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華等高校學生會聯合發起「學生幹部自律公約」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讓學生會回歸本色

近日,北大清華等41所高校學生會聯合發起「學生幹部自律公約」,表示「部分學校學生會的工作和幹部中存在的功利化、庸俗化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我們學生組織不能漠視、容忍這些問題」。團中央相關負責人表示「更多的制度改革在路上」,不少高校學生幹部表示「將響應倡議」,使學生會更好服務廣大同學。

毋庸諱言,學生會是學生自己的群眾性組織,既然是組織,就有上下貫通的組織架構、左右聯動的部門分工。因此,學生會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不同的分工和職務。但分工不等於等級,職務更不等同於官職。因為在微信群直呼社聯主席為學長而受到批評,這是用庸俗的等級關係代替了純潔的同學關係;因同學寫錯學生幹部名字而要求「開大會檢查」,更有濫用權力之嫌。這些言行的背後,有等級思想而無同學觀念,有官場風氣而無學生朝氣,儘管只是極端個案,但折射出的學生組織庸俗化、官僚化問題卻值得警惕。

學生會的基本任務,是組織同學開展學習、文體、社會實踐等多種活動,組織同學開展有益於成長成才的自我服務活動,促進同學全面發展,等等。正因此,學生會只有真正回歸到自身的職能定位,才能與廣大學生打成一片,從而防止功利化、庸俗化問題,更好地發揮學生會組織聯繫同學、引導同學的作用。

對廣大學生幹部來說,為同學服務是職責,同時自己首先也是「同學」。41所高校學生會聯合發起的「學生幹部自律公約」,第一條就是「恪守學生本分」。學生幹部首先是學生,不是「官」,也不是凌駕於學生之上的某種特權存在。牢記學生本色,真正做到從同學中來、到同學中去,是學生會的立身之本。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年輕人有朝氣,社會就有朝氣;年輕人有光明的前途,社會的未來就一片大好。看看身邊這個充滿無限可能性的時代,年紀輕輕就沾染官氣、迷戀特權,不僅會耽誤自身的成長,更會錯失與時代共同成長的機會。在可以發揮想像力的時候去揮灑想像力,在應該奮鬥的年紀去大膽闖蕩,方不負風華正茂,正可期乘風破浪。

辛棄疾在一首詞中寫道:「乘風好去,長空萬裡,直下看山河。」這正是青春該有的豪氣與生氣。就像「學生幹部自律公約」倡導的那樣,永葆理想主義情懷,彰顯充滿朝氣、積極向上的底色,才能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記憶。(李拯)

相關焦點

  • 41所高校學生會聯合倡議學生幹部自律
    41所高校學生會聯合倡議學生幹部自律 原標題:   針對日前一些高校裡出現的學生會「主席是你直接@的?」的現象,學生組織「官僚化」、學生幹部沾染「官氣」的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 祛除學生會幹部「官威」不能只靠自律公約
    原標題:祛除學生會幹部「官威」不能只靠自律公約     一段時期以來,部分學校學生會的工作和幹部中存在的功利化、庸俗化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今日,多所高校學生組織聯合發起《學生會、研究生會幹部自律公約》的倡議,要求學生幹部牢記自己的首要身份是學生,牢記學生會、研究生會工作的本質是群眾工作,堅決反對「官」本位思想和作風,彼此互相幫助、平等相待,不追求頭銜、不裝腔作勢。
  • 學生組織官僚化 學生幹部緣何成「官迷」?
    部分高校學生幹部抖「官威」現象近期引發關注 北京大學、中南大學等41所高校學生會聯合發起學生幹部自律公約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學生組織官僚化並非普遍現象,受訪大學生普遍認同業務能力、情商等才是核心競爭力長沙晚報記者 嶽霞 實習生 徐家琪近日,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社團的QQ聊天記錄截圖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 附議 | 發起《學生會、研究生會幹部自律公約》!
    學生會、研究生會的同學們:一段時期以來,部分學校學生會的工作和幹部中存在的功利化、庸俗化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我們學生組織不能漠視、容忍這些問題。為建設一支胸懷理想、心系同學、品學兼優、作風紮實的工作骨幹隊伍,共同維護組織形象,更好履行工作職責,我們發起此倡議,約定如下守則。第一條 恪守學生本分。
  • 我們從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身上找到一些共性
    而語文成績越好的學生也就越容易考上好大學,越有機會進入清華北大學習成長。幾乎每個學生都很想進入清華北大,但並不是每個學生都適合清華北大。清華北大的學生都是什麼人?哪些學生比較適合清華北大呢?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有些學生可以一天到晚刷題而忘記吃飯,其學習效率更不是普通人可比的。很多人都對題海戰術叫苦不迭,但清華北大的學生卻將這種枯燥重複的訓練當成了一種遊戲。他們將這種長時間刷題當成了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更重要的是刷題過程中的思考,每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 學生會的現狀讓學生幹部不受歡迎?學生會經歷在面試中不佔便宜!
    「學生會幹部要減分,如果是學生會幹部直接pass……」近日,我國一家top5的媒體公司在招聘實習生時直接拒絕了所有曾是學生會幹部的應聘者。這件事也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在大學時當學生會幹部到底是加分項還是減分項?引起了人們的熱議。
  • 浙大王耀輝這樣囂張的學生社團幹部,是怎麼自我膨脹起來的?
    原來是一名網名「輝輝鍋鍋」,真名王耀輝的浙大學生社團幹部,在和某次活動的贊助方溝通時,因為購置東西的問題和對方發生了爭執。做過學生社團或學生會工作的同學都知道,這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就算全都說好了贊助方臨時變卦很多同學也經歷過。
  • 致學生會幹部:你別再自以為是了,出了學校你算什麼?
    近日,高校學生會火了一把。什麼是學生會?學生會是學校黨委、團委領導下的主要學生會組織,以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為宗旨,發揮服務學生的功能,是學校聯繫廣大學生的橋梁和紐帶。什麼是現在的高校學生會?某些學校學生會充滿「官僚主義」氣息,學生會幹部官威大,端架子,定規矩。在過去的2018年,就出現過關於學生會官僚制的頭條。18年10月6日,北大、清華等四十一所高校學生會聯合發起「學生幹部自律公約」,表示堅決反對「官」本位思想。
  • 強制每人寫三萬字學習筆記,能解決學生幹部官本位問題?
    今年下半年以來,和高校學生會、學生社團相關的熱點事件層出不窮,成了社會輿論的焦點。從某985大學學生會幾百名正副部級學生幹部,到頤指氣使的「中飛院學姐」;到成都某學院「不能直接@的楊主席」,到四川理工學院讓新生「把我的名字抄50遍,大會作檢查「的社聯某部長........
  • 非常自律刻苦拼命的普通學生,能考上中國最高學府清華和北大嗎?
    【原創首發,歡迎轉發】◎文/編 烏江網上有人問:「普通人正常智商,讀書時期非常自律刻苦拼命,能考上清華北大嗎?」諸多網友認為,這個問題問得很奇葩。>每年清華北大的本科生招生人數基本是固定。第四,普通智力的學生,通過自律、勤奮、刻苦的學習,相對普通的這群學生而言,會出類拔萃。大家到北京可以乘坐最快的飛機、高鐵,還有火車、汽車、自駕車,甚至還可以騎摩託車、自行車或者途步,只是路徑不同而已。
  • 學生:好處多多
    最近高校的學生會熱了一把,某些學校的學生會充滿「官僚氣」,個別學生幹部「端架子」「定規矩」。尤其是各個微信截圖一出,引發社會輿論。10月6日,北大清華等四十一所高校學生會聯合發起「學生幹部自律公約」,表示堅決反對「官」本位思想。
  • 學生哪來這麼大「官威」?
    近日,有學生反映,吉林長春大學學生會一學生幹部,在點名後爆粗口、耍官威。該校學生工作處一工作人員稱,事發當天已知道此事,並已進行了處理。不得不說,學校的回應是相當乾脆、簡潔的。近年來,類似的學生幹部耍官威現象,並不罕見。2018年,四川成都某高校爆出「楊主席是你們直接@的?現在你是在叫學長?
  • 北大清華復旦浙大學生做街道幹部、快遞員、房屋中介,原因是?
    這份長長的公示名單裡,清一色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學歷均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一些崗位還是街道辦事處的。以前說清華,北大學生都跑到國外建設美國,不回來浪費了人才,現在倒是有人不出國,安安生生當個公務員,沒想到還是被人罵。各省的學霸,巨額的經費,擔負著全國的希望、全村的希望。尤其是地球物理的碩士博士,到街道辦去當幹部。好像總是不是那麼回事兒。難怪有一位賣豬肉的北大校友,儘管賣出了名堂,成了億萬富豪,但還是覺得對不起母校,對不起母校的名聲。
  • 浙大學生威脅贊助商,戒掉大學生的官氣需要幾步 | 沸騰
    一事,再次引發人們對學生幹部群體的討論。浙江大學新聞辦公室回應稱,當事人只是一個學生社團的普通學生,不是學生幹部,已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目前已向贊助商道歉。不過即便這名學生不是學生幹部,他至少也是一名學校社團的幹事,其說話語氣也確實符合人們對學生幹部的既有印象。
  • 北大、清華、人大三大高校中文系學生畢業去幹啥
    清華中文系專業相對分散,有文學、新聞傳播,還有計算機語言學等,每個專業就幾個人,課程設置和一般院校中文系也不太一樣,除了一般的漢語言文學外,還有大量理科課程,可以說是文理兼通。清華有人能保送到中科院的各個研究所讀研,這是別的高校中文系學生無法想像的。一個清華中文系學生驕傲地說,他們的電腦水平一點不比計算機系的差,如果到電腦公司,完全能搞技術。
  • 「學霸宿舍」六名「好漢」全部考上清華北大,宿舍公約作用大!
    六條「好漢」來自於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男生公寓224寢室的學生。六名學生紛紛考上了清華、北大這兩所世界全國頂級的大學,真是令人羨慕不已啊。這都沒有關係,又「寢室公約」來幫忙。公約上明確寫著:11:10分不能聊天,但可以搞內務;11:50熄大燈但是可以開小燈,前提是不能影響別人睡覺。很快,六人的學習、生活習慣高度一致,便開始了互相影響、互相鼓勵、互相支持的進程當中。
  • 高三班主任:能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什麼樣的學生?看哭了無數家長
    考上清華北大,是所有高中生的夢想。可是每年,能考上的人,少之又少!揭開清華北大的面紗,我們今天來看看,到底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都是怎麼樣的學生!極其自律影響指數:★★★★★當下的學生或多或少都會有拖延症,這對於學習來說是一大忌。
  • 有學長說:千萬不要去學生會!是什麼讓學生會「臭名昭著」?
    文/行走的大學 圖/網際網路每次瀏覽關於大學的帖子的時候,總有學長學姐建議千萬不要去學生會,誰去誰後悔等等,而且還不止一兩人,很多人在聊到學生會的時候都是深惡痛絕、咬牙切齒。那麼學生會果真有這麼糟糕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大學裡面學生會的事。
  • 清華等六高校聯合發起「春霖」行動 網龍為受助學生提供硬體支持
    近日,為幫助更多國家專項計劃實施區域的高三學生克服不利條件、全力衝刺高考、實現升學夢想,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以及西安交通大學六校聯合發起「春霖」抗疫助學行動(以下簡稱高校強強聯手 助力貧困地區高三學生衝刺高考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餘瀟瀟表示,之所以發起春霖行動,最初源於六所高校注意到疫情期間有些學生,特別是一些身處貧困地區的學生在學校未開學期間,沒有辦法像身處大城市的孩子們一樣有規劃地進行網絡學習。「疫情讓我們意識到,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推動教育均衡面臨著一些挑戰。」
  • 他離職了,曾任全國學聯主席和北大學生會主席
    外界對北大、清華兩大名校的團學組織負責人,有著一種近乎神秘的判斷:一旦脫穎而出,便有望「保送」走上政壇高級崗位。不過,熟悉人事制度的小夥伴一定知道,保送是不可能的。但由於兩校的特殊地位以及兩校的人才優勢,北大、清華的團委書記、學生會主席確實從政者不少,且湧現了一批高級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