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凱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凱因科技」或「公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IPO申請於明天( 9 月 24 日)上會審核,本次上市擬募集資金10. 919 億元,用於新藥研發、營銷網絡擴建、補充流動資金等。東方財經網了解到,凱因科技成立於 2008 年,註冊資本1. 27 億元,位於素有「藥谷」之稱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凱因科技以生物技術為平臺,專注病毒性疾病領域,致力於成為提供治療解決方案的生物醫藥公司。公司入選中關村高端領軍企業、中關村新銳企業百強、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工程(G20 工程)—創新引領企業。
業績高速增長,知名PE雲集
據招股書說明,2017 年~2019 年,凱因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 49,055.18 萬元、70,585.66 萬元、82,492.48 萬元,淨利潤分別為2,179. 48 萬元、4,139. 80 萬元、5,029. 91 萬元,綜合毛利率分別為84.53%、87.39%和88.80%,公司業績保持著高速增長。凱因科技自成立至今,立足病毒性疾病治療領域,堅定發展戰略,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先後吸引了多家知名PE前來投資,包括君聯資本、海通開元、賽伯樂、禮來亞洲基金、弘暉資本、科創投集團、龍磐等等。資本加持下,凱因科技未來發展非常值得期待。
產品覆蓋全面,創新藥品上市
凱因科技擁有 7 個GMP生產車間,具備豐富的藥品劑型生產線:生物製品生產線包含小容量注射劑(非最終滅菌)、凍乾粉針劑和泡騰片 3 個劑型;化學藥品生產線包含小容量注射劑(最終滅菌和非最終滅菌)、凍乾粉針劑、片劑、膠囊劑 4 個劑型。其中,化學藥品最終滅菌注射劑生產線通過烏克蘭國際GMP認證(PIC/S標準)。公司現有多款成熟的商業化品種,包括重組人幹擾素α2b和複方甘草酸苷藥物等,主要用於治療病毒性疾病。公司已打造出一個全產業鏈的抗病毒藥物開發平臺,覆蓋從發現、開發到生產、商業化的整個鏈條,並在此基礎上成功開發出多個創新藥,獲得了 2 個創新藥註冊批件和 2 個創新藥臨床批件。公司重點開發的凱力唯®(鹽酸可洛派韋膠囊)與賽波唯®(索磷布韋片)聯用的C肝泛基因型全口服藥物組合(凱因方案)和派益生®(培集成幹擾素α- 2 注射液)、安博司®(吡非尼酮片)等市場前景廣闊的藥物品種已於近期獲批上市。
打破國外壟斷,創造自主品牌
凱因科技秉承「堅持做臨床有價值的創新藥,為患者提供整體治療解決方案」的經營理念,以自主研發模式為主,在「十一五」、「十二五」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基礎上開發系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藥,建立抗病毒系列產品格局,擁有治療C肝的藥物。公司打造的凱力唯聯合賽波唯的聯用方案,是國內首個C肝泛基因型全口服治療方案,這些產品的上市打破了國外醫藥企業對國內C肝治療藥物的壟斷局面,從而實現進口替代,大幅降低了藥物價格。據悉,索磷布韋片單價高昂,吉利德的索磷布韋在美國的上市價格高達 84000 美元/療程( 12 周),每片藥折合 1000 美元。公司未來將持續重點推廣該戰略產品,為國內C肝患者排憂解難。
研發實力雄厚,國家重大專項支持
凱因科技建立了持續創新的研發體系,擁有一支具備深厚專業背景、廣闊國際視野的研發團隊,由海歸和本土博士、碩士組成,專業涵蓋生物分子學、藥理、工藝開發、質控及製劑等領域,完全具備自主開發生物藥物的技術力量。研發中心獲評「北京市重組蛋白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市企業技術中心」、「肝病治療藥物研究北京市工程實驗室"。目前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 39 項,為「北京市專利示範單位」。憑藉蛋白質藥物精準單點修飾長效技術、中和抗體發現技術、重組蛋白和抗體產業化技術、抗病毒小分子創新藥物設計技術等技術平臺,公司承擔了「 1 類抗C肝新藥KW- 136 的臨床開發研究」、「治療病毒性B肝的PEG長效藥物的臨床研究」等 7 項「十二五」、「十三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大新藥創製專項、愛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專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