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開學收穫自己種的水稻,老師:孩子們體驗到「粒粒皆辛苦」

2020-09-16 今報信陽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李光遠 張亮/文

近日,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一幼兒園孩子們收穫水稻的視頻「火了」,原來孩子們在5月份插下的秧苗已經長出稻穗,孩子們體驗到了從播種到收穫的樂趣。也懂得了那句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該幼兒園名字叫潤澤成長幼兒園,園方負責人胡悅向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介紹了這個體驗活動的更多細節。

談到為什麼想到讓孩子們體驗種植水稻,胡悅說,第一個原因是受今年疫情的影響,不少家庭都遇到過要屯糧食、蔬菜的情況。另外,處於教學活動考慮,該園希望孩子們能夠親身融入到大自然中,讓他們體驗到在玩兒中學習,大自然是活教材這樣的思想。

「5月份開園時,我們把地翻整了一下,採購了一些秧苗,然後讓孩子親自參與進行了插秧的活動。孩子們很興奮,插完秧苗都手舞足蹈的,開心的不行。」胡悅介紹,插秧苗這個體驗,也融入到了學習中,會告訴孩子們要珍惜糧食,還有幫孩子們學習相關古詩詞等等。

胡悅說,水稻抽穗之後有些小鳥也飛進園裡吃稻穀,明年如果再組織種植水稻活動,會考慮讓孩子們一起扎稻草人。

胡悅介紹,今年的種植水稻體驗有個「小意外」,因為稻穗太成熟已經垂了下來,保安大叔覺得該收穫了就都給拔了出來。「我們當天晚上就把拔出來的水稻又重新埋到這小塊稻田裡了,第二天就組織孩子們收穫了。」

「產生的稻穀不是很多,會有癟的,參與體驗的這個班的孩子,拿錘子敲一敲,錘一錘,最終每個人都收穫了一捧大米。」胡悅表示,當孩子們把自己種的大米帶回家時,家長們感到不可思議,沒想到孩子在幼兒園這個階段居然能夠體驗到種植水稻,還能收穫到大米。

胡悅說,通過這次體驗種植水稻,孩子們比以前更珍惜糧食了。

相關焦點

  • 信陽市:萌娃開學收穫自己種的水稻,老師:孩子們體驗到「粒粒皆辛苦」
    近日,溮河區一幼兒園孩子們收穫水稻的視頻「火了」,原來孩子們在5月份插下的秧苗已經長出稻穗,孩子們體驗到了從播種到收穫的樂趣,也懂得了那句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談到為什麼想到讓孩子們體驗種植水稻,胡悅說,第一個原因是受今年疫情的影響,不少家庭都遇到過要屯糧食、蔬菜的情況。另外,處於教學活動考慮,該園希望孩子們能夠親身融入到大自然中,讓他們體驗到在玩兒中學習,大自然是活教材這樣的思想。
  • 信陽一幼兒園萌娃開學收穫自己種的水稻,老師:孩子們體驗到「粒粒皆辛苦」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李光遠 張亮/文 視頻 見習編輯 陳姝/剪輯近日,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一幼兒園孩子們收穫水稻的視頻「火了」,原來孩子們在5月份插下的秧苗已經長出稻穗,孩子們體驗到了從播種到收穫的樂趣。也懂得了那句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稻田裡體驗粒粒皆辛苦
    8月31日,瀘州市納溪區太山實驗學校五年級一班的學生走進稻田,納溪區合面鎮太山村村民劉玉均給孩子們示範如何割稻。這一天,老師和當地村民給孩子們講述了水稻的生長過程,教孩子們如何收割水稻,體驗「粒粒皆辛苦」的艱辛。
  • 長沙雨花區開學第一課:十萬學子勞作中體驗「粒粒皆辛苦」
    勤儉節約不浪費,熱愛勞動多實踐,雨花區學子同上勞動教育開學第一課同學們到菜園種下一顆顆蒜粒,在勞作中體驗「粒粒皆辛苦」紅網時刻長沙9月1日訊(記者 胡芳)8月31日,長沙市中小學陸續開學,雨花區今年以「勤儉節約不浪費,熱愛勞動多實踐」為主題,給全區十萬學子準備了勞動教育開學第一課。
  • 一堂生動的德育課,龍山小學孩子們體驗「粒粒皆辛苦」
    一堂生動的德育課,龍山小學孩子們體驗「粒粒皆辛苦」 2020-12-22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溧陽:小學生秋收學農事 體驗「粒粒皆辛苦」
    揚子晚報網10月30日訊(通訊員 馮國智 記者 畢俊星)10月29日,溧陽市周城小學開展了一場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真正把課堂搬進了田間地頭,零距離體驗勞動的艱辛,享受豐收的快樂。下午2點多,來自溧陽市周城小學的同學們來到湯大伯家庭農場,觀摩學習水稻從種植到加工的全程機械化。農場負責人孫翔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水稻插秧、施肥、除草、收割、烘乾、加工等全程機械化的各個環節。同學們也認識了各種先進的機械化農具以及糧食加工的現代化設備,還參觀了生產資料倉庫、糧食加工區和糧庫等區域。
  • 央視強推的育兒綜藝,6對萌娃體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雖然「勞動教育」說了好多年,但不少孩子仍舊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就連自己的書包都不會整理。其實適當的「勞動教育」,反而好處多多,更能促進孩子的成長。這種寓教於樂地的形式,讓孩子們形成了一種自然而然的勞動形態。不僅激發了孩子們對勞動的熱情,還讓孩子們能夠切身體會到「粒粒皆辛苦」這句詩中的真正含義。就連年紀最小的馬小妞受到勞動競賽的感染,不顧自己哥哥的勸阻,下秧田想出點兒自己的力。
  • 惠州:「光碟」評比進小學 幼兒農田裡體會粒粒皆辛苦
    來源:今日惠州網「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勤儉節約,珍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記者走訪發現,我市各學校和家庭都很注重教育孩子珍愛糧食,讓他們從小懂得每一粒糧食的珍貴。 小學 開學第一課就進行「光碟行動」教育 「光碟行動,從小做起。」
  • 「粒粒皆辛苦」青少年短視頻大賽示範活動進校園
    在老師的講解下,孩子們以自己的視角畫出節約用水的場景。有的畫的是水龍頭,有的畫的是水滴,還有草地,沙漠。一位小朋友說:「我畫了一個水龍頭,水龍頭正在滴水,而在遙遠的地方,沙漠正遭受著乾旱。」大一班的蒲梓欣說,她從這堂課上學到了要節約用水、用電,低碳出行,保護環境,從我做起。「我們通過校園、家園、社區三力合作,將光碟行動的理念真正植入孩子們的心中。」
  • 幼兒園萌娃開學收水稻,體驗式教育在育兒中的重要性
    幼兒園裡有孩子同齡的夥伴,可以讓孩子收穫不同的體驗;幼兒園裡有專業的老師,可以讓孩子快樂自由的探索。進而認識朋友探索世界。今年由於疫情原因,學生開學普遍比較晚。河南信陽一幼兒園五月份開學剛好趕上農忙季節。老師們翻整出幼兒園裡一塊空閒的土地,購買了秧苗。
  • 礦工子弟「下地」體驗粒粒皆辛苦
    圖為孩子們在農場勞作為從小培養礦工子弟愛糧、惜糧的傳統美德,打通一礦附近建有2畝地的開心農場,作為礦山子弟社會實踐的基地。圖為孩子們在農場勞作平常,學生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定期到農場開展鬆土、擔肥、除草、除蟲、澆水、施肥等體驗活動,學校利用農場給孩子們普及四季栽種的蔬菜瓜果和莊稼等農作物知識。
  • 萌寶開學收水稻,幼兒園開設特色農活體驗課,有什麼意義?
    為了讓小朋友們體驗農活和勞動的樂趣,了解植物的成長,知道大米是怎麼來的,5月的時候,老師們帶領小朋友一起下田「插秧」,親手種下秧苗。期間老師和小朋友細心呵護,觀察秧苗的變化。5個月過去了,稻子已經成熟,可是幼兒園還沒開學,保安大叔看稻穗要耷拉掉地上了,著急地給收割了。幸好當天晚上,幼兒園老師就發現了這個狀況,趕緊連夜又把水稻重新栽到水田裡。
  • 麗水網丨開學第一課之「粒粒皆辛苦」
    「種糧食太不容易了,今後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縉雲坑沿小學6年級的廖江麗在與小夥伴們一起種植小菜苗時說道。8月31日,縉雲坑沿小學在2020學年秋季開學之際開展「播種百草園,培育節儉風」活動,讓學生們通過勞動、繪畫創作等方式,感受美好生活來之不易,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們吃完午餐的飯盒乾乾淨淨
    (圖為孩子們的「光碟行動」。通訊員劉心悅 攝)長江日報-長江網9月1日訊(記者劉嘉 通訊員劉心悅)9月1日中午,紅領巾實驗學校的孩子們領到開學後的第一份午餐。師生們開展「光碟行動」,把飯菜全部吃光,不浪費一粒糧食。
  • 體驗田間大課堂 感知「粒粒皆辛苦」
    他的媽媽笑著說,現在他知道「粒粒皆辛苦」的含義了。   3日下午,位於南安梅山鎮燈光村的青少年校外實踐基地迎來了一群別樣的「勞動者」——100多名來自附近中小學和幼兒園的小朋友,以及他們的家長。新年伊始,他們相聚於此參加由燈光村黨總支、村委會,燈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及梅山中心小學聯合舉辦的2021年「傳遞鄉風文明·共建美麗鄉村」農耕趣味親子活動,體驗農耕勞作,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
  • 梓潼:開學上堂勞動課 小學生體會「粒粒皆辛苦」
    important}節約糧食,對體會過物質缺乏的老一輩人和知道種糧辛苦的農民朋友來說,那是發自心底的自覺。但是對於既沒有挨過餓也沒有體會過農耕辛苦的孩子,體會可能沒那麼深。 秋季開學,梓潼縣各學校通過「田間課堂」、「光碟行動」等活動,讓孩子們深刻體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收穫滿滿!學校的水稻開鐮,孩子們一起收水稻打穀子
    9月2日,兩江新區青禾童心小學的水稻收割開鐮了,孩子們興奮地和老師一起收稻穀、打穀子,感受每一粒糧食的來之不易。上午10點,青禾童心小學校長秦波帶領著老師,揮舞鐮刀,向在場學生示範收割稻穀的技巧,並現場傳授起關於水稻的農業小常識。
  • 市實驗幼兒園讓幼兒懂得「粒粒皆辛苦」
    本網訊(通訊員汪雯)10月16日,市實驗幼兒園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愛惜糧食主題活動。「嗨,我叫小辛,我是一粒米……」老師們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帶領孩子們和「一粒米」一起體驗了一次獨特的旅程。一個簡短的故事讓孩子們懂得了農民伯伯勞作的艱辛和糧食的來之不易,樹立節約糧食、拒絕浪費的意識。7月以來,該園多次向家長、教職工發出節約糧食、「光碟行動」等倡議書,號召大家養成文明、健康的飲食習慣,以身作則,杜絕浪費。
  • 新時代文明實踐丨學生下田割稻穀 體驗「粒粒皆辛苦」
    學生們通過 參觀水稻種植基地、學習田園科普知識、 體驗收割稻穀、製作稻草人、參觀大米加工廠等活動, 了解糧食從生產到加工的不易, 切身體會到「粒粒皆辛苦」, 培養他們養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傳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 這所幼兒園的孩子們親身參與糧食勞作,體驗「粒粒皆辛苦」
    上海童稻幼兒園的孩子們自製工具採摘枇杷。本文圖片均為童稻幼兒園提供「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城市中長大的孩子們很少有機會接觸自然,但上海童稻幼兒園的孩子們在第一屆糧食節中親身參與有關糧食的勞作,體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