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以上自殺者有精神心理障礙

2020-09-10 清雅伊生

心理和精神疾病困擾,成為歐洲21世紀「最嚴重健康問題」。抑鬱症患者是自殺的高危人群,世界衛生組織預測,至2020年,就疾病給全球帶來的負擔而言,抑鬱症排名第二。


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臨床心理學院主任漢斯·烏爾裡希·韋奇恩耗時3年、調查30個歐洲國家(27個歐盟國家、瑞士、冰島和挪威)發現,大約1.65億歐洲人患有精神疾病,佔30國總人口的38%,病症表現主要為抑鬱、焦慮、失眠和痴呆。美國藥物濫用和精神健康服務管理局的報告稱,18-25歲之間的年輕人存在精神疾病的比例高達30%。美國逾4500萬人患有某種形式的精神疾病,約佔美國成年人口的20%,患有嚴重精神疾病者達到1100萬。精神疾病如未得到治療,可能會導致殘障、藥物濫用、自殺等問題。


關於蓄意傷害尤其是自殺行為的流行病學研究很多。我國自殺死亡率較高,數年來處於1.5-2.5/萬人/年。自殺未遂者中,有精神心理障礙的佔30%左右;自殺死亡人群中,有精神心理障礙的則高達60%以上,國外有些研究表明這一數字甚至在90%以上。先前有自我傷害史的自殺未遂者,後續6年內再次出現自殺行為達20%以上。


抑鬱症與心血管病、糖尿病、肝炎一起,同列北京十大危險疾病。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日前對1.3萬名公務員、科技人員、企事業管理人員、教師、體力勞動者5類城市職業人群的心理健康調查表明,半數人處於抑鬱狀態,中度和重度抑鬱的人也超過了1/4。令人擔心的是,職場人群在出現心理問題時往往沒有覺察或不會疏導,以至於產生嚴重的後果,加上因有病恥感而迴避或掩蓋自己的病情,導致我國焦慮症和抑鬱症患者的治療率不到10%。


提升生活欲生存欲是關鍵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大多數自殺行為是可以預防的。蓄意自我傷害者,常伴有抑鬱、失眠、無望等精神心理問題或軀體疾病,家人和朋友如果能及早發現症狀,或許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專家研究認為,對有自我傷害意圖和行為的人實行三級預防,可有效改變或提升他們的生活與生存欲,擺脫無望感,有效降低再次傷害風險。

初級預防:加強精神心理健康教育,營造關愛生命、尊重生命等良好氛圍,降低傷害風險。地鐵安全門、高樓大廈與外界相連的窗等人性化設計、農藥高度使用地區的藥品合理管理,在這方面都可起到積極作用。


二級預防:降低那些有可能導致傷害或自殺行為出現的種種因素或條件,如及時治療精神心理障礙者,關注患嚴重軀體疾病、喪失基本功能者,對遭遇重大創傷、生活事件的人,耐心勸導。善於發現可能的傷害線索,做好疏導工作,是二級預防的關鍵。

三級預防:高風險人群的心理幹預與服務是重中之重,針對已經發生傷害行為的人、自殺未遂者實施服務,可有效降低再次傷害風險。家屬、傷害者本人要正確看待傷害現象,不要把很自然的疾病看作是一種「家醜」。尤其是家屬,要引導、支持當事人主動就醫,尋求幫助,接納病情及再自殺風險評估,切莫忌諱就醫。

相關焦點

  • 60%以上自殺者有精神心理障礙,自我傷害如何破?
    60%以上自殺者有精神心理障礙 心理和精神疾病困擾,成為歐洲21世紀「最嚴重健康問題」。 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臨床心理學院主任漢斯·烏爾裡希·韋奇恩耗時3年、調查30個歐洲國家(27個歐盟國家、瑞士、冰島和挪威)發現,大約1.65億歐洲人患有精神疾病,佔30國總人口的38%,病症表現主要為抑鬱、焦慮、失眠和痴呆。美國藥物濫用和精神健康服務管理局的報告稱,18-25歲之間的年輕人存在精神疾病的比例高達30%。
  • 青少年精神障礙性自殺
    但其實,青少年群體自殺行為與精神障礙關係也十分密切。例如本文中的小溪,我們在了解她的成長環境和家庭背景後,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並立即進行了自殺幹預,心理評估和適當的心理教育。研究顯示:自殺未遂或死亡的青少年中 92.6% 患有精神障礙。回顧性研究發現超過 30% 的自殺未遂者有精神障礙史。◎什麼是精神障礙?
  • 青春期哪些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礙讓家長頭痛?
    因此,他們煩惱日益增多,隨之而來就可能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精神或心理方面的疾病。那麼,青春期哪些精神或心理疾病讓家長頭痛? 下面,【我不是精神病】來簡單分析一下最讓家長們頭痛的幾種青春期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 一、體象煩惱:是一種性心理障礙,一般出現在青春發育期。
  • 第23個精神衛生日:70%精神心理障礙未得到正規治療
    西安精神衛生中心兒童心理科鍾意娟醫生介紹,在心理問題中,20%的發病人群是青少年兒童,以學生居多。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容易出現厭學、暴力行為、社交困難、情緒障礙(抑鬱焦慮)等問題,當發現兒童在行為過程中與從前不同、與同齡人比起來不太一樣時,都可以進行心理諮詢。精神衛生中心兒童心理科將通過一系列科學的評估與治療方法解決兒童成長中的問題,這種治療不僅針對兒童,也針對兒童家長進行。
  • ...精神障礙的「隱秘角落」,一家順勢而起的專科網際網路醫院 | 怡寧...
    「隱秘角落」裡的中國精神疾病患者  2019年世衛組織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全球有超過3.5億抑鬱症患者,中國泛抑鬱人數超過9500萬人,其中抑鬱症障礙終身患病率達到了6.8%。在這部分群體中,20-50歲人群是抑鬱症患病的主體,而在青少年自殺者中抑鬱症患病率更是高達60%-80%。
  • 大學生休學首要原因:心理問題精神障礙
    荊楚網消息(楚天都市報)(記者王小晗通訊員杜巍巍沈嵐實習生卓婭張曦魯月霞)兩成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精神障礙已超過傳染病,成為他們因病休學、退學的首要原因。這是記者昨日從省高等學校心理諮詢與治療學習班上獲知的消息。
  • 合肥治療精神障礙的醫院
    合肥治療精神障礙的醫院 時間:2020-07-04 15:23 合肥治療精神心理疾病醫院 精神障礙患者很多都是智力比較底下,像個小孩子一樣,只能簡單認知一些事情、做一些行為和說一些話。
  • 精神障礙有哪些典型症狀?
    人類精神活動是有機的、協調的、統一的。從接受外界刺激,一直到做出反應,是一系列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活動。精神活動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情緒、注意、意志、智能、人格、意識等,其中任何一方面的變化均可表現為精神活動障礙,即精神活動的各個方面互不協調或精神活動與環境不協調,均可表現為精神異常。
  • 心理所發現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及雙相障礙患者情感體驗與動機行為...
    快感缺失是不同的精神障礙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雙相障礙患者共同的症狀之一。近期已有研究結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雙相障礙患者難以將情感體驗轉化為付出努力的行為,也難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目標導向的行為動機。
  • 老年常見心理障礙的預防和調試
    今天下午,鄭州市九院心理治療師趙靜做客鄭州新聞廣播《尋醫問藥幫您辦》節目普及疏導老年常見的心裡障礙常識中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截至2019年年底,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超過2.5億。老年常見的心理障礙識別:常見的老年心理障礙有:失眠、抑鬱、焦慮、軀體化障礙
  • 近10億人患精神障礙,百合網呼籲正視心理疾病
    今年的世界精神衛生日上,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指出有近10億人患有精神障礙,每40秒就有1人死於自殺,然而全球範圍內只有少數人可以獲得優質的精神衛生服務。在這個激烈變動的時代中,有人因心理素質差,精神刺激耐受力低,受挫後精神異常;有人因無法適應突如其來的重大變故,導致情緒崩塌;還有人因家族先天因素,易感性較高。每一個人都會遇到孤獨落寞、壓力挫折、情感糾葛……但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獨自走出來。
  • 精神、心理障礙分為器質性和功能性兩種,對照症狀,看中招沒?
    精神障礙是精神症狀疾病的總稱,有精神行為異常表現,均可稱為精神障礙。如有精神病症狀,主要表現為幻覺妄想,有幻聽、幻視、被害妄想、關係妄想、與被跟蹤感等症狀。有行為方面異常,表現為興奮、行為紊亂等。輕型精神障礙表現為焦慮、抑鬱症狀及強迫症狀,有失眠。
  • 「2020疫情下精神心理障礙的識別與幹預」學術論壇隆重舉行
    10月25日上午,由杭州天目山醫院主辦的「2020疫情下精神心理障礙的識別與幹預」學術論壇,在杭州西湖區古墩路修舍健康酒店隆重舉行!長期以來,人們對精神疾病的認知還多停留在精神分裂症、重度憂鬱等重症層面,對於輕度的精神障礙問題基本沒有關注與感知。
  • 性心理障礙有哪些?
    性心理障礙泛指以兩性行為的心理和行為明顯偏離正常,並以這類性偏離作為性興奮、性滿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為主要特徵的一組精神障礙。1、同性戀,《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出版,在診斷標準中對同性戀的定義非常詳細,同性戀的性活動並非一定是
  • 心理障礙與精神分裂症,上網這樣求助,才能得到網絡醫生詳細回復
    心理障礙在網上如何才能得到網絡醫生更多的幫助,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自從在今日頭條上撰稿以後,每天都會收到全國各地的求助私信,經常看到求助者為得不到回復而抱怨。網絡具有開放性和虛擬性,患者和網絡醫生之間屬於弱關係。本文結合兩個多月的自媒體寫作體會,具體談談心理障礙患者、精神分裂症與雙相障礙患者如何才能獲得網絡醫生更多的幫助。
  • 焦慮障礙是精神疾病
    文/羊城晚報記者 餘燕紅近年來,從政府官員、企業員工到學生,因焦慮抑鬱自殺輕生的個案頻發,各類因精神疾病而放棄生命的新聞不絕於耳。「適度焦慮是生活中的一個正常部分。」廣東省神經心理學組組長、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腦系科主任潘小平教授指出,「當焦慮嚴重幹擾每天的生活,持續存在、不合理且無法抵抗,影響個體的生活、工作甚至社交時,便有可能是焦慮障礙,需要引起重視。」
  • 考點複習 · 精神障礙與精神分裂症
    言語功能無言語功能障礙言語功能障礙明顯,講話無序,內容空洞,命名困難只能自發言語,內容單調,最終喪失語言功能人格改變出現在疾病早期,病人缺乏主動性,活動減少,孤獨,易激怒可有精神和行為障礙情緒波動不穩,可出現妄想人格顯著改變失認、失用,命名性失語日常生活
  • 心理健康缺失之雙相情感障礙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世界上每100個人裡面就有7個人患有抑鬱症,佔比約為百分之七。世界上每100個人裡面就有3個人患有雙向情感障礙,佔比約為百分之三。每百人裡面就有一個人反社會人格障礙,佔比約為百分之一。每百人裡面還有一個人很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症。
  • 心理障礙人數倍增,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心理障礙問題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類壓力不斷增加,很多人都患有心理問題,強迫、焦慮、抑鬱心理問題等等。同時,中年人也屬於心理疾病的高發人群。中年人是社會的中堅力量,面對激烈的競爭精神壓力很大,而他們在生活中又是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也非常大。
  • Qing聽|救助自殺者親友:在這裡你說的我都懂
    北京回龍觀醫院心理危機研究與幹預中心此前的研究顯示,在對自殺者的調查研究中發現,具備以下八個因素的人自殺危險性顯著增加,包括抑鬱程度重、有自殺未遂史、死亡當時急性應激強度大、生命質量低、慢性心理壓力大、死前兩天有嚴重的人際關係衝突、有血緣關係的人有過自殺行為、朋友或熟人有自殺行為。其中佔有上述4至5個因素的人中自殺率達85%,6個或更多因素的人中自殺率則高達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