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先生頻道∣公眾號:zgkjsir
文/中國科技先生 響馬
上個星期,臺積電錶示,一直考慮新工廠選址美國,但"尚無具體計劃"。轉眼之間,這個星期,準確來說,今天,臺積電正式宣布,計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廠!
臺積電透露,將在亞利桑那州建設和運營一家半導體工廠。該工廠將採用5nm的先進位程工藝,計劃在2021年開工建設,2024年投產。
臺積電預計,這座新工廠每月將生產20000個半導體晶圓,直接創造1600多個高科技專業工作崗位,並在半導體生態系統中創造數千個間接工作崗位。2021年至2029年,臺積電在該項目上的總支出(包括資本支出)約為120億美元。
顯而易見,臺積電這次在美國建廠,將建造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晶片工廠,是一個"超級工程"。儘管目前已經在華盛頓卡莫斯經營了一家工廠,這是臺積電在美國打造的第二個生產基地,但這一次,意義非比尋常。
為什麼說"意義非比尋常"?最關鍵的是,中國晶片國產化已經形成一股熱潮,作為國內晶片龍頭企業,中芯國際宣布回歸A股,就是明顯的信號。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臺積電作為國際巨頭,在晶片的製程上大大跑在中國晶片企業的前頭。
需要先說明一下,製程(單位為納米nm)是衡量一個代工企業技術發展水平的核心指標。數字越小,達標電晶體的密度越大,晶片性能也就越高,與此同時,晶片的發熱、功耗也會更低。
從製程來看,臺積電現在已經具備7nm EUV的量產水平,今年將開啟5nm製程工藝的生產,而中芯國際的成熟工藝是28nm,14nm的量產是從去年才開始。
有分析文章直言:"客觀上來看,中芯國際與臺積電在製程上的差距,至少有兩代,按時間來說至少是四年。"
尤其是這一次在美國建廠,臺積電未來十年準備砸下百億美元,奔著將5nm 製程工藝量產而去。儘管按照計劃,這家工廠2024年投產,也就是還要有四年左右的時間,但鑑於臺積電技術上的優勢,四年時間又為其發展留足了"餘地"。
所以,站在這個角度來看,臺積電計劃在美國投產5nm工藝製程,是提前衝鋒,進一步"卡位",鞏固領先地位。
對中國晶片企業而言,這無疑是一種間接的鞭策。事實上,中芯國際回歸A股,實現"A+H"兩地同時上市,就有利於募集資金,有助於向先進工藝製程進發,臺積電在先進位程上的布局,更說明時不我待,需要爭分奪秒。
當然,目前,14nm的市場應用仍然很廣泛,涉及高端消費電子產品、高速運算,低價AP和基頻、AI、汽車智能駕駛等多領域。在一段時間之內,14nm仍然是絕大多數中高端晶片的主要製程。
即便如此,中芯國際等中國晶片企業深耕14nm的同時,需要向更先進的製程工藝進發,這樣才能縮短差距,站穩腳跟。
畢竟,臺積電的"衝鋒號"已經吹響,半導體行業正加速狂奔,誰都想擁抱更大的市場更好的未來。