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馬拉松愛好者,劉常科馬拉松的個人最好成績是3小時01分。作為紮根教育培訓行業二十多年的資深創業者,他一直認為需要有足夠的定力、耐心和堅持,並在這其中尋求平衡。
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網際網路+教育的概念開始受到關注,教育O2O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崛起。經歷了2015年的狂熱之後,很多教育O2O平臺關閉或者轉型了,而一直堅守教育O2O平臺的輕輕家教則逆勢在2015年上半年斬獲了四輪融資,去年底還獲得了好未來1800萬美元的C+輪融資。
從2015年以來,輕輕家教是如何做戰略思考和發展規劃的?以前和現在,輕輕家教怎樣在教育O2O的戰場上尋找差異化?下一階段的輕輕家教又將發力何方?近期,鯨媒體向輕輕家教創始人劉常科一探究竟。
(輕輕家教創始人 劉常科)
放眼未來,加速入駐新城
提起輕輕家教,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2015年上半年獲得的四輪融資。
最近的一輪融資是在2016年12月,輕輕家教獲得好未來教育集團的1800萬美元C+輪融資。
輕輕家教在K12領域採取TT2F(Tutor & Tutoring Assistant to Family)的方式,通過助教連接教師與學生、家長,基於移動網際網路打造一個C2C的教學服務平臺,讓教與學更加緊密和高效。劉常科強調,輕輕的核心是打造個性化輔導的供應鏈系統,通過科技和數據能力,讓老師、學生、助教在一個移動網際網路平臺上高效運作。
除了上門一對一家教,去年,輕輕家教推出了線下一對三「朋友團」、「一對一遠程答疑」業務,還提供了專家直播課堂、輕輕問答、升學諮詢等增值服務。日前,輕輕家教成立了在線事業部,開始進入K12在線一對一全科輔導業務。
劉常科對鯨媒體表示,輕輕家教的產品業務是圍繞如何讓教與學更加親密、透明、高效的要求展開。目前產品可看成是「1個中心、2個基本點」——上門1對1是中心,也是剛需,在線一對一和朋友團是自然衍生出的兩個基本點,「未來這兩個點的增長潛力會更大。」
他還透露,前期一對三「朋友團」的測試很成功,「朋友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拼團家長的上課支出,原來基於線下的社區或熟人組團是一個天然培訓需求場景,適合一部分家長;但家長更關注老師的水平、教學品質和學習進度管理。在助教沒有特別引導的情況下,朋友團靠自然增長為主,家長按自己的意願自由組團。
目前,輕輕自稱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上門一對一教學服務機構,已入駐上海、北京、南京、深圳、武漢、杭州等15個城市(不包括廣州,廣州的業務在2016年由私塾家承接),其中有4個城市是今年剛剛開設的,而之前開設的11個城市在今年三月已經整體實現盈虧平衡。
今年,輕輕入駐城市的速度會進一步加快。第二季度輕輕家教會再進入5個新城市,第三季度再新開10家;預計在今年年底將覆蓋40-50個城市,「覆蓋中國幾乎所有的省會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的地級市。」
由於採用上門一對一的教學模式,輕輕家教沒有上課場地的開銷。相對線下教育機構,輕輕進入新的城市也較為容易,成本遠低於線下教育機構。
對於入駐城市的標準,輕輕家教主要看重兩點:一是當地城市的GDP,二是當地補習機構(線下一對一)的規模。
此外,輕輕家教進入新城並不做大規模的推廣活動,而是主要依靠輕輕的品牌、模式、教學品質來吸引和留住老師和家長,並通過口碑介紹更多家長和老師。
劉常科對鯨媒體坦言,輕輕一直堅持按次付費,家長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選擇隨時終止授課,退回課程餘款,正是因為這種堅持,反而倒逼了教學和服務的持續提升。
(輕輕家教產品截圖)
上架教師超過萬名,學而思向輕輕輸出教研支持
2015年上半年,輕輕家教在廣州率先對老師提供補貼,卻遭到多家機構聯合抵制。劉常科坦言,雖然當時網際網路的打法和氛圍普遍基於補貼,但基於對教育行業長跑屬性的深刻理解,2015年9月,在補貼大戰正酣之時,輕輕毅然決定對老師停止補貼,還額外收取相關佣金,這也是教育O2O業內第一家停掉補貼的平臺。
「這對於我們來說非常關鍵,輕輕董事會對於教育行業的理解很深刻,我們在行業很熱的情況下能夠冷靜地看待整個行業。」劉常科感概道。
那麼,在教師、教研、助教方面,輕輕家教又有怎樣的打法和策略?
據他介紹,目前輕輕認證上架的具有教學服務數據的教師超過萬名,而提交申請者接近10萬名,「這比國內任何一家K12線下一對一培訓機構的教師數量都多」。在教學過程中,輕輕通過大數據分析、小輕智能教學法、家長評價等數據,綜合續課實力等指標,對老師的教學水平進行綜合評價,並將老師進行分檔,老師的平均課時費根據其評級水平會上下浮動。
輕輕家教給老師的課酬比例通常是課時費的70%~80%,雖然平均課時費比線下機構略低,但老師的收入更高。同時,公司會定期清退部分授課差及斷課頻繁的老師,形成良性的淘汰機制。
在教研方面,輕輕採取的則是和學而思合作的方式,學而思向輕輕輸出一些課程研發體系,作為老師教學過程的補充。同時輕輕家教也研發了「小輕智能教學法」來嚴格把控教學過程。此外,好未來還在技術工具上給予輕輕家教支持合作。
小輕智能教學法是通過教學計劃、課前預習、在線旁聽、課後作業、課堂反饋、階段總結等六方面,對教學品質及教學狀態進行掌控。劉常科認為,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可以將整個教學流程變得規範透明可控,「改變傳統家教領域過程不透明、教學效果難以把控的弊端,讓個性化教學朝優質透明方向發展。」
最近,輕輕家教升級了「學習中心」系統,對教學進度的展現進行優化,方便家長查看小輕智能教學法的各項教學進程,把控課堂信息及學習進度。
值得注意的是,當下輕輕家教團隊的精力並不是放在教學教案上,而是主要集中在教師的教學控制體系和科技的投入這兩方面上。
「第一個方面是我們怎樣利用科技手段,利用網際網路透明機制,讓老師在課前、課堂、課後整個教學服務過程中儘量變得有體系。所以我們現在主要關注的是教學服務的過程。第二,關於科技的投入,更多的是關於老師和家長的數據畫像等領域,我們會在科技和數據驅動方面做更多的投入。」
除了教師,輕輕家教TT2F的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還包括專屬助教服務。助教經過全職招聘、嚴格培訓後,為家長提供教學相關的服務及家庭教育、升學等相關諮詢。
在上海輕輕家教的總部,產品和技術團隊有100多人;而其他城市則以助教團隊為主,目前所有城市的助教總人數達到400多名。
劉常科相信,隨著輕輕家教平臺上如家長匿名評價、小輕智能教學法的數據積累,以及上課旁聽、升學資訊等增值服務,輕輕對家長的服務將會更透明,教學服務品質的管理也會更有效。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根據今年3月份的數據,輕輕家教的在讀學生數比上月上升了23%,但課耗同比增長了45%。課耗的增長大於學生人數的增長體現了K12全科培訓的一個結構性優勢:擴科。「我們發現一個家長給孩子補一科以後,他願意傾向於補多科。這也顯示了用戶對我們的認可和續費的增加。」劉常科笑稱。
(輕輕家教產品截圖)
數據驅動,教育O2O平臺如何提升教師價值?
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教育O2O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崛起。經歷了2015年的狂熱之後,很多教育O2O平臺關閉或者轉型了。而這幾年期間,對於O2O燒錢、不靠譜的聲音不絕於耳。
在劉常科看來,早期大家對於O2O的理解還較為片面,他將O2O的商業模式分為四個階段:信息匹配;資金交易;行業流程;數據驅動。2015年,各行各業的O2O火熱之時,其實大多數公司的業務還只停留在第一和第二階段。
「第一、第二階段不是最重要的,第三、第四才是最重要的,因為第三個階段就已經切入行業的業務鏈條裡,比如在教育O2O的環節,整個的教學和服務流程也在這一環節得到體現,同時,這一環節也會產生大量數據;在第四個環節數據驅動過程中,參與方就會利用第三階段所產生的數據來驅動決策並產生新的數據,而數據就像有機體的血液,是公司源源不息增長的動力。」
具體而言,這些數據包括在輕輕品牌上老師的各種授課數據、學生和家長的反饋數據等等,而這些數據的獲得則依靠助教團隊推動。「很多人認為輕輕的助教團隊做的比較重,但是如果看了鏈家的模式就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了。」
劉常科說,只有通過人把數據驅動起來,未來的業務才能發展起來。所以輕輕家教過往一直在做供給端的管理,包括申請、上架,課前、課後,課程的流程、數據分析,以及家長端的數據分析。「其實我們是在建立一個基於網際網路的系統,希望在這個系統上將老師、助教、家長、孩子放在平臺上,能夠通過數據來科學管理,再進行相關的業務開展。」
未來自由職業老師和小型工作室會選擇平臺化方式生存,建立自己的信用體系,讓自己面對一個更加開放的市場。「只有這樣,它們的教學成果才能讓更多人看到,也就能獲得更大的收益,獲得收入的持續增長和市場化的競價。」劉常科堅信,只有平臺才能夠讓個人或小型工作室擁有更好的信用體系。
同時,通過教育O2O平臺還能提升老師的價值。過去,很多有能力的老師會提供上門服務,但他們沒有處於開放的市場,更多的是通過朋友推薦獲得生源;「而朋友推薦的一個弊端是,老師價格基本處於鎖定狀態,無法獲得對應他們水平的市場化報酬,因為大部分老師群體不太願意談價格,如此循環便不利於優秀教師的激勵,會影響教師群體的整體能力提升。而他們通過輕輕家教的平臺就可以通過用戶的評價和選擇在一個開放的市場裡獲得自己合理的市場定價。」劉常科補充說。
(輕輕家教上海團隊部分照片,圖中間為劉常科)
今年將發力在線一對一全科輔導
對於輕輕家教與其他O2O平臺的差異,劉常科強調,輕輕所有當下所做的事都是基於未來5年後對於行業的思考。未來輕輕對於行業有三個認知:一是K12的啞鈴型結構會愈發明顯,「大者愈大,小者愈小,而未來這些自由職業老師或小型工作室一定會是平臺化生存」;二是科技和數據將是行業發展的驅動力;三是人口結構的改變和消費趨勢的變化會推動K12培訓行業的場景轉變,在線教育迎來爆發期。「我們不會迎合當下,而是儘量在當下做未來正確的、但當下不容易的事情。」他覺得,只有對於未來思考清晰了,當下做事才不會糾結。
從去年開始,在線外教一對一的興起讓大量資本和玩家瘋狂湧入,下一步,劉常科認為,在線K12全科輔導也將崛起,「因為家長習慣了線上購買這些課,孩子們也習慣了。當下火熱的在線外教英語口語教育了消費者。」
劉常科堅信,未來在線K12全科輔導機構應該具備非常強的教學教研能力、非常強的教師供應端品控管理能力;「而且未來在線一對一應該是C2C的模式,而不是B2C的模式,這意味著在線一對一的核心就是有教學數據和信用評級的教師品控和供給能力的打造。」
未來輕輕家教是否也會考慮轉型線上?對此,劉常科指出,K12教育的一個特點就是越是低齡的孩子,面授和激勵就越重要,教育需要溫度和情感的交流,這是科技無法替代的,所以面授是剛需,特別是一對一的線下面授,未來仍舊會是主流。在輕輕,未來在線一對一教學和線下面授一對一教學只不過是教育場景的不同,底層的邏輯構架是一致的。他舉例稱,「常州的學生可以通過面授來進行語文一對一個性化輔導,通過在線教學來進行答疑補缺,同時可能通過在線一對一方式,與一位南通的名師學習數學。」
基於K12全科輔導的剛性需求目前還沒有完全被滿足,輕輕家教除了繼續布局線下上門一對一全科輔導,憑藉線下積累的供給端優勢,今年將發力在線一對一全科輔導。
「從供給端管理看,輕輕家教積累了豐富的有信用和評價體系的教師群體,同時也建立了有效的品控體系,這將是未來在線一對一個性輔導的核心優勢。」
劉常科相信,K12真人在線授課未來將會有很大的發展,「主要基於人口趨勢所帶來的消費習慣的改變(家長)和學習習慣的改變(孩子),通過網際網路技術,提高老師的授課效率、學生的學習效果,這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