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晚期?懶癌?高效不僅僅是效率,更是人生

2020-10-13 Mo視界

flag一立就倒?事情到最後時刻才勉強做完?為什麼做不到高效?

新年伊始,你是否有立flag的習慣?每個季度,你是否有立下季度清單的習慣?每個月月初,你是否會開始考慮這個月要做的事情?甚至每天早上起床,你是否都會跟自己說一句「今天我一定要完成這件事情」?

然後,所有的旗幟最終倒塌——年末的時候看著自己的flag一件都沒完成;月尾的時候看著自己月初的計劃一個沒動;晚上睡覺躺在床上思索著今天早上說好了今天要做的事情,最後變成了口號~最後我們歸結於一句自己已經是懶癌晚期,希望以此來慰藉自己,但是有用嗎?

事情總是要做,人生總是在成長,時間一刻都不曾停留。當我們發現自己必須要做的事情,拖到了最後的DDL的時候,我們只會更加的無助以及彷徨。與其如此,不如一早就有計劃的將大任務分解為小任務一個一個解決掉,不是更好嗎?

雖然人類是一個習慣於安逸的存在,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我們的懶癌並不是無藥可醫的。所謂的懶癌晚期,所謂的拖延症,只是我們沒有找到正確的高效處理事情的方法而已。

《超級高效能》這本書,和平時我看到的一些關於時間管理的書籍不太一樣,因為在這本書是從人生設計、工作技能、思維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技能以及職業規劃這幾個方面來講解,高效到底應該如何去做。

對於人生來說,我們需要提前做好人生設計,才能擁有高效。而人生設計則包括了如何規劃人生,如何讓個人的積蓄最大化。

對於工作來說,我們獲取了信息、了解了工作流程、擁有各種工具幫忙應對職場難題以及在新時代變化太快的情況下,及時的調整自己適應這個職場,才能讓工作效率提高。

對於思維習慣來說,我們需要高效的專注才能更快的獲得靈感,同時我們還要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以此得到提高,大腦轉的越快,平衡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越迅速,我們的思維習慣才越高效。

對於學習來說,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可以讓我們的學習效果更高效,過目不忘並且通過各種學習豐富自己的閱歷也是學習高效最好的體驗。

我們首先需要思考的是,高效的基本是什麼

其實,大部分人拖延的習慣是看不到最終結果導致的。換句話說,我們大部分時候都和明天的猴子一樣,總覺得冬天遲遲不會到來,所以我們也遲遲不願意開始行動。但這樣拖延的結局往往只有一個——冬天來了,沒有蓋好房子的猴子被凍死了。

高效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更多的事情,但是高效卻又不局限於有限的時間內做更多的事情,換句話說想要高效,需要我們從人生的方方面面著手,不論是思維也好、習慣也罷、或者說是藉助輔助工具,在高效的定義之內,我們需要通過各種方法來提高自己的效率。

培養高效能力需要注意三點:首先我們需要培養「未來能力」意識——要看到未來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能力;其次要意識到我們需要淘汰「傳統人生模型」,更新能力體系;最後我們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與時俱進。

人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成長,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之中了解世界,並且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擁有了自己為人處世的方式。我們通過接觸和觀察生活之中不同的人,來思索為何我們所有人與人之間都是不同的,從習慣到思維,各方各面的碰撞。

每次看書的時候,我都會無比羨慕讀書群裡的小夥伴,文章寫得好讀書還讀的快,不像我拿起書本看完了之後完全不記得書本裡的內容是什麼。簡單的說,人家讀書是學習,我讀書卻成了一種表現在外的存在。

後來,通過和大家的了解和溝通明白,讀書如果真的只是讀,那也僅僅只是讀而已。唯有把書中的內容自己想明白並且用自己的話語陳述出來,這種時候,我才能把書本裡的內容真正的放進心裡,而不是看完了,就真的完了。

比起看完一遍書裡面內容全部忘光然後重複看,顯然在看的時候帶入自己的思考並通過做筆記是一件高效的事情。當然了,如何看書,如何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去提高效率,最後還是得通過自己的實踐來獲得的。


藉助他人力量,也是提高效率的一種方式

現代年輕人有一個習慣,能自己做的事情絕對不打擾別人,不知道是因為現在工作太忙碌導致,還是因為手機用多了習慣了一個人做事情,總之就是能自己做的事情一定不找別人,能在網絡裡搜索到方法的情況絕對也不會跟周圍的人開口諮詢。

其實,藉助他人力量,很多時候也是提高自身效率的一種方式。而藉助他人力量,在我看來最明顯的一個稱呼就是外包。很多人都知道,現在很多公司實行外包製度,也就是公司內部的某些業務直接外包給了其他的人。

最簡單的比方,我們搬家的時候家裡十有八九需要裝修,特別是新房子不裝修的情況下根本不能居住。找裝修公司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裝修公司裡的工作團隊,就不一定是裝修公司本身的職員了。有些裝修公司裡,工作的大部分人員屬於房屋設計師,而實施裝修的團隊,則是外包給其他包工頭處理的。

日本有很多的漫畫家,憑藉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去畫連載可能會很辛苦,所以日本的漫畫家大部分都會有助手,這些助手便是幫助漫畫家將畫作完成的存在。換句話說,漫畫家們藉助了助手的力量來完成自己的漫畫,而助手藉助漫畫家的力量來學習和提高自己的繪畫技術。

我們在藉助他人力量的同時,也從他人身上學到了我們不曾擁有的新技能或者新的思考方式,而這個新的思考方式在結合自己人生之中的感悟,最終便形成了我們自己的思維動力。我們從中改變,然後一點一點提高自己的速率,這就是高效的形成過程。

還有一種力量,我們每天都在藉助,那就是現在流行的各種APP。打開手機的時候,如果一個不能控制自己的人,可能就會一發不可收拾的開始刷網絡。但對於高效人士來說,他們則在工作的時候,通過使用對應的APP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有的人通過思維導圖APP給自己的文章列出大綱和輪廓,並以此為藍本最終寫完了長篇小說;有人通過任務清單APP來整理自己每日的工作,最終將工作一個一個的消除;有人通過搜索APP來尋找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後通過整理這些信息總結出報表開始新的工作計劃;有人通過時間管理APP來總結自己的時間,把每天消耗的時間變成了自己真正需要利用的時間……

有的人碩果纍纍,有的人碌碌無為,因為人生在世的效率不同,所以人生的結果也不相同。讀《超級高效術》的時候,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教人如何提高自己人生效率的書。高效的人事事尋找方法,低效的人只會埋頭苦幹,但人生往往卻只會更偏愛高效的人。

《超級高效術》,不僅僅是高效的講解,更是一種作者對人生的態度。誰都可以擁有高效的生活,唯一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內心深處,到底想要高效,還是一輩子的慵懶和碌碌無為。閉上眼睛,思索一下未來想要的生活,如果現在的自己還不是未來期待中的那個樣子,為何還不趕緊的行動起來,養成高效的習慣成就自己呢?明天,更青睞高效者。

相關焦點

  • 巧用《Microsoft To-Do》根治拖延症/懶癌
    如果你像MS酋長一樣是拖延症/懶癌晚期患者,那麼今天就給你介紹一款自救神器,那就是Win10應用商店中的一款待辦事項提醒應用《Microsoft To-Do: List, Task & Reminder》。
  • 復旦託業,為什麼拖延症患者在這裡也能在MBA聯考中高分出道?
    復旦託業,為什麼拖延症患者在你們這裡也能在MBA聯考中高分出道?有時候,有的人,明明可以很快的去把一件事情做好,但是他就是一直拖著,拖著,直到不能再拖。這就是拖延症,俗話說就是懶癌患者。只不過我們大多數人的懶癌還未到晚期,所以並不十分影響生活,所以大家也不是很在意。 按照科學的解釋,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
  • 拖延症晚期患者的告白
    文/北之聿拖延症已無聲地侵入細胞恣意撕碎閒適的那份美好蠻橫駐紮春秋般次元夢魘親人讓瑣事疏遠成隔閡事業目標成就無地自容恨不能去鑽地縫掩耳鈴青春歲月常與理想為伴不惑未至夢已消失盡殆寒號鳥的詭辯挨不過零點拖延病患的福音地獄聞見
  • 拖延症晚期,初中生必看的自學能力培養方法
    拖延症是每個學生學習路上的障礙,掃除這個障礙需要加強自身學習能力的培養想要改變就應該先了解,拖延症的根本原因是對要做的事情抱以抗拒的情緒。大腦也會對此作出反應,一旦再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時還是會選擇同樣的方式,所以導致我們拖延症永遠得不到解決。
  • 告別拖延症,讓工作變得高效起來
    直到我看到這本《拖延症》,才發現這種懶惰問題有一個更專業的名字——拖延症,而擁有拖延症的人,更是數不勝數。不止我們普通人有拖延症,擁有眾多頭銜的天才達﹒芬奇,他不僅僅是畫家,還擁有哲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生物學家,建築工程師等稱號,他能夠在這麼多領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卻也是拖延團隊的一員。他在世時沒有發表任何一部著作,他留下的畫作不超20 幅,他在行將就木之際,還遺憾地感嘆道:「告訴我,有什麼事是做完了的?」
  • 心法加計法,搞定拖延症,重啟高效人生
    假期剛開始,總是拿出作業迫不及待地想要趕快完成,但是這種積極的熱情過不了幾分鐘,就被無盡的拖延給代替。然後就是一直拖延,等到不能再拖了,就急急忙忙地做作業。為此,心裡懊悔當初為何不早點完成,承受更大的壓力。後來,在工作和生活方面,遇到不想做的事情就會拖延。拖延過後還是需要面對問題,有時還會更嚴重,外加自責和後悔。後來我就決心要克服拖延症。
  • 如何高效管理時間,治癒拖延症,提高工作效率?
    我們可能生在不同條件的家庭,有不一樣的機會和起點,但唯獨時間對所有人是公平而且標準的,衡量同樣一件事情的完成度,從時間的刻度上永遠能分出優劣,在相同的時間標準下,你能做得更多更好,那你自然而然就能脫穎而出走向下一個人生臺階。
  • 你還在被拖延症困擾嗎?快戳進來,幫你提高學習效率
    軍訓結束後就要進入課堂學習了,但是小編發現很多人都有拖延的毛病,更有些人說自己是拖延症晚期患者,可想而知現代人的拖延症有多嚴重,拖延症有時其實並不是生理上的懶惰,更像是心理上的無法控制。為什麼我們想要高效的學習工作,卻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動起來呢?
  • 《再也不見,拖延症》:告別拖延症,重寫你的人生
    臨近會議,你還沒準備好材料,害怕考試,就不學習,這不是會導致你失業就是失學,使你本來就狀態不好的人生更是雪上加霜。其實拖延症不僅僅是自律這麼簡單,打打雞血就能馬力十足,究其原因它是一種心理疾病,來自我們對自己的深層懷疑以及對世界認知的歪曲。
  • 拖延症晚期該怎麼辦?心理學家威廉·克瑙斯的兩個辦法,很有用
    拖延症,相信大家看到這個詞,一定會滋生很多厭惡的情緒,因為它是困擾我們每個人的難題,像一團迷霧一樣揮之不去。從進化論的角度看,它有著深刻的歷史根源,就是人類歷經數百萬年進化而來的享樂主義。拖延症的種類有很多,有期限性拖延,自設障礙拖延和分心拖延等等。雖然名目繁多,但它們都有一個本質特徵,那就是「拖延」。拖延症患者,也分早期,中期和晚期。
  • 50個實用的時間管理方法,擺脫拖延症,提升工作效率
    ①高效:效能最高的時間段,做最重要的任務;②製作清單:把要做的每件事都列出來,並進行目標切割;③20:80定律:80%時間用來做20%最重要的事情;④管理幹擾:學會剔除幹擾……實用的時間管理方法,擺脫拖延症,提升工作效率,50個方法請往下看,建議收藏,隨時查看
  • 拖延症的五個原因,你中招了嗎?由裡到外深度扒皮|拖延症|懶癌|
    接下來就讓我們由裡到外深度扒一扒|拖延症|懶癌|的一些原因。表面的原因,你一琢磨就明白的‍——「嗨,哪有什麼拖延症呀,就是一個字懶,兩個字牴觸,三個字不想做。」因為不想做,所以你會給自己找很多的藉口——我還有很多事要做,我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工作……在你對這件事有牴觸心理的時候,你的身體、你的大腦、你的情緒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牴觸,拖延症隨即而來。
  • 如果你是懶癌或拖延症患者,這篇文章能夠幫你徹底治癒
    那一年,我買了考研教材,信心滿滿地認為當年就可以考上,然而,到如今,教材還是新的,我給自己找了一大推的藉口:工作太忙、換了單位、儲蓄不夠、家庭不穩定......其實,這些不過了懶癌發作罷了。去年5月,我終於在職場看到了天花板,厭倦了一成不變又無法突破的工作,腦子一熱選擇了裸辭。
  • 如何克服拖延症提高辦事效率?
    人生來就會享受能坐著不站著,能躺著坐著這個懶的表現,但是有時候為能多休息或者是多玩一會什麼招數都使出了就是為了能多拖延一會,比如大冬天的時候起床困難戶,鬧鐘關閉了再睡一會,心理想著就再多睡一分鐘,毫無意義的拖延下去,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克服拖延症,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
  • 不就是戰勝拖延症的結果罷了。」
    「你就是純粹的拖延症,懶癌晚期了」。唐天淡淡地說道,「焦慮慌張,又會深陷沒有利用之前的時間去認真學習的自責中,然後陷入死循環。」「有時間的時候,總會缺乏自制力,以為總有大把時間,總想拖,就硬拖。等到最後明顯感覺到沒時間了,又開始慌張焦慮,悔不當初。」「那我現在怎麼辦啊?」顧圓都快急哭了。
  • 急性拖延症也是病,看90後奇葩請假條火爆網絡
    近日,上海一老闆曬出90後員工的奇葩請假條「身患急性拖延症,冬天起不來,需要請假休息一個月」。還有配有圖文一起被發到網上,頓時大火,引得廣大吃瓜群眾一片吐槽。看到這,小編只想問一句what are you 弄啥嘞,活了二十幾年,也沒聽過「急性拖延症」是個什麼重病,還能請一個月的病假。怎麼不說自己是懶癌晚期,直接要求帶薪退休呢!甚至有人藉此又開始抨擊廣大90後,什麼不負責任,垮掉的一代。
  • 「我已經是拖延症晚期患者」| 5個辦法幫你走出拖延的循環
    前半個月吃吃喝喝,絲毫不慌,最後一周效率直線提升,這到底是是為什麼呢?我們每個個體之間的拖延症嚴重程度也會有所不同。根據研究表明,"大五"人格中的神經質以及責任心與拖延息息相關,其中責任心是我們拖延的重要根源。如果責任意識很缺乏的話,會導致思想行為上的懶散和拖延,從而投入拖延症的懷抱。
  • 手繪|拖延症晚期,還有救嗎?
    懶癌發作 不瞞你說,是手機先動的手!病情高發期假期時的我,發現自己不光得了拖延症,還有併發症。
  • 拖延症晚期患者:別扶我起來,我還能再拖會兒
    社會上活躍著這麼一群人,明明知道身邊有很多事情等著去做:沒打掃的房間、要整理的衣服、要完成的工作,總是要拖到最後;甚至是連洗澡也得拖到要睡覺的時候,仿佛洗澡都成了一件麻煩的事兒,他們叫做「拖延症患者」。
  • 《拖延心理學》①:人人都有拖延症
    02 1月4日共讀內容世界上有完全不拖延的人嗎?我的身邊好像沒有。從上學時,寒暑假最後幾天瘋狂的補作業,到工作以後,活在一個個截止日期裡,再到生活中,被電子產品消耗掉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原本準備做的事情洗衣服、打掃房間,放一放,也就過去了。拖延症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更是因為每個人都有,所以我們覺得理所當然。但總有一些時候,讓我們很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