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某些報紙出於種種目的,每年都在說一年比一年困難,在就業形勢嚴峻的大環境下,北大清華復旦浙大等名校畢業生固然出國留學佔大多數,也有選擇從事各類不同行業的。
現行城鎮調查失業率並不覆蓋全部失業人群,8月14日,國新辦舉行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與6月份持平;其中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5.0%,下降0.2個百分點;但青年人口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近年來最多的大學應屆畢業生更讓失業率統計雪上加霜。
最近幾天,杭州市餘杭區2018年的一份招聘公示火了。這份長長的公示名單裡,清一色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學歷均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一些崗位還是街道辦事處的。
運河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新聞傳播學碩士;喬司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軟體工程碩士;臨平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中國哲學碩士;東湖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法律碩士;南苑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地球物理學博士;倉前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清華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中泰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法律碩士;五常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生物學博士。
以前說清華,北大學生都跑到國外建設美國,不回來浪費了人才,現在倒是有人不出國,安安生生當個公務員,沒想到還是被人罵。各省的學霸,巨額的經費,擔負著全國的希望、全村的希望。尤其是地球物理的碩士博士,到街道辦去當幹部。好像總是不是那麼回事兒。難怪有一位賣豬肉的北大校友,儘管賣出了名堂,成了億萬富豪,但還是覺得對不起母校,對不起母校的名聲。此前北大清華的畢業學生做房屋中介的新聞鬧得也沸沸揚揚。
據報導徐璐(未經核實校友信息)曾以優異的成績考進北京大學新聞專業。婚後,她卻放棄了北京的白領生活,選擇回鄉,選擇做快遞公司,甚至經常自己還騎車到處送快遞。2013年的一次偶然機會,徐璐得知有家快遞公司當時的加盟商要將公司轉讓,徐璐認為,隨著網購人群的持續增加,快遞行業正迅速成為一個新興的朝陽產業。如果自己能經營快遞公司,或許能開創一番事業。
最終,徐璐把自己的房子作為抵押貸款,籌集了38萬從該經營者手中轉手了這個快遞公司,直到2014年,共計投資50萬元用於公司運營。接手前,員工不到10人,每天收件100多件,送件600~700件,現在有員工20多人,每天收300件左右,送件3000多 件。員工工資3000~5000元不等,三五年可收回投資成本。徐璐的快遞公司已經步入正軌,得到了更多的客戶支持。
同樣是北大畢業的女生黃燦(未經核實校友信息)在大學畢業後,進入了北京房地產行業做中介。據了解,黃燦這些年已經賣掉了227套二手房、7套新房,同時出租了21套房。
在北京,按照平均每套房300萬的價格來計算,她賣出去的房子總價值超過6億。如果按照1%的抽傭比例估算,黃燦所獲得的稅前佣金超過600萬元。
全國各地從事房產中介的,不乏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等「雙一流」高校畢業生。鏈家網站上有一個「雙一流高校」經紀人名單,裡面都是名校畢業生,據說甚至有碩士、博士一類的高學歷人才。
據調查,2019年清華北大的本科應屆畢業生平均月薪是12000左右,所以黃燦賺的錢已經碾壓很多清華北大畢業生了。
北大碩士畢業的張根(未核實校友信息)畢業後選擇去盒馬生鮮做快遞員。有人說快遞員日曬雨淋,被人催單,工作時間又長為什麼要去做。
慶幸在外賣員之前,還有北大畢業生的標籤。這給了他進退自如的資本。也許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就是,有沒有選擇權。當有了選擇權,就有了底氣,全力以赴做好現在的工作是敬業,是熱愛;當只有眼前這個選擇的時候,更多的時候感受到的是無奈和被動。
各行業都面臨更加充分的競爭。原來競爭充分的,競爭會更充分;原來隨便乾乾就能活得不錯的行業,也會開始艱難起來。
要怪只能怪我們國家的經濟結構就不需要這麼多研究型的碩士、博士。當前的失業率居高不下,面對越來越複雜的社會,和不可預知的經濟走向,生活冷暖自知,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總要先養活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