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中旬,我有幸到夢寐以求的廈門大學進修。從駐馬店市坐高鐵到福州,後轉廈門,交通方便快捷。下了高鐵,打的找到學校安排的海灣大酒店已經夜裡11點多了。找到房間安頓下來,一顆忐忑和激動的心才平靜下來。這是我獨自一人第一次到南方,想想這麼遙遠的路途也不禁佩服自己的膽量。
學校前幾天的課程都安排很滿,由新聞傳播學院的幾位知名教授授課,從全民信息化傳播到對臺關係與政策等內容,聆聽了他們高屋建瓴的授課,真的受益匪淺。
課餘,一個人徜徉在這所被譽為「中國最美大學」裡,感受校園內處處皆美景的南國風情,享受這段短暫的大學時光。
廈門大學(Xiamen University),簡稱廈大(XMU),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入選「1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中國最美宿舍
廈門大學由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中國首個在海外建設獨立校園的大學,學校早期建築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被譽為「南方之強「、「中國最美大學」。
行走廈大校園裡或廈門大街上,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隨處可見、長勢繁茂的大榕樹。特別去了雲水謠,更見識了這南方獨特的榕樹風景。它們個個枝繁葉茂,根系發達,獨木成林。榕樹枝幹垂下一條條氣根,有的懸掛半空,如老人鬍鬚在風中飄拂,有的貼地而生,有的斜出如飛龍破霧......令人驚嘆不已。
大榕樹不僅成為當地一景,更成為他們的精神家園。遠遠望去,似一綠色巨傘撐立地上。它們濃蔭遮天,挺拔蒼勁,蒼老古樸,靜穆凝重。根系盤根錯節,虯根如虹,如同蟒繞龍盤,只有絲絲縷縷陽光從縫隙中鑽入。看著這一棵棵古榕如同看著一位經歷百年或千年時光面容安詳的長者,心中不禁充滿了敬意與感慨。
被譽為中國最文藝的隧道——廈門大學芙蓉隧道。芙蓉隧道全長1100米,西起芙蓉園學生食堂,沿途穿越獅山,東至廈大公寓門口,是廈大學子的青春紀念冊,是廈門大學特色人文景觀之一。
在這條塗鴉隧道長廊,一批又一批的廈大學子在牆壁上留下自己的塗鴉之作,或專業,或稚嫩,或思慮良久,或即興發揮。廈大學生肆意揮灑的青春,四處碰撞的激情,理性與感性,思想與情緒,全在這裡展露。這些塗鴉作品,並非會永久存在,而是經常更新,不同時間進入隧道,看到的塗鴉都會不一樣。
學習期間,學校統一安排學員參觀人類博物館、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著名博物館,也是中國大陸唯一的一所人類學專科博物館。
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是中國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學專科性博物館。陳列分人類的起源和發展、文化的起源和發展、中外民族文物 3部分。人類的起源和發展部分陳列了從猿到人發展路線全景,有等身大的各階段古人類模型、 原始社會生活全景、古人類和動物化石及復原像、馬來亞洞穴的各地舊石器等。
學校還統一安排學員參觀了英雄三島。實地感受了當年中國收復臺灣島的決心和遺憾,深入了解了1958年大陸炮轟金門的歷史內幕和重大歷史意義。
我們參觀了軍事武器陳列場,地下防空洞、對臺喊話的最大擴音喇叭.......在島內,連垃圾桶和指示路標都是武器的造型。
「一衣帶水,一國兩制」,祖國人民盼望統一。我們堅信中華民族終會迎來祖國統一的那一天,任何分裂勢力都阻擋不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伐。
隔海遠眺金門,愛國的臺灣民眾也一定渴望早點回到祖國的懷抱,哪個遊子不想念自己的母親和故鄉。正如余光中的《鄉愁》所寫: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文/圖 李勤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