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北京商報 作者:胡曉鈺 攝影記者:胡曉鈺 網編:盧揚 2020-12-26
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12月26日,以「文物·創意·生活」為主題的2020北京文化創意大賽文博創意設計賽區總決賽在中國農業博物館啟動。活動評選現場,50個文博文創項目通過現場路演與遠程視頻路演相結合的形式同臺競技,角出最終獎項。在業界人士看來,活動折射出文博文創產品開發現狀——正從探索期邁向品牌成長期,產品品質競爭拉開序幕,外延更廣的「大文創」具有廣闊前景。
總決賽開啟現場,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傑在致辭中介紹了今年賽事的徵集情況,他指出,文博創意設計賽區從小到大,品牌效應凸顯:「從參賽作品數量來看,從2017年的500多件到2018年的900多件,今年已經增至5000多件。參賽設計人員數量達到8000多人。」據了解,大賽從最初的文博衍生品設計主題賽道,已經擴展到包括新北京節日禮服創意設計主題、二十四節氣創意設計主題、北京中軸線文化內涵挖掘與創作主題、中國古代益智玩具之棋類創意設計與民間棋對弈挑戰主題等五大主題賽道。
在業界專家看來,作品數量、參賽設計人數的激增,體現了當下文博文創開發的熱度。「受到政策利好的影響,以及故宮等頭部文博文創單位的引領,全國文博單位文創產品開發正從最初的探索期邁向品牌成長期。文博文創產品遍地開花,品質競爭拉開序幕。」與會評審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副院長楊越明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
經過激烈角逐,《清華藝博藏珍系列文創》《帝都的半徑——CityWalk城市行走活動》《「魯迅漫畫像」系列文創產品》等項目最終脫穎而出,這些項目將免費取得DCI數字版權證書,還將作為下一步產業化和集中展示重點推廣的對象。與各家文博機構、企業等帶來的實體文創商品不同,獲獎作品《帝都的半徑——CityWalk城市行走活動》是郭守敬紀念館推出的一款教育類研學遊項目。談及設計理念,郭守敬紀念館執行館長張鵬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我們主打的是一個內容型的產品,不需要『打樣』,考慮銷售周期或者面對銷售庫存的問題。也特別希望能夠用這樣的方式,讓小微博物館活起來,形成造血機制。文創設計需要打融合牌,線上線下、產品與內容緊密結合。」
北京商報記者看到,一些參賽作品也呈現出創意含量不足、品類單調、智慧財產權權屬不清晰等問題。對此,楊越明表示,文創開發者應該具備版權意識和大文創意識:「當下,授權、確權、維權環節薄弱普遍存在,涉及文化資源的智慧財產權應用需謹慎以對,不能一哄而上。圍繞核心資源做系列化開發,遠比系列化開發強。二是要樹立『大文創』意識,有別於小文創概念。文博文創,不僅僅是商品開發,富有創意的文博展覽、文博體驗活動、虛擬文創產品等等都是大文創。只有這樣的理念,才能建立文博文創更為廣闊的圖景。」談及未來的商機,楊越明指出,眼下有許多商業品牌渴望與文博資源對接,以期提高文化附加值;95後新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訴求,也將帶起新國潮的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