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婁底四小開展稻穀收割親子體驗活動
9月8日下午在婁底市環保志願者協會的指導下,婁底四小少先隊員開展「我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收割稻穀親子體驗活動。活動通過讓學生們親身體驗農事勞作,了解一碗飯背後的故事,明白勞動的不易,在勞動中學習「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促使大家學會珍惜糧食和感恩農民,養成拒絕餐飲浪費的良好習慣。
-
一堂生動的德育課,龍山小學孩子們體驗「粒粒皆辛苦」
我市開展 「粒粒皆辛苦」青少年短視頻大賽線下示範活動龍山小學孩子們體驗
-
體驗田間大課堂 感知「粒粒皆辛苦」
這是二年級的黃俊鑫第一次下農田幹活。他的媽媽笑著說,現在他知道「粒粒皆辛苦」的含義了。 3日下午,位於南安梅山鎮燈光村的青少年校外實踐基地迎來了一群別樣的「勞動者」——100多名來自附近中小學和幼兒園的小朋友,以及他們的家長。
-
惠州:「光碟」評比進小學 幼兒農田裡體會粒粒皆辛苦
來源:今日惠州網「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勤儉節約,珍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記者走訪發現,我市各學校和家庭都很注重教育孩子珍愛糧食,讓他們從小懂得每一粒糧食的珍貴。 小學 開學第一課就進行「光碟行動」教育 「光碟行動,從小做起。」
-
溧陽:小學生秋收學農事 體驗「粒粒皆辛苦」
揚子晚報網10月30日訊(通訊員 馮國智 記者 畢俊星)10月29日,溧陽市周城小學開展了一場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為主題的幹農活、知農事、諳農情實踐活動。真正把課堂搬進了田間地頭,零距離體驗勞動的艱辛,享受豐收的快樂。下午2點多,來自溧陽市周城小學的同學們來到湯大伯家庭農場,觀摩學習水稻從種植到加工的全程機械化。農場負責人孫翔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水稻插秧、施肥、除草、收割、烘乾、加工等全程機械化的各個環節。同學們也認識了各種先進的機械化農具以及糧食加工的現代化設備,還參觀了生產資料倉庫、糧食加工區和糧庫等區域。
-
長沙雨花區開學第一課:十萬學子勞作中體驗「粒粒皆辛苦」
同學們到菜園種下一顆顆蒜粒,在勞作中體驗「粒粒皆辛苦」各種趣味實踐帶動學生愛勞動,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能力。紅網時刻長沙9月1日訊(記者 胡芳)8月31日,長沙市中小學陸續開學,雨花區今年以「勤儉節約不浪費,熱愛勞動多實踐」為主題,給全區十萬學子準備了勞動教育開學第一課。
-
這群小朋友和稻穀好「親密」,體驗「粒粒皆辛苦」
秋天稻穀飄香,正是水稻收穫的黃金季節。為了開拓幼兒的視野,增長對稻田的認識,讓幼兒在大自然中獲得直接經驗和知識。2020年11月11日和12日,七色彩虹幼兒園和泰興幼兒園的小朋友分別到中堂鳳衝金色稻田育種基地參觀稻田實踐活動,與農民伯伯一起體驗秋收的喜悅。
-
讓孩子學懂「粒粒皆辛苦」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詩句每個小朋友都會背,但是粒粒糧食怎麼來,農民勞作怎麼個苦,城市的孩子大都還停留在概念上。學農,雖然還在我們的教育大綱中,不少中小學專門開設了「學農」課程,但是大多學農課觀光多、流汗少。
-
礦工子弟「下地」體驗粒粒皆辛苦
圖為孩子們在農場勞作為從小培養礦工子弟愛糧、惜糧的傳統美德,打通一礦附近建有2畝地的開心農場,作為礦山子弟社會實踐的基地。圖為孩子們在農場勞作平常,學生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定期到農場開展鬆土、擔肥、除草、除蟲、澆水、施肥等體驗活動,學校利用農場給孩子們普及四季栽種的蔬菜瓜果和莊稼等農作物知識。
-
央視強推的育兒綜藝,6對萌娃體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誰知盤中餐》由湖南衛視和潘禮平團隊聯合出品,響應國家目前「節約糧食」的號召,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讓一群來自全國不同城市的二胎萌娃們走進鄉村,以大帶小完成七天自力更生的生活,切身體驗詩文中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稻田裡體驗粒粒皆辛苦
8月31日,瀘州市納溪區太山實驗學校五年級一班的學生走進稻田,納溪區合面鎮太山村村民劉玉均給孩子們示範如何割稻。這一天,老師和當地村民給孩子們講述了水稻的生長過程,教孩子們如何收割水稻,體驗「粒粒皆辛苦」的艱辛。
-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得加上另一篇才完整
說到愛惜糧食、珍惜糧食、別浪費糧食,大家都知道那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上學那會兒,這詩是小學一年級下半學期的課文——還是二年級?反正就那會兒吧,識字後必修的。我小時候吃飯,爸媽也會要求「把碗吃乾淨點」。小孩子用筷子不熟練,偶爾飯粒掉桌上,還會被爸媽嘲笑,「下巴長洞了,漏飯。」
-
萌娃開學收穫自己種的水稻,老師:孩子們體驗到「粒粒皆辛苦」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李光遠 張亮/文 近日,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一幼兒園孩子們收穫水稻的視頻「火了」,原來孩子們在5月份插下的秧苗已經長出稻穗,孩子們體驗到了從播種到收穫的樂趣。也懂得了那句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粒粒皆辛苦」 共青團曹縣縣委組織青少年體驗插秧勞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趙世闖 曹縣報導 為了積極倡導和鼓勵青少年在暑假期間多參加勞動,樹立勞動意識,養成勞動習慣,7月19日上午,共青團曹縣縣委組織在萬畝荷塘生態園舉辦「稻田文化插秧節」公益勞動教育活動,來自全縣十一組家庭16名青少年學生走近田間體驗插秧的樂趣
-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再看割麥時會揚塵汙染,只有愚昧無知
麥子手工割,是時代進步還是機械化的退步,都不是,網友心繫农民(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裡,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到底是本末倒置,還是民生問題過度敏感,網友一下沸騰了,紛紛留言表明自己的看法,今天開篇之前先看看網友怎麼說:1、這空氣汙染是這幾十畝小麥田搞的嗎?全國的空氣汙染也是這幾十畝小麥田搞的嗎?你有本事把全國的麥田都用手割,把生產收割機的廠家關了,不讓他們生產,過了收割季節空氣品質還差怎麼辦,還是收割汙染的嗎?
-
蕪湖縣:粒米成籮惜為先 學生體驗小小「農民」
在這個收穫的季節,共青團蕪湖縣委、蕪湖縣文明辦、蕪湖縣六郎鎮組織學生來到田地間,了解水稻如何收割、自己體驗手工割稻,當了一回小小「農民」。8月21日上午9點,在蕪湖縣六郎鎮永和村,學生和青年志願者來到這裡,開展了一場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普活動,在泥土、水稻田中
-
信陽市:萌娃開學收穫自己種的水稻,老師:孩子們體驗到「粒粒皆辛苦」
近日,溮河區一幼兒園孩子們收穫水稻的視頻「火了」,原來孩子們在5月份插下的秧苗已經長出稻穗,孩子們體驗到了從播種到收穫的樂趣,也懂得了那句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談到為什麼想到讓孩子們體驗種植水稻,胡悅說,第一個原因是受今年疫情的影響,不少家庭都遇到過要屯糧食、蔬菜的情況。另外,處於教學活動考慮,該園希望孩子們能夠親身融入到大自然中,讓他們體驗到在玩兒中學習,大自然是活教材這樣的思想。
-
學生「光碟就餐」體會「粒粒皆辛苦」
8月10日複課以來,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已成為武漢校園的新時尚。鋼城十二中少量多次不夠再添8月26日中午,長江日報記者在鋼城十二中看到,食堂師傅正在將飯菜一份份搭配好並打包,然後配送到各個班級。該校採取「少量多次」原則打包飯菜,學生按需取餐。孩子們按照學校要求,就餐時自帶筷子和水杯,不僅安全衛生,而且環保節約。
-
信陽一幼兒園萌娃開學收穫自己種的水稻,老師:孩子們體驗到「粒粒皆辛苦」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李光遠 張亮/文 視頻 見習編輯 陳姝/剪輯近日,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一幼兒園孩子們收穫水稻的視頻「火了」,原來孩子們在5月份插下的秧苗已經長出稻穗,孩子們體驗到了從播種到收穫的樂趣。也懂得了那句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手抄報大賽和「粒粒皆辛苦」青少年短視頻大賽啟動
巴渝傳媒網訊 (見習記者 程淇)11月23日,記者從涪陵區文明辦獲悉,「光碟行動·我爭先」手抄報大賽和「粒粒皆辛苦」青少年短視頻大賽活動已經啟動,邀請全區未成年人用畫筆或鏡頭,記錄下你眼中的勤儉節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