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高考比中國殘酷十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家境優越的同學

2020-12-14 大六學長

我們國家今年高考人數首次破千萬,被高校錄取的人才八百萬左右,意味著有兩三百萬的考生遺憾落榜,是復讀還是輟學打工,都是無奈的選擇。

苦讀三年卻無緣大學,殘酷嗎?確實殘酷,但是還遠遠沒有韓國高考殘酷。

在韓國學校,一直流行著這麼一句話「四當五落」,它的意思是:如果每天只睡四個小時,那麼你有希望考得上大學,如果你每天睡五個小時,那麼你就考不上大學了

韓國EBS曾經有一部關於韓國高考的紀錄片,叫做《學習的背叛》。這部紀錄片形象生動、十分細節地展示了韓國中學生是如何為高考拼命的,反映出了韓國高考的殘酷爭奪現狀,以及學生為了考大學的瘋狂行為。

普通家庭的孩子全年級第一名也不安心

EBS《學習的背叛》裡,被採訪者藝園是出生在韓國益山普通家庭的孩子,藝園正在讀初中,目標高中的學費1000萬韓幣(人民幣6萬元)的首爾私立高中。

藝園的成績已經全年級第一了,但是她絲毫也感受不到安心,因為她知道,她離目標高中還差得很遠。相比於生活在大城市的同學,她做得還遠遠不夠,藝園沒有享受到優越的教育條件,所以她只能拼命地學習。

哪怕是深夜兩三點了,藝園都不敢鬆懈,為了抵制住困意,藝園打開手機,和同學視頻直播互相監督學習。「只有親眼看見別人怎麼努力的,才不敢放鬆自己。」

我們國家的高中生雖然很辛苦,但是還遠遠沒有韓國殘酷。

一個16歲左右的學生,體力不足以支撐接近20個小時的高強度學習。藝園為了進入首爾私立高中,在身體支撐不住,手指痙攣的時候,用絲帶將筆和自己的手綁在一起,憑著手臂的力量繼續學習。

看到這裡,我沉默了。我實在無法想像是如何殘酷、激烈的競爭,才會讓一個還沒上初中的孩子拼了命地努力。藝園有一個十分奢望的夢想,那就是考上醫科大學,當一個醫生,這個夢想只有首爾私立高中才能讓她實現。

幸運的是,首爾私立高中招收了359人,藝園排名313名。當然,這個排名遠遠夠不著醫科大學的分數線,為了夢想,藝園只能繼續努力,她還需要更高強度的學習,三年之後才有希望考上醫科大學。

像藝園這樣初中就為高考奮鬥的孩子很多,這些15、16歲的孩子,帶著人生的夢想,帶著家庭的未來,每個人都在拼了命地奮鬥著。

《學習的背叛》背後:學習真的會背叛你

學習的背叛》另一位被採訪者——明基,他同樣生活在水深火熱的高中裡。

明基就讀於科學高中,科學高中屬於十分優秀的高中,也只有同樣優秀的學生才能進來,當然學費也是十分昂貴。

明基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是通過社會關懷對象入學的,其實班裡大部分學生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入學,因為普通的家庭根本無法承擔高昂的學費。

在優等生雲集的學校裡,大冷天的走廊擠滿了一大群眯著眼、打哈欠的學生,課間時間走出教室吹冷風是為了提提精神,下節課不走神。由此可見,韓國的學生壓力有多大。

明基入校後才發現,比自己優秀的學生一抓一大把,他們班裡大部分的學生在初中已經把高中三年的知識學完了,明基完全跟不上同學們的進度。在每一次的成績排名中,明基都屬於倒數的差等生。

貧困家庭根本沒有多餘的錢拿出來給孩子補習,學習進度趕不上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每天學習20個小時,拼了命進入高中,換來的只是差等生的名額。話雖然難聽,但是學習真的趕不上階級差距。

高考是全部人的希望

韓國高考錄取率僅有50%左右,每年都有一半的考生落榜,落榜考生要麼收拾收拾心情繼續下一年的複習,要麼因為家庭條件不允許,只能出去打工。

但是這樣就不努力了嗎?大錯特錯!

因為你寄託著全家人是希望,你只能努力,無論多苦多累你都要堅持下去。

在考試當天,父母們會趕往寺廟裡祭拜,帶著孩子的照片,求取平安符、經書、佛珠等吉祥物。

不僅如此,同校的學弟學妹們還會自發地凌晨起床,在考場外為學長學姐加油,還會拉橫幅、寫祝福語、甚至是下跪磕頭。

努力不一定有用

社會上總會有人成功,也總會有人失敗的。在韓國,像《學習的背叛》裡,藝園、明基這樣的孩子比比皆是,他們沒有小說裡的主角光環、父母也沒有強大的人脈,哪怕他們拼盡了全力,耗盡了青春年華,他們也難以考上大學,在過程中掙扎、痛哭、絕望,但是他們哪怕意識到自己考不上大學,他們也沒有放棄。

因為努力不一定能變成光,越過絕望的階級差距,但是起碼能看得見曙光。

這個社會是努力也不一定得到回報的社會,但是許多人可能連努力的機會都沒有,最起碼,你現在還有資格努力。結果雖然不一定是好的,但是起碼努力就有機會有收穫。

我們國家高考遠沒有韓國高考殘酷,他們是努力也難以收穫回報,我們努力了還是有收穫的。

首先擺正心態

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每個人都渴望自己一時的努力就能迎來成功,這是不現實的。短時間的努力並不會提高成績,長時間的堅持才能看到成效。

一旦因為短時間看不到成果,就開始懷疑自己、懷疑努力,這是不正確的心態。

選擇了理想的目標,為此付出努力的過程才是值得紀念的。多年以後,回首高中三年,不因為碌碌無為而感到悔恨,為自己的努力感到自豪,這才是真正的高中生活。

結語

韓國高考雖然殘酷,但是人生遠遠不止於高考,只要能堅持努力,無論在哪裡,一定不會是平庸的人物。

相關焦點

  • 韓國高考比中國殘酷十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家境優越的同學
    我們國家今年高考人數首次破千萬,被高校錄取的人才八百萬左右,意味著有兩三百萬的考生遺憾落榜,是復讀還是輟學打工,都是無奈的選擇。苦讀三年卻無緣大學,殘酷嗎?確實殘酷,但是還遠遠沒有韓國高考殘酷。韓國EBS曾經有一部關於韓國高考的紀錄片,叫做《學習的背叛》。這部紀錄片形象生動、十分細節地展示了韓國中學生是如何為高考拼命的,反映出了韓國高考的殘酷爭奪現狀,以及學生為了考大學的瘋狂行為。
  • 殘酷的韓國高考,窮人再努力也沒用,家庭經濟實力決定三六九等
    這是韓國一個很經典的片子,主要講述了韓國高考的殘酷。這部紀錄片中有一句話特別有韻味「學習不會背叛努力的人」,這句話看似很有道理,但是如果是韓國的觀影者看到了這句話,我想,一定會為之氣憤。要知道,在韓國的普通家庭中,如果想要通過高考出人頭地,那是一件很難實現的事情。
  • 韓國高考的殘酷真相:普通家庭的孩子再努力,也難以跨越階級的鴻溝
    韓國高考的殘酷真相:寒門難出貴子 中國的高考制度已然成為當今社會下最公平的人才遴選制度。高考給年輕人打開了一條階級流動的通道,避免了階級的固化,因為「分數面前,人人平等」。
  • 韓國高考殘酷真相:普通家庭的孩子再努力,也難以跨越階級的鴻溝
    文|老虎扭扭腰育兒課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韓國高考的殘酷真相:寒門難出貴子中國的高考制度已然成為當今社會下最公平的人才遴選制度。高考給年輕人打開了一條階級流動的通道,避免了階級的固化,因為「分數面前,人人平等」。但在我們的鄰國韓國,階級嚴重分化、固化,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即使再努力,也很難通過高考,跨越階級的鴻溝。在韓國社會裡,由於家境所帶來的學歷差距,不光體現在學習成績上,更甚至全方位地體現在了孩子的審美、素養、思維等多個方面。
  • 韓國高考的殘酷真相:普通家庭小孩再努力也沒用,實力才是硬道理
    有人說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是金子就會發光,即便是貧寒家庭走出來的學生,唯獨依靠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有個國家卻是個特例,它就是韓國。韓國高考的殘酷真相是,普通家庭小孩再努力也沒用,實力才是硬道理。
  • 韓國高考的殘酷現實,普通家庭的孩子,努力不一定有用
    韓國有一部紀錄片,叫做《學習的背叛》,故事的主人公葉媛說,要把課本的內容在空白紙上寫下來,然後再把概要全部整理好一直到不看都能夠寫出來,只有少數人能夠在高考中倖存,大多數人都將會淪為失敗者,這就是赤裸裸的殘酷現實,努力都不一定越過那道牆。
  • 韓國高考有多殘酷:普通家庭的孩子,努力也沒有回報?
    眾所周知,高考是學生進入理想大學的重要途徑。但是,高考給了希望,也使人感到殘酷。在中國,艱苦的工作將獲得回報。在韓國,殘酷的競爭會讓人們懷疑艱苦的工作是否會得到回報。看完韓國的殘酷紀錄片後,連中國考生都說:太可怕了有人說高考是幸運和不幸的。幸運的是,在這次考試中不拼家境,只看知識。
  • 比死刑更殘酷的韓國高考:學習再好,可能都沒有用
    但是,你以為只有中國孩子奔前程的道路坎坷嗎?近日,一則「韓國高考有多殘酷」的消息登上了熱搜榜:想想看,在「一分壓倒數千人」的高考分數排名下,43分是什麼概念?在越來越殘酷的社會現實面前,家境貧困的孩子,越來越被邊緣化。儘管有所謂的社會關懷政策,但是通過綠色通道進入名校的寒門子弟,會面臨超越年齡的壓力。
  • 韓國殘酷的高考真相:成績不如實力,普通家庭學習再好也沒用
    韓國殘酷的高考真相:成績不如實力,普通家庭學習再好也沒用很多人靠著高考找不一樣的人生,有的家庭也是靠著高考讓家庭得到改變,你會忘了老師,但絕對不會忘記高考,高考不止讓中國孩子留下艱辛,而是一段很美好的回憶,也許那是最拼搏的一段時光,但在韓國,
  • 韓國高考的殘忍現狀:普通家庭的小孩,再努力也不會得到回報
    韓國EBS臺曾經拍攝過一部紀錄片,名為《學習的背叛》。這部紀錄片深刻地反映出韓國高考的殘酷現狀,以及背後所展現出來的,激烈競爭的社會現狀。紀錄片的開頭,就拋出了一個社會共識:學習不會背叛努力的人。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在韓國的社會體制下,普通家庭的孩子,努力真的有回報嗎?
  • 韓國高考到底有多殘酷
    對於家境優越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家長可以花費高昂的費用,聘請名師一對一輔導,用更輕鬆的方式,去到最好的學校。而家境一般的學生,只能靠自己不要命地學習,期望為自己升上名校爭取到那一點點機會。然而,殘酷的事實卻是,努力真的遠遠不夠。
  • 比死刑更殘酷的韓國高考:沒有家世背景學習再好可能徒勞無功
    坊間有一種說法:沒有經歷過高考不足以談人生。這句話不無道理,因為不管怎麼說,高考對於每一個中國孩子來說,都是一種特殊的印記和符號,高考前煉獄般的生活,甚至多年後還會心有餘悸。但是,你以為只有中國孩子奔前程的道路坎坷嗎?近日,一則「韓國高考有多殘酷」的消息登上了熱搜榜:一部韓國紀錄片告訴我們,原來,高考對於韓國人來說,或許是更加殘酷的「規則」。
  • 更加殘酷的韓國高考,中國學生看了都減壓
    怕是每個中國的大學生,都忘不了被高考支配的恐怖。很多人曾在噩夢中,面對高考卷子什麼都不會,然後驚醒,那種崩潰的感覺可以讓人冒出一身冷汗。中國學生高考壓力大,是有目共睹的。韓國學生的記錄本孩子再努力,也趕不上教育水平差距的鴻溝,首爾江南區的家長們組成了「高考小分隊」,出高價壟斷了全國質量最好的私教,小分隊都是來自當地特權家庭或富豪的母親,幾乎壟斷了最優質的教育資源
  • 韓國紀錄片《學習的背叛》:揭秘韓國高考的殘酷真相
    而在這多睡的一個小時後面,還有著更殘酷的真相……努力學習和學習結果完全是兩碼事。允葉媛,是益山易依女子中學,初三年級的學生。還有幾個月就到高中入學考試了,她的內心充滿了焦慮。再怎麼拼命的學習,也不能消除她心中的不安,因為她意識到,努力學習和學習結果完全是兩碼事。
  • 其實,韓國的高考比中國還殘酷
    韓國有個諺語叫「四當五落」,意思是每天只睡四小時就能考上理想大學,每天睡五小時就會落榜。韓國的高考在每年11月,和中國一樣都處於地獄模式,甚至比中國還殘酷,高考也牽動韓國人民的心。高考期間公務員延遲上班,要給考生出行提供便利,航空公司會減少航班進出,防止影響考生英語聽力,這景象是否似曾相識?韓國高考科目也很多,一共6科領域7門課,要在一天之內考完,考生壓力可想而知。韓國高考科目如下:
  • 韓國高考的殘酷真相:普通家庭的孩子,可能努力也沒有回報
    而韓國的高考,其背後的殘酷程度卻是難以想像的。前幾年,韓國出了一檔叫做《學習的背叛》的教育紀錄片,片中中學生的學習殘酷程度讓人震驚。一、韓國高考的殘酷正因如此,韓國的中學生都需要非常努力才行。而韓國呢?年輕人願意上大學的比例佔到九成五。也就是說,韓國的中學生上大學基本上跟中國一樣,是一種普遍的現象。而且可能比中國更加誇張。
  • 韓國高考的殘酷真相:普通家庭的孩子,可能努力也沒有回報
    對於國人來說,可能高考的情況還要稍微好一點。而韓國的高考,其背後的殘酷程度卻是難以想像的。前幾年,韓國出了一檔叫做《學習的背叛》的教育紀錄片,片中中學生的學習殘酷程度讓人震驚。 而德國《法蘭克福匯報》也曾經做過一個調查,並且稱對每天需要學習十六個小時的韓國中學生深表同情。儘管韓國中學生在國際中學生能力排名中,經常名列前茅,但在同齡人當中,他們無疑是「最不幸」的一批人。
  • 韓國高考,考生壓力超過中國學生
    #從1952年,我國的高考制度已經實行了這麼多年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改革和發展,依然有很多同學覺得中國的高考制度是極其的不完善的,經常會羨慕別的國家的所謂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高考制度,會羨慕歐美那些發達國家所謂完善的高考制度。
  • 印度、韓國的高考究竟有多殘酷?有時僅靠努力是沒用的
    隨著六月的臨近,對中國學生來說最為重要的一場考試——高考,即將來臨。 談起「高考」,記憶很快就能回到那個炎熱的夏天,空氣裡充斥著迷茫、虛無、期待、雄心……即便高考只有短短三天,但從那一刻開始,那些由高考開啟的命運,和與它相伴的未來就開始無限延長。
  • 韓國高考太殘忍,普通家庭的娃再努力也沒用,網友:幸好生在中國
    韓國高考太殘忍,普通家庭的娃再努力也沒用,網友:幸好生在中國要說近年來熱播的韓劇,那大家的腦袋中一定會想到一部神作,就算是過去多少年真的是百看不厭的神劇,那就是《請回答1988》,但是在去年終於有一部與這並肩的神作產生了,那就是《天空之城》,要說這部劇有多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