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世界銷量最高的運動品牌,Nike已經長年牢牢霸佔榜首的地位,絲毫沒有動搖。即便是排行第二,Nike的冤家Adidas,也難以望其項背。
Nike的產品覆蓋面很廣,從球鞋到跑鞋,從拖鞋到潮鞋,從運動而出街,幾乎全面覆蓋了。
但是Nike也不是神,即便它在專業運動領域也頗有建樹,國內外跑鞋市場上卻仍有一批相當數量的消費者,依舊選擇Asics(亞瑟士)
促使他們選擇Asics而不是品牌更大的Nike的原因,是什麼呢?
第一:Nike依舊沒有對大體重跑者更友好的產品
雖然Nike的研發團隊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強的,但是Nike長期以來的戰略重心,始終沒有放在大體重跑者身上過。
看到這肯定有不少人會反對,「老魏,Nike明明有Air max這種適合大體重的氣墊啊。」
Air max確實適合大體重這不假,但是這種氣墊大部分被用在了潮鞋和普通運動鞋上,正兒八經的跑鞋,用的幾乎都是Air zoom或者乾脆不用。仔細想想,比如Air max 270和97,它倆適合跑步嗎?
第二:相當數量的跑者不喜歡軟腳感的裝備
腳感這個問題,誰都不一樣。有的人喜歡偏硬的,有的人喜歡偏軟的。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就比如我,我就很喜歡那些有韌勁的腳感。一味的軟,反而容易讓足弓在跑一半的時候發酸發累,導致後半段的距離跑得很累。
偏硬的腳感雖然一開始會比較「痛苦」,但是對足弓的負擔反而沒有軟底那麼大。
第三:Nike名氣太出圈,不想「被跟風」
「被跟風」也是一個問題,不少朋友非常討厭被人說自己選擇Nike,不是因為看中了Nike的性能,而是穿Nike顯得自己有格調。
與其有被人「酸」的可能,倒不如換雙跑鞋從根本上避開那些討厭鬼。於是作為老牌慢跑鞋代表的Asics,自然成了優先選擇。
第四:Asics的保護性更高
雖然現在Nike在高端局是動作頻頻,但是對於更多選擇慢跑、養生跑的朋友來說,保護性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
相信很多穿過Nike和Asics,並且膝蓋受過傷的朋友深有體會,Asics確實在保護性上做得比Nike更好。
如果你去買Asics,店員是會告訴你內旋更適合什麼,外翻更適合什麼,平足高足弓適合,而不是像Nike那樣,上來就是「飛馬、飛馬、飛馬」三連。
適合高端局的跑鞋,為了減輕重量對跑者的負擔,勢必會犧牲很多保護性。比如支撐,比如緩震。
第五:長久來看,Asics的性價比更高
這個原因,簡單來說就一句話——Asics的鞋更耐磨。AHAR橡膠,不管是和誰比,都是極其耐磨的。
當一雙跑鞋消耗完了它的中底性能之後,它就會從一雙跑鞋變成一雙通勤鞋,也就是隨便穿穿走路的鞋。
但是很多跑鞋因為外底的原因,當消耗完了中底的性能後,外底也就差不多沒了。這個時候即便想穿出去,這鞋也沒辦法穿多久了。所以,相當一部分的跑鞋真的是跑完就得扔了。
但是Asics的鞋現在大多外底用上了AHAR橡膠,即便中底被消耗完了,外底依舊還剩一半多。我相信有不少人家裡的Asics跑鞋,連跑帶走,總裡程超過1000公裡。
留言說說,你正在穿哪款鞋呢?體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