一句話「一個人到死為止,都是需要發育的孩子。」
至今記得她為我們上的第一節心理課,那節課她告訴了我們什麼是心理學。心理學不全是讀心催眠那種玄之又玄的東西,它是很接地氣的一門學問,算命先生中就不乏精通心理學的。心理學的意義在於幫助人們認識自己,只要人們能認識自己,人生就有了意義。心理學能讓人發現自己隱藏在「冰山」下的能力,心理醫生也不過是引導人們自己解決問題。總之,心理學是幫助別人的學科。
《麥田裡的守望者》一書中的主人公有這樣一個夢想——懸崖邊上有一塊很大的麥地,十幾個孩子在麥地裡奔跑。麥田裡有一位守望者,負責不讓孩子們靠近懸崖,並把他們送到安全的地方。孟莉也是一位守望者,安靜地守護著大家的心田。
風吹麥浪,田野上有陽光有稻草,有奔跑著的孩子們,還有一位始終微笑著的守望者。
與讀者分享
蔡玥
現高二3班學生。她是這篇文章的主筆,今後將會為大家帶來更多的文章。我們認為,一個好的記者,就應該像她這樣,讀很多書,報導好的故事。
陳西妍
現高二12班學生。她是社團新來的攝影記者,這次的攝影作品是她提供的。她很喜歡用視覺來呈現美的東西,今後將為大家帶來更多優秀的攝影作品。
• 本文首發於暨陽一夕新媒體 •
編輯 | 蔡玥 季煒晨 羅夢琪
採訪 | 蔡玥 施毅
攝影 | 陳西妍
特別感謝 | 孟莉老師
點擊下方圖片或關鍵詞閱讀更多原創內容
EC人物 | 「老男孩」馮永清:寫的事是載體,承載的喜怒哀樂才是靈魂
EC人物 | 邵嘉儀:向自己開炮
EC美國遊學回顧 | 我們在美國,見到了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