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段繪本寫話教學實踐

2021-03-02 繪本教學

書寫圖畫裡的故事

——以《母雞蘿絲去散步》為例的小學低段繪本寫話教學實踐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對於寫話的正式起步安排在二年級,而且寫話數量有所增加,以更好地銜接三年級的單元習作。但在實際教學中,以看圖寫話為主的低段寫話教學依然是一塊短板,學生興趣不濃,教師教學畏懼,需要引起關注。

汪潮老師說:「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讀圖比讀文更有興趣,也更為有效。學生觀看圖片,猶如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印象更為鮮明、深刻。所以,第一學段寫話教學要很好地利用圖形、圖畫和圖表。」基於低年級學生識字量有限,詞句積累少,對於文字閱讀能力偏弱的學情。又因為「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蘇霍姆林斯基),筆者認為繪本中精彩的圖畫是極為優質的教學資源,恰當運用於課堂教學,可提高學生的寫話興趣,提升其寫話能力,是有益的拓展延伸。

作者:(美)佩特·哈群斯

譯者:上誼出版部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01月 

以《母雞蘿絲去散步》為例,這是一本經典繪本,書中圖畫精妙,故事感極強,精彩的圖畫藏著迭宕起伏的「秘密故事」,帶來無限的想像空間和出人意料的構思。文字的簡潔平淡和畫面的豐富有趣形成相得益彰的互補。文字的空白處,恰好成為孩子想像寫話的填補,畫面的豐盈又為孩子的寫話提供了最佳的腳本,每個孩子可以藉此暢所欲言,書寫屬於自己的精彩。

本次《母雞蘿絲去散步》的繪本寫話指導,針對第一學段的二年級學生展開教學,主要目標為:引導孩子細心觀察圖片,在情境中展開想像,根據圖畫創編故事,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在讀圖中感受閱讀和寫話的樂趣。教學流程大致如下:

(一)起——看封面:猜測故事,激發興趣

(二)承——看場景一:師生合作,形成範例

1.利用要素練句式明大意:「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2.藉助兩大法寶寫場景能具體:

法寶一:細觀察

(1)連用動詞,化靜止為動態

1)出示《小蝌蚪找媽媽》中句子「他們後腿一蹬上,向前一跳,蹦到了荷葉上。」體會連用動詞能讓畫面動起來的好處。

2)練習交流,注意連用動詞,讓畫面動起來。

3)根據學生交流,教師及時電腦輸入,補充場景一內容。

(2)圈圈神態,讓角色有表情

1)學生圈一圈畫中母雞和狐狸的眼睛、嘴巴等,學著做做這些表情。

2)繼續交流角色表情,教師補充場景一內容。

法寶二:有想像

(3)角色換位,讓無聲變有聲

1)學生把自己當成圖中的角色,想像母雞或狐狸會說些什麼?想些什麼?

2)交流補充,形成「場景一」寫話範例。

(三)轉——看其它場景:藉助法寶,學生練筆

1.選擇感興趣的場景,小組交流,補充完善。

2.藉助法寶,個性創意寫話其一場景。

(四)合——看場景全圖,交流評價,合成故事

1.按圖片順序,學生交流,評價修改。

2.合成「母雞蘿絲去散步」的文字故事。

(五)拓——後續再創編,用好法寶,更為生動

作業:狐狸還會不會再回來?回來後的狐狸與母雞蘿絲之間又會有怎樣的故事發生?展開想像續編故事,用好法寶,故事更生動。

低年段學生還處在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他們天生的「圖感」,使其能從精彩斑斕的圖畫中獲得無窮的閱讀樂趣。因此,當我在課堂上只是出示44字的簡短文字,讀給孩子聽時,大家是索然無趣的。但是當我把孩子們的目光引向封面圖畫時,對於這個故事,孩子們充滿了探究的興趣,紛紛猜想故事的展開。

《母雞蘿絲去散步》的繪本寫話教學實踐可謂一舉多得,除了激發孩子們的寫話興趣,還對孩子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這也恰好對應了課標精神,重在「激發興趣」「培養觀察能力」「倡導寫自己的話」「鼓勵寫想像中的事物」。

(一)由圖到文,細節捕捉,提升觀察力

繪本的圖畫是「會說話」的,那些藏在圖畫裡的諸如角色表情動作、環境設置等細節往往會帶給讀者耐人尋味的樂趣。孩子有著敏銳的捕捉能力,一經點撥,他們馬上能搜尋到畫面中精妙的細節,把畫面讀通、讀透。

教學場景一「走過院子」時,在學生感知畫面主要內容後,為引導孩子寫具體,給出了第一個法寶「細觀察」之學寫神態。在觀察圖畫時,學生常常會只關注他們做了什麼,容易忽略角色的神態表情變化。於是,我引導學生拿出筆來,圈一圈母雞或狐狸的眼睛、嘴巴等,想想表達了角色怎樣的情緒。

經過細緻捕捉,孩子們用語言文字把圖畫細節表現得淋漓盡致:眼睛瞪得大大的,發出喜悅的光芒;嘴巴微微張開,嘴角揚起露出微笑;眼睛一亮;眉開眼笑;昂起頭;半眯著小眼很悠閒……孩子們傳神地描繪了母雞散步時的悠閒自得和狐狸的饞涎欲滴。孩子們捕捉到了細節,表達也興味盎然。

繪本畫面是文本內容的濃縮,是靜止的直觀。如何讓畫面動起來呢?需要聚焦角色的動作,尤其是連續動作。

師:同學們,大家還記得《小蝌蚪找媽媽》裡,小蝌蚪找到媽媽後的表現嗎?

(出示:他們後腿一蹬上,向前一跳,蹦到了荷葉上。)

師:這句話中用了哪些動詞來寫小蝌蚪奔向媽媽呢?

生:「蹬」「跳」「蹦」。

師:一下子用了三個連續的動詞來描寫。我們好像看到小青蛙跳躍的場景,寫得多麼生動啊。(請一生做做動作)

師:看來,用上連續的動詞,可以讓畫面動起來。

師:瞧,母雞蘿絲正悠閒地在院子裡散步。這隻狐狸正虎視眈眈地藏在身後,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片,你也能試著用上連續的動詞讓這提心弔膽的場面動起來嗎?

生:狐狸後腿一蹬,高高地跳起,撲向母雞蘿絲。

師:真棒!也用上了三個連續動詞,讓畫面動起來了。 

……

繪本的畫面常常是最具表現力的動感描繪。藉助繪本寫話,能培養兒童的觀察力,引導他們捕捉細節,清晰生動的表達,讓平面的紙張成為立體的舞臺。這一切才是對兒童寫作有益的觀察。

(二)由圖到文,用心品讀,提升想像力

圖畫是繪本的主體,不僅具有鮮明的視覺形象, 同時也蘊含了飛揚的想像。每個孩子通過想像暢所欲言,讓精彩的圖畫變為精妙的文字。

教學中,給出第二法寶「有想像」後,我採取「換一換」的方式,引導學生把自己當成圖中的角色——母雞或狐狸,再次關注角色神態、動作,想像:我會說些什麼?想些什麼?這樣的角色置換,促使學生入情入境,揣摩圖中角色的內心世界,讓寫話變得更立體。

「繪本的圖畫,需要閱讀的時候加入字的體驗和理解,調動起自己的想像和創造力,主動去填補空白,在與圖畫和文字的交流中主動地建構意義,最終完成閱讀和寫作。」

想像是低段寫話的翅膀。依託圖片進行補白是引發學生想像的有效方法,母雞和狐狸是怎麼做的,他們會想什麼說什麼?思維一下子就在孩子們腦海中被激活了,學生通過感官去品讀畫面,通過聯想和想像品味自己腦海裡中角色,並自然流露出有趣而恰當的表達。「哈哈,終於可以飽餐一頓啦!」「這一下,你這隻肥肥的大母雞就是我的口中之食了。」「今天可真是個好天氣,溜達完一圈,我再回家美美地吃晚餐。」……這就是孩子眼裡的世界。學生把想像中的情景,盡情地在語言描述中展現出來。

(三)由圖到文,盡情傾吐,提升表達力

教師引領孩子觀察圖畫,想像情節,扮演角色,充分調用各種感官來豐富故事內涵,有效地點燃了孩子們的表達欲望。有了「走過院子」的範例話語啟迪,後續的故事場景徐徐展開,孩子們攥著「法寶」,循著方法,很自然地進行各個場景的故事創編。於是,一幅幅色彩鮮明的圖畫化為孩子筆下一段段精彩的文字。

母雞蘿絲走到池塘邊,狐狸也悄悄跟了上來。這次狐狸小心翼翼地從地上跳起來,撲向母雞。狐狸只顧著盯蘿絲,沒注意前面的池塘,結果「撲通」一聲,掉進了池塘,連唱歌的青蛙都被它嚇得跳了起來。而岸上的母雞蘿絲卻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繼續哼著歌悠閒自在地向前走。(黃煜昊)

母雞蘿絲安靜自在地走著,她後面的狐狸剛才還在自駕他的「敞篷跑車」,跑車呼呼地開著,速度可快了。一不小心,他撞在了蜜蜂場裡的蜂房上。蜜蜂成群結隊地飛了出來,狐狸在前面跑,蜜蜂在後面追,不一會兒狐狸就被蜇得滿身大包。母雞在遠遠地看見,笑了:「這隻傻狐狸……」接著她繼續散步了。(吳月橤)

圖片的觀察與交流,展現了故事的現場感。在閱讀過程中,孩子的情感和體驗不斷積蓄,只需教師稍稍一點撥,精彩紛紛流露筆尖,每一個孩子都是絕妙的繪本文字作者。為了更好地展示孩子們的「作品」,也為了進一步激發他們的積極性,我將孩子們的場景片段,根據圖片一一對應,合成一份份獨具特色的「母雞蘿絲去散步」的文字故事。

對於這樣的大張旗鼓的發表,孩子們欣喜不已。

繪本中精彩的圖畫具有強大的故事力,是學生發展想像、創意表達的優秀資源。以《母雞蘿絲去散步》繪本寫話教學為契機,筆者後續會繼續堅持將優秀的繪本資源引入課堂,作為統編語文教材的有效補充。

本文作者:趙莉莉,杭州市東城第二實驗學校語文教師,任校長助理。

「繪本教學」公眾號福利時間!

積極在此文後留言,

留言獲贊超過20並排名前二的朋友,

您將有機會獲得

姚穎老師的書籍或價值超過30元繪本!

滿足以上條件的讀者朋友歡迎

a.姓名b.地址c.聯繫方式發送留言區

(郵費自理)

(別人不會看到消息)

兩天內回復有效!

為了讓更多人參與活動,

每人三周內只能獲贈一次!

·end·

主編 | 姚穎老師

本文編輯 | 郭微娜

審核編輯 | 蘇    靜

相關焦點

  • 講座 | 白金聲:對小學寫話、習作教學的八點認識
    寫話、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環節,同時也是人們一直研究和關注的焦點、熱點和難點問題。本文擬從八個方面談談我的粗淺認識。教育是塑造人的工程。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只要我們承認語文教學的育人功能,就一定能清醒地看到寫話和習作教學鮮明的教育性。古人把「立德」擺在「立言」之上,這是很有見地的。
  • 講座 | 汪潮:部編教材第一學段寫話教學的理握分析
    摘要寫話教學是小學語文第一學段教學的難點。本文對部編教材第一學段的寫話教材編寫和寫話教學設計和實施活動進行了學理、語理和機理三個方面的初步分析,試圖為寫話教學實踐提供堅實的理據。所有學習皆然,寫話教學當然也是如此。就是說,不能忽視第一學段寫話知識的初步學習和運用。根據筆者關於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內涵的解讀,可以把小學第一學段寫話的核心素養規定為:2.寫話的基本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生寫話能力的提高也是以寫話知識和寫話規則為前提的。遵循寫話規則能有效促進寫話教學速度和質量的提高。
  • 汪潮:語文統編教材第一學段「寫話教學」的理據分析
    一上安排了三種類型的口語交際,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第一,一上安排了四次口語交際,為寫話打好基礎。第二,在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都要滲透口語訓練。包括始業教育、漢語拼音教學、識字教學、常規教學,教學過程中要把說話的一些要求滲透其中。第三,課堂口語練習。我覺得小學課文裡面口語交際,都不要安排了,滲透其中就行了,因為學生字他會說,詞意也大概了解,問題是這個字怎麼寫他不知道。
  • 說話容易寫話難
    小學低年段寫話訓練是中高年段學習習作的基礎。教完幾屆小學畢業班之後,重返低年段的課堂,我們發現低年段寫話教學中教師應著重解決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二是如何讓學生有話想說,讓寫話言之有物。
  • 【關注】「讀寫萌發」解決了寫話教學中存在的諸多難題
    自呂叔湘先生指責語文教學中的「咄咄怪事」以來,語文學科就一直處在課程改革的中心,存在的問題卻是愈改彌堅,以致成為「頑症」、「痼疾」,可以堪稱是問題最多的一個學科,其中「寫話」就是語文教師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碰到的「難題」之一。
  • 小學作文教學研究領域的新成果 ——《小學交際活動作文理論與實踐》來了!
    在近四十年的時間裡,他對小學作文教學研究孜孜以求、博採眾長、融匯中外、自成體系,為我國作文教學理論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楊文華主編曾是吳立崗先生的研究生,跟隨吳教授攻讀小學語文教學論專業,畢業後就職於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教師》雜誌編輯部。多年來,他潛心研究吳立崗作文教學思想,長期深入教學實踐,開展作文教學實驗研究,積極推廣作文教學研究成果。
  • 小學一二年級看圖寫話範文精選,現在先列印一份,開學考試用得上
    小學一二年級看圖寫話範文精選,現在先列印一份,開學考試用得上對學生看圖說話能力的培養,要從一年級開始。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只認識拼音和一些簡單的漢字,所以將拼音的教學和看圖說話的教學相結合可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 階梯訓練有目標 引領孩子學寫話
    為了讓學生在低年級就培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和方法,近日,高新區第一小學開展了低年級語文看圖寫話經驗交流會。
  • 一線教師的思考:如何在寫話教學中落實思維能力培養
    寫話是低年級語言訓練的重要內容。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低年級的學生往往缺乏寫話的興趣,同時思維打不開,容易陷入定勢。下文中的這位一線教師巧妙地將思維能力培養和寫話相結合,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寫話興趣,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思維,讓語言表達更加精準和靈動。
  • 看圖寫話的方法與技巧
    看圖寫話方法與技巧教學目標: 學會看圖寫話的具體方法和技巧,認真看圖,培養觀察力。合理想像,培養想像力。看圖說話,培養口頭表達力。看圖寫話,培養書面表達能力。創設園地,培養寫作積極性。教學重點: 掌握看圖寫話的具體步驟,看圖寫話,用一兩句話寫清時間地點人物幹什麼?學生不僅要寫完整,而且要寫得具體生動。寫出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等等。教學難點; 實施看圖寫話時的構思,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
  • 人民日報推薦:小學看圖寫話100篇範文,每天一篇,收藏列印練習
    人民日報推薦:低年級看圖寫話100篇範文,每天一篇,收藏列印練習!我們不僅僅把學生的看圖寫話作為一種單一的作文形式進行訓練,更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學生寫作能力形成的最重要的基礎之上。看圖寫話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培養學生觀察力、想像力、表達力和思維習慣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看圖寫話也是為寫作文打基礎。如果你將來想寫一篇好的作文,你必須學會學好看圖寫話。最近,很多家長給老師發了私信,說想提高孩子的看圖寫話能力,但不知道從何下手。他們問老師有沒有什麼秘密可以幫助她解決這個問題。
  • 小學二年級看圖寫話20篇,讓孩子的寫作從看圖寫話開始
    看圖寫話是小學低年級學習語文的一個必備練習,主要就是為高年級的寫作打好基礎。看圖寫話對二年級的小朋友們還是有難度的,因為小朋友們積累知識點不多,我們都知道學習語文,主要的是積累,而看圖寫話考察的能力有很多,主要考察同學們的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這對二年級的小朋友們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 小學低看圖寫話指導+看圖寫話訓練,多練習,為寫作文打下基礎!
    小學低看圖寫話指導+看圖寫話訓練,多練習,為寫作文打下基礎!眾所周知,看圖寫話這個內容是低年級一個重要的訓練內容,是低年級學生進行寫話訓練的重要途徑之一。但許許多多的孩子一聽說要看圖寫話,就感到害怕,似乎覺得沒話可說,沒話可寫。
  • 如何提高一年級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熟練運用先說後寫三大法則
    對於低年級的語文教學重難點,看圖寫話,必定是特別考驗老師教學能力的一個教學目標。我們很多年輕的老師,在面對孩子們看圖不會說,看圖不會寫的時候,欲哭無淚,甚至把每一句話都寫下來,讓孩子照著模仿,也寫不來。家長們也經常發愁,甚至剛上一年級就送到作文培訓班進行寫作訓練,低年級的孩子們,字都認不全,要求他們寫出漂亮的作文,確實是有難度的。
  • 重新審視,提高小學英語教學「寫」的設計感
    如何重新審視這個問題時,提高小學英語教學之「寫」的設計感,亟待探究!本文從過程性目標體系的建構、螺旋式主題模塊的重組、一體化訓練時機的捕捉、指導型模式架構的思考四個視角,提出了「梯度、循環、多元、整體」四個相關的設計策略,並通過案例對其進行了詳細闡述。
  • 進課堂,促成長 成都大邑子龍街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獲名師指導
    中國網12月7日訊(宋得恩)近日,成都市大邑縣王瑩菊工作室領銜人、小學教研室主任王瑩菊走進子龍街小學,開展教學指導活動。子龍街小學二年級組語文老師和部分工作室成員參加活動。邵小芹用一首有趣的兒歌將孩子們引入課堂,揭示了本堂課的教學目的——「觀猴」看圖寫話,引導孩子們將寫話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說清楚,完成看圖寫話的第一個自然段,並通過舉例寫作句型,讓孩子們發揮想像將猴子寫具體,寫生動,寫形象,完成看圖寫話的第二自然段,最後指導孩子們將「觀猴」的心情和感受說出來,完成第三自然段。整個課堂由淺入深,逐步遞進,結構清楚,孩子們在快樂的氛圍裡輕鬆地就掌握了看圖寫話的方法。
  • 一二年級必考看圖寫話分享,家長收藏列印
    小學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也是長期以來讓學生最感頭疼的事。小學低年級作文能力的培養,應該從看圖寫話訓練起步。 看圖寫話,是培養孩子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輔導孩子看圖寫話,一般來說應注意抓住「多看、多想、多說、多寫」四個環節。
  • 2019年4月成人自考小學語文教學論真題及答案解析
    1.推廣國語運動,將國語作為全民族語言是在A.南京臨時政府時期B.洋務運動時期C.五四運動時期D.新中國成立初期2.我國第一部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是A.1923年《小學新學制課程標準綱要》B.1934年《小學課程教則大綱》C.1952年《小學語文課程暫行標準》D.1956
  • 一升二家長必看,小學二年級看圖寫話要求及必考圖片
    2018-07-16 10:17:29 來源: 小學語數微課堂 舉報
  • 小學低年級專項練習——看圖寫話作文訓練,附100篇範文賞析
    家長們都知道小學低年級語文學習還是比較簡單,孩子很容易拿高分,但是也有小部分同學在閱讀理解和寫作上丟分嚴重,低年級的孩子都如此,何況高年級呢,所以作文訓練我們從一開始就要嚴格把關,幫助孩子鋪好道路。看圖寫話是指導學生觀察圖畫,根據圖上具體形象的內容進行想像寫話。這種訓練,可以由看一幅圖寫一句話或一段話,到看幾幅圖寫一段或幾段通順完整連貫的話。看圖寫話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表達能力和思維習慣的重要憑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