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傑出校友錢學森等都因病暫停學業,聽他們「隔離期」故事

2020-12-12 校園快報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按下了生活的「暫停鍵」。或許會有些寂寥、孤獨、驚慌,但是這恰是匆忙時光中的難得停歇,給予歲月片刻的安寧,來一場心靈的對話,去審視和思考自我,以積蓄未來前行的能量。

人生是逆旅,我亦是行人。交大的傑出校友錢學森、屠岸、汪耕等也都因病而暫停學業,最終他們選擇化困守的隔離為獨立思考成長期。現在讓我們一同走進他們的「隔離期」故事,感悟他們的從容、勇者無懼和可貴的人生定力。

因傷寒休學接觸共產主義

著名科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

錢學森

1930年春夏之際,入學交大一年且向來體質不錯的錢學森得了傷寒,病情來勢洶洶,需要長時間療養。於是,錢學森向交大辦了為期一年的休學手續。休學一年,他暫時放下學業課程,有了比較充裕的自由讀書時間。

錢學森交大畢業照

期間他大量閱讀哲學、文藝、工程類圖書,其中有許多進步書籍。這是他第一次接觸科學共產主義;接著讀馬克思的《資本論》、普列漢諾夫的《論藝術》、布哈林的《歷史的唯物觀》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他感到只有唯物史觀和辯證唯物主義才是有道理的,唯心主義等沒有道理;經濟學也是馬克思講的有道理,而資產階級那一套經濟學理論,則不能自圓其說。

錢學森休學期間所讀的部分書目

1930年10月《交通大學上海同學錄》

附載長假學生名單

後來,他談起這段經歷的感受時說:「既然我是學科學的,那麼,對於社會和宇宙的看法,就得有一個正確的科學態度。我們科學工作者如果掌握了它,就等於掌握了研究宇宙,人類社會和研究科學的鑰匙,就等於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有了正確的方向。

錢學森的工作照

詩歌、愛情和信仰給了他力量

著名詩人、翻譯家

屠岸

1946年5月,就讀於交大管理學院鐵路管理系的屠岸(學名蔣璧厚),在臨近畢業這一年,年僅22歲風華正茂的他卻不幸染上肺結核,需與健康人隔離。這在當時無疑是一件可怕的事,那時肺結核沒有特效藥,生了等於判了死刑。

屠岸年輕時的照片

對屠岸來說,生活的一切剛剛開始:在交大醉心於外文系主任唐慶詒先生的授課,他發起成立了「南洋詩文社」,與交大同學合辦油印詩刊《野火》,參加進步的學生運動,開始嘗試寫詩,並翻譯外國詩歌。就在這一年,與屠岸志同道合、嚮往奔赴延安的交大同窗好友張志鑣,不幸肺病復發去世。更讓他不能釋懷的是,他最喜歡的英國詩人濟慈,也是22歲染上肺結核,才華橫溢的他25歲便離開人世。屠岸感到很絕望,他不禁把英年早逝的濟慈引為知己,對濟慈的命運和詩歌有了一種更深的理解,好像超越了時空在生命和詩情上相遇。

1945年6月8日屠岸就讀交大時期的畫作

屠岸翻譯的《濟慈詩選》

這時候,他當時的女友後來的妻子章妙英向他伸出溫暖的手,這給屠岸戰勝疾病增強了信心。但同時,屠岸覺得信仰也給了他力量。因為他在交大期間一直追求進步,患病前的2月,他經同在交大讀書的表弟,已是共產黨員的奚祖綱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隔離期讀濟慈的詩歌,愛情和信仰成為支持他活下去的力量。最後屠岸恢復了健康,他也更堅定了自己的信仰。

年輕時期的屠岸和妻子章妙英合影

由於這場大病,他未能在交大繼續學業。離開交大後,他繼續從事地下工作和文學翻譯之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能生機勃勃,世界遂能生機勃勃。

追求各盡所能、坦誠互助的理想社會

電機設計專家

汪耕

1944年9月,汪耕(原名汪積威)考進遷到重慶辦學的交通大學,入讀最熱門的電機工程系。當時交大實行淘汰制,特別是一二年級學生,幾門主課考試頻繁,一兩門主課不及格就要退學,所以學生大多很用功。出身貧寒的汪耕發奮苦讀,成績優異但是營養很差,身體虛弱。1945年,交大復員上海,復員途中汪耕看到人們的悲慘生活和回到上海當時花天酒地的生活,兩種生活人群是如此鮮明而尖刻地存在,使汪耕思想上印下了深刻痕跡。

汪耕在交大求學的照片

汪耕致交通大學校長程孝剛信札

1946年,回到徐匯交大的汪耕肺結核復發。當時國外已發明特效藥,但是非普通人能買得起。得了肺結核,打破了汪耕個人一切的幻想,他體會到光憑個人努力有出路的想法是錯誤的。隔離期間,他閱讀了一些肺結核療養書籍,頑強而又耐心地靜臥休養,翻閱了一些魯迅書籍,對當時的舊社會有了一些認識。同時,彼時的交大作為愛國運動的「民主堡壘」,中共地下黨領導的學生進步活動風起雲湧。撤退到解放區的同學們也來信告知解放區的真實情況,這對汪耕思想觸動很大。

1948年5月4日,建在交大上院、中院南面大草坪上的「民主堡壘」

隔離初期他傷感、孤獨,他很快重啟自我,逐步確立自己的人生觀。他覺得在舊中國,像他這樣僅僅通過個人奮鬥和才能立足於世是行不通的,應該追求一個各盡所能、坦誠互助,沒有爾虞我詐的理想社會。同時,他認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作為一個未來的專業人員要鍛鍊好身體,他應該通過自己的專業工作,對國家、社會和人民做出貢獻。

1960年,汪耕與於潔芬的結婚照

難忘四載求學,終生情牽母校

「蔡淑芬獎助學金」捐贈設立者

蔡淑芬

蔡淑芬高中畢業於蘇州私立振華女中,英語根基很好,也喜歡數理化。當時的交大入學試卷是全英文試題,和她同年報考的考生有1100人,只錄取110名,而蔡淑芬以優異的成績被錄取。

1935年交大新生報名登記冊

但在大二結束的暑假,蔡淑芬突然病倒了,高燒持續數十天,病情一度危急,只好休學一年

直到1938年秋回到交大復學時,校園已不復昨日。徐家匯的校舍被日本人辦的同文書院所佔,交大遷至法租界中華學會社所在地,那裡便是蔡淑芬讀完大三、大四完成學業的地方。四載求學生涯始終在蔡淑芬的心中鮮活地存在著,青澀的歲月芳華令蔡淑芬難以忘懷。

1948年11月22日,蔡淑芬和丈夫乘飛機離開上海前往香港,到港不久就遇到了在港校友,很快便加入了交大香港同學會。

直至耄耋之年,蔡淑芬也堅持每隔一兩年從香港回到母校住一住,看一看。上海交大110周年校慶之際,已是九旬高齡的蔡淑芬,在兒女的陪伴下返校參加校慶。

蔡淑芬大四時填寫的服務志願書

情牽母校,飲水思源。這似乎成了蔡淑芬晚年生命的重要主題之一。

即便大病初癒,身體抱恙,在病榻上的她依舊心心念念母校的發展和學子們的成長。在兒女的大力支持下,蔡淑芬終於完成了多年來為母校捐款的心願。

110周年校慶時,蔡淑芬為母校捐獻10萬港幣,其中5萬用於母校110周年校慶,5萬設立為「蔡淑芬獎助學金」,後又追加至每年10萬。十餘年來,蔡淑芬獎助學金已資助了數百位同學。

多年來,蔡淑芬學長一直心繫母校發展,善心若水,對學校貧困生資助慷慨給予了寶貴支持,同時熱心香港校友會的建設。蔡淑芬學長對母校拳拳的愛心,交大永遠銘記。她的一生是交通大學「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精神的最佳詮釋,她的精神為交大人稱頌。

暮春三月,萬物復甦。疫情將會被勇敢的人們戰勝,有信仰的人生不會迷茫,隔離期後,願否極泰來。不僅收穫知識、記憶,還有精神的豐盈,若有信仰藏於心,未來定不負於君,讓我們心懷未來的宇宙星辰 ,共待春暖花開,雲散日出!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官微 素材:交大檔案文博管理中心 責任編輯:金雪 祁潔

相關焦點

  • 錢學森:愛國奮鬥的知識分子典範,交通大學的傑出校友
    1991年和1999年,他先後被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兩彈一星功勳」勳章。錢學森的名字,早已不僅僅是一個名字,而是科學精神和愛國情懷的象徵;錢學森的故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展史冊上熠熠生輝,也在交大師生中口口相傳,時刻激勵著交大師生和全體中國人。
  • 海角天涯交大人:聽校友說故事
    2010年3月17日,(新竹)交大校友會邀請長青校友餐敘。現場分享了許多,津津有味的精彩故事。
  • 長徵三號乙總設計師、上海交大校友龍樂豪院士的「2020高考作文...
    讀書期間整個國家處於困難期,龍樂豪家境貧寒,靠著學校獎學金完成學業。 心若向陽,處處花開,人若向暖,清風自來。 1961-1963年,龍樂豪曾任第三屆學生會主席兼藝術團團長。當時上海交大學生藝術團是全國高校學生藝術團的佼佼者,有話劇隊、舞蹈隊、合唱隊、民樂隊、管樂隊、京劇團、舞美隊。
  • 航天之父錢學森、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均畢業上海交大:強悍科研
    美國不是不想制裁更多中國高等學府,而是害怕制裁後影響它自身利益,畢竟中國有些頂尖學府在全球很多領域具有領先地位今天我們來了解為我國培養了大批科技人才的頂級學府,它就是赫赫有名的上海交通大學我告訴你們中國航天之父、全球知名科學家、中國偉大科學家錢學森畢業上海交大,是上海交通大學最知名的傑出校友,錢學森也是全球知名的偉大科學家
  • 交通大學校友總會電唁錢學森學長逝世
    驚聞交通大學傑出校友錢學森學長逝世,交通大學校友總會電唁哀悼,全文如下: 錢學森學長治喪委員會並錢學森學長親屬:驚聞我校傑出校友錢學森學長於2009年10月31日8時不幸逝世,享年98歲。我們謹代表校友總會致以深切的哀悼。錢學森學長,1934年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是交通大學最傑出的校友代表。
  • 錢學森與交大圖書館
    錢學森學士學位照(1934年)錢學森是一位具有高尚愛國主義精神的世界著名科學家,為我國的國防事業和航天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作為老交大畢業生的傑出代表,錢學森是當之無愧的學霸。[2]他曾用質樸的語言回憶了他在交大圖書館孜孜求學的往事[3]:1929年我從北京師大附中畢業,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學。那時上海交大圖書館在校門右側紅樓,是我每天必去的地方。一是讀報,二是看書。當時學校訂了許多報紙,有國民黨辦的,也有進步人士辦的。國民黨的報紙太臭,我是不讀的。對圖書,特別是科技書,那真是如饑似渴,什麼科目的書都看。
  •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校長等悼念傑出校友錢學森
    唁函高度評價錢學森一生的成就,稱讚他不僅是中國的「火箭之父」,還是加州理工學院的「傑出校友」。信中說,錢學森在加州理工參與丹尼爾與弗洛倫斯·古根海姆噴氣推進中心建設及噴氣推進實驗室創建,為母校贏得了巨大榮譽。查莫和埃拉奇在唁函中表示,錢學森在火箭科學和空氣動力學領域的開創性工作,以及為中美兩國空間計劃所作的卓越貢獻將被永遠銘記。
  • 上海交大黨委書記楊振斌在徐匯校區調研
    3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在徐匯校區調研,參觀了徐匯校區校史博物館和坐落在徐匯校區的錢學森圖書館,考察了校園內的歷史建築群,並聽取了學校校友工作情況匯報。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安勝及學校黨政辦、檔案館、錢學森圖書館、校友會、保衛處等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
  • 學霸錢學森當年考交大,都遭遇過哪些難題?
    1月4日,澎湃新聞走進上海交通大學校史研究室,在校史研究人員歐七斤的引導下翻閱了那些「上了年紀」的和考卷試題和「參考書」。這些資料或邊角泛黃,或已散落不少頁面,但其中字跡依然清晰娟秀。歐七斤笑言,因為交大理工科學生要學工程製圖,他們的字跡都比較工整好看。
  • 上海交大迎來113周年校慶 首次評選傑出校友
    上海交通大學4月11日舉行建校113周年慶祝大會,首次評選並表彰傑出校友。國際著名力學家、我國航天技術的開創者和系統工程科學家、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資深兩院院士、水利水電工程專家、「當代李冰」張光鬥,數學家、數學史家、首屆中國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吳文俊,化學家、2008年度中國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徐光憲四位校友榮獲上海交通大學「傑出校友終身成就獎」。
  • 彭康:「交大應多培養幾個像錢學森那樣的大科學家」
    當1959年彭康又被國務院任命為西安交大校長、黨委書記後,他要求兒子憑自己本事考大學。結果彭城考入上海交大,每逢暑假回到西安的家,父親才在「兩菜一湯」的家常慣例上,給兒子另加一個菜。  當年西安的物質環境確實不如上海。曾有一段時間,彭康所住的上海康平路寓所幾乎每晚都要召開黨委和總支負責人的碰頭會,不知熬過了多少個不眠夜。
  • 錢學森90歲生日時,加州理工學院委託他好友送來傑出校友獎
    1911年在日本求學的錢鈞夫回國,同年的他的兒子錢學森在上海出生。錢氏是江南的名門望族,吳越錢氏之後,這個家族誕生了眾多優秀人物,錢學森就是其一。1929年,錢學森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交通大學,畢業後考取庚子賠款獎學金赴美求學。
  • 江澤民和上海交大校友故事:患難與共知音在(圖)
    今年4月8日是上海交通大學建校110周年,在交大所培養的十多萬學子中,湧現出一大批救國、建國、治國的高端人才,江澤民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江澤民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編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回顧了江澤民和上海交大的點點滴滴,展現了他對母校的深厚感情。本版選載的就是發生在江澤民同志和他的同學、校友之間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 錢學森圖書館2012年在上海交大建成開館
    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最完整、最系統、最全面地收集錢學森文獻實物的錢學森圖書館擬定於2012年在滬建成開館,現已由中央宣傳部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一張木製的方桌,周圍4把木椅子,桌子側面是一個木製大書架。這些錢老1960年至1995年間使用過的家具,如今在上海交大真實還原成一個「錢家客廳」。
  • 西安交大召開錢學森學院2020級新生選拔動員會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鄭慶華,招生辦公室主任兼教務處處長王秋旺,錢學森學院常務副院長楊森,招生辦公室副主任宋紅霞,錢學森書院院務主任田博,錢學森學院各類試驗班項目主任及專家教授出席大會。會議由錢學森學院副院長王娟主持,2020級部分新生約1500餘人到場聆聽會議內容。
  • 學霸錢學森當年考交大有多難?
    1月4日,記者走進上海交通大學校史研究室,在校史研究人員歐七斤的引導下翻閱了那些「上了年紀」的和考卷試題和「參考書」。這些資料或邊角泛黃,或已散落不少頁面,但其中字跡依然清晰娟秀。歐七斤笑言,因為交大理工科學生要學工程製圖,他們的字跡都比較工整好看。
  • 紀念錢學森歸國65周年 錢學森圖書館以音頻故事述錢老成長與歸國曆程
    上海交大供圖&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上海10月22日電 (記者 許婧)今年是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回國65周年。22日,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推出的長篇聯播《羈絆與歸來》正式上線,錢學森圖書館與上海人民廣播電臺聯合推出的情景廣播劇《仰望星空的少年》也宣布全面啟動製作,以聲音描繪錢學森成長與歸國曆程。
  • 上海交通大學在滬發布「我和我的學校」微電影
    在上海交通大學,永遠有人年輕熱血,青春的面孔年年更迭,但追逐理想的信念不變。歲末年初之際,上海交通大學發布主題微電影《心之所向》,延續著錢學森、黃旭華、王振義等大師前輩的足跡,交大人在實驗室、在操作臺、在病房裡、在每一個平凡崗位上,共同唱響《唱支山歌給黨聽》《我們都是追夢人》,講述「我和我的學校」成長故事,在燈塔的指引下砥礪前行,朝著理想邁出堅定的腳步。
  • 西安交大:中國頂尖大學,知名校友錢學森,留學生2800名
    從2020國際化大學排名榜單可見,國內大學前六名,都是9校聯盟成員。第9哈工大,第10西安交大,第12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的2020國際化大學排名榜單上,西安交大世界排名第157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165位,南京大學排名118位,僅次於北大和浙大。
  • 西安思源學院周延波董事長出席交大校慶誓師大會並榮登傑出校友...
    西安思源學院周延波董事長、校長助理馬寬強作為西安交大傑出校友應邀出席了校慶誓師大會和校慶系列活動。周延波董事長榮登交大傑出校友愛心牆,並作為嘉賓在大會主席臺就座。我校周延波董事長、校長助理馬寬強作為西安交大傑出校友應邀出席了校慶誓師大會和校慶系列活動  西安思源學院創建於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學校周延波董事長及一批高級管理人員都來自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