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是否存在可預期天花板?鍵凱科技首回科創板問詢

2020-12-20 中金在線

  1月3日,資本邦訊,北京鍵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鍵凱科技」)回復科創板審核問詢函。

      圖片來源:上交所

  在問詢函中,上交所主要關注鍵凱科技股權轉讓、實控人認定、董監高薪酬、業務市場空間、環保、股份支付、前五大客戶、供應商等共計33個問題。

  根據招股說明書披露,公司的董監高及核心技術人員等薪酬較低,如董事長、總經理XUANZHAO的薪酬為23萬元及4.95萬美元,副總經理、核心技術人員董事趙育和的薪酬為9.90萬元,職工監事楊麗潔的薪酬為24.92萬元,董事會秘書陳斌的薪酬為15.06萬元,核心技術人員朱建發的薪酬為20.32萬元,核心技術人員汪進良的薪酬為15.82萬元。

  上交所要求公司說明:(1)公司董監高、核心技術人員、主要業務部門負責人、研發人員、核心商業銷售人員的薪酬水平,及與同行業公司的比較情況;(2)結合公司的薪酬形成機制,補充說明董監高、核心技術人員及其他人員等薪酬整體偏低且差異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上述人員在報告期內的薪酬變化情況,與其原就職單位薪酬的對比等情況,說明公司目前薪酬安排的合理性;(3)上述人員及其近親屬是否從公司、實際控制人、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業等關聯方取得其他報酬或利益;(4)公司實際控制人是否存在直接或間接方式向上述人員提供其他報酬或利益安排的情形;(5)公司上市後是否存在大幅提高相關人員薪酬的安排,對公司未來業務有何影響。

  鍵凱科技回覆:報告期內,公司的整體薪酬水平高於當地平均工資、高於與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公司董監高、核心技術人員、主要業務部門負責人、研發人員、核心商業銷售人員的薪酬水平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當。

  公司董監高、核心技術人員及其他人員的薪酬整體不低於社會平均水平或可比上市公司整體水平。個別人員2018年年度薪酬相對較低,主要原因如下:(1)趙育和曾任公司副總經理,現僅擔任董事並向公司提供個別顧問服務,薪酬為9.90萬元;(2)陳斌2018年尚未擔任高級管理人員故薪酬為15.06萬元、相對較低,2019年6月擔任董事會秘書後的固定薪酬部分已調整為27.6萬元/年;(3)朱建發於2018年7月入職,折合2018年全年薪酬為40.64萬元;(4)汪進良2018年的薪酬不包括新藥研發成功後的獎勵,未充分反映其真實待遇。故,相關人員的薪酬均具有合理性。

  根據招股說明書披露,2017年全球聚乙二醇修飾藥物市場規模為103.88億美元。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7,326.27萬元、7,709.01萬元、10,117.88萬元和5,201.77萬元。招股說明書未披露公司主要產品的市場規模及份額。

  對此,上交所要求公司補充披露聚乙二醇化藥物與公司產品間的關係,如使用量、市場規模換算比例等。

  同時要求公司說明:(1)全球聚乙二醇修飾藥物市場規模較大,而公司營收規模較小的原因及合理性,公司的行業定位是否準確;(2)聚乙二醇修飾藥物市場空間與醫用藥用聚乙二醇活性衍生物銷售及技術服務的市場空間的關係,下遊行業市場空間大是否能充分證明乙二醇活性衍生物銷售及技術服務的市場空間大。請公司結合上述問題或其他外部依據,補充披露當前及未來可預見期間內,醫用藥用聚乙二醇活性衍生物銷售及技術服務的市場空間,公司業務的市場是否存在可預期―天花板‖,未來業績規模是否受到直接限制,若是,進行作風險揭示及重大事項提示。

  鍵凱科技回覆:公司目前的營收規模相對下遊全球聚乙二醇修飾藥物市場規模相對較小具備合理性。公司專注於聚乙二醇材料及下遊聚乙二醇相關醫藥行業,其主營業務定位準確、增長前景廣闊。

  我國目前在售和在研的聚乙二醇修飾藥物,多為具有較強疾病治療意義、市場空間巨大的創新藥或生物藥。在目前國內醫療體系改革,更注重新產品研發和臨床治療效果的大背景下,未來我國的聚乙二醇修飾市場規模將逐步向國際市場靠攏,實現快速增長。當前醫用藥用聚乙二醇活性衍生物及下遊藥物市場空間廣闊,且在未來可預見期間內將持續不斷增長;公司已經具備了先發優勢,未來其收入規模將隨著國內聚乙二醇修飾藥物市場規模的增長而成長,故公司業務的市場規模不存在可預期「天花板」,未來業績規模不會受到直接限制。

  上交所要求公司說明:(1)與三生製藥合作的原因,公司2013-2016年間為三生製藥提供了何種服務,並結合受讓三生製藥的臨床研究批文的情況,說明公司是否有能力獨立完成後續臨床實驗;(2)2016年關於聚乙二醇伊立替康項目確認的技術服務收入的入帳依據,收入確認依據是否充分及金額是否準確;(3)2017年三生製藥將批文轉給公司是否收取相關轉讓費,若收取請披露相關作價依據、帳務處理,並披露2016年公司收取了三生製藥的技術服務費收入、2017年又支付對價購回相關批件的會計處理是否合規,是否涉及重複計算收入及資產;(4)2016年向三生製藥轉讓項目、2017年又終止該轉讓合同的原因及合理性;(5)三生製藥已支付的項目轉讓款項無需退還的原因,此項交易下是否存在其他合同或協議,該項交易的條款和定價是否公允、是否具備商業合理性。

  鍵凱科技回覆:三生製藥是香港上市公司(代碼:1530.HK)的境內經營實體,截至2019年11月底,市值接近300億港幣,其主要從事生物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三生製藥看好聚乙二醇修飾藥物的前景,自主研發了注射用聚乙二醇化重組假絲酵母尿酸氧化酶等產品。2013年11月,天津鍵凱已接近完成聚乙二醇伊立替康的臨床前研究。三生製藥看好聚乙二醇伊立替康未來上市後的市場潛力,與公司籤訂《項目轉讓與後續開發協議之框架協議》,購買聚乙二醇伊立替康相關的臨床研究批文,獲得相關的專利技術許可等。

  2016年7月,鍵凱科技按照前期合同約定,將獲得的聚乙二醇伊立替康臨床批文轉讓給三生製藥並辦理完畢相關的交接手續,公司的相關義務已履行完畢,且雙方確認前期收到的臨床批件轉讓費用無需退還。至此,關於臨床批件轉讓的業務已經完成。2017年12月,三生製藥退還臨床批件雖然沒有向公司收取轉讓費用,但雙方以或有對價的方式約定轉讓價格,三生製藥一定程度上減少臨床批件失效的損失。同時在鍵凱科技看好該項目在未來市場的前景的情況下,雙方達成的對各自均有利的新合作。上述安排具有商業合理性,作價公允,不存在其他交易或合作。

  圖片來源:123RF

  轉載聲明:本文為資本邦原創稿件,轉載需註明出處和作者,否則視為侵權。

  風險提示

  :

  資本邦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投資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相關焦點

  • 鍵凱科技:「小」分子闖出「大」市場,潛心醫藥創新的本土新銳
    北京鍵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356.SH,下稱「鍵凱科技」或「公司」)成立於2001年,專注於醫用藥用聚乙二醇(PEG)及其活性衍生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鍵凱科技於2016年完成股改,2019年11月啟動科創板IPO進程,並於今年7月末獲證監會同意註冊,即將登陸資本市場,開啟新的徵程。可以預見,公司上市後有望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在醫藥研發的路上再接再厲、敦行致遠。
  • 北京鍵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科創板上市公告書
    股票簡稱:鍵凱科技 股票代碼:688356  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東升科技園·北領地C-1樓3層  特別提示  北京鍵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鍵凱科技」、「本公司」、「發行人」或「公司」)股票將於2020年8月2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
  • 鍵凱科技: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北京鍵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核心...
    鍵凱科技: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北京鍵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核心技術人員離職的核查意見 時間:2020年10月13日 16:06:39&nbsp中財網 原標題:鍵凱科技: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北京鍵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核心技術人員離職的核查意見
  • IPO審核前瞻 汪涵百萬代言的華文食品竟疑似含致癌物 鍵凱科技創始...
    2、鍵凱科技:清華工研院副院長、創始人朱德權老婆與前妻所生子上演股權爭奪大戰。   據招股書(上會稿)披露,朱德權配偶 Wang Limin 於 2019 年 12 月 13 日向鍵凱科技發出《告知函》,告知發行人其以朱德權、朱飛鴻(朱德權與其前妻的兒子)為被告,以發行人為第三人,向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 大豪科技被問詢是否存在內幕交易
    十連板的大豪科技(603025)18日晚間公告稱,因公司股票在停牌公告前一交易日漲停,收到上交所問詢函,被要求說明是否存在內幕交易等。公告顯示,上交所要求公司明確本次交易的具體籌划過程、重要時間節點和具體參與知悉的相關人員;說明公司董監高、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及其董監高在公司股票停牌前6個月、復牌後至今是否存在買賣公司股票情況;提交本次交易的內幕知情人名單,並說明名單的真實、準確和完整性。問詢函要求公司在5個交易日內書面回復。
  • 石頭科技科創板大考在即
    在科沃斯2019年前三季度業績出現下滑的背景下,與科沃斯等知名企業分食智能掃地機器人市場的石頭科技,未來業績如何引發市場極大關注。0111月20日科創板上會籌備7個月後,石頭科技科創板IPO迎來終極考驗。根據安排,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定於11月20日召開2019年第47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審議石頭科技的科創板首發申請。
  • 凱因科技:生物醫藥領軍者闖關科創板
    北京凱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凱因科技」或「公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IPO申請於明天( 9 月 24 日)上會審核,本次上市擬募集資金10. 919 億元,用於新藥研發、營銷網絡擴建、補充流動資金等。
  • 上交所問得「事無巨細」:本周18家科創板受理公司回復問詢函
    2019年5月5日,9家科創板受理公司回復上交所的問詢函。而此前五一期間,上交所也「加班加點」分別在5月2日、5月1日分別披露合計9家科創板公司的問詢回復文件。
  • 中國證券報:堅持市場化原則 讓科創板行穩致遠
    來源:中國證券報科創板上市申請的受理、問詢正有序進行,市場各方預期明確而穩定。科創板「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市場化原則和公開、透明的承諾,初步得到有效體現。這一原則和精神,正是科創板實現「從0到1」並行穩致遠的根本保障和遵循。
  • 科創板日報:杭華股份首日收漲174.30% 中科微至闖關科創板
    中國經濟進入新發展階段,資本市場在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上肩負新的使命,註冊制由星星之火到星火燎原的全市場推行,已勢不可擋。  倚仗「中科院」光環多方攬資源 中科微至闖關科創板  官方資料顯示,中科微至是由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參與創建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正在衝刺科創板。
  • 科創板周年策劃|細數四大「破冰」事件
    實際上,此前港交所引入同股不同權也曾引發市場關於會削弱投資者保護的爭議。科創板允許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制度加持下,優刻得攜特殊表決權架構於2019年4月闖關科創板。而一路走來,優刻得上市之路也並不輕鬆。從進入問詢到最終上會審核,優刻得共經歷了上交所的四輪問詢。在最終獲得上會前的幾輪問詢中,市場關心的優刻得同股不同權涉及的投資者保護問題曾被上交所重點關注。
  • 明志科技科創板IPO過會:將績效和年終獎金計入研發費用遭問詢
    中華網財經訊,12月18日,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124次審議會議召開,審議結果顯示,蘇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志科技」)首發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明志科技擬在上交所科創板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3077萬股,募集資金5.08億元。
  • 光雲科技:關於杭州光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問詢函
    上海證券交易所        上證科創公函【2021】0002號        關於對杭州光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購杭州        深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的問詢函        杭州光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如何判斷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七大領域+科創屬性要求
    也就是說,處於上述科創板服務行業範圍內,並且滿足《指引》科創屬性要求的企業,可直接而簡便地認定其符合科創板定位。如此有助於明確發行人申報科創板的心理預期,也有助於增強科創板定位把握的可操作性。在上交所發行上市審核中,著重關注行業領域是否符合七大領域,科創屬性是否符合《指引》和《暫行規定》要求,以及未達到科創屬性指標要求時,是否存在科技創新能力突出情形。不過,《暫定規定》為科創屬性暫時不達標的企業留出了一定空間。
  • 浩豐科技三收問詢函 深交所:私有雲市場預測自相矛盾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5日訊 昨日,浩豐科技(300419.SZ)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下發的重組問詢函。此次是浩豐科技就收購北京信遠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標的公司」或「信遠通」)收到的第三封問詢函。   據中國經濟網此前報導,浩豐科技在披露交易預案時,就曾收到深交所下發的問詢函。
  • 四方光電與惠泰醫療器械通過科創板IPO審核
    四方光電:說明自身產品是否存在市場前景受限的風險四方光電是一家專業從事氣體傳感器、氣體分析儀器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的科創板IPO申請已於2020年4月29日得到受理,2020年5月27日得到問詢。
  • 「A拆A」首單再進一步,生益科技子公司科創板IPO註冊獲批
    A股市場首家「A拆A」分拆上市註冊成功的公司誕生。2021年1月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交所」)更新科創板IPO信息顯示,生益科技(600183.SH)控股子公司生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生益電子」)已於1月5日獲得證監會同意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的批覆。就在1月6日晚間,生益科技也對此事進行了公告。
  • 奕瑞光電子轉戰科創板:老問題再遭問詢,原技術總監自立門戶
    公司核心產品包括靜態平板探測器與動態平板探測器,其中,靜態平板探測器主要用於單次X射線拍攝,而動態平板探測器增加了在透視情況下動態觀察被檢測物體的功能,因此與靜態平板探測器相比,其傳感器、電路設計更複雜,產品技術含量與市場價值相對更高。目前,公司正在衝刺科創板IPO。
  • "科學服務第一股"終於來了,泰坦科技二次闖關成功,這一問題仍被問詢
    在此次順利通過後,只待完成註冊,泰坦科技即可實現科創板夢想。今年3月,監管部門對「科創屬性」進一步確定和細化,金融科技、科技服務等行業領域被納入科創板行業範圍。泰坦科技此前廣遭質疑的科創屬性不足問題也得以解決。在泰坦科技由新三板轉向科創板之後,其後續表現仍將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在科創板的市場上,有人彎道超車,也有人先發後至。不過,來得晚總比來不了要好。
  • 國科環宇被否:科創板遭否第1家 中泰證券被否第1單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6日訊 昨日,科創板上市委2019年第21次審議會議召開,會議結果顯示,不同意北京國科環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科環宇」)首發上市。這是科創板首單被否的的企業。此外,8月26日,證監會表示不予同意已經過會的恆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的註冊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