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藥師考試中,《中藥二》科目共有400味單味藥300味中成藥共計700味藥的主治功效,加配伍、用量、使用禁忌等。沒一定的毅力和時間根本拿不下這科。
本次筆者整理辛溫解表藥的巧記方法,並對其進行簡單的解析。
一、麻黃(解表生用,平喘蜜炙)
麻黃中主要含有麻黃鹼和偽麻黃鹼,這兩個化合物都能興奮中樞神經,可以將記憶點定為興奮劑。再通過聯想,興奮劑易使人興奮、出汗,所以有「發汗解表」的功能;再聯想,興奮過度使得運動過量,易造成喘促,所以有「宣肺平喘」的功能;而後,檢查興奮劑是通過尿檢,引申一下,就是「利水消腫」。對應圖表如下:
二、桂枝(風寒表證無論虛、實皆宜)
桂枝的記憶口訣「桂枝痛經,藉機養氣」,痛經代表的是溫通經脈,藉機代表的是發汗解肌,養氣代表的是助陽化氣。對應圖表如下:
三、紫蘇(葉散寒,梗理氣、安胎)
記憶口訣「解散象棋觀眾,吃魚安胎」,解散代表解表散寒,象棋觀眾是行氣寬中的諧音,吃魚代表解魚蟹毒。對應圖表如下:
四、生薑(嘔家聖藥)
生薑記憶口訣「兩溫兩止」,兩溫指的是溫中和溫肺,兩止指的是止嘔和止咳。對應圖表如下:
五、荊芥(散肌表與血分風邪)
記憶關鍵點在於「芥」,諧音「解」可以散風解表,諧音「癤」,「癤」表示皮膚病,皮膚病就可能起疹子,癢,因此「癤」的引申義是透疹止癢;另外荊芥炭可以止血。對應圖表如下:
六、防風(治風通用藥、外風內風皆可治)
記憶點「衝鋒衣」,「衝鋒衣」能遮風,引申功效祛風解表,風證容易引發痙攣,祛風則能解痙;又能擋雨,引申功效勝溼,而溼氣又能引起痺痛,除溼則能止痛,因此防風止痛的效果就明了了。對應圖表如下:
七、羌活(善治太陽經頭痛及頸項痛)
羌活的功效與防風相似,與藁本基本一致,可解表散寒,祛風勝溼,止痛。對應圖表如下:
八、細辛(治陽虛外感、寒飲伏肺證)
記憶點「風寒中想不通,痛飲」,風寒指功效祛風散寒,通指功效通竅,痛指功效止痛,飲指溫肺化飲。對應圖表如下:
九、白芷(眉稜骨痛、陽明頭痛)
記憶點「發散通知讓中農造紙」,發散指發散風寒,通知指通竅止痛,中農指消腫排膿,造紙指的是燥溼止帶。對應圖表如下:
十、藁本(顛頂頭痛)
功效與羌活基本一致,發散風寒,祛風勝溼,止痛。對應圖表如下:
十一、香薷(夏月麻黃)
是因為功效和麻黃很像,都能發汗解表,利水消腫;香薷的記憶點是「將相和」,和指的就是和中化溼。對應圖表如下:
十二、蒼耳子(上通腦頂,下行足滕,外達皮膚,內走臟腑)
蒼耳子渾身都是刺,刺容易傷人,使皮膚癢或者痛,癢則對應功效止癢,痛則對應功效除溼止痛;此外,還可散風寒,通鼻竅。對應圖表如下:
十三、辛夷
與蒼耳子有相同的功效散風寒,通鼻竅。對應圖表如下:
十四、西河柳
記憶點「河邊溼度大,見風起疹」,河邊指西河柳,溼指除溼,風指祛風,疹指透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