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與英雄三島:一場值得的詩與遠方(一)

2020-09-07 簡愛.如夢

2017年4月中旬,我有幸到夢寐以求的廈門大學進修。從駐馬店市坐高鐵到福州,後轉廈門,交通方便快捷。下了高鐵,打的找到學校安排的海灣大酒店已經夜裡11點多了。找到房間安頓下來,一顆忐忑和激動的心才平靜下來。這是我獨自一人第一次到南方,想想這麼遙遠的路途也不禁佩服自己的膽量。


學校前幾天的課程都安排很滿,由新聞傳播學院的幾位知名教授授課,從全民信息化傳播到對臺關係與政策等內容,聆聽了他們高屋建瓴的授課,真的受益匪淺。

課餘,一個人徜徉在這所被譽為「中國最美大學」裡,感受校園內處處皆美景的南國風情,享受這段短暫的大學時光。


廈門大學(Xiamen University),簡稱廈大(XMU),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入選「1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中國最美宿舍



廈門大學由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中國首個在海外建設獨立校園的大學,學校早期建築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被譽為「南方之強「、「中國最美大學」。



行走廈大校園裡或廈門大街上,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隨處可見、長勢繁茂的大榕樹。特別去了雲水謠,更見識了這南方獨特的榕樹風景。它們個個枝繁葉茂,根系發達,獨木成林。榕樹枝幹垂下一條條氣根,有的懸掛半空,如老人鬍鬚在風中飄拂,有的貼地而生,有的斜出如飛龍破霧......令人驚嘆不已。




大榕樹不僅成為當地一景,更成為他們的精神家園。遠遠望去,似一綠色巨傘撐立地上。它們濃蔭遮天,挺拔蒼勁,蒼老古樸,靜穆凝重。根系盤根錯節,虯根如虹,如同蟒繞龍盤,只有絲絲縷縷陽光從縫隙中鑽入。看著這一棵棵古榕如同看著一位經歷百年或千年時光面容安詳的長者,心中不禁充滿了敬意與感慨。



被譽為中國最文藝的隧道——廈門大學芙蓉隧道。芙蓉隧道全長1100米,西起芙蓉園學生食堂,沿途穿越獅山,東至廈大公寓門口,是廈大學子的青春紀念冊,是廈門大學特色人文景觀之一。

在這條塗鴉隧道長廊,一批又一批的廈大學子在牆壁上留下自己的塗鴉之作,或專業,或稚嫩,或思慮良久,或即興發揮。廈大學生肆意揮灑的青春,四處碰撞的激情,理性與感性,思想與情緒,全在這裡展露。這些塗鴉作品,並非會永久存在,而是經常更新,不同時間進入隧道,看到的塗鴉都會不一樣。



學習期間,學校統一安排學員參觀人類博物館、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著名博物館,也是中國大陸唯一的一所人類學專科博物館。


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是中國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學專科性博物館。陳列分人類的起源和發展、文化的起源和發展、中外民族文物 3部分。人類的起源和發展部分陳列了從猿到人發展路線全景,有等身大的各階段古人類模型、 原始社會生活全景、古人類和動物化石及復原像、馬來亞洞穴的各地舊石器等。


學校還統一安排學員參觀了英雄三島。實地感受了當年中國收復臺灣島的決心和遺憾,深入了解了1958年大陸炮轟金門的歷史內幕和重大歷史意義。



我們參觀了軍事武器陳列場,地下防空洞、對臺喊話的最大擴音喇叭.......在島內,連垃圾桶和指示路標都是武器的造型。



「一衣帶水,一國兩制」,祖國人民盼望統一。我們堅信中華民族終會迎來祖國統一的那一天,任何分裂勢力都阻擋不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伐。


隔海遠眺金門,愛國的臺灣民眾也一定渴望早點回到祖國的懷抱,哪個遊子不想念自己的母親和故鄉。正如余光中的《鄉愁》所寫: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文/圖 李勤玲

相關焦點

  • 百年廈大的校園規劃!(一)
    百年校慶不只是一場慶典,更是文脈的傳承、理想的賡續。推出「百年拾光」欄目,重溫廈大百年光輝歲月,再讀廈大十軼英雄篇章。回望以展未來,溫故以新精神。與廣大師生校友一起,追尋立校本心、昂揚廈大精神、思考時代責任,共為「吾國放一異彩」。 本期由張建霖老師講述百年廈大校園規劃和嘉庚建築的文化故事。
  • 百年廈大的草木詩情!(一)
    百年校慶不只是一場慶典,更是文脈的傳承、理想的賡續。推出「百年拾光」欄目,重溫廈大百年光輝歲月,再讀廈大十軼英雄篇章。回望以展未來,溫故以新精神。與廣大師生校友一起,追尋立校本心、昂揚廈大精神、思考時代責任,共為「吾國放一異彩」。本期由林間老師講述廈大校園裡花草樹木間的詩情畫意。
  • 廈門大學,實力和顏值並存,遠方和詩兼具
    海南大學是211,也是詩和遠方,但相對來說,學校實力並沒有那麼強。選擇海南大學,不是兩全其美的選擇。而廈大,是完美派!實力和顏值並存,遠方和詩兼具。一、廈門大學的實力廈大是985、是211評估體系在前三輪的基礎上進行諸多創新;評估數據以「公共數據和單位填報相結合」的方式獲取;評估結果按「分檔」方式呈現,具體方法是按「學科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前70%的學科分9檔公布:前2%(或前2名)為A+,2%~5%為A(不含2%,下同),5%~10%為A-,10%~20%為B+,20%~30%為B,30%~40%為B-,40%~50%為C+,50%~60%為C,60%~70%為C-。
  • 教書育人不忘詩與遠方 廈大「不見外」教授潘維廉重走中國路
    廈大供圖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許蔚菡 通訊員 杜筠) 8月2日下午,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外籍教授潘維廉一行風塵僕僕出現在廈門大學科學藝術中心。這位以「不見外的老潘」走紅網絡的教授,7月闊別了廈大31天,縱橫中國大地2萬公裡,走遍了26個城市,圓滿結束「重走中國行」,並與大家分享所見所聞。
  • 香格裡拉遊記:詩和遠方 一場淨心之旅
    「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其實詩就是你心靈的最遠處。」這是高曉松曾說過的一句話。香格裡拉距離北京近3000公裡,這也是筆者國內去過的最遠的地方。香格裡拉遊記:詩和遠方 一場淨心之旅    這次的旅行時間較短,真正遊玩的時間也就兩天,而且是帶著工作任務的,因為是OPPO的邀請,活動的主題是「24h不插電 閃拍·香格裡拉」。
  • 廈門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
    「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由原國防部長遲潔田題字。觀光園由大嶝島、小嶝島、角嶼三個小島組成,土地面積約13平方公裡,海岸線約25公裡。在這彈丸之地,曾經歷過1958年「八二三」炮戰的洗禮而舉世聞名。每平方米落下1.6萬顆炮彈,土地焦灼,寸草不生。 往日的前沿陣地,如今舊貌換新顏,百姓安居樂業。
  • 世說新語|每個人心中的「詩和遠方」都值得呵護
    (8月29日央視新聞)建築工地總是給人喧囂嘈雜的印象,很難跟「文藝」二字沾上邊。然而,卻有一位名叫李小剛的陝西神木80後農民工,因自創「『磚』為你讀書」火了。李小剛在短視頻平臺註冊帳號,發布《將進酒》《再別康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等工地版詩朗誦。視頻中的男主角灰頭土臉、不修邊幅地坐在裝載車裡,褲子上還沾著不少泥土。
  • 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喜提「第三批省級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稱號
    近日,福建省教育廳根據《福建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做好第三批省級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申報工作的通知》(閩教辦思〔2020〕2號)要求,在各地申報的基礎上,經省專家組評審、會議研究公示,公布了20個單位入選我省第三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及兩個研學實踐教育營地名單
  • 三島大事件!!!
    三島大事件~~首屆「風採三島人」演講大賽5月29日在三島合鑫莊園會議廳隆重召開,這是一場三島人自己的盛世,是一場三島人施展才華的宴聚。
  • 陝西研學旅行(實踐)不僅有「遠方」,還得有「詩」。
    通過這場研學活動,盡顯吉大附小學子風採,不僅有「遠方」更有「詩」。小學六年級學生多才多藝,在整個研學活動中表現為:井然有序,遵守紀律,活潑可愛,創新力強,眼神中閃爍著聰慧!獨特的陝西非遺體驗,拓印瓦當原始人的一把火點燃文明
  • 做一場詩與遠方的夢,看我想看的風景
    我想去的每一個地方,都有著我想看的風景,我想說的每一句話裡,都有著我的心事,晚風微涼,輕輕地拂過我的臉頰,燈火闌珊的夜晚,思緒如潮水般湧現,寫一首詩,我在詩裡記載此時此刻的心情,唱一首歌,我在唱歌的時刻,靜靜地仰望著天空,心中充滿歡喜。
  • 廈大來信丨給高考完的同學們一些真誠的建議
    揮手作別高中時代大學能給予你更多的精彩開放自由的學習氛圍豐富多樣的社團活動我廈是你值得擁有的選擇走進廈大專業性講座不勝枚舉平日難得一見的大師級人物會帶給你一場場精神盛宴並且,你也將有機會登上講臺在和師長朋輩的交流中成長04
  • 《還有詩和遠方》,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
    浙江衛視首開行業先河,於8月9日起每周日晚濃墨重彩推出治癒系文旅實踐節目《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開播三期以來,「詩和遠方旅行團」在新昌追尋詩仙李白的夢中聖山,在建德感受「騰雲駕霧」的「歸隱」之樂,旋即又於今晚打卡臨海,循著時光的痕跡,邂逅這座千年古城於歲月重疊之下的醇厚質感。
  • 這裡經歷過1958年「八二三炮戰」的洗禮,「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
    英雄三島即廈門市翔安區的大嶝島、小嶝島、角嶼島,這裡與金門島一衣帶水隔海相望,是祖國大陸距離臺灣金門最近的地方。有著「英雄三島」之稱的大嶝島是重要歷史事件「八·二三」炮擊金門的發生地。雕塑廣場的烈士塑像訴說著割捨不斷的海峽骨肉情緣,再現了那炮光紛飛的年代,三島軍民為實現祖國統一英勇獻身的壯舉。在炮火中奮勇支前的女民兵張韭菜。戰爭的硝煙早已退去,還有多少人記得這些在昔日隆隆的炮火中為國捐軀的英雄?高高聳立的漢白玉雕塑,是在八二三炮戰中為捍衛祖國統一而犧牲的英雄。
  • 愛上雲巖,遇見最美的山水、還有詩和遠方
    愛上雲巖,遇見最美的山水、還有詩和遠方 于學忠(遼寧蓋州) 自明洪武至永樂年間(1375--1414)鎮遠侯顧成遊登並發現聖泉之後,山中景點始見於史籍,其秀麗奇詭的自然風光才漸為世人所知,陸續有人邁出了探尋的腳步。其中以明石阡知府祁頤、貴州市政使範理、貴州主事鍾震、貴陽舉人越英、文學家楊慎、鎮守貴州太監楊金、貴州提學副使萬士和、旅行家徐霞客等為著名。但直到清初仍然是「荒煙野樹,人跡罕至,固虎豹之宅,而狐狸之居也。」
  • 《詩與遠方》原創勞動主題詩歌
    《詩與遠方但,正是因為這樣生活才真實存在如果生活是一首抒情詩那麼勞動就是它的韻腳.故鄉是遠方他鄉也是遠方.我們在故鄉勞動幫我們實現夢想我們在他鄉勞動為我們的辛勞證明.但,正是因為這樣遠方才可貴如果未來是一場未知的旅程那麼遠方的終點就是內心的嚮往.為了夢想的實現為了今天和明天我們埋頭苦幹我們一往無前.在行進中我們得到又失去在停頓中我們領悟而遺憾.
  • 花田裡的「詩與遠方」
    花田裡的「詩與遠方」 2020-08-06 1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基層幹部的「詩和遠方」
    他們忙於瑣事,忙於應付「眼前的苟且」,而無暇顧及心中「詩和遠方」的田野與風景。即便如此,基層幹部也應該有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 逆風翻盤,向陽而生。心態好,一切就會好。面對艱苦的條件和繁重複雜的工作任務,基層工作者不能喪失鬥志和信心,更不能渾渾噩噩地混日子。
  • 小小的英倫三島,最後崛起成一個大帝國
    英倫三島深刻的影響了世界,一起來探究英倫三島的前生後世!一,英倫三島在1066年之前是一個屢受侵略的地域。約公元前13世紀,伊比利亞人從歐洲大陸來到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定居。(英吉利海峽最狹窄處又稱多佛爾海峽,僅寬34公裡)這跟英倫三島離大陸過近有關係(同英國地緣相似的日本列島因同東亞大陸較遠而避免了來自大陸的徵服。)
  •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時間:2019-04-27 17:30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前幾年年輕人流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又開始流行起來了詩和遠方,關於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詩和遠方出處在哪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詩和遠方指的是理想生活,來源於由高曉松作詞   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