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繩首裡城公園是曾多次被破壞燒毀,以唐朝風格重建的建築,是琉球王國象徵性的建築。作為衝繩島最大的木結構建築之一,有鮮明的琉球風格,並且糅合了中國和日本傳統建築的特點。
蓋滿多少個後就可以在出口處換取小小的伴手禮或者貼紙。感嘆景點工作者的用心,這的確吸引了包括我在內的各國旅行者,可以看到不同膚色的遊客興致勃勃的在城院裡集章,下次有機會,我一定也會讓我的女兒來體驗這個有趣有意義的活動
守禮之邦是明朝皇帝賜給琉球中山王尚氏的,尚氏王族引以為榮,特意掛在首裡城門口。這道門曾被指定為國寶,但在太平洋戰爭中不幸被燒毀,現在我們看到的是 日本 政府在1958年按照原圖修復的。
穿過守禮門,一道外廓石牆之間的堅固大門就是古城入口,城門上書「歡會門」。城門兩側的城牆都是採用礁石堆砌而成,堅固無比。走進歡會門,右手邊是內廓城門——瑞泉門,城門左右有「 中山 第一甘露」石碑、以及 中國 使臣所書「 中山 第一」、「雲根石髄」、「 陽穀 靈源」、「活潑潑地」、「源遠流長」、「飛泉漱玉」、「靈脈流芬」等七塊碑刻。
首裡城作為都城和王宮來講其實並不大,沒有足夠氣派但足夠厚重,隨處可見康熙乾隆的墨寶石碑,心中不免唏噓。步行沿路是石灰巖牆包圍,走到最內部才能看到宮殿有鮮明的琉球風格,糅合了中國和日本傳統建築的特點,形態宏偉,色彩鮮豔。
除了建築以外,首裡城最吸引我的便是「集章」活動,這種形式很日本。因為首裡城有北宮、南宮、首裡門及多座城門,為了吸引參觀者特別是小孩子們的興趣,鼓勵人們走完整個城院,首裡城特設計了一個集章的手冊,圖上每到一個景點都有一個對應的蓋章的空格,可以到相應的景點後蓋上紀念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