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傳染病致1930人死亡 自然資源部:現有紅樹林全部劃入保護紅線

2020-12-24 界面新聞

衛健委:7月份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共死亡1930人

國家衛健委8月28日公布數據顯示,7月,全國共報告法定傳染病471455例,死亡1930人。其中,甲類傳染病中鼠疫報告1例發病,霍亂報告3例發病,無死亡報告。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白喉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無發病、死亡報告,其餘22種乙類傳染病共報告發病300776例,報告死亡1927人。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淋病以及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佔乙類傳染病報告病例總數的95%。7月1日0時至7月31日24時,全國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803例,無死亡病例報告。

國家林草局:9月底前完成禁食野生動物後續工作

據國家林草局網站8月28日消息,國家林草局近日召開禁食野生動物後續工作視頻調度會,督導各地推進禁食野生動物後續工作,要求9月底前全面完成禁食野生動物後續工作。據國家林草局調度,截至8月26日,共有25個省(區、市)出臺了省級處置辦法,19個省(區、市)制定了省級補償方案。國家林草局將建立督導機制,對重點省份國家林草局各派出機構將重點督導,特別是對進展慢的省份將實行掛牌督導、專人蹲點,加快工作進度。

海關總署暫停澳大利亞1家牛肉企業對華出口

海關總署8月28日公布,8月26日,因輸華牛腰脊肉中檢出中澳兩國禁用藥物氯黴素,海關總署暫停澳大利亞牛肉生產企業JOHN DEE WARWICK PTY LTD(註冊編號為243)對華出口。檢出問題產品被銷毀處理,未予入境。為保障進口肉類產品安全,海關已正式通報澳方,暫停該企業對華出口,要求澳方在45天內對相關企業進行全面調查並向中方反饋。有關暫停信息已在總署網站進出口食品安全信息服務欄目《符合評估要求的國家或地區輸華肉類產品名單》中公布。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把制止餐飲浪費作為糾四風重要方面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8月28日消息,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印發《關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 加強監督執紀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工作意見》,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監督節約糧食、堅決制止餐飲浪費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緊盯各級領導機關、黨員領導幹部和公職人員等重點對象,把節約糧食、制止餐飲浪費作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治「四風」的重要方面,納入監督檢查、巡視巡察的重要內容,強化日常監督。與此同時,要進一步拓寬監督渠道,充分利用「四風」問題舉報平臺,及時受理幹部群眾舉報。

教育部:全國成人高考10月24日開考,嚴防冒名頂替

教育部8月28日在其官網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20年全國成人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2020年全國成人高考安排在10月24日至25日進行。通知要求各地指導屬地高校認真開展新生入學資格複查,對不符合報考條件或弄虛作假、違紀舞弊者,一律按有關規定取消其入學資格,並通報其所在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倒查追責。在考試組織方面,通知要求各地要嚴格疫情防控措施,做好考生和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制定完善防疫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康。

扶貧辦:1.3萬戶可能返貧,貧困地區名人帶貨要算經濟帳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洪天雲8月28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說,入汛以來,部分省份洪災嚴重,截至8月21日,安徽等9個省市出現嚴重洪澇災害,涉及296個貧困縣、15336個貧困村,受災民眾超過200萬人。各級政府特別是扶貧部門採取有效措施,其中可能出現返貧的接近13000戶,已及時納入新的監測體系。洪天雲還表示,貧困地區對直播帶貨的產品要算好經濟帳,目前少數地區請名人大牌,最後算帳下來,請名人花的費用和直播帶貨以後的效應不成正比,成反比,花了好幾十萬、上百萬,最後直播帶貨的銷售才小几十萬,所以這方面也是教訓。

生態環境部:環評文件弄虛作假,發現一起嚴懲一起

8月28日上午,生態環境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司長劉志全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生態環境部門對環評文件弄虛作假、粗製濫造、不負責任始終堅持零容忍態度,發現一起、嚴懲一起、曝光一起。近期,生態環境部集中向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四川等六省(區)生態環境部門,移送了監管中發現的10項環評文件嚴重質量問題線索,要求依法開展調查取證,對存在的違法行為依法查處,涉嫌犯罪的,還將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後續調查處理結果生態環境部和各地將及時向社會公開。

自然資源部:中國將現有紅樹林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

自然資源部生態修復司司長周遠波8月28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紅樹林以及紅樹林適宜恢復區域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全世界紅樹林的面積正以年均1%的速度減少,並面臨著生物多樣性降低、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退化等嚴重威脅。近年來,我國加強紅樹林保護,2019年,我國紅樹林面積恢復至2.89萬公頃,成為世界上少數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但總體面積仍然偏小,僅佔全球的0.2%。近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對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現有紅樹林實施全面保護。

兩部門聯合啟動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將建動態調整機制

據教育部網站8月28日消息,近日,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指南(試行)》,提出建設若干高校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等多主體共建共管共享的現代產業學院。兩部門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指導和組織開展現代產業學院立項建設和評估。具備條件的高校按流程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出申請,同時按規定向工業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報備。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專家進行論證,按照「分區論證、試點先行、分批啟動」的原則進行培育建設,並根據建設成效進行動態調整。

水利部:黃河流域「四亂」問題增量基本得到遏制

據央視新聞8月28日報導,記者從水利部了解到,目前黃河流域河湖管護責任體系基本形成,黃河流域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等「四亂」問題增量基本得到遏制,河湖面貌明顯改善。截至目前,沿黃9省區已設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湖長8.4萬多名,打通了河湖管理保護的「最後一公裡」。2019年,黃河流域9省(自治區)累計清理整治河湖「四亂」問題40577個。今年以來,又排查「四亂」問題6000多個,正在積極清理整治。

相關焦點

  • ...年年種樹不見樹」 自然資源部:將現有紅樹林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
    總臺央視記者從自然資源部日前召開的《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20年來我國紅樹林面積穩中有升,紅樹林生態狀況有所改善。同時,人為幹擾導致紅樹林矮化、稀疏化及生物多樣性下降,尤其是掘穴動物蟹類棲息密度的下降減少了土壤氧氣供應,不利於紅樹植物生長。四是區域整體保護協調不夠。部分生態區位重要的紅樹林分布區還未納入自然保護地範圍,紅樹林整體保護協調機制尚不健全;紅樹林保護修復與地方相關規劃銜接不夠。
  • 現有紅樹林將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 我國紅樹植物50%處於珍稀瀕危...
    原標題:現有紅樹林將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 我國紅樹植物50%處於珍稀瀕危狀態自然資源部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我國是世界上少數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但37種紅樹植物的50%處於不同程度的珍稀瀕危狀態,仍面臨著生境退化、生物多樣性降低等突出問題。
  • 紅樹林保護有了「路線圖」
    日前,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印發《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提出將嚴格保護與科學修復相結合,劃定了未來5年紅樹林保護修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到2025年,我國將營造和修復紅樹林18800公頃,其中,營造紅樹林9050公頃,修復現有紅樹林9750公頃……近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旨在嚴格保護現有紅樹林,科學開展紅樹林生態修復,擴大紅樹林面積,提高生物多樣性,整體改善紅樹林生態系統質量。
  • 紅樹林保護修復提速,再造「海上森林」有多難?
    近年來,由於沿海地區開發強度加大,加之近海海水汙染、過度捕撈,我國紅樹林面積銳減。今年8月,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明確將對現有紅樹林實施全面保護。但紅樹林生態系統脆弱,修復難度大,保護與修復仍期待更多科技突破。
  • 自然資源部:我國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重要成果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表示,「十三五」時期,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顯著成績。據王宏介紹,自然資源部「十三五」期間相關工作主要有八個方面:一是生態保護修復法律制度加快完善。配合立法機關完成了森林法、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沙治沙法、土地管理法等多部法律修訂工作。
  • 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聯合發布生態保護紅線標識
    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電(記者胡璐、高敬)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12日在北京聯合發布生態保護紅線標識。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生態保護紅線標識取自書法和象形文字「山」的意向形,體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
  • 自然資源部談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全部修改為「永久基本農田...
    中國發展網 據自然資源部網站消息 8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土地管理法的決定。自然資源部法規司司長魏莉華指出,這次在土地管理法修改過程中把土地管理法中的「基本農田」全部修改為「永久基本農田」,「這個修改不是簡單的文字修改,而是理念的重大轉變。」
  • 泰國紅樹林保護與管理
    為更好地保護、恢復我國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為我國紅樹林恢復項目在政策建議制定方面提供可借鑑的案例和思路,2019年12月,國家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保爾森基金會與紅樹林基金會(MCF)的8位代表,應「中國紅樹林保護及恢復戰略研究項目」安排,赴泰國進行考察學習。
  • 世界海洋日:立法保護紅樹林 修復典型海洋生態系統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據了解,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紅樹林資源保護修復力度,全面恢復提升紅樹林溼地生態功能,20年來紅樹林面積增加7000公頃,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提起紅樹林,許多人並不了解其與海洋生態的關係。
  • 紅樹林的「生態密碼」
    今年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這一天,一次關於紅樹林的隨堂測試正在進行…… 我國紅樹林北至浙江南部,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及臺灣等8個省份或地區(包含人工林)。我國現有紅樹植物37種,其中真紅樹25種,半紅樹12種。
  • 走進深藍|2020年海洋日主題確定——「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2日訊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日前下發關於開展202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的通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 關於紅樹林的這些數字,你了解嗎?
    近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並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對我國紅樹林的現狀、到2025年紅樹林保護修復行動目標等用「數字」給予了精準分析和解答。國家級自然保護地紅樹林約1萬公頃根據2019年紅樹林專項調查結果,全國現有紅樹林分布的自然保護地共52處(不包括港澳臺),包括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海洋特別保護區等類型。在這些保護地中,紅樹林面積為15944公頃,佔全國紅樹林的55%以上。
  • 「十三五」時期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顯著成績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在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時期,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顯著成績。自然資源部「十三五」期間相關工作有八個方面:一是生態保護修復法律制度加快完善。配合立法機關完成森林法、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沙治沙法、土地管理法等多部法律修訂工作。
  • 關於紅樹林 我們應該知道更多
    您知道什麼是紅樹林嗎?您知道在哪裡可以看到紅樹林嗎?您知道紅樹林跟熱帶雨林,哪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強嗎?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關於紅樹林,你應該知道哪些?來了解一下吧!
  • 公園將增加,一類房被劃入「紅線」!
    在現在中國的城市中,高樓大廈隨處可見,越來越多的人從農村來到城市,租房的、買房的,城市中的住房數量因為人口的增加而不斷增加,城市面積越來越大,房子也越蓋越高。可能絕大多數人都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城市生活,但也總會覺得城市還可以變得更好。
  • 為什麼是紅樹林?丨世界海洋日
    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今年的世界海洋日主題將目光瞄準了海岸潮間帶上的綠色衛士——紅樹林。那麼,什麼是紅樹林?為什麼是紅樹林?保護與利用既對立又統一,正如權利與義務的結合。當紅樹林屹立海疆,為我們提供無私的奉獻時,保護好它們正是我們應盡的責任。2001年起,國家林業局啟動紅樹林保護工程,將全國約50%的紅樹林劃入自然保護區。
  • 世界海洋日丨「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讓我們一起守護地球的...
    今年的主題是「 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紅樹林(Mangrove)具有「消浪先鋒」、「海岸衛士」稱號它與海洋又有什麼關係呢?紅樹林(Mangrove)生長於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涂淺灘,是陸地向海洋過度的特殊生態系。
  • 衢州市區劃定9個生態保護紅線區!哪些地方被劃入?
    2018-03-29 10:29 | 衢州發布生態保護紅線是保障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目前,衢州市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509.68平方公裡,佔市區市域總面積的21.65%,共劃定9個生態保護紅線區。哪些地方被劃入?
  • 世界海洋日: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能在海水中生長,在維護生物多樣性、防風消浪、保持土壤、淨化海水、儲碳固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國處於世界紅樹林分布區北緣,目前已將50%以上的紅樹林納入自然保護地範圍,遠超25%的世界平均水平。
  • 加強紅樹林保護 留住美麗「鄉愁」
    「紅樹林作為本村珍貴的自然資源,當地村民對它都有很深厚的情感。前些年由於圍海養殖、船隻停靠等原因,巽城紅樹林數量曾一度銳減,許多村民都表示很痛心,希望加強紅樹林保護工作。」蔡福鋼向記者透露,此前受近海養殖業的影響,紅樹林曾面臨嚴峻的生存危機,其在深入調研巽城乃至全市紅樹林資源相關情況後,曾專門撰寫了關於推進紅樹林保護與發展規劃的議案上交兩會審議,並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