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留抵退稅後,附加稅費咋計算

2020-12-23 澎湃新聞

辦理留抵退稅後,附加稅費咋計算

2020-08-11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目前正值8月納稅申報期,不少企業正在申請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與增值稅息息相關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以下簡稱「附加稅費」)的納稅申報,也成了不少納稅人關注的問題。筆者提醒納稅人,在為到帳的增值稅留抵退稅開心的同時,也要關注附加稅費的計算和繳納,避免多繳了附加稅費。

問題:有留抵稅額,附加稅費咋算?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甲公司是一家通信設備製造企業,屬於先進位造業企業。其2019年3月31日的期末留抵稅額為0元。2020年7月,甲公司產生增值稅銷項稅額80萬元,當期取得進項稅額10萬元,上月期末留抵稅額40萬元。對甲公司來說,當期增值稅應納稅額是多少?假設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為7%、教育費附加費和地方教育附加的徵收率分別為3%和2%,甲公司又該繳納多少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呢?

在實務中,不少適用了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的納稅人都有這個困惑。按照現行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繳納增值稅的納稅人,還需以其繳納的增值稅額為計稅(徵)依據,依一定的稅率和徵收率計算繳納附加稅費。由此,「其繳納的增值稅額」應如何理解,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附加稅費應如何計算。有人錯誤地認為,納稅人可用退還的增值稅留抵稅款,抵繳應繳的附加稅費。

未退稅:以實繳稅額為計徵基礎

現行增值稅一般計稅方法規定,當期增值稅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銷項稅額小於當期進項稅額時,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基於此,當某期的銷項稅額大於當期進項稅額時,其差額部分就成為當期需要繳納的應納稅額;若當期進項稅額大於當期銷項稅額,差額部分就成為結轉至下期繼續抵扣的留抵稅額。有留抵稅額的,當期應抵扣稅額則包含了留抵稅額和當期進項稅額。

實務中,納稅人產生留抵稅額,可自主選擇是否申請退還。

納稅人如果不申請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附加稅費如何計算,答案比較清晰。這種情況下,其當期留抵稅額可繼續抵扣以後納稅期產生的增值稅銷項稅額,直到某期的銷項稅額大於當期應抵扣稅額時,才需就差額部分,確認當期增值稅應納稅額,並計算繳納附加稅費。

上述案例中,如果甲公司7月申報期內並未申請退還上期期末留抵稅額,則其計算7月應納稅額時,應抵扣稅額為50萬元(進項稅額10萬元+留抵稅額40萬元),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80萬元-應抵扣稅額50萬元=30(萬元)。由此,由於該公司在8月申報期內,申報繳納了7月的增值稅30萬元,當期還應申報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2.1萬元(30×7%)、教育費附加0.9萬元(30×3%)、地方教育附加0.6萬元(30×2%),合計繳納附加稅費3.6萬元(2.1+0.9+0.6)。

退稅:留抵退稅額應從計徵基礎中扣除

申請留抵退稅後,附加稅費如何計算,則是困擾許多納稅人的難點問題。

如果納稅人在產生增量留抵稅額當期即申請退還,就意味著後期可繼續抵扣的留抵稅額清零或減少。在相關配套政策發布實施前,這就相當於,已申請退還的這部分留抵稅額,融入了後期的應納稅額,成了附加稅費的計稅(徵)依據。如果甲公司上月期末與2019年3月31日相比的增量留抵稅額40萬元,符合(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84號)的規定,且已在7月申報期申請退還,則該公司應於8月申報期內,申報繳納7月增值稅稅款=當期銷項稅額80萬元-當期進項稅額10萬元=70(萬元)。同時,假設沒有相關配套政策,則還應申報繳納城市建設維護稅4.9萬元(70×7%)、教育費附加2.1萬元(70×3%)、地方教育附加1.4萬元(70×2%),合計繳納附加稅費8.4萬元(4.9+2.1+1.4)。

為保證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的有效落實,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於2018年7月發布了(財稅〔2018〕80號,以下簡稱「80號文件」)這一配套政策,對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的納稅人,允許其從附加稅費的計稅(徵)依據中扣除退還的增值稅稅額。不論是適用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還是部分先進位造業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或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增量留抵退稅政策的納稅人,均可以適用80號文件的政策。

根據80號文件的規定,甲公司可將退還的增值稅留抵稅額40萬元,從當期附加稅費的計稅(徵)依據中扣除。也就是說,該公司7月應繳納城市建設維護稅(70-40)×7%=2.1(萬元),教育費附加=(70-40)×3%=0.9(萬元),地方教育附加=(70-40)×2%=0.6(萬元),合計繳納附加稅費2.1+0.9+0.6=3.6(萬元)。

由此可見,80號文件關於從附加稅費的計稅(徵)依據中扣除退還留抵稅額的規定,與相關退還增值稅期末(增量)留抵稅額的政策規定配套使用,納稅人既取得了增值稅留抵退稅,又沒有增加額外負擔。納稅人在拿到留抵退稅款時,也別忘了相應作出調整,準確申報繳納附加稅費。

感謝您抽出

·

來閱讀此文

來源:中國稅務報

核稿:李顯元

原標題:《辦理留抵退稅後,附加稅費咋計算》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收藏】增量留抵退稅如何享?一張圖帶您了解增量留抵退稅三種情況
    【收藏】增量留抵退稅如何享?自從2019年實行增量留抵退稅政策以來,國家稅務總局又相繼推出了部分先進位造業和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的增量留抵退稅政策,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有什麼不同吧!申稅小微如何辦理1. 納稅人應於增值稅納稅申報期內,完成本期增值稅納稅申報後,通過電子稅務局或辦稅服務廳提交申請表。
  • 增值稅留抵退稅咋操作?15個問題幫你搞清楚
    8.退稅計算方面,進項構成比例是什麼意思?應該如何計算? 答:進項構成比例,是指2019年4月至申請退稅前一稅款所屬期內已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含稅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解繳稅款完稅憑證註明的增值稅額佔同期全部已抵扣進項稅額的比重。計算時,需要將上述發票匯總後計算所佔的比重。
  • 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政策全解讀!
    二是計算方法,部分先進位造業納稅人當期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增量留抵稅額×進項構成比例,這裡的公式不需要乘以60%,也就是說,這部分先進位造業納稅人可以全額申請退稅。 那麼怎麼辦理退稅呢?
  • 瀋陽市稅務局帶你解讀留抵退稅政策13大熱點問題
    7.退稅計算方面,進項構成比例是什麼意思?應該如何計算?答:進項構成比例,是指2019年4月至申請退稅前一稅款所屬期內已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含稅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解繳稅款完稅憑證註明的增值稅額佔同期全部已抵扣進項稅額的比重。計算時,需要將上述發票匯總後計算所佔的比重。
  • 稅務總局關於辦理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有關事項的公告
    三、納稅人申請辦理留抵退稅,應於符合留抵退稅條件的次月起,在增值稅納稅申報期(以下稱申報期)內,完成本期增值稅納稅申報後,通過電子稅務局或辦稅服務廳提交《退(抵)稅申請表》(見附件)。四、納稅人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適用免抵退稅辦法的,可以在同一申報期內,既申報免抵退稅又申請辦理留抵退稅。
  • 增值稅留抵退稅平均辦理時間縮短至5個工作日內
    重慶日報訊 (首席記者 申曉佳 實習生 張凌漪)8月30日,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市稅務局獲悉,為方便納稅人退稅,我市開發全流程電子退庫系統,自去年8月起在重慶市電子稅務局平臺推出「退稅套餐」模塊。截至今年6月30日,已有10.1萬戶納稅人通過電子稅務局「退稅套餐」辦理退稅業務,退稅金額235.35億元。
  • 稅務公益課堂第四講:增值稅加計抵減及留抵退稅政策
    黃偉:加計抵減政策執行到期後,納稅人不再計提加計抵減額,結餘的加計抵減額停止抵減。主持人:今天還有一個稅收政策是增量留抵退稅,那什麼是增量留抵退稅呢?黃偉:增值稅納稅人當期銷項稅額小於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時,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 李旭紅:進項留抵退稅給企業帶來哪些機遇?
    但是新增的留抵額在計算時需要考慮的因素較多,例如一家企業,其2019年9月的銷項稅金減去當月的進項稅額再減去前期結轉的進項留抵額為正數時,是不存在新增進項留抵稅額的,因為該企業當期的銷售量很大,銷項稅額覆蓋了所有的當前進項稅額,以及前期留抵稅額還有剩餘,該剩餘即為需要繳納給稅務機關的當期稅金。
  • 大連:增量留抵退稅讓資金「活」起來「動」起來
    目前,全球有色金屬市場競爭激烈,原材料採購和產品銷售間隔周期長,企業時刻受到購銷價格周期波動的衝擊,加之近期國內市場價格持續走低,企業生存壓力倍增,稅務部門快速辦理留抵退稅,讓公司這筆錢「活」了起來。兩個公告相繼出臺後,在國家稅務總局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的輔導下,淡水河谷鎳業(大連)有限公司早早就了解了相關政策。但因為企業的增值稅繳納情況受到國內外金屬價格影響,企業對自己留抵稅額狀態的預期也有一定的不確定性。2020年初,淡水河谷鎳業(大連)有限公司留抵稅額情況符合相關增量留抵退稅的規定條件,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根據申報數據第一時間通知了企業。
  • 指南|北京如何申請網上辦理留抵退稅?只需6步~
    會計朋友們,有件事小編有必要再次提醒您一下留抵退稅從申請辦理到退稅全流程都可以在網上完成啦您知道了嗎?今天小編就來重點給大家講一下如何在電子稅務局申請辦理留抵退稅第一步:登錄電子稅務局,點擊我要辦稅--一般退(抵)稅管理;第二步:點擊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2019年);第三步:進入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2019年)頁面,填寫相應信息
  • 財政部明確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
    財政部網站9月4日發布《關於明確部分先進位造業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的公告》。2.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或者B級;3.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發生騙取留抵退稅、出口退稅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情形;4.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因偷稅被稅務機關處罰兩次及以上;5.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徵即退、先徵後返(退)政策。
  • 兩家企業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到帳590萬元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這筆增量留抵退稅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為稅務部門點讚。」日前,寧波均勝飾件科技有限公司財務人員周奕看著到帳的退稅款高興地說。前不久,寧波均勝飾件科技有限公司和寧波市新煒流體科技有限公司申請的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到帳,分別獲得489餘萬元和101餘萬元退稅款。
  • 生產企業免、抵、退稅計算公式
    (一)當期應納稅額的計算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上期留抵稅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徵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 破產清算時留抵稅額是否計入清算損益?
    國稅局在進行財務清算時,核實該企業尚有留抵稅額(進項稅額)1.8萬元。請問在核實企業註銷損益時,這部分留抵稅額(進項稅額)是否計入清算損益?   答: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增值稅若干政策的通知》(財稅[2005]165號)規定:「一般納稅人註銷時,其存貨不作進項稅額轉出處理,其留抵稅額也不予以退稅。」
  • 留抵退稅加速度 創新發展添動能 東西湖區稅務局做好留抵...
    日前,武漢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了一筆6.2億元的增量留抵退稅。項目自2018年4月開工,2018年11月完成廠房封頂,2019年8月試生產,投產前正是企業經營資金緊張的緊要關頭,此時一筆6.2億元退稅就像及時雨一般增添了企業創新發展的信心。
  • 怎麼樣才能享受增值稅留抵稅額退稅呢?
    雖然增值稅留抵稅額是企業的一項資產,但是佔用了大量的資金。從2019年4月1日起,如果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申請增值稅留抵稅額退稅。a級或者b級;3、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發生騙取留抵退稅、出口退稅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情形的;未因偷稅被稅務機關處罰兩次及以上的;4、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徵即退、先徵後返(退)政策的。
  • 關於調整完善增值稅留抵退稅地方分擔機制及預算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
    三、關於退庫業務辦理(一)稅務機關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業務,稅收收入退還書預算科目填列「增值稅留抵退稅」(101010136目)或「改徵增值稅留抵退稅」(101010426目),預算級次按照中央50%、省級35%、15%部分按各省確定的省以下增值稅留抵退稅分擔機制填列。
  • 首次試行的留抵退稅制是啥?咋申請?稅務總局幫你理清
    一是從2019年4月稅款所屬期起,連續6個月增量留抵稅額均大於零,且第六個月增量留抵稅額不低於50萬元;二是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或者B級;三是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發生騙取留抵退稅、出口退稅或者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情形的;四是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因偷稅被稅務機關處罰兩次及以上;五是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徵即退或先徵後返(退)政策。
  • 稅務總局:增值稅稅率降低和留抵退稅三個月減稅1745億
    從7月份起,對18個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行業以及電網企業開展增值稅留抵稅額退稅工作,7-8月共辦理留抵退稅786億元。兩項合計減稅1745億元。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馮俏彬告訴記者,減稅可以增強企業的活力,降低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可以為企業轉型時期提供實實在在的支持。
  • 增值稅留抵退稅為廣東企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後,通過退還留抵稅額可以極大緩解企業階段性資金壓力,配合深化增值稅改革的一系列政策形成「組合拳」,能有效降低製造業負擔。據統計,截止2020年5月,廣東稅務部門共為1623戶製造業企業退還留抵稅額97.77億元,戶數和金額佔比均約40%。超視堺國際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就是受益企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