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與交大圖書館

2021-02-21 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

錢學森學士學位照(1934年)

錢學森是一位具有高尚愛國主義精神的世界著名科學家,為我國的國防事業和航天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作為老交大畢業生的傑出代表,錢學森是當之無愧的學霸。1929年,他以學院新生第三名的成績考入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1934年以學院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榮獲校長嘉獎[1]

            錢學森榮獲校長嘉獎(1933年)     

錢學森對母校圖書館感情至深,曾由衷地說:「圖書館對我的教育成長和科學工作有極大的推動和幫助作用,……對我的研究工作簡直不可或缺。」[2]他曾用質樸的語言回憶了他在交大圖書館孜孜求學的往事[3]:

1929年我從北京師大附中畢業,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學。那時上海交大圖書館在校門右側紅樓,是我每天必去的地方。一是讀報,二是看書。當時學校訂了許多報紙,有國民黨辦的,也有進步人士辦的。國民黨的報紙太臭,我是不讀的。對圖書,特別是科技書,那真是如饑似渴,什麼科目的書都看。我是學機械工程的,常去找有關內燃機的書,特別是講狄賽爾(Diesil)發動機的書來讀,因為它熱效高。後來我的專業是鐵道機械工程,四年級的畢業設計是蒸汽機車。但我到圖書館借的書決不限於此,講飛艇、飛機和航空理論的書都讀。講美國火箭創始人戈達德(R.Goddard)的書也借來看。我記得還借過一本英國格洛爾(H. Glauert)寫的專講飛機機翼氣動力學理論的書來讀;當時雖沒完全讀懂,但總算入了氣動力理論的門,這是我後來從事的一個主要專業。

從錢學森所言的「如饑似渴」、「什麼科目的書都看」,可以想見當時的交大圖書館對於初入學術殿堂的學子們飽覽中外科技新知與見聞,拓展知識結構與眼界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對於錢學森個人來說,意義更為深遠的是他從每天必去的圖書館中悄然完成了知識結構的拓展與轉型,即跳出了原先被設定的機械專業,開始轉入自己感興趣的力學、航空、火箭等專業知識的殿堂,並且養成廣泛涉獵哲學社會科學方面著述的習慣。這種旺盛的求知慾以及博覽眾長的知識面是錢學森之所以成為科學巨匠的原因之一 [4 ] 。錢學森自己也說:「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從一定意義上講,沒有圖書館和資料館,就沒有今天的錢學森」[5]。可見,圖書館對錢學森成長為大科學家的巨大作用。正所謂:

行行肺腑言,字字顯純真。

一窗明中外,萬卷通古今。

峰高近天都,樹木連本根。 

沒有圖書館,沒有錢學森。[6]

「思源閣」收藏了錢老一系列代表性專著,如《工程控制論》(新世紀版)、《論系統工程》(新世紀版)、《創建系統學》(新世紀版)、《星際航行概論》(1963年)、《飛彈概論》(2006年)等。這些著作集中體現了錢學森深邃獨特的學術思想和璀璨奪目的學術成就。其中《工程控制論》、《論系統工程》、《創建系統學》培育和影響了中國在這些領域中從事研究工作的幾代專家、學者。1954年在美國首次出版的《工程控制論》,被他的導師馮·卡門盛讚:「在學術上已經超過了我」。

歡迎廣大師生親臨圖書館「思源閣」,感悟人民科學家錢學森的匠心之作蘊含的思想智慧和科學精神。

[1] 錢學森與交大的一世情緣.http://sjtu.cuepa.cn/show_more.php?doc_id=229998

[2] 校史故事:錢學森與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 http://news.xjtu.edu.cn/info/1002/61648.htm

[3,5] 錢學森致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潘季、校長蔣德明的信(1996年)

[4] 陳進. 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館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年12月.p74

[6] 李廣德 .學森頌之讀《圖書館與錢學森》有感.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

相關焦點

  • 錢學森圖書館2012年在上海交大建成開館
    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最完整、最系統、最全面地收集錢學森文獻實物的錢學森圖書館擬定於2012年在滬建成開館,現已由中央宣傳部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一張木製的方桌,周圍4把木椅子,桌子側面是一個木製大書架。這些錢老1960年至1995年間使用過的家具,如今在上海交大真實還原成一個「錢家客廳」。
  • 錢學森圖書館成「大中小教育」排頭兵,各地錢學森班加入「朋友圈」!
    「打造『大中小教育』閉環,錢館華育合建德育高地」活動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舉行。該活動在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黨委的指導下,由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和上海市華育中學主辦,由內蒙古集寧一中、交通大學附屬小學及愛菊小學協辦。
  • 紀念錢學森歸國65周年 錢學森圖書館以音頻故事述錢老成長與歸國曆程
    上海交大供圖&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上海10月22日電 (記者 許婧)今年是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回國65周年。22日,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推出的長篇聯播《羈絆與歸來》正式上線,錢學森圖書館與上海人民廣播電臺聯合推出的情景廣播劇《仰望星空的少年》也宣布全面啟動製作,以聲音描繪錢學森成長與歸國曆程。
  • 交大西遷博物館,錢學森圖書館入選20家國家級主題展!重點推介!
    作為全國高等教育界代表,西安交通大學•交大西遷博物館主辦的《「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西遷精神圖片文物展》,,「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真正做到與祖國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西安交大對西部大開發,對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很多人才,做出了很大的科技貢獻」,「希望在新時代的歷史進程中創造屬於(交大的)傑出貢獻,為中華民族立下卓越功勳」。
  • 彭康:「交大應多培養幾個像錢學森那樣的大科學家」
    1968年,彭城在上海交大校外宿舍待分配時,耳朵裡傳來了父親離世的噩耗……而後,彭城也來到黃土地上,勞改務農做工,用自己的方式獻身大西北。  同一個學長:錢學森  「有一天晚上,我正在為學生答疑,彭康來到答疑室聽我答疑。這對一個學校的負責人來說是難能可貴的。」長期在交大基礎課程部工作的趙富鑫教授回憶道。
  • 上海交大內的老圖書館秘境(圖)
    都說不進徐家匯的門,不算交大人。而若去了交通大學徐匯校區,又錯過了交大老圖書館,壓根算不得去過交大。在這交大秘境歲月歷史裡,名人與偉事也是層出不窮呢。交大老圖書館為輸球而痛哭的老校長 交大徐匯校區的老圖書館前有一塊大草坪。很多人說是因為這塊草坪而愛上交大的。
  • 錢學森交大試卷曝光,書寫規範堪比「印刷體」,考分更是讓人嘆服
    上海徐匯區的交通大學圖書館,有一個僅有三層的小樓,卻讓所有交大學子仰望,這就是錢學森圖書館!錢學森圖書館的展品中,大量學術筆記和手稿,訴說著豐功偉業的築成之路.....一個關於錢學森的故事在上海交大學子中代代相傳
  • 西安交大附中 「錢學森班」舉行開班典禮
    西部網訊 為進一步弘揚錢學森科學精神,培養具有現代科學研究素質結構的人才,西安交大附中決定創建創辦「錢學森班」,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踐行錢學森精神。12月24日,「錢學森班」舉辦了授牌儀式暨開班典禮。
  • 騰飛交大夢想 西安交大附中舉行「錢學森班」授牌儀式暨開班典禮
    為進一步弘揚錢學森科學精神,西安交大附中結合現代科學研究對人才素質結構的需求,決定創建創辦」錢學森班」,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踐行錢學森精神。西安交通大學基礎教育黨委書記常濤在授牌儀式暨開班典禮中介紹說,」錢學森班」將把繼承錢學森精放到首要位置,一定要為基礎教育貢獻符合科學規律、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育人智慧,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可堪大任的傑出人才。
  • 錢學森:愛國奮鬥的知識分子典範,交通大學的傑出校友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東方紅》樂曲傳遍全球……如今,《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已經成為交大徐家匯校區錢學森圖書館玻璃櫥窗裡泛黃的手稿,然而從這份手稿起步的中國航天事業卻正如日中天。
  • 學霸錢學森當年考交大有多難?
    交大考試之難,據說65分以上即可得獎學金!」1月3日,上海交通大學(以下簡稱「交大」)研究生會官方微博在本學期考試周來臨之際曝光了民國時期交大的入學考卷及「參考書」,引發網友紛紛自嘲「我等純學渣」、「絕對考不上」、「還好我活在現代」。交大大三學生小韋說:「感覺好難,而且好多還是英文,如果是高三的時候或許還能做一下。」
  • 學霸錢學森當年考交大,都遭遇過哪些難題?
    民國時交大一大特色就是「考試多,小考、大考、期末考,考試不斷」,學分也要比其他大學多出四分之一。        以交大1934屆校友、「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為例。1929年,這位以總分396、名列工程學院第三的佳績被交大錄取(國文51分、英文80分、物理50分、化學85分、高等代數60分、解析幾何70分)的高材生開始了五年的交大學習之旅。
  • 錢學森國立交大試卷曝光,字跡工整流暢如「印刷體」
    他就是世界著名科學家,中國兩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錢學森。學生時代的錢學森就是公認的學神。據說錢學森在國立交通大學求學期間,上課永遠坐在最後一排,從不聽課,但是每次考試,他的平均成績都在90分以上。要知道交大學霸雲集,學風嚴謹,每次考試前大部分同學通宵達旦的學習,結果也只能勉強及格。而錢學森卻輕輕鬆鬆就可以考到90分。
  • 在圖書館裡「找找茬」 錢學森圖書館推新年新玩法[圖]
    兩位小朋友在錢學森圖書館內參與互動遊戲兩位小朋友正在參觀錢學森圖書館一位小女孩兒在爺爺奶奶的陪伴下來到錢學森圖書館查閱資料。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徐程2月16日報導:「第一次來這裡的時候就覺得這裡很有意思,今天是我第二次來錢學森圖書館了!」今天下午,錢學森圖書館裡人聲鼎沸,不少家長趕在開學前帶著自己的孩子前來參觀,高安路第一小學的學生祝海璐在父母和外公外婆的陪同下第二次參觀錢館,當日豐富的活動讓她再次對這裡產生的濃厚的興趣。
  • 西安交大召開錢學森學院2020級新生選拔動員會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鄭慶華,招生辦公室主任兼教務處處長王秋旺,錢學森學院常務副院長楊森,招生辦公室副主任宋紅霞,錢學森書院院務主任田博,錢學森學院各類試驗班項目主任及專家教授出席大會。會議由錢學森學院副院長王娟主持,2020級部分新生約1500餘人到場聆聽會議內容。
  • 西安交大2020屆錢學森學院榮譽畢業生授予典禮舉行
    一曲由2019級錢學森班新生帶來的《我們年輕人》《同桌的你》合唱,拉開了典禮的序幕。錢學森學院常務副院長楊森介紹,錢學森學院2020屆榮譽畢業生共327人,涵蓋少年班、錢學森班、數學試驗班、物理試驗班、計算機試驗班、化生試驗班等6類專業。截止目前,本屆榮譽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94.94%。
  • 錢學森圖書館暑期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圓滿落幕
    8月25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聯合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共同推出的升級版「學·問沙龍」成功開講。至此,錢學森圖書館暑期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圓滿完成。2018年暑假期間,錢學森圖書館針對青少年學生、親子家庭等主要受眾群,通過星際航行、大師之路、進館有益三大主題,精心策劃推出了一系列以互動體驗、研學實踐為特色的主題教育活動。在為期2個月的暑假中,錢館的暑期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共吸引約3100餘人次青少年參與其中,成為了青少年觀眾快樂成長的第二課堂。
  • 漫步18個打卡地標,這還是你認識的上海交大嗎?
    一線打包18個地標:華山路校門—石碑—盛宅—老圖書館—中院—新中院—新上院—工程館—科學館—北四樓—執信西齋—文治堂—總辦公廳—體育館—新建樓—史穆烈士墓—五卅紀念柱—錢學森圖書館  梧桐大道的盡頭右手邊,就是老圖書館的小紅樓了。老圖書館是100歲的網紅了,花生每次來交大,都會到這裡打卡。
  • 錢學森生平業績展覽館在高新一中落成
    錢永剛(右一)為高新一中初中部錢學森實驗班授牌,並鼓勵高新學子爭做「21世紀的錢學森」。肖翔 攝 人民網西安9月12日電(肖翔)「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十年前,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先生提出著名的「錢學森之問」,成為中國教育事業的一道艱深命題。在錢學森歸國60周年之際,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國的教育專家齊聚西安高新,共商教育發展大計。 12日上午,西安高新教育20年創新發展論壇暨錢學森生平業績展館落成儀式在高新一中國際部舉行。
  • 航天之父錢學森、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均畢業上海交大:強悍科研
    美國不是不想制裁更多中國高等學府,而是害怕制裁後影響它自身利益,畢竟中國有些頂尖學府在全球很多領域具有領先地位今天我們來了解為我國培養了大批科技人才的頂級學府,它就是赫赫有名的上海交通大學我告訴你們中國航天之父、全球知名科學家、中國偉大科學家錢學森畢業上海交大,是上海交通大學最知名的傑出校友,錢學森也是全球知名的偉大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